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

【省政协六届一次会议】  政协河南省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88年1月14日至27日在郑州举行。省党政军领导杨析综、程维高、赵地、姚敏学、胡笑云、张树德等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和闭幕式。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阎济民致开幕词。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杨析综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五届政协主席宋玉玺关于省五届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了省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书面)。出席会议的委员列席了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有关报告。
会议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充分酝酿和协商,投票选举出省六届政协主席1人,副主席11人,秘书长1人,常务委员96人。阎济民当选为省六届政协主席,赵正夫、魏钦公、董民声、叶仁寿、刘希程、左明生、任访秋、段宗三、丁轸宇、屠家骥、李润田当选为副主席,赵凤羽当选为秘书长。会议一致通过了本次全会的政治决议、关于省五届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本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会议要求我省各级政协要认真贯彻中共十三大精神,加强政协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委员参政议政能力,促进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要发挥政协人才库的整体功能,为发展生产力服务,为经济建设、科技教育等各项事业多做贡献;要搞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及时反映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各种矛盾,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发挥委员联系面广的优势,积极开展对"三胞"和海外华人的联谊活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会议号召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两面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和发展我省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振兴河南献计出力。

【省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  省五届政协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1988年1月13只上午在郑州举行。宋玉玺主席主持了会议。会议听取了高维秘书长关于省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筹备情况的汇报;关于调整部分省六届政协委员名单,六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建议名单,提案审查委员会建议名单和会议分组办法,小组召集人,列席单位、名额所作的说明。
会议通过了省政协六届一次会议议程和日程建议(草案);通过了省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建议名单(草案)以及省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分组办法、小组召集人名单、列席单位和名额;会议还通过了追认部分省六届政协委员名单。
    省六届政协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于1988年1月28日在郑州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省政协1988年工作要点,根据秘书长的提议,任命冯金才、杨洪绶、袁蓬、盛婉同志为省六届政协副秘书长;决定省六届政协学习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组委员会、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任命了各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省政协主席阎济民主持了会议。

    省六届政协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于5月4日至7日在郑州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试行)和《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试行条例》。会议还通过了关于调整工作机构的决定,将省六届政协原有的5个委员会、11个工作组调整为11个委员会,作为全体会议闭会期间委员进行日常活动的工作机构。调整设置的11个委员会是:提案委员会、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农业经济委员会、教育文化社会科学委员会、医药卫生体育委员会、民族宗教委员会、民主法制委员会、工青妇委员会、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  .
省政协主席阎济民在会议开始时传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在闭会时讲了话。

    省六届政协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于1988年9月6日至10日在郑州举行。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经过民主协商,决定增补武守全、赵立文、宋聿修、鲁枢元、张金彦等5人为省六届政协委员;会议还讨论通过了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审议通过了省政协《专门委员会组织通则》和《关于动员我省政协委员为深化改革,振兴河南经济作贡献的决议》。程维高省长到会听取委员们的大会发言,并讲了话。住豫全国政协委员、各省辖市政协和地委政协工作联络处的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省六届政协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于1988年12月14日至18日在郑州举行。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和中共河南省委四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传达了全国政协七届三次常委会议《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决议》;列席了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讨论了省政协教育文化社会科学委员会关于我省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调查与建议;听取了提案、学习、经济科技、农业经济、工青妇等委员会负责人的发言;听取了省政协办公厅关于组织省直政协委员赴洛阳等四市地考察情况的报告和赵正夫副主席关于参加中南六省(区)政协工作座谈会情况的汇报;通过了《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贡献力量》的决议。会议结束时,阎济民主席讲了话。住郑全国政协委员和省委统战部长武守全列席了会议。

