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河南省总队
武警河南省总队

【武警工作概况】 2006年,武警河南省总队积极开拓进取,狠抓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以执勤“处突”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实现了“零事故案件”的安全目标。(1)思想政治建设卓有成效。注重在“深入” 上下工夫,在“实效”上做文章,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牢固确立。精心组织“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珍爱生命”教育、“三互”(互学、互帮、互教)活动、心理疏导和法律服务工作,切实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经常性思想工作扎实有效。认真贯彻落实执勤、“处突”、反恐和“两规”勤务政治工作规则,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和直接作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广泛开展学英模、学典型、学先进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鹤壁市支队警勤中队班长李飞当选第九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2)中心任务完成圆满。一是扎实做好经常性执勤工作。加强分类指导,认真组织勤务专项调研和联合检查,有效解决影响目标安全的重点难点问题;狠抓隐患治理,及时拆除违章建筑,改造监墙电网,清理危险物品,安装监控探头等,优化执勤环境;大力加强“三道防线”建设,深入开展勤务教育整顿和执勤等级评定,持续加大实地查勤和网上查控力度,严密组织执勤交叉检查和“三共”(共建、共管、共保安全)活动检查,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位一体体系初步形成,勤务质量明显提升。二是整体提高部队信息化水平。认真落实信息化建设10件实事,提速一级网,改造二级网,完善三级网,升级自动化网,拓展无线网,建成“中州卫士”网,完成总队、支队两级值班室一屏多点系统,开通所有中队电视会议系统。三是严格战备等级评定,修订完善各类处置预案,扎实做好反恐准备。大力加强部队“处突”反恐和首长机关网上训练,圆满完成网上演习和实兵演习任务,有效提高首长机关组织指挥和部队反恐能力;积极开展“五小”(小场地、小教员、小块时间、小群练兵、小情况处置)练兵、战法研练和比武竞赛,严密组织专勤专训、骨干集训、勤训轮换和新兵训练,不断提高官兵军事素质,先后参与了95次“处突”和30多次重大活动安全保卫任务。(3)党委班子建设得到加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党章》教育活动,各级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军委《关于提高各级党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措施》和武警总部党委《关于进一步做好“两个确保”工作的指示》,党委领导能力明显增强。深化民主集中制学习,不断强化党委统一领导、集体领导、科学领导观念;按照“一切工作要进一步往实里抓”的要求,扎实做好蹲点调研帮建工作。(4)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从严治警调研,严密组织“条令学习月”活动,坚持经常性的警容风纪检查、队列会操和条令知识考核,强化法规意识,规范部队秩序。狠抓“三个规定” (执勤规定、处置突发事件规定、战备工作规定)的贯彻落实,严格部队教育管理,严密组织补选退工作,严肃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大力解决管理松懈、纪律松弛、作风松散等突出问题,促进部队正规化建设。严密组织编制清理工作,初步完成指挥学校校改院和两级机关新编制的落实。强化安全发展理念,集中进行 “遵章守纪、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教育整顿,增强各级防范重大安全问题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扎实做好安全预防,严密组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分层次、分季节、分战线专项治理安全预防工作13个方面的问题,突出对政治性问题、涉枪涉弹案件和车辆事故的防范,严格各类问题的整改督办;积极做好自然灾害和季节性事故案件的预防,实现了“零事故案件”目标。(5)基层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紧贴基层干部队伍实际和部队建设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基层干部培训内容和方法,扎实有效地抓好基层大中队主官培训,“一线带兵人”的素质能力得到提高;综合运用“三级联管”、“三方协管”、基层干部在位尽责检查、“干部之家”热线电话等方法,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管理力度;认真落实干部休假和特困优秀基层干部救助等福利制度,积极做好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严格落实《蹲点、调研、帮建工作规定》、“三个一遍”(每年对所有目标检查鉴定一遍、到目标单位及其上级走访一遍、对执勤情况分析一遍)、“夺旗争星”等制度,加大指导帮建力度;采取示范引路、重点扶持等方法,抓好“四配套”(执勤、训练、文体、生产生活4项基础设施相互配套)建设,217个中队“四项设施”达到规范配套,实现85% 的既定目标。广泛开展 “双争”(争创先进中队、争当优秀士兵)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效应,有效促进基层建设全面进步,直属支队和洛阳、焦作、鹤壁、安阳、南阳、周口等市支队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支队。(6)综合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充实战备物资,修订完善应急保障预案,严密组织带实战背景的紧急拉动,应急保障能力整体提升。严格落实经费预决算、定额包干、限额控制等制度规定,确保经费使用的正确投向和投量;规范财经秩序,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支队级单位全部实现标准经费收支平衡;严格落实伙食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官兵生活质量;严格枪弹管理,加大军械库(室)设施改造力度,确保静态条件下枪弹的绝对安全;严格落实基建项目报批制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开展“建设节约型警营”试点活动,积极探索路子和方法,提高管理效益。2 月15 日,省武警总队医院启动持卡就医系统。截至年底,全省武警部队全部实现持卡就医。

