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概况】 2006年,河南省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累计进出口104.8亿美元。其中,出口67亿美元,增长31.3%,完成目标的113.2%;进口37.8亿美元,完成目标的123.9%。本年全省对外贸易运行的主要特点是:(1)私营出口企业个数及增幅均居全省企业首位。本年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有1903个,同比增加243个。其中,国有企业257个、出口31.7亿美元,增长13.8%;外商投资企业334个、出口11.02亿美元,增长30.2%;集体企业506个、出口16.21亿美元,增长53.1%;私营企业806个、出口8.06亿美元,增长95.9%。(2)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出口占全省总值的20% 以上。全省18个省辖(管)市实现出口额61.18亿美元,增长36.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占出口总值的91.3%。其中,47 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出口14.94亿美元,增长29.3%,占总值的22.3%。(3)一般贸易出口高速增长,加工贸易出口平稳增长。一般贸易实现出口额44.65 亿美元,增长36.4%;加工贸易实现出口额17.13亿美元,增长16.2%。加工贸易出口重点企业实现出口额14.93 亿美元,增长14%;其他贸易实现出口额2.2亿美元,增长62.3%,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带动出口1.9亿美元,增长54.1%。(4)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出口超过1 亿美元的商品中除铝、钼矿砂和人造刚玉下降外,其余均保持增长。机电产品出口13.58 亿美元,增长4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34 亿美元,增长58.3%;纺织品出口5.37 亿美元,增长17.3%;农产品出口4.69亿美元,增长14.4%;铝及铝材出口4.83亿美元,下降8.3%,其中铝出口3.69亿美元、下降24.9%;铜材出口4.11亿美元,增长106.5%;人发制品出口3.94亿美元,增长31.1%;服装出口3.26亿美元,增长21.4%;轮胎出口2.45亿美元,增长41%;钢材出口2.44亿美元,增长99.1%;未锻轧铅出口2.34亿美元,增长43.6%;银及制品出口2.17亿美元,增长76.4%;毛皮制品出口1.46亿美元,增长4.9%;医药品出口1.36亿美元,增长38.1%;陶瓷产品出口1.34亿美元,增长10.6%;钼矿砂出口1.19亿美元,下降15.8%;汽车及汽车底盘出口1.13 亿美元,增长130.5%;人造刚玉出口1.06亿美元,下降2.3%。(5)在六大传统市场中,对日本市场出口的降幅继续缩小,对其他传统市场的出口均保持增长。美国市场仍为河南最大的出口市场,出口额达12.19亿美元,增长56.1%;对欧盟、韩国、香港、东盟的出口分别为9.11亿美元、7.25亿美元、6.95亿美元和5.2亿美元,分别增长29.6%、7.6%、56.7% 和14.6%;对日本出口4.43亿美元,下降0.4%,降幅继续缩小;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出口42.02亿美元,增长27.7%;对中东出口5.53亿美元,增长90.7%,其中对海湾6国出口2.74亿美元,增长95.4%。新兴市场中,对非洲出口4.28亿美元,增长30%;对俄罗斯出口1.45亿美元,增长56.2%。
【主要商品进出口情况】 2006年,河南省出口商品品种达千余种,其中出口超亿美元的大宗骨干商品由上年的12种增至14种,分别是铝及铝材4.83亿美元、钼及钼材4.11亿美元、人发制品3.94亿美元、服装3.26亿美元、轮胎2.45亿美元、钢材2.44亿美元、未锻轧的铅2.34亿美元、银及银制品2.17亿美元、毛皮制品1.46亿美元、医药品1.36亿美元、陶瓷产品1.34 亿美元、钼矿砂1.19亿美元、汽车及汽车底盘1.13亿美元、人造刚玉1.06亿美元。出口额在5000万美元~1 亿美元的大宗出口商品为棉机织物、汽车零件、玻壳、牛皮及皮革、冷藏箱、冷冻箱、果汁和钼铁。截至年底,全省进口上亿美元的商品有6种,分别是铅矿砂38354万美元,增长34.4%;铁矿砂33466万美元,下降12.1%;铜及铜材29391万美元,增长69.9%;橡胶及制品25007 万美元,增长97.9%;氧化铝23725万美元,增长23.4%;大豆22359 万美元,下降2.7%。
【进出口国别地区】 2006年,河南省对六大贸易伙伴出口仍占主导地位,除对日本出口略有下降外,其余均保持增长。其中,对美国出口仍居首位,出口额达12.19亿美元,增长56.1%;对欧盟、韩国、香港、东盟和日本出口分别为9.11亿美元、7.25亿美元、6.95亿美元、5.2亿美元和4.43亿美元。对印度、沙特、土耳其、泰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和台湾地区出口呈上升趋势。除六大贸易伙伴外,出口在1 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明显增多,由上年的2个增至10个。本年河南省对欧盟的进口贸易居首位,改变了对美进口贸易一直领先的格局。全年居进口前几位的国家和地区是欧盟4.72亿美元,增长23.3%;日本4.68 亿美元,增长47.9%;澳大利亚4.47亿美元,下降8.8%;美国3.22亿美元,下降20.3%;东盟2.83 亿美元,增长100.6%;印度2.47亿美元,增长26.1%;德国1.91亿美元,增长5.7%;巴西1.72 亿美元,增长3.7%。
