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地区
周口地区

【概况】周口地区位于豫东平原。总面积ll 9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82.4万公顷。总人口10l5.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916.1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7.55‰。辖周口、项城2市和扶沟、西华、商水、太康、鹿邑、郸城、淮阳、沈丘8县及黄泛区农场,共有5个街道办事处、183个乡(镇)。
    地委书记:王延明;副书记:王平、田有申、毛万春 行署专员:王平;副专员:朱岫峰、薛显林、王爱(女)、陈永石、穆仁先、石克生(4月任)
    人大工委主任:郭志岭;副主任:皇甫有风、程继先、张军(6月任)、曹万杰(6月任)
    政协工委主任:高修身;副主任:卢心敬、孔令美、王庆枫、白敬亚、韩家武
    法院院长:曹万杰(5月离任)、乔承久(5月任) 检察分院检察长:衡正元(1月离任)、牛学理(1月任)
    1999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7亿元,增长13.3%;第二产业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 8.1%;第三产业增加值72.3亿元,增长7.9%。
    农业获得丰收,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年粮食总产增长29。7%。其中,小麦产量376.5万吨,增长 35.8%;玉米产量152.6万吨,增长 11.5%;棉花产量24.3万吨,增长 2.1%;油料产量37.2万吨,增长 24.8%。畜牧、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54.14万吨,增长9.2%}水产品产量1.94万吨,增长11.5%。乡镇企业在调整中快速发展。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 244.7亿元,实缴税金3.9亿元,均比上年增长15%。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全区工业企业认真落实 “三改一加强”(改革、改组、改制,加强企业管理)方针,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2.52亿元,增长5.8%;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 24。83亿元,增长20.7%。全区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销售收人1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3.9%;产销率达96.8%;实现利税总额11.32亿元,增长41%。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45%。其中,国有单位投资25.2亿元,增长 14.08%;城镇集体单位和农村非住户单位投资12.31亿元,增长 1.2%;城镇私人和农村住户投资 28.1l亿元,增长6.4%。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在国有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l 8亿元,增长1 5.28%;更新改造投资4.6亿元,增长 2.35%;房地产开发1.04亿元,增长32.86%。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快速增长,用于交通、邮电、电网改造的投资达9.05亿元,占国有单位投资比重达36.2%。
    实施“科教兴周”战略,全年共取得地区级以上科技成果84项,其中省级6项,完成科技攻关项目89 个。申请专利12件,授权专利8件。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小学在校生 138.44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99.92%;普通中学在校生64.9万人,其中高中在校生5.6万人,普通初中入学率达96.96%。师资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区有中小学教师 9.237i人。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区新建校舍98.8万平方米。专业技术教育步伐加快。全区普通中专在校生17615人,成人中专在校生 8369人,职业中专在校生9021人。文化事业继续发展,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lO个、博物馆7个,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6.81%。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区有卫生机构(包括个体行医及其他部门办诊所、保健所、医务室等)1100个,床位13007张,其中医院5919张、卫生院5925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9895人,其中医生7394 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区10个县(市) 全部完成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农村乡镇有卫生院182个,床位 5 92 5张,卫生技术人员9586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 98.4%。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年获得省级以上金牌16块、银牌28块、铜牌16块。全民健身运动持续发展,学校体育活动活跃,全区举办不同形式的群众竞赛172次,参赛人数13.5万人次;中小学生体育达标率达89%。环境保护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企业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积极筹备撤地设市工作】  1999 年初,周口地区行署组织城建、土地、统计、公安、财政等部门,参照地级市标准,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赴南阳、信阳、商丘等地考察地改市情况。