【提出并实现“零事故案件”目标】 2006年年初,省武警总队提出“零事故案件” 目标,着力推进部队建设安全发展。总队把“人、车、枪、弹、酒”5个重点问题细化为人、车、枪、弹、酒、哨、毒、黄、密、火、电、淹、训等13个预防重点,开展系列教育,各支队均建立了安全、心理工作信息网;实施能级管理,各级各类人员都有明确的安全责任;采取业务部门普查、专业人员测查、基层官兵互查、用兵单位协查等方法,总队每半年、支队每季度、中队每月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利用现代科技抓预防,为每个哨兵安装报警器、三级网监控系统和哨位子弹箱,为每辆车安装动态可视化监控系统、每个军械库安装指纹防盗门和防盗装置及各种电器设备安装漏电保护器,在重要场所、重点部位安装红外线监控系统,依靠科技提高安全系数。本年全省武警部队实现了“零事故案件”目标。

【实兵演习】 2006年9月22日~25日,省武警总队组织首长机关带直属支队进行了代号“××-06”实兵演习。演习以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和反劫持2个课题为背景,围绕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中“快速封控、三战攻心、抓捕首恶、强行驱散、分区驻守”5个时节和反劫持战斗中“封、查、突、排、救、消、捕、卡、打”9个问题,采取导演分开、红蓝对抗,计划导调与随机导调相结合、网上演与实地练相结合、检验性与研究性相结合、传统训练方式与现代化通信手段相结合等方法进行战法研练。整个演习不摆演、不预演,检验和提高了总队首长机关组织指挥能力和机动部队“处突”、反恐实战本领。

【处置“5·24”劫持人质事件】 2006年5月24日,邓州市汲滩镇罗营村村民杨新龙持菜刀砍死砍伤2名村民后闯入罗营村小学,砍死砍伤2名学生并将14名小学生劫为人质。接到案情通报,武警南阳市支队12 名官兵与当地民警迅速前往处置。歹徒情绪激动,受伤学生随时有生命危险。14 时45 分,歹徒离开人质,伸头观察窗外情况,一中队中队长何伟果断开枪命中歹徒左手腕,击落歹徒手中菜刀。在歹徒弯腰拣刀欲再次行凶的紧急时刻,一中队班长郭克民撞开教室大门,迅速上前踢掉其右手中的菜刀,邓州市中队班长王超、于明午冲上去将其生擒,15名人质获救。

【处置林州市特大爆炸事件】 2006年1月29日下午14时15分,林州市临淇镇停产整顿的梨林花炮厂发生爆炸,导致周围群众36人死亡、48人受伤。事发后,附近7000余村民围聚现场,伤亡者家属情绪激烈,要求当地政府进行处理和赔偿;少数不法分子趁机捣乱闹事。30日15时,武警安阳市支队紧急出动兵力45人赶赴现场,采取规劝疏导、设卡封控、交通管制等手段,制止闹事,打击不法分子,事态得到平息。