【为我省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省政协在实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经常化的进程中,经济科技、农业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科学,医药卫生体育、民主法制、民族宗教、工青妇等专门委员会积极组织各种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发挥委员优势,为我省改革和建设献计出力。1988年,各专门委员会共组织专题报告会和各种座谈会16次,开展调查研究、参观考察、咨询论证等活动30次,通过这些活动,向党和政府反映了大量的问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专门委员会的活动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4月份,就郑州"三资"(中外合资、合作、外资)企业情况进行调查,针对管理中职责分工不明确,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变相摊派和原料缺乏、产品销售有困难等问题,提出建立综合管理机构,落实优惠政策等建议。为了更好地发挥公路运输的作用,省政协组织委员对郑州、开封二市三县的公路运输行业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反映了我省公路运输突出存在的"行路难"问题,提出了协调交通与公安等部门的关系,开展公路货物优化运输,加强公路治安管理的建议。有关部门很快采取措施,简化行车证件的办理,取缔部分公路检查站,"行车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为了促进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下半年,阎济民主席及部分委员先后赴郑州、平顶山三市三县,对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就调整教育结构,搞好教育规划,筹集教育经费,加强师资建设及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提出6条建议,以省政协正式文件报送省委、省政府决策时参考。委员们还就我省黄淮海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星火计划"实施情况,深化企业改革和企业的优化组合,纺织行业推进技术进步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大量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
    各专门委员会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组织了专题调查与座谈。春季,我省部分城市副食品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省政协邀请物价、工商、审计等部门对郑州、洛阳"菜篮子"情况进行调查。委员会查看了国营菜店、集贸市场肉禽蛋供应与价格情况,还深入菜田、鸡场、猪场调查生产情况,分析价格上涨的原因,并提出6条对策。6月份,委员们对南阳地区"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情况进行调查,及时向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反映了"三乱"的现状及危害,分析了"三乱"屡禁不止的症结,提出了4条建议。秦科才副省长当即指示公安、交通等部门对本系统"三乱"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各专门委员会重视发挥委员的智力优势,积极组织咨询和论证活动。委员们围绕"如何适应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振兴河南经济"问题撰写了16篇论文,内容涉及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金融等方面。多数论文从发展战略的角度提出问题,研究对策,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程维高省长带领省计经委等十多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听取委员宣读论文,当即表示将"关于我省粮食生产的战略意见"一文作为省政府文件转发。还指示有关部门对"我省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的对策"等论文认真研究,制订实施计划。省政协还发动教育界委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我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多渠道解决教育经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高等医学教育,大专院校科研创收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论教育兴豫,献富民良策。受到于友先副省长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组织省政协委员进行考察活动】  1988年9月、10月省政协组织省直的54位委员分两批进行考察活动。第一批由省政协常委李光前、杨林波率领,于9月17日至23日分别赴洛阳市和新乡市进行考察;第二批由阎济民主席和屠家骥副主席率领,于10月11日至17日分别赴平顶山市和南阳地区进行考察。委员们共考察了23个工商企业、3个乡、9个集贸市场、4个乡镇企业和一个农场,分别召开了7次由工人、企业管理干部、技术人员、机关干部、教师等参加的座谈会。通过这次考察,委员们看到了这些地方改革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直接听到了基层干部和工人的呼声。委员们在肯定各地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就存在问题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同志交换了意见,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在工业企业改革方面,委员们针对一些企业仍然缺乏自主权,承包经营责任制不配套等问题,提出了应把经营自主权真正落实到企业和进一步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等建议。在工业生产方面,为解决电力供应不足,纺织厂工人招不来、留不住,一些地方对加工业和矿产开发重视不够,部分企业职工劳动条件和劳保福利待遇较差等问题,提出了要进一步改善纺织厂职工的住房和劳动条件,减低劳动强度等6条建议。在农业生产方面,针对农业基础建设薄弱等问题,提出了恢复和增加水利配套设施,注意改造丘陵和岗坡地等建议。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  省政协六届一次会议至年底,共收到委员提案914件,其中有关工交能源方面的83件,计划经济方面的62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方面的299件,财政贸易方面的112件,农、林、水方面的35件,政法、劳动人事方面的159件,统一战线、人民政协方面的164件。经提案委员会认真审查,分别转交中共河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有关人民团体等101个单位办理。截至12月底,已收到承办单位办理复文910件,占委员提案总数的99.6%,被有关部门采纳的550件,占已办复数的60.5%。
    本次会议提案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既有对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建设方面的献计献策,也有对党和政府各项事业兴利除弊的具体建议。大部分提案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经过科学论证提出来的,因而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对推动我省的两个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高冠英、张新华等委员以工青妇界集体提出《关于在各级政协组织中增设群众团体工作组》的提案,经省政协主席会议研究,提请省政协六届二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在省政协机构中成立了工青妇委员会。高欣委员关于《建议在开封建立肿瘤医院》的提案,被开封市政府采纳,开封市政府七月正式批准将原开封工人疗养院改为肿瘤医院。
省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有了新的改进和发展:一是制订了政协河南省委员会《提案工作试行条例》,使提案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了一步。二是组织提案人与承办单位协商对话。提案委员会选择《关于加快叶县盐矿的勘探和开发》、《关于解决造纸厂对农田、水源污染》、《关于郑州火车站改建、扩建》、《关于在城市郊区建立副食品基地》等提案,先后组织了有12个承办单位负责同志和17名提案人参加的协商对话会。通过协商对话,交换了意见,沟通了情况,增强了办理提案的透明度。三是组织联合检查落实提案。提案委员会组织委员从10月21日至11月24日,先后赴洛阳、安阳、开封等10个省辖市,召开了11次有55名省政协委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委员们对提案办理工作意见,并对亟待办理落实的提案,会同提案的委员深入实地进行考察,分别同有关市政府负责同志交换意见,提高了提案办理质量。

