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
濮阳县
    总面积:1451.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9216.98顷。总人口:105.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5.29万人。辖城关、文留、柳屯、八公桥、庆祖、徐镇、两门7镇和白堽、子岸、习城、王称垌、梨园、胡状、五星、郎中、鲁河、新习、户部寨、清河头、渠村、海通、粱庄15个乡。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 1998年,全县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为997个村发放了土地延包经营证书。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3460”工程(三大主导产业、4个龙头企业、60个亮点村),形成了粮食、瓜菜、畜牧三大支柱产业。粮食生产因自然灾害,总产量比上年减少14.1%。畜牧养殖业走“公司+农户”的路子,辐射带动各类养殖户8411个。全年生猪存栏28.28万头,比上年增长78.9%;山绵羊存栏47.16万只,增长148.47%;家禽存栏445.97万只,增长126.4%;肉类总产量30261吨,增长28.12%;禽蛋总产量27807吨,增长10.75%;畜牧业总产值35665万元,增长25%,被评为全市畜牧工作先进县。60个亮点村在全县农村中发挥出巨大的示范引导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三专”(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的建设。瓜菜种植面积有较大提高,总产量较上年增长31.8%,新习乡被市政府命名为蔬菜专业乡。全县植树246万株,完善农田林网39.74个公顷,新栽经济林66.67公顷,通过了省林业厅平原绿化达标验收,乡(镇)林站建设通过国家林业局的验收。全年完成水利投资1245万元,清挖沟渠2997条,新打配机井4850眼。做好救灾工作,发放救济款物折合人民币790万元,解决了10.5万人的生产、生活问题.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本年投入技改资金4869万元,对12个工业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其中,三金集团是全省纺织行业压锭的首家企业,争取到扶持资金600万元,新上100台高档宽幅布机;县热电厂新上1.2万千瓦机组正式并网发电;化肥厂合成工段3万吨/年扩建工程正在安装。通过技改,使一些企业开始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工业销售产值完成135923万元,比上年增长31.7%,产销率达98.1%。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本年乡镇企业积极开展“四引一联”和“创建样板企业”活动,共引进项目19个,引进资金5000多万元,创建样板企业15个,156个集体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全年新上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216个,总投资27566万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个。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390236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利润总额完成35121万元,实缴税金5328万元。
财贸金融活跃增长 全县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8.6%,首次突破亿元目标。金融系统各项存款比上年末净增15593万元,各项贷款净增5922万元。新增个体工商户6100个,新增私营企业86个。城乡贸易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6%。外贸出口稳中有升,完成出口创汇260.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4.7%。本年被评为全市“财贸工作先进县”。
支油支重工作成绩显著 该县位于中原油田腹地。本年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为油田服务,靠油田发展”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展油区治安专项治理活动。破获各类涉油案件82起,打掉“四窃”团伙22个,抓获“四窃”违法犯罪分子170人,清理整顿油区小炼油厂、小化工厂、废旧金属收购点26个,调解工农纠纷116起。狠抓乙烯、大化、中洛、濮临管线的看护管理,年内没有发生重大打孔窃油、窃气案件,为油田重工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被评为全市“工农共建先进县”。
黄河滩区避水连台建设和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全县沿黄7乡镇有134个行政村、2.9万多户、12万多人居住在黄河滩区。为从根本上解决滩区人民的生存条件,县委、县政府按照上级部署,在滩区建设避水连台。至年度,已累计投放资金7300万元,完成土方1460万立方米,建成连台169个,占总任务的94%,基本实现了滩区村村建成避水连台的目标。坚持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引导、组织滩区群众发展稻田养蟹、地膜西瓜、劳务输出等项目,又有9760户、4.2万人解决了温饱问题,白埕、习城2乡摘掉了贫困乡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