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人物
逝世人物

宋次中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铁道部隧道工程局原局长、离休干部,因病于1995年10月29日在武汉逝世,终年80岁。宋次中是山东省梁山县人,:1937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长,团参谋长,师副参谋长,毕节军分区副参谋长,铁道兵六师参谋长,铁道部大桥局局长等职。1983年12月离职休养,经中组部批准享受副部长级医疗待遇。他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1937年12月他满怀爱国热情参加了地方抗日武装,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大别山游击战和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他随军编人铁道兵,曾担任过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成昆铁路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1978年他受命组建隧道工程局,积极带领全局职工参加了我国第一长大隧道--大瑶山隧道的修建工作,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具有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顾全大局,坚持原则,遵守纪律,光明磊落,关心群众,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的一生,是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的一生。

姜 鑫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中共河南省顾问委员会委员、秘书长,离休干部,因病于1995年11月8日在郑州逝世,终年78岁。姜鑫是河北省博野县人,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小学校长,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怀来县委副书记,怀南县委书记,开封市委副秘书长、副市长、市委第一副书记兼市长,中共中央财贸部政研室一级研究员,中央办公厅财贸组一级巡视员。东北局财委办公室主任,东北局财贸政治部秘书长,朝阳地区行署专员,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河南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等职。离休后经中央组织部批准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他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在革命战争年代,他舍生忘死地投身于抗日战争,满腔热忱地组织群众,发展党的组织,壮大武装力量,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建国后,他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搞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开封市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虚心学习,刻苦钻研,为党的财贸政策研究制定和财贸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文革"期间,他遭受残酷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他顾全大局,不计前嫌,积极为党工作,表现出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博大胸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离休后,他继续发挥作用,关心国家大事,为党史研究尽心尽力。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思想敏锐,实事求是,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他坚持按党的原则办事,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服从组织,顾全大局,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他作风正派,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团结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王秉章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中共河南省顾问委员会委员,离休干部,因病于1995年11月11日在郑州逝世,终年76岁。王秉章是河北省临城县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3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股长、科长、县长,邢台市市长,卫辉市市长,新乡专署副专员,河南省粮食厅厅长,河南省委副秘书长,安阳地委书记,省革委财贸办公室主任,省委常委、省财政贸易委员会主任,河南省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离休后经省委批准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他坚持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坚持敌后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解放战争中,他团结带领群众,努力发展生产,积极稳妥地搞好城市工作,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尽心竭力,做出了显著成绩。新中国成立后,他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参与了建国初期新乡地区一系列社会改革运动的领导工作,为新乡地区国民经济的恢复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决定,结合河南实际,严格控制粮食市场,有效地保证了我省城乡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保持了物价稳定,促进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热情周到地为省委领导提供政务服务和事务服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顾全大局,为河南的经济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工作勤奋,钻研业务,求真务实,任劳任怨;坚持原则,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政治生活准则,艰苦朴素,廉洁奉公,谦虚谨慎,团结同志,胸怀坦白,光明磊落,不计个人得失。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丁轸宇 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五、六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河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名誉董事长,因病于1996年2月3日在郑州逝世,终年83岁。丁轸宇是河南省邓州市人,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中南局财经委员会工程师,河南省工业厅、冶金厅、科学技术委员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顾问,河南省进出口管理委员会顾问,河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等职。他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者。他在英国取得硕士学位后,于1939年怀着 "我的事业在中国"的强烈感情,回到了贫困、动乱的祖国。他在河南大学从事经济教学与研究期间,热情宣传进步的经济观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经济建设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他受聘担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为河南经济建设的恢复努力工作,为河南省工业及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全部聪明才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期问,他虽身处逆境,遭受种种不公正对待,但始终保持了对党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粉碎"四人帮"后,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河南的对外开放和信托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在省政协和全国政协任职期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全国和河南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为河南的经济建设,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是河南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他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识大体,顾大局,联系群众,勇于进取,生活朴素,乐于助人。他的一生是坚定的爱国者的一生,是勤恳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张健三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河南省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省计委离休干部,因病于1996年6月6日在郑州逝世,终年80岁。张健三是河北省邱县人,1938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邱县县委组织部长,金寨县委副书记,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河南省委、人委工业办公室副主任,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南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兼物资厅厅长等职。曾当选为河南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4年离职休养,1994年经省委批准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张健三早在青少年时期就追求真理,献身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投身于民族救亡运动,长期担任基层政权党组织的领导职务,在对敌斗争艰苦环境中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解放战争时期,他积极组织群众建立革命政权,随刘、邓大军南下,挺进大别山,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他以极大的热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为我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显著成绩。"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他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打击迫害,身心受到摧残,但他始终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不计前嫌,顾全大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改革开放。离休后,他经常关心党和国家大事,继续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识大体,顾大局,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恳进取,作风民主,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团结同志,平易近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的一生。