【企业出口情况】 2006年,河南省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有1903个,同比增加243个。其中,国有企业257个,出口31.7亿美元,增长13.8%;外商投资企业334个,出口11.02亿美元,增长30.2%;集体企业506个,出口16.21亿美元,增长53.1%;私营企业806 个,出口8.06 亿美元,增长95.9%。各类企业中,重点出口企业达96个,出口总额达41.83亿美元,增长16.6%,占出口总值的62.4%,其中河南金龙公司出口3.28亿美元,增长144.6%,居全省出口企业首位。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还有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94亿美元、河南轮胎股份有限公司2.41亿美元、洛阳栾川钼业公司1.72亿美元、中原石油勘探局1.61亿美元、河南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1.45亿美元、河南安阳市豫北冶炼厂1.32亿美元、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29亿美元、豫港龙泉铝业有限公司1.13亿美元。
【市县出口情况】 2006年,全省18个省辖(管)市累计出口61.18亿美元,增长36.3%,占出口总值的91.3%,其中郑州出口12.1亿美元,居各省辖市首位。洛阳、新乡、焦作、许昌、济源、安阳、南阳、平顶山、濮阳、三门峡、周口出口额均超过1亿美元,与上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长。47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共出口14.94亿美元,增长29.3%,占总值的22.3%。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县(市)有许昌县、巩义市、孟州市、伊川县等4个,其中许昌县出口1.7亿美元,增长38.7%,居对外开放重点县(市)首位。
【机电产品进出口情况】 2006年,全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完成21.3亿美元,同比增长39.5%。其中,机电产品进口7.7亿美元,增长28.9%;出口13.6 亿美元,增长46.3%,占外贸出口总值的20.3%。本年机电产品进出口呈现如下特点:(1)全年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各月出口累计增幅均保持在45% 以上,平均每月实现出口1.13亿美元,其中9月出口1.4亿美元,创单月出口历史新高。(2)继续保持对亚洲出口主市场地位,北美洲成为第二大机电产品出口市场。全年对亚洲出口5.5亿美元,增长42.9%,占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40.6%,继续保持主市场地位;对北美洲出口3亿美元,增长84.2%,占总值的22.2%,成为第二大市场;对拉美出口0.9亿美元,下降5.5%;对非洲、欧洲、大洋洲出口分别为1.8 亿美元、2 亿美元和0.2 亿美元,分别增长39.5%、54.4%和50.7%。(3)居出口前两位的商品是机械及设备、运输工具,出口增幅均保持在68% 以上。全年完成机械及设备出口5.4 亿美元,增长68.1%,运输工具出口2.9 亿美元,增长71%,两类商品出口累计占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61%。完成仪器仪表出口0.6 亿美元,增长68.3%;电器及电子产品1.9 亿美元,增长38.3%;其他机电类产品(主要是玻壳)1.1亿美元,下降30.2% 。(4)民营企业出口高速增长,出口占比提高,国有企业出口占比下降。全年民营企业出口4亿美元,增长82.6%,总占比提高5.6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2亿美元,增长61.1%;国有企业出口6.4亿美元,增长25%,总占比下降7.8个百分点。(5)一般贸易仍是出口的主要方式,进料加工出口平稳增长,对外承包工程货物出口高速增长。全年一般贸易出口11.8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78.9%,增长47.2%;进料加工贸易出口1亿美元,增长22.1%,占7.8%;对外承包工程货物出口1.7 亿美元,增长56.7%,占12.8%。(6)机电产品进口平稳增长,其中民营企业进口增长幅度较大,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设备进口额有所下降。全年累计进口7.7亿美元,增长28.9%。其中,民营企业进口1.7 亿美元,增长61.9%;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设备进口0.8亿美元,下降43.1%。