二、自然条件
二、自然条件
    该区地处黄河下游,是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海拔40~100米,地势平坦,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14.5℃,≥10℃积温4500~4600℃,年日照2300~2600小时,无霜期210~220天,年均降水量600~800毫米,但60%的雨量集中在6~8月份。因此,往往春季少雨干旱,夏季又雨涝成灾。土壤主要是潮土和盐碱地,局部有砂姜黑土和水稻土,适宜种植多种作物,是粮、棉、油的主要 产区。
    该区内自然差异大,又划分5个二级区:(一)卫河东部黄河故道区包括濮阳市的大部和新乡市东部。全区系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以潮土类的沙土面积最大。地下水丰富,可灌面积占60%左右。劳力充足,生产潜力大,但农业经济基础差,旱、涝、灾害频繁。
    (二)沿黄背河洼地涝碱区包括沿黄河两侧的郑州市、开封市、濮阳市等郊区的部分和新乡市的原阳、延津、封丘县的部分。境内因黄河河床淤积抬高以及河水侧渗影响,形成背河洼地,土壤多为潮土和盐碱土,属黄河冲积区,土壤肥力低,涝、碱灾害多。
    (三)豫东黄河故道区包括开封市大部,商丘地区的西北部,郑州市的东部,周口地区的西部。该区为历史上黄河决口改道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浅层地下水丰富。土壤以潮土中的沙土面积最大,间有部分盐碱土。潮土中的淤土和两合土,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适合小麦、花生、棉花、果树等生长。
    (四)东南部两合土区包括商丘和周口地区的大部。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浅层地下水丰富,以井灌为主,有效灌溉面积占50%左右。主要土壤为潮土中的两合土、淤土和少部分砂姜黑土。作物产量低,生产潜力大,是小麦、大豆、芝麻等的主要产区。
    (五)西部潮土、褐土区包括许昌市郊、许昌县、长葛、临颍、鄢陵6县 (市)的部分。全区地下水丰富,有效灌溉面积占70%。土壤主要为潮土,土层深厚,肥力较高。主要 产小麦、油菜、烟草。劳力充足,生产集约水平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