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用动力与运输机械
一、农用动力与运输机械
    (一)内燃机50年代中后期,郑州机械厂、开封机械厂和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先后引进生产和试制成功5马力外燃式锅驼机、3.5马力和16马力煤气机。1957年,南阳机械厂 仿制出立式单缸198型8马力柴油机。此后,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郑州柴油机厂分别引进苏联和上海、南昌的技术资料,相继生产出柴油机。70年代初,河南省有12个专业厂生产X195型单缸、蒸发水冷、卧式12马力柴油机。但均为不合格品。与此同时,洛阳拖拉机研究所设计试制的90系列四缸、球形燃烧室的490型40马力柴油机第二代样机,各项性能指标居当时国内先进技术水平。
    80年代,河南省的柴油机研制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pp 1982年,省机械厅组织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和有关单位,对X195型柴油机基础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联合攻关,以改善柴油机燃烧过程,郑州第二柴油机厂、开封柴油机厂和新乡内燃机厂的X195型柴油机的各项性能接近或基本达到国家内控标准,还分别获得河南省、机械工业部和国家优质产品称号。1983年,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和南阳柴油机厂合作,采用直喷式W 型燃烧室和螺旋进气道,强制水冷冷却、压力与正浅复合式润滑等先进技术,设计制造出TY—1100单缸立式15马力柴油机;郑州柴油机厂试制成上海内燃机研究所设计的ZH—1105型15马力柴油机,两种新产品的油耗、烟度、噪音和动力性、耐久性、可靠性等指标均达到同类机型国际80年代初先进水平。被机械工业部确定为逐步取代195型和190型柴油机的全国标定机型。1985年,英国里卡多公司帮助中国设计的100系列柴油机在第一拖拉机厂试制成功,各项技术经济设计指标为世界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是国内95系列柴油机的更新换代产品。
    (二)拖拉机1953年,国家在洛阳市相继建立第一拖拉 机制造厂、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和洛阳拖拉机制造学校,逐步形成拖拉机科研与生产基地。1958年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按照苏联产品图纸资料,制造出第一台中马力拖拉机—54型履带拖拉机,到1987年的30年中,除70年代中期全省各地曾出现的一批土制简易拖拉机外,河南省先后由科研单位、专业生产厂家研制设计和生产出25种不同型号、规格的拖拉机。
    其中有洛阳拖拉机研究所研究,1964年获国家发明奖的62B型水田拖拉机,1969年信阳吴家坡机械厂试制成功水、旱田两用的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60年代初,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先后设计试制出宽履带、窄履带、高地隙、窄轨距和林业用等54型拖拉机及54T 型履带式推土机。1965年,该厂将液压技术应用于拖拉机上,试制成功54型液压悬挂拖拉机。同年,该厂还设计制造出东方红—40型40马力轮式拖拉机,该机带有电启动和液压悬挂装置,可水旱田两用,进行多种田间作业和运输,具有国内60年代先进水平。1972年洛阳拖拉机研究所设计出50型轮式拖拉机,并以此为基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变型设计出50L(履带式)、50S(四轮驱动)、50G(高地隙)三种型号拖拉机,成为中国当时变型较全的一种系列产品。80年代初,郑州拖拉机厂、郑州第二拖拉机厂先后改制出红卫—150型、151型、153型15马力拖拉机。红卫—151型是当时国内功率最大,牵引力最大的手扶拖拉机。80年代中期,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试制成功改配100系列柴油机后的50和65马力二轮及四轮驱动的 “短系列” 旱地中马力轮式拖拉机。该系列拖拉机采用可进行力、位置、高度调节的半分置式液压悬挂系统,独立或同步式动力输入轴, 充、断气拖车制动气刹系统等先进技术。四种机型主要另部件通用,可在一条线上轮换生产。主要性能达到70年代末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
    (三)农用运输机械1、人力胶轮车生产技术改进1960年,河南省机械研究所同商丘力车厂合作,对全国统一设计的650型人力胶轮车进行改进,增加车轴和辐条强度、更换轴承,增加轴承防尘润滑和轴端紧固装置。并设计制造出轮圈一次成形专用滚压机,生产效率成倍提高。此后,商丘、开封、许昌力车厂等均按照国家标定图纸生产JL—650型人力胶轮车。到60年代,人力胶轮车已完全取代牛车和木轮车,改善了农村运输状况。80年代初,商丘力车厂研制生产出JR—900型人力胶轮车。
    2、农用挂车研制1969~1970年,漯河车辆厂和孟津、卢氏、沁阳农机修造厂按照国家系列产品图纸,分别开始生产3吨和1吨农用挂车。此后,漯河车辆厂先后同中国农机化科学研究院、省农机研究所、洛阳工学院合作,在国家系列产品基础上,采用液压自卸、气压制动和无心转盘等先进技术,设计制造出7CC—4型、7CBH—4型倾卸和后卸4吨农用挂车,研制成功把挂车前轴改为驱动桥的6吨驱动挂车,都比原产品技术性能先进。1982年该厂还采用断气制动先进技术研制出汽农两用的 QGO7型5吨挂车。
    3、农用运输车研制1982年,商丘力车厂借鉴城市机动三轮车结构,配170F型风冷4马力柴油机,研制成功TY— 50型机动三轮车,适合城乡短途客户运输。
    洛阳拖拉机研究所同郑州第二拖拉机厂合作,设计试制成功TY—1515农用运输车,配TY—1100型立式柴油机,是介于载重汽车与拖拉机机组之间的新型运输工具,使用经济性优于汽车和拖拉机机组。1985年,郑州第二拖拉机厂改配立式双缸TY—290Q 型20.5马力柴油机,试制成功TY— 2015农用运输车,保持原1.5吨载重量,牵引力和行驶速度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