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黄道功(5月离)、刘国连(5月任)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继胜
县长:张金泉
县政协主席:柴学志
总面积18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77万公顷;总人口124.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1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辖道口、城关、白道口、留固、上官、牛屯、高平、万古、王庄9个镇,枣村、四间房、慈周寨、瓦岗寨、八里营、赵营、大寨、桑村、老爷庙、焦虎、老店、半坡店、小铺13个乡。
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6亿元,增长9%;第二产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22.9%;第三产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14.4%。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增长25.4%。粮食总量116.9万吨,增长6.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4亿元,一般预算支出7.5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亿元。商品出口总额8.1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0.4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1元,人均消费性支出4817.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59元,人均生活费支出1945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44.2亿元。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县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加5.6万吨,居全国第十八位,生产规模实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四连冠。粮食、棉花、瓜菜、林木、道口烧鸡、牛羊等六大产业链条初具规模,发展和新上滑县华康实业有限公司、滑丰种业、蓝宇啤酒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滑丰种业荣膺“全国种业50强”,并获得“河南省名牌”认证。新增高效农业种植面积2333.33公顷;新建畜禽养殖密集区27个;新增沼气用户13125个,累计户数达3万余个;解决了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了3333.33公顷中低产田改造,夺取全省“红旗渠精神杯”。全县“一免七补”政策使农民直接受益1.8亿元以上。被确定为全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全国农村饮水安全试点县、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标志性示范县等。全县外出就业人员达31万人,年创收入18亿元以上。成功举办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第一期研修活动,该县维权“三位一体”劳务输出模式在全国推广。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全年新上和续建工业项目28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项目投产后年可新增产值68亿元。高标准建设的县新区工业园已入驻项目35个。非公经济单位发展到2.85万个,比上年增加3362个;完成非公经济总产值106亿元、增加值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5%。全年共引进项目390个,完成域外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实现出口创汇1056万美元。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康乐小区休闲广场和3处体彩健身苑。污水处理厂厂区建设及管网铺设工程全部完工。硬化和集中治理背街小巷13.4公里,新建5个公厕和1座垃圾中转站。新区投资1.54亿元,新修主干道路7条,形成“四纵五横”的路网格局。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和“市级文明县城”。道口镇被命名为“中州名镇”,留固镇程新庄和白道口镇民寨村被命名为“中州名村”。大广高速公路滑县段竣工通车,济东高速公路建设顺利。改建了冢赵、白内、什孔等县乡道路,新建乡村公路156公里,实现全县村村通水泥(油)路。
第三产业发展良好。新建慈周寨瓜果蔬菜交易市场,扩建八里营活羊交易市场,全县各类专业市场累计达到21个。新建日用百货农家店和农资农家店793个。建成正宏商场、世纪广场等一批较大规模的商场。民俗博物院被确定为安阳市旅游商品研发基地,瓦岗寨仿隋唐商业街开工建设,点将台景区对公众开放。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县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达34836人,新扩面1000余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749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04元提高到128元,农村“五保” 户集中供养率达20%以上。全年共申报专利101项,并获“2006年度河南省县(市)专利申请20强”称号。在第十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得1个金奖和2个荣誉奖。农民企业家李官奇获中国发明协会第二届“发明创业奖”特等奖,被授予“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完成县六中整体搬迁,并创建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县二中、三中创建为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县第一职业高中改建创建成为省重点职业中专。全县共拨付“两免一补”资金3322.4万元。“大弦戏”、“大平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增有线电视用户4.5万个,总数达11.5万余个,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89.7万人,“参合”率为79%,全年享受新农合补助金1422.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