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
郸城县

  总面积:14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9066公顷。总人口:12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3.5万人。辖城关、吴台、南丰、白马、宁平、宜路、钱店、汲冢8镇和城郊、虎岗、汲水、张完、丁村、东风、石槽、巴集、李楼、胡楼、双楼、秋渠12个乡。
农业获得全面丰收 199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均比上年有所增长;棉花总产2.4万吨,增长22%;黄牛年末存栏30万头,增长12.3%;生猪存栏34万头,增长6.4%;山羊存栏44万只,增长10.3%。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新打机井5426眼,全县有201个行政村实现60亩地一眼机井的目标。黄淮平原农业综合开发面积达到4.5万亩。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技术改造力度加大 本年全县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7.1%,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5亿元,增长16.1%,预算内工业完成销售收入4.7亿元,产销率达96.8%,实现利税2157万元。总投资近2亿元,对主要工业企业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完成化肥厂6万吨尿素改造项目,扩建搪瓷厂日用瓷生产线,使年生产能力达到5000吨;热电厂城东工业区热网工程年内竣工,形成3炉2机的规模;液糖厂经过扩建改造,形成万吨淀粉、万吨液糖的年生产能力;商办工业天工木业公司和华天淀粉厂分别新上了生产线,使生产规模和产品利税得到同步发展,水泥厂、神农制药厂、丝绸厂和曲酒厂也都有新产品投放市场。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 实行多轮驱动战略,促使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发展。一是工业小区开始兴起,"公司+农户"、"工厂+农户"、小规模大群体、小商业大市场的格局正在形成。汲冢镇的粉条大市场、宜路镇的中药材种植已初具规模和特色,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着带动作用。二是企业管理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迈进,新上项目科技含量明显增加,产品质量、档次呈上升趋势。全年全县四级企业总产值完成32亿元,比上年增长85.7%;营业收入完成29.5亿元,增长95.6%;利税分别增长108%和68.3%。全县新发展企业462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1个,500万元以上的19个。100万元以上的432个。
教育卫生事业有较大发展 教育事业开始实施"普九"规划,有部分小学生能免费升入初中。多渠道筹资3600多万元,建成18幢中学教学楼和44幢小学教学楼,90%以上的学校实现了"六配套"。全县有职业学校8所,设有17种专业,在校生1768名。卫生事业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并重的方针,全县有病床位1161张,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644人。县医院投资200多万元新购CT机1部,已投入使用。新建中医院门诊楼、公疗医院分院、卫校附属医院相继开业就诊。
法制工作得到加强 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县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993起,其中重大案件273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763人,收缴非法持有枪支1183枝,缴获赃款96.4万元。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县、乡、村三级分别建有专业巡逻队和治安室。
9件大事进展顺利 本年县委、县政府在教育、交通、公共事业等方面筹办了9件大事:投资450万元的成人中专职教培训大楼主体工程即将竣工;投资200万元的第三高级中学实验楼正在施工中;计划生育宣教中心工程破土动工;人工增雨设备购置完毕,开始投入使用;农村有线电视网项目获省主管部门批准,正在积极实施;投资700万元,拓宽新华路东段及郸(城)石(槽)公路建成通车;县城新华路、人民路岗亭和隔离带配套工程完成;拓宽、改造郸淮公路(省建工程),正在进行基础施工;改造县城交通路线准备工作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