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综 述

【1986年河南体育工作概述】 1986年,河南省体育工作以举办省第六届运动会和迎接全国第六届运动会为中心,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持续发展。  
  省体委围绕迎接1987年全国六运会的工作,把优秀运动队的建设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作为工作重点,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强化训练,增强了竞争实力。一些原来成绩一般的项目,如乒乓球、跳水、步枪射击、女子花剑、现代五项等有了突破;女子飞碟射击、赛场自行车、太极拳、女子中长跑等项目保持了优势,女篮、女网等项目有了长足进步;男排保持了全国八强地位;大部分项目水平都有提高。在全年的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29个第一名,34个第二名,32个第三名,共169个获奖名次;超一项世界纪录,达一项世界最高成绩,打破2项亚洲纪录和4项全国纪录。从得总分来看,在全国列第15位,保持了上升势头。
  一年来,体育工作贯彻改革、搞活的精神,推进了体育社会化。坚持群众体育群众办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和全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促进了群众体育的新发展。行业、系统、单位等群众性体育组织相继成立,多种形式的群众比赛、锻炼活动非常活跃。职工体育活动面迅速扩大,活跃了职工生活;学校体育进一步受到重视,增强了学生体质;农村体育围绕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了农村体育的全面发展,经检查评比,省体委命名新野、偃师、荥阳、灵宝、温县、项城6个县为省"体育先进县"。随着体育社会化的深入,人们的体育意识普遍增强,体育人口迅速扩大,出现了厂矿企业、大专院校自办、联办高水平运动队、举办或承办大型运动会、开展业余训练的新趋势。
  业余训练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扩大了业余体育队伍,提高了训练质量。以单项为重点,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在11个地市县建立了23个单项训练点;对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进行了检查验收,确定186所省级、488所市、地和县、区级传统项目学校。注重输送人材,加强科学管理,对全省7所体育运动学校实行了统一招生,提高了招生质量;建立省、市地两级选材机构,实行了科学选材,在全省业余运动员中进行了办理证书和建立技术档案工作,使业余训练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一年中,各级业余训练部门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队员161人,在全国业余比赛中,取得47个第一名,46个第二名,26个第三名。
  竞赛工作以出成绩、出人才为重点,扩大竞赛面,发挥了竞赛效益。省六运会开创了由市、地承办省运会的先例,拓宽了竞赛路子。全年举办的18项28次省级比赛实行招标办法,多数项目由市、地承办。在竞赛安排和竞赛办法上,采取了以青少年为主,按年龄分级比赛的措施,促进了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坚持放开搞活,发挥社会各方面办竞赛的积极性,鼓励、支持、协助各行各业、单位、个人自办、联办各种比赛,使竞赛活动呈现出活跃的局面。一年中,河南省还承办了12项18次全国比赛,其中全国田径冠军赛、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全国篮球联赛、全国游泳锦标赛等,都是国内大型高水平的比赛,1986年是河南省承办全国比赛最多的一年。