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 200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21.45亿美元,同比增长47.05%。其中,出口15.34亿美元,增长58.3%;进口6.11亿美元,增长24.9%。高新技术产品中机电产品进出口额为5.02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的23.41%;加工贸易企业有41个,进出口额为7.14亿美元,占33.28%。出口额超5000万美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产品22种,同比增加4种,其中精炼铜管出口32828.63万美元,增长144.3%;未锻轧的精炼铅出口23407.26万美元,增长43.7%;客车充气橡胶轮胎出口20114.45万美元,增长31.2%;其他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出口6507.1万美元,增长98.1%;粘胶纤维单纱出口6197.01万美元,增长117.4%;软件出口6000 万美元。10月12日~17日,河南省组团参加在深圳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省内有91 个企事业单位、14所大专院校、156个项目参展,是高交会举办以来河南参展单位、参展项目最多的一次。参展项目涉及轻工、化工、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环境保护、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等多个领域。会议期间,河南代表团组织了河南省生物、医药、化工项目洽谈会,取得良好效果。会上河南省共签订合同、协议项目61个、金额2.37亿美元。河南省代表团获得大会组委会“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展示奖”。王码微电脑(安阳)有限公司、洛阳洛嘉海兰德车业有限公司的参展项目分别被评为“优秀产品奖”。
【加工贸易进出口】 2006年,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累计完成263403万美元,同比增长11.75%。其中,出口171343万美元,增长16.2%,连续5 年保持15% 以上的增速;进口92060万美元,增长4.3%。本年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呈现如下特点:(1)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同比出口净增23908 万美元,进口净增3804万美元,全年有6个月出口额保持在1.5亿美元以上。(2)进料加工仍为全省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进料加工完成进出口259819万美元,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98.63%,其中出口169122万美元、增长17.6%,进口90696万美元、增长4.5%。(3)除禁止类商品中未锻造的铝出口下降外,其他主要出口商品大幅增长,出口超亿元的商品有7种,同比增加3种。全年未锻造的铝及铝材出口10.7万吨、25295万美元,下降52.8%;铜材出口51万吨、35434万美元,增长91.2%,其中铜管出口28886万美元,增长101%;橡胶制品出口24346万美元,增长40.8%,其中轮胎出口178 万条、24309 万美元,增长40.6%;未锻轧铅出口14.4万吨、17929万美元,增长17.1%;白银出口14945万美元,增长259.3%;人发制品出口12958万美元,增长47.5%;毛皮制品出口11824万美元,增长19.4%;牛皮及皮革出口2870万美元,增长217.5%;冷藏箱、冷冻箱及其他制冷设备出口25万台、2582万美元,增长7.8%;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1861辆、2439万美元,增长46.7%;服装出口2138万美元,增长48.9%;平板玻璃出口1089万美元。(4)省辖市加工贸易出口增势强劲。省辖市中有10个市出口增长,8个市完成全年目标,8个市出口下降,7个市出口过亿美元。完成全年目标的省辖市有周口、安阳、新乡、济源、三门峡、许昌、信阳和商丘8市,分别完成年目标的248.2%、167.74%、139.72%、131.29%、109.26%、106.28%、105.18% 和100.33%。出口下降幅度较大的省辖市有漯河3.2万美元,下降91.9%;平顶山418万美元,下降89.3%;驻马店106 万美元,下降50.5%。出口过亿美元的省辖(管)市有焦作4.2亿美元、新乡3.2亿美元、洛阳2.15亿美元、济源2.1 亿美元、许昌1.37亿美元、郑州1.36亿美元、安阳1.3亿美元。鹤壁、濮阳、周口和安阳4 市出口增长迅猛,分别增长814.3%、691.1%、302.7% 和192.7%。(5)重点企业出口增减各半。全年重点企业累计出口149281 万美元,增长14%,占总额的87.12%。