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
新密市
    市委书记:刘焕成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兵森
    市长:赵新中
    市政协主席:朱永森
    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3万公顷;总人口75.0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65.4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2‰。辖西大街、青屏街、新华路3个街道办事处,牛店、平陌、超化、大隗、苟堂、刘寨、白寨、岳村、来集、城关、米村11个镇,袁庄、曲梁2个乡和尖山风景区管委会。
    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8.6亿元,增长1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1亿元,增长24%。财政收入完成8.02亿元,增长2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98.1亿元,增长64.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745元,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22元,增长19%。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09.8亿元,增长8.7%。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速,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由第一百四十八位上升到第一百零八位。
    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年初确定的10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4亿元,有96个项目建成投产或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总投资28.5亿元的裕中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正式发电,2号机组正在加紧施工;投资2.8亿元的隆盛祥氟化盐项目、投资1.5亿元的恒瑞食品二期工程、投资3.6亿元的超化煤业大磨岭煤矿等一大批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投资3亿元的华丹全降解塑料项目、投资1.2亿元的恒丰纸业秸秆丝及制餐盒生产线等项目进度加快;两条年产300万吨的干法水泥生产线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煤炭资源整合继续推进,关闭81个设计未利用井筒,98个煤矿技改项目全部上报,煤矿综合生产水平实现提升。耐材行业综合整治圆满完成省定刚性目标,如期关闭企业101个,拆除燃煤倒焰窑炉1900多座。造纸行业综合整治进一步深化,造纸群工业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经专家评审通过,中央预算内3380万元投资计划已经下达。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建设的新密市技术转移中心正式启动,3个企业被评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园区建设迈出新步伐,曲梁服装工业园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超化耐材、大隗造纸等3个郑州市重点工业集中区和其他12个工业集群区建设同步推进,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6亿元。深入开展星级企业达标和争创名优产品活动,“渡森”男裤等9个产品分别荣获省级名牌、优质产品。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70个,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市筛选确定8个示范村、12个试点村和128个整治村,明确目标,制定规划,部门扶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全年累计投入资金6.2亿元。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发展订单种植面积6666.67公顷,经济作物面积1.4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133.33公顷,培育农业示范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8个,龙头企业10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2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新建安全水工程44处、大型沼气池5座、户用沼气池5503个;新增集雨节灌水窖3600个,发展集雨节灌面积480公顷;建成农村文化体育场所58处,农民培训场所118处,农村公路建设、电网改造、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等进一步完善。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河屯、纸坊等新村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新规划建设煤矿沉陷区新居10处,安置农户540户2300人。继续推进搬迁式扶贫开发,新建袁庄扶贫开发区移民楼8幢,实现176户700人入住。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载体,继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城镇面貌显著改观。投资1.29亿元,开通改造城市道路16条,密州路、溱水路西段、东大街东段等城市主干道建设如期完成;密新北路、民康路、长胜路、长宁街、开西一街等道路整修改造顺利实施,雪花街北段、周楼街、气象街北段、青屏街东段等一批断头路先后打通,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行,天然气工程新铺设管网10.6公里、开发用户1500多个,西区供水工程完成一户一表改造3000户,老城供水工程即将竣工投用。完成东大街东段、溱水路东段、嵩山大道3条道路街景综合整治和28条背街小巷改造,新建游园绿地2.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一批公厕垃圾中转站投入使用,惠沟、梁沟2条冲沟治理工程基本完成。承誉德大酒店、瑞德隆商场正式营业,中强国际、金成时代广场、兆吉新世界等商住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超化、大隗、刘寨、苟堂等总体规划完成报批,曲梁、白寨、牛店、米村等乡镇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各乡镇镇区新建广场、小景观9处,建游园绿地近7万平方米,整修道路20多公里。投资2亿多元,新修和改造各级道路520公里,其中“村村通” 公路447公里。城乡电网建设步伐加快,超化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城西和新城变电站完成增容扩建,苟堂变电站建设顺利实施,城乡供电能力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势头强劲。加大集中招商力度,完成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和高层论坛的相关任务,与部分500强企业初步建立联系;成功冠名中国郑州第二届民生服装文化节,扩大了曲梁服装的品牌效应;组团参加首届豫商大会、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招商活动,拓宽了招商引资渠道。全市完成国内招商引资28.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98万美元;直接出口总值1700万美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按照“五清三化”的标准,组织开展旅游景区及道路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城乡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加大科技引进、推广和转化力度,全年完成专利申请107件,发明专利申请30件。加大教育投入,中小学危房改造继续推进,人大附中郑州分校、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建设进展顺利;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落实“两免一补”资金610多万元。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荣获国家级“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市称号。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初步实现办公网络化、自动化。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黄帝宫、凤凰山、古县衙、神仙洞等重点景区接待游客数量明显增加。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安置就业再就业人员1万多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多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完成养老保险扩面4000多人。
第二届“新密曲梁杯”民生服装文化节 8月31日在郑州中原博览中心开幕,100多个省内外服装企业参加了此次服装文化节。文化节除举办中部裤业博览会、服装技术博览会外,还举行了中原服装行业人才交流会、河南服装业发展高峰论坛、河南服装品牌广场社区行、“民生杯”服装模特大赛等九大活动。新密曲梁的服装生产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以庭院作坊式为主,90年代以“超时达”、“五朵云”等企业为代表,实现了庭院加工模式向企业规模化经营的过渡。本年新密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一大批服装企业得以快速发展,形成了“超时达”、“金宝来”、“五朵云”、“泛美”等自主品牌;同时与港澳和国外服装名企联姻,先后有20多个世界著名品牌先后落户曲梁服装产业园。曲梁年产男裤6000万件,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的1/6,已成为全国男裤出口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