5月10日,地区民政局完成《关于开展撤地设市工作有关情况的报告》,明确了撤地设市工作的基本程序、当前需要做的工作以及应注意的事项。11月4日,地委、行署召开撤地设市筹备工作会议,明确了撤地设市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各部门的职责,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成立周口地区撤地设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会后,地区民政局完成了《撤销周口地区行政公署和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的请示》,经省民政厅组织有关专家考察论证后,正式上报省政府。12月30日,省政府上报国务院。
【周漯高速公路建设进展快】  1999 年,漯(河)周(口)界(首)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周口至漯河段建设全面进入施工高潮期。全年路基填方累计完成327.3万立方米,占总量的 63.1%;涵洞、通道基础累计完成 111个,占总量的9 5.7%;钻孔灌注桩累计完成803根,占总量的 98.8%;主柱累计完成773根,占总量的96.3%;盖梁累计完成144 片,占总量的38.9%;空心板预制累计完成1601片,占总量的 52.2%。工程投资累计完成15918 万元,占合同造价的38.7%。
【地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完工】  1999年8月,周口地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完工并通过有关部门的验收。该储备库共投资100多万元,总面积达3996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 93l平方米,是该区第一座功能齐全的大型救灾物资储备库,在救灾物资的容量、存储及其它设备上位于全省前列。该储备库的建成,为全区救灾物资的储存、发放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强了区内紧急抗灾救灾的能力。
【部分县(市)遭受暴风雨冰雹袭击】  1999年5月9日晚7时许,周口地区大部分县(市)遭受暴风雨及冰雹袭击,风力达6~7级,降雨量平均60毫米。其中,扶沟、太康两县风力达7级以上;扶沟、西华、淮阳、鹿邑4县部分乡镇暴雨伴有冰雹,冰雹最大的直径约10毫米。由于风大雨暴,造成小麦大面积倒伏。据统计,全区小麦倒伏173.33千公顷,刮倒树木数万株,损坏房屋500余间。
【驻马店周口勘界工作结束】  1999 年4月14日,驻马店周口边界线勘界成果资料汇总暨签字仪式在周口举行,标志着两地区边界线勘定工作圆满完成。为实现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化,确保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勘定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有关问题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勘定省、市地、县三级行政区域界线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997年5月,周口地区与驻马店地区开始边界线勘定工作。边界线全长194公里,分商水上蔡线、项城平舆线、项城上蔡线三段,涉及两个地区的4个县 (市)、21个乡镇。本年两地区的边界勘定工作者依法完成沿线踏勘、埋桩测绘、成果验收、资料汇总等工作。
【河南邦杰女子乒乓球俱乐部成立】  1999年4月20日,河南邦杰集团与中国乒协、河南省体委合作,组建河南邦杰女子乒乓球俱乐部,参与全国超级联赛。邦杰集团每年为该俱乐部提供训练和赛事活动经费 60万元,拥有该俱乐部的冠名权和赛事活动广告权。邦杰集团本着依托企业发展体育事业,通过支持体育事业提高企业知名度、促进企业再发展的宗旨,使邦杰品牌的知名度在全省乃至全国迅速提高。
【鹿邑隐山长子口墓被评为1998年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提名荣誉奖】  9月,中国文物报社受国家文物局委托,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文物研究所等单位的10余位著名考古学家,从 1998年全国的460个考古发掘项目中评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确定河南鹿邑隐山长子口墓等3个发掘项目为1998年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提名荣誉奖。这是该地区考古发掘工作获得的最高荣誉奖。
【扶沟实现电话县建设目标】  1999 年,扶沟县电信局以创建电话县、电话乡镇、电话村为目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该县电信局及时扩容交换设备,开通接入网点,架设通信线路,杆线到自然村达95%以上,实现全年电话放号 17596户。截至12月20日,全县建成8个电话乡镇、77个电话村,实现电话县建设目标,成为周口地区第一个电话县。
【太康棉花总产位居全国县级第一】  太康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和农业部棉花高产高效示范县。为促使棉花稳产高产,增加农业综合效益, 1999年,太康县委、县政府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发展棉花生产。一是实施高产开发带动战略。在9个乡镇建立了10万亩高产开发示范田,平均单产皮棉88.6公斤,比全县平均单产增长17.5%。二是增加科技投入,改善植棉条件。统一供应包衣棉种,良种覆盖率达100%;优化种植模式,采用“五二式”套种模式,合理密植;推广叶面喷施微肥;聘请专家培训棉农,增强了棉农科技植棉意识。三是健全各类服务体系。全县建立700个村级服务站,提供棉种、肥料、农膜、农药和各类植棉技术。全县55.95千公顷棉花在遭受严重干旱和红蜘蛛、甜菜夜蛾大暴发等多种自然灾害影响下,夺取了全面丰收,平均亩产皮棉75.4公斤,总产量63275.68吨,位居全国县级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