27 个重点企业中有12个出口增长、14个出口下降、1个退出加工贸易领域,其中4 个出口过亿美元的企业分别是金龙精密铜管公司(2.79亿美元,增长125.2%)、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2.4 亿美元,增长41.4%)、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2.1亿美元,增长53.9%)、豫北金铅有限责任公司(1.15 亿美元,增长200.8%)。(6)与主要贸易伙伴的业务发展迅速。本年河南与1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加工贸易业务,前十大贸易伙伴中美国、韩国和香港的双边贸易发展增速明显高于其他贸易伙伴。美国是河南加工贸易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0619万美元,增长45.5%,其中出口36444万美元(占全省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21.26%)、进口4174万美元,分别增长52.9% 和2.4%;韩国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总额34127万美元,下降6.1%,其中出口30210 万美元、进口3916万美元,分别下降13.1%、增长151.2%;香港作为第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0616万美元,增长73.3%,其中出口29878万美元、进口738 万美元,分别增长73.4% 和69.6%。(7)出口主体中国有企业所占份额有所下降,民营企业大幅增长,外资企业基本持平。全年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共有271个。其中,国有企业63个,出口78985 万美元,下降8.43%,占出口比重的46%,下降1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97个,出口37004 万美元,增长12.73%,占21%,下降1 个百分点;民营企业111个,出口57492万美元,增长102.77%,占33%,上升14 个百分点。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 2006年,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达11.02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16.45%,增长30.2%。出口额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有豫港豫港龙泉铝业有限公司(1.13亿美元)、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7982万美元)、许昌龙正发制品有限公司(5941万美元)、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4063万美元)、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3282万美元)、南阳利达光电有限公司(2778万美元)、河南安飞电子玻璃有限公司(2392万美元)、灵宝阿姆斯果汁有限公司(2360万美元)、三门峡戴卡轮毂有限公司(2320万美元)、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2250万美元)、禹州神龙发制品有限公司(2096万美元)。本年全省外资企业进口总额达7.37亿美元,占全省进口总值的19.5%,增长12.3%。进口额上亿美元的外资企业有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1.26亿美元)、益海(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1.14亿美元)。进口额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还有豫港豫港龙泉铝业有限公司(7337万美元)、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6062万美元)、河南平高东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4747万美元)、开封正大有限公司(2944 万美元)、许昌龙正发制品有限公司(2180万美元)。
【农产品进出口】 2006年,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为3.72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55%,增长24%。农产品出口超千万美元的省辖市有漯河(7530 万美元)、郑州(5650 万美元)、三门峡(5591万美元)、周口(3613万美元)、南阳(3205万美元)、驻马店(2582万美元)、鹤壁(2444万美元)、许昌(1321万美元)、信阳(1291万美元)、商丘(1008万美元)。全省农产品进口总额为3.47亿美元,占全省进口总值的9.16%,增长1.5%。农产品进口超千万美元的省辖市有周口(1.15亿美元)、漯河(1322万美元)、南阳(3119万美元)、驻马店(1466万美元)、开封(3134万美元)和焦作(7923万美元)。
