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刘占方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钦臣
县长:陈志伟
县政协主席:郑勇(女)
总面积14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91万公顷;总人口131.8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2‰。辖洺南、洺北、新城3个街道,吴台、南丰、白马、宁平、石槽、宜路、钱店、汲冢8个镇,城郊、虎岗、汲水、张完、丁村、双楼、秋渠、东风、巴集、李楼、胡集11个乡。
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61.18亿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24.35亿元,增长18.9%。实现工业增加值42.8亿元,增长18.1%。粮食总产量81万吨,增长1.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增长25%;一般预算支出16.5亿元,增长23.7%。4月,郸城县被省政府确定为省财政直管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亿元,增长20.3%。商品出口总额22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15.3元,人均生活费支出3556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60.1亿元。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中央三批投资项目25个,19个建成投用,完成投资1.7亿元;7个省工业结构调整项目,3个“8511”工程投资项目,1个省“双百计划项目”全部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开展大招商活动,江苏华德生物工程、河南大用集团、浙江方远建设集团等知名企业落户郸城,全年新上招商项目29个,合同引资19.1亿元,到位资金13.5亿元。总投资14亿元的10大重点工业项目中,财鑫集团10万吨低碳多元醇、金丹公司乙乳酸改造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集聚区建设完成了产业园区道路、12万平方米的2个创业园、1个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工业区垃圾场治理工程。
城乡建设工作。完成了第三次县城规划修编,村镇规划修编全面启动。幸福路和支农路改造、第二自来水厂等城建重点工程相继完工,郸淮一级公路开工建设。新建县乡公路和村级公路167.3公里,改建桥梁27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农家店153个,县供销社新网工程新建连锁店180个,初步构建了城乡融合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加强土地“三项整治”,“空心村”、砖瓦窑场地、工矿废弃地整治,新增耕地320公顷,被确定为全省土地规模化治理试点县。
现代农业实现新突破。丁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进展顺利,建成了玉米、大豆和中药材高产示范区。新增农业综合开发面积2666.67公顷,完成14个扶贫整村推进任务。新建大用集团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6个,全县标准化养殖小区发展到3789个。投入造林资金2300万元,植树362万株,完善农田林网1.08万公顷,顺利通过省林业生态县验收。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到102个,流转土地5333.33公顷。
民生工作进一步改善。年初确定的“十件实事”全面落实,共投入资金8.7亿元。发放惠农补贴13项,兑付资金1.86亿元。完成困难群体再就业102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新增个体工商户1274个、中小企业196个,劳动就业3.2万人。城乡低保和“五保”发放保费和供养费3955万元。发放困难群体救助金23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干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健康运行。教育园区规划基本完成,农村初中改造和中小学修建项目顺利实施。110名“特岗计划”教师全部分配上岗。加大职业教育投资力度,县职业中专筹资近800万元,建成了3500多平方米的实训大楼,改造学生宿舍5200平方米,办起了标准化的汽车驾驶学校。“坠剧”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洞房》、《文化新冈》等戏剧小品分别获省市金奖。成功举办中日、中韩书画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