【文史资料工作】  1988年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共征集到文史资料301篇,约90万字。在征集到的史料中,有些是价值较高的史料。如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郭豫才40年代撰写的《胡石青先生年谱初稿》,几位当年经历了"宛西自治"运动者的回忆录等。1988年出版发行了《河南文史资料》第25~28辑。所编发的史料以政治和教育文化史料居多。第26辑刊载了一组不多见的宗教史料,其中胡书铮撰写的《记我四十年依止的净严法师》一文,在我省佛学界产生了较好的影响。第27辑刊载了孟志昊撰写的《新安红枪会活动忆述》,我省早期妇女工作者丁汉三的遗稿《我所经历的河南妇女运动》。第28辑中,文化教育史料占了较大的篇幅,有郭豫才的《胡石青事迹闻见录》,任访秋的《十年漂泊记》,暴春霆的《廉吏暴方子和林屋山民送米图》等。1988年4月,省政协在信阳召开了全省文史资料发行工作座谈会。全年共发行《河南文史资料》5.5万册,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

【祖国统一工作】  为加强祖国统一工作,1988年,省政协成立了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并建立了活动小组。采取多种形式,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进行工作。
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帮助"三胞"及眷属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积极协助有关部门,热情接待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旅游、洽谈贸易和进行学术交流的"三胞",联络友谊,广交朋友。先后接待了新加坡作家协会名誉会长周颍南先生,美籍华人、美东地区河南同乡会常务副会长、纽约大学教授陈亨博士,台北市河南同乡会总干事郭建军先生,原国民党行政院长陈诚的机要秘书孟庆瑞先生等。接待中以诚相待,热情周到,增进了台胞对大陆的了解和向心力,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不少台胞坦率地对祖国建设事业提意见和建议,表示愿意为家乡经济振兴办些实事。
    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还协助有关部门为"三胞"眷属落实政策。并针对"三胞"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及时向党和政府提出建议。先后组织委员赴南阳地区:三门峡市10个县了解基层政协开展"三胞"工作的情况。在南阳地区调查时,了解到唐河县的一些回乡探亲的台胞,对办理户口手续繁琐表示不满,影响海峡两岸的交往等情况,立即写出《情况反映》向省委汇报。省委办公厅及时在《工作信息》上刊登,引起了南阳地委的重视。地委要求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进行检查,并责成地区公安处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地区公安处很快制定了有关对回乡"三胞"热情接待,简化手续,注意礼貌,讲究方法,严格工作纪律等项具体措施,为"三胞"探亲、旅游打开了方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