【参加广交会情况】 第九十九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2006年4月15日~30日在广州举行。本届广交会全省共有174 个企业参展,其中流通企业55个、非流通企业119个,民营企业77个,首次参展的企业34个。河南省交易团共有摊位347个,其中分配性摊位192个、保证性摊位42个、招展性摊位113个;参会正式代表520人;累计出口成交4.67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8%,再创历史新高。本届广交会河南省出口成交呈现以下特点:(1)参展企业成交情况。按企业性质分,国有企业仍占主导地位,成交金额29928.68万美元,占总值的64%;民营企业增幅较大,成交12764.94万美元,占27.3%;外资企业成交4066.6万美元,占8.7%。按企业类型分,生产企业成交21774.82万美元,占46.6%;外、工贸企业成交24985.4万美元,占53.4%。成交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企业有10个,河南莲花味精进出口有限公司成交额居首位,达4200万美元;其他依次为,河南环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1456.7万美元、白鸽集团838.8 万美元、河南金丹乳酸有限公司1108.4万美元、焦作华泰陶瓷有限责任公司742 万美元、河南蒲光特种金属制品有限公司728 万美元、洛阳引成工艺品有限公司692 万美元、洛阳市红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663.6万美元、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597.7万美元、郑州佰斯特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582.6万美元。(2)成交商品类别及主要商品成交情况。成交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有机电产品11442.55 万美元,占总值24.7%,比上届增长41.77%;服装5946.45万美元,占12.72%,增长29.35%;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5429.03万美元,占11.61%,下降1.94%;化工产品1893.78 万美元,占4.05%,增长3.44%;矿产冶金及有色金属1466.41万美元,占3.14%,增长37.42%。(3)成交主要国别地区情况。对欧盟成交居首位,成交额为15010.8万美元,占32.1%;对美国成交6463.17万美元,占13.82%;对中东成交5268.08万美元,占11.27%;对香港成交3107.8 万美元,占6.65%;对东盟成交2771.81万美元,占5.93%。第一百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2006年10月15 日~30日在广州举行。本届广交会河南省共有摊位367 个,其中分配性摊位207 个、保证性摊位46个、招展性摊位114个。全省178个企业参展,其中第一期125个、第二期79个,两期均参展的26个。参展企业中,流通企业56个,占31%;非流通企业122个,占69%;民营企业86 个,占48.3%。参展正式代表554人,其中第一期327人、第二期227 余人。参展商品涉及纺织服装、医药保健、礼品、日用消费品、工业类商品等五大类商品,货值5.2 亿美元。交易会上河南省交易团累计出口成交5.16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0.28%,创历史最好水平。本届广交会河南省出口成交呈现以下特点:(1)参展企业情况。国有企业成交仍居首位,成交金额30756.51万美元,占总额的59.64%;外资企业成交4726.91 万美元,占9.17%;民营企业成交15943.88 万美元,占30.92%。生产企业成交18391.59 万美元,占总额的35.67%。成交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企业有河南省莲花味精进出口有限公司1040万美元、焦作华泰陶瓷有限责任公司610万美元、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580万美元。(2)参展主要商品情况。日用陶瓷成交额居首位,达4358.21 万美元;成交额在1000万美元的商品还有毛巾浴巾2758.08万美元、箱包2185.46万美元、食品1971.93万美元、针织棉制服装1807.54万美元、日用品1559.33万美元、家居家具1495.73万美元、礼品1308.95万美元、器皿1065.13万美元。(3)成交的国别地区情况。对欧盟成交情况最好,金额达18773.89万美元;中东居第二位,达6708.91万美元;美国居第三位,达6479.3万美元;对香港、日本、东盟、韩国、俄罗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分别成交1556.76万美元、2421.34万美元、2945.68万美元、1069.02万美元、1090.04万美元、1532.36万美元和1106.81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