苗化铭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共河南省委原副秘书长,离休干部,因病于。1996年6月22日在郑州逝世,终年88岁。苗化铭是河南省原阳县人,1937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灵陕县委书记,中央招待所生产科长,晋冀鲁豫大军区司令部高参室处长,豫皖苏区党委秘书长,中共豫皖苏分局秘书处长,中共河南省委秘书处处长,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中共河南省委文教部副部长等职,离休后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他在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革命战争年代,他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机智勇敢地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他被评为"中直纺纱甲等突击手"、"特等模范工作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建国后,他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努力学习政策,刻苦钻研理论,认真贯彻省委的方针、政策,协调有关部门抓好落实,为保证机关工作正常有序地运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迫害,身心受到摧残,但他始终相信党、相信群众,与"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如既往地为省委办公厅的工作献计献策。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坚持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忠于党、忠于人民。他坚持原则,遵守纪律,谦虚谨慎,团结同志;他精通业务,工作勤奋,胸怀坦白,任劳任怨;他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一直保持着人民公仆的本色。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冯若泉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原主任、离休干部,因病于1996年10月13日在郑州逝世,终年78岁。冯若泉是河南省杞县人。193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党总支书记,抗大总校区队长,县长、县委书记,江西省委秘书处处长、省委办公厅主任、副秘书长,董必武政治秘书兼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国家农机部办公厅主任,湘黔铁路指挥部副参谋长,中共许昌地委书记兼河南农学院党委书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等职。他是河南省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离职休养后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他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他青年时期投身革命,经受了战争年代艰苦环境的考验。抗日战争时期,他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参加了黄烟洞保卫战,荣获"巩固部队模范"称号。解放战争时期,他积极宣传和贯彻党的工作方针和战略方针,正确执行党的土改政策,为根据地的巩固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建国后,他在江西工作期间,为革命老区恢复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党的地方政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党的事业为重,服从组织分配,长期工作在生产建设第一线,任劳任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十年动乱"期间,他敢于同极"左"错误进行斗争,努力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与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监督和机关建设,为我省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他拥护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6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立场坚定,工作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刘问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离休干部,因病于1996年11月12日在郑州逝世,终年76岁。刘问世是山东省乳山县人,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参加革命工作。历任股长、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大众报社编委会委员,豫西日报社编辑部副主任,开封日报社编辑部主任,河南日报社副总编辑兼编辑部主任,河南日报社总编辑,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主任等职。曾当选为河南省第五、第六、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离休后经省委批准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了党的事业,努力工作,鞠躬尽瘁,奉献了毕生精力。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不畏环境的艰险,立场坚定,英勇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建国后,他长期在党的新闻宣传战线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辛勤耕耘,数十年如一日。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各项指示,积极宣传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为河南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改革开放,克服困难,艰苦创业,为省社会科学院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显著成绩。在省人大法工委工作期间,他以高度的热情,强烈的紧迫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我省法制建设中去,为我省的法制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党性。他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工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他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勤政廉洁,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团结同志。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