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6万亩。总人口为566929人,其中农业人口525028人。辖盘龙、竹沟、任店、新安店、留庄5镇和胡庙、蚁蜂、古城、朱古洞、三里河、石滚河、瓦岗、刘店、普会寺、顺山店、李新店、双河、杨店13个乡。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994年,全县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扩大经济作物面积,粮经比例由上年的7:3调整到6:4。由于夏、秋连续干旱受灾,粮食生产损失较大,其中夏粮总产158217吨,秋粮102140吨;油料总产90561吨,比上年增长58%,创历史最高水平,跻身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棉花总产519吨,减产36.8%。畜牧业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生产总值16930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大牲畜年末存栏15.3万头,生猪存栏22.1万头,山绵羊存栏14.3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22.4%、33.9%、50.9%。全县肉类总产量达1.8万吨,比上年增长12.5%。水利渔业生产稳步提高,全县养殖水面2.2万亩,水产品产量970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3.1万亩,新增除涝面积4万亩,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20平方公里,坡改梯2.3万亩。林业生产本着"封造并举,建管并重"的原则,紧紧围绕"3554"工程(3年发展50万亩果园,5年产值超4亿元)和"九五"灭荒攻坚计划进行工作。全县完成成片造林面积12.9万亩,比上年增长16.2%,其中林果面积5万亩,"四旁"植树489万株;林业育苗3498亩,比上年增长21.7%。林业生产总值3713万元,比上年增长197.5%。加强林政资源管理,连续5年无森林火灾,被省森林防火办公室授予先进单位称号。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5.39万千瓦, 比上年增长11.2%;大中型农用拖拉机682台,小型拖拉机17700台,农用载重汽车273辆,分别增长10.5%、9.9%、15.7%。全年全县机耕面积84.1万亩,比上年减少1%;机收面积56万亩,与上年持平。
全面进行工业企业改革 一是改革管理机制,成立了县工业总公司和县轻工业总公司,撤并股室77个,精简行政人员277人。二是推行五种经营形式:实行股份制的6家;选择风险抵押承包的15家;租赁经营1家;切块经营1家;破产重组1家。实行改革的结果,工业经济运行良好,全县乡以上轻工业总产值8857万元,重工业总产值1390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5.4%、58.8%,产销率达到97.1%以上。
交通、邮电事业迅速发展 年内完成107国道确山段改建和靖宇路沥青路面加宽任务;确山-老君庙、确山-刘店、王岗-石滚河、竹沟-蚁蜂等县内公路修建工程正在按计划实施。全县社会货运量达134万吨,比上年下降1.5%;客运量178.5万人次,增长31.7%。公路养护好路率98.7%,获省"金杯县"称号。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323.29万元,比上年增长41.6%;城乡程控电话机容量5400门,增长21倍。
深入开展乡镇企业发展年活动 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实行县、乡、村三级书记亲自抓,三级行政首长负总责。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建材、运输、农副产品加工业,在朱古洞乡成立了县建材大市场。以"上项目、上规模、上水平"为重点,大力推进"书记工程"和"千村50万工程",走农民股份合作制的路子。年底,发展农民股份制企业130余家,入股资金4360万元,全年实现产值2.3亿元,利税3038万元。乡村第一期"书记工程"全部完成,第二期完成40%以上。年末,全县乡镇企业总数达19155个,比上年新增2646个,其中乡办企业178个,村办企业419个,合作企业3459个,个体企业15099个。全年产值超亿元的乡(镇)8个,超千万元的村25个,超百万元的村83个,超百万元的企业25个。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全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7900户,个体私营企业40余家,实现税金5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33%、17%。党政机关办经济实体221个,投入资金7032万元,完成产值(销售)8077万元,实现税利846万元。全县第三产业产值11867万元,比上年增长27%。
科教文卫体和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 年内新发展科技示范村50个,科技示范户7500户。发展各种协会、研究会27个,会员增加115人;各类服务实体103个,从业人员增加340余人,基本上完善了县有中心、乡(镇)有站、村有技术推广员的科技服务体系。重点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建立了厂办科研机构,有23家企业与省内外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部分乡镇企业与之形成科研生产联合体。全县获科技成果奖30余项,其中省级科技成果奖3项,地区级14项,县级10余项。全县高中毕业生被各类大中专院校录取389人,比上年增加34人,有297名初中毕业生考取各类中专学校。经验收,15个乡(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盘龙镇、双河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成绩明显,香港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资120万元港币,县财政配套30万元,在竹沟革命根据地建立了邵逸夫学校;济南军区指战员捐资和省"希望工程"援助,在杨靖宇将军家乡古城建立确山八一希望小学;由省冶金厅等单位筹资在胡庙兴建的希望工程已开始实施。全县文化经营户由上年的49家发展到74家,文化市场出现活而不乱、稳步发展的势头。学校体育连续第九年荣获体育达标先进县称号。竞技体育有突破性进展,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省级金牌3块、银牌2块、铜牌5块。全县人口出生率8.39‰,人口自然增长率3.15‰。计划生育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县计生委被国家计生委、人事部授予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