【疏散郑州火车站滞留旅客】 2006年1月下旬,受大雪影响,河南境内交通大部分受阻,大量旅客改乘火车返乡。19日17时,郑州火车站候车厅及广场滞留旅客达6万余人。旅客继续涌入,车站方面停止售票、关闭进站口,部分持票旅客强烈要求进站上车。18时10分,省武警总队奉命派兵紧急疏散滞留旅客,武警郑州和直属支队310名官兵采取由外向里分层疏导和由内向外打开通道、分块劝离等手段,迅速展开疏散行动。23时20分,车站广场数万名旅客被疏散。20日,大量旅客陆续涌向火车站,车站广场聚集旅客8万余人,大量持票旅客情绪急躁,多次冲击拦阻线。省武警总队在重要部位布设兵力,协助车站工作人员做好宣传疏导。23时3分,广场旅客全部有序进站,秩序恢复正常。

【开展珍爱生命教育】 2006年2月17日,省武警总队采取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部署开展了珍爱生命教育活动。集中教育于4月上旬在部队全面展开,重点开展了“生命弥足珍贵,人生责任重大”、“勇敢面对压力,笑迎人生挑战”、“相互真诚关爱,共创美好人生”等3个专题教育活动;经常性教育以“每月一课”、“每课一次大讨论”为载体,针对官兵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展开讨论,解决人生态度方面的问题36个。通过教育,广大官兵自觉以生命健康为重、以家庭幸福为重、以部队建设大局为重,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官兵立足本职做贡献的热情明显提高。

【“干部之家”热线电话开通】 2006年5月1日,“干部之家”热线电话在省武警总队政治部开通。热线采取双向互动形式,实行24小时值班服务,热线值班员每天随机与基层5名~8名干部沟通联系,了解掌握基层干部思想、工作开展和个人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基层干部也可以随时通过热线电话与值班人员取得联系,反映情况、咨询问题。截至12月,通过热线电话检查基层各级领导和干部2000余人次,解决各类问题150多个、具体事件64个。

【“中州卫士网”建成】 2006年12月26日,省武警总队“中州卫士网”正式建成并试运行。“中州卫士网”是一个基层官兵管理教育娱乐平台,它以三级网为依托,实现中队和总队、支队两级机关相互联通。“中州卫士网”共开辟军事、政治、后勤等28个栏目,在丰富基层官兵文化生活、拓宽管理教育渠道、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效益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互联网管理专项整治】 2006 年6月19日~25日,省武警总队在全省部队集中开展互联网管理专项整治活动。专项整治活动以总队、支队两级机关办公电脑、官兵家庭电脑、部队周边网吧为重点,调查核实全省官兵上网情况,教育引导官兵充分认清违反规定上网、与网友聊天约会和网上勾联泄密的危害性,有效防止官兵被拉拢腐蚀、失泄密和不正当交往等问题的发生。

【基层“四项设施”配套建设】 2006年8月5日~6 日,省武警总队在洛阳市支队召开基层“四项设施”(执勤、训练、文体、生产生活4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现场会。会议听取了洛阳市支队加强基层 “四配套”建设经验介绍,总结2004年以来总队基层“四配套”建设的基本情况,部署今后建设任务,并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洛阳市中队、五中队、九中队、教导队和伊川县中队“四配套”建设现场。会后,总队各级充分发挥双重领导、双重保障优势,迅速掀起抓基层“四配套”建设热潮。全年投入经费5147万元(含争取地方支持3085万元),所属256个基层中队、217个中队达到标准,完全配套率为85%,基层官兵执勤、训练、文体、生活等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安装军械库(室)报警系统】 2006年,省武警总队对全省部队军械库(室)进行规范化建设改造。截至12月,全省军械库(室)全部安装了指纹锁防盗门,开通 “三级网”监控的占90%;加装了“远程语音报警系统”,实现军械库(室)门开启或关闭时,支队作战值班室能够立即接到报警,进行电视画面监控,形成“一点报警、多级联动”的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