【首次漂流长江成功】 1986年6月17日至11月12日,一支由洛阳青年自发组织、自愿参加、自筹资金的民间队伍——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首次无动力漂流长江全程,完成了人类对世界第三大河的最后伟大征服。
  漂流长江的探险活动,是从1985年拉开序幕的。1985年5月,西南交通大学摄影员尧茂书听到美国漂流探险队于1986年来中国漂流长江的消息后,激于民族自尊,开始漂流长江的尝试,但壮志未酬,予1985年7月24日在通迦峡落水遇难。尧茂书牺牲后,更多的青年人开始跃跃欲试。
  1986年5月17日,洛阳市针织厂青年工人王茂军、市第26中学教师雷建生、市胶鞋厂干部郎宝洛、市电话设备厂工人张军、市公交公司工人杨洪林、洛阳机务段工人孙志岭、洛阳东站工人李勤建、市郊区旭升村农民霍学义树起"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的旗帜,告别故乡及亲人,踏上艰险的征途。
  1986年6月17日,他们到达西藏格拉丹东雪山的姜古拉迪冰川——长江源头,找到尧茂书留下的国旗、校旗和校徽,成为到达长江源头的第一队。
  6月18日,他们从纳钦曲下水开漂,在摄氏零下20多度的严寒里每人仅穿一件老羊皮大衣。后断粮三天,靠草根和冻死的牲畜肉充饥。经八个昼夜,漂至沱沱河兵站。在解放军官兵无私援助下,进行短期休整,继续下漂。6月29日,洛漂队进入通天河,在无人区连续漂流14天,于7月12日抵达青海省玉树。
  7月17日下午,洛漂队率先闯过号称"鬼门关"的通迦峡,进入金沙江。通迦峡为尧茂书遇难之地,高山对峙,江面狭窄,洛漂队的橡皮船在此被划破,两人落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搏斗,才脱离险境,继续下漂,到达四川省石渠县奔达乡满真大队。
  7月23日,洛漂队历经亚历西峡、卡松度和仁果西大险滩,来到四川白玉县。24日过卡冈8米大跌水。
  7月27日,洛漂队与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在叶巴合船联漂。上船的队员是洛漂队的雷建生、杨红林、张军、霍学义和中考队的王岩、孔志毅、杨斌、颜柯。刚离开叶巴十多分钟,橡皮舟便被恶浪打翻,雷建生等四人落水。霍学义爬上千米绝壁,夜里在狼窝里与恶狼搏斗,历经两昼夜才返回叶巴。雷建生被水裹胁漂下20多公里,才在西藏一侧上岸,后辗转数百公里到巴塘。叶巴翻船,洛漂队杨红林、张军及中考队孔志毅三人不幸献出了生命。  
  洛漂队不被牺牲所吓倒,9月11日,雷建生、李勤建乘密封船冲击上虎跳,揭开了征服"魔鬼大峡"——中外闻名的虎跳峡战斗的序幕。短短几分钟,雷建生等冲过来了,写出了震惊中外的一页。9月12日,郎保洛、孙志岭继继乘密封船,冲击中虎跳满天星滩。不幸船被撕破,孙志岭落水,壮烈牺牲。郎保洛扯住破船过滩后,被困在绝壁下的一块岩石上,经过四天四夜,忍饥受冻终于挺了过来。人们用绳子绑成的长梯将他搭救上岸。9月21日,洛漂队王茂军、李维民(洛阳市五中教师)冲击下虎跳成功。至此,洛漂队在世界上第一次用无动力漂浮工具完成了征服虎跳峡全程的壮举。
  这期间李维民、雷志、龚林(后两人是云南省金沙江水运处工人)、张志强(天津市第五金属制品厂工人)等相继加入洛漂队。9月30日,队伍到达渡口市作短暂休整,在河南省体委和洛阳市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了由王茂军任队长,雷建生任副队长的队委会,并成立了团支部。后来参加洛漂队的还有:秦晓敏、安小波、史六虎、周念军、袁世俊、刘平安。
  洛漂队继续挥楫东进。10月12日,雷建生、袁世俊乘密封船一举越过号称"滩王"的老君滩。10月14日雷志在闯白鹤滩时,不幸落水牺牲。
  洛漂队以四人牺牲的代价漂完了金沙江,宜宾过后,他们兵分三路,一路直奔武汉,从武汉下水向上海进发;一路直奔巴塘,补漂因"7.27"翻船未漂的水路;一路从宜宾下水,继续向东进发。11月24日,洛漂队经过五个多月的拚搏,终于漂到长江入海口吴淞口。队员们面对东海而立,青铜雕像般的面孔透出一种神圣的庄严。队长王茂军宣告:"弟兄们,长江被中国人征服了……"
  洛漂队漂流长江的过程中,得到了家乡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援。家乡的父老乡亲为漂流队捐款十万多元,并捐助了大量的物资和器材。
  沿江人民也关心这支队伍。在沱沱河兵站,解放军几十名干部、战士为洛漂队捐款500元。在白玉、德格、巴塘,在丽江、渡口、金阳等地,人们共为洛漂队捐款8万余元。在郎保洛被困期间,人民子弟兵派出救援分队;在武汉,解放军为洛漂队提供生活护卫船。
  洛漂队的行动受到国家体委的重视。他们在虎跳峡、渡口、上海分别打来电报祝贺,并委托省体委开表彰会,奖给一座奖杯。洛阳市政府为洛漂队开了表彰会,给主要队员晋升一级工资,奖给500~2500元奖金。  
  洛漂队的行动是爱国主义的行动,是不甘于落后其他民族的英雄壮举,他们用血肉之躯向旧的传统观念发动有力的挑战,撞击起民族进取心的巨澜,他们的探险精神将会令几代人反思,他们完成的"最后的伟大征服",将永载史册,铭刻在中国人民心底。

【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的决议】 1986年1月,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了省体委《关于体育工作情况和1986年工作意见》的汇报,专题研究了体育工作,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的决议》。
  决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提高对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体育工作列入日程,切实抓好;要健全体育机构,从组织上保证体育事业的发展;要为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必要的经济条件;要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体育场地已被挤占的应予尽快解决;要大力加强体育宣传,扩大体育的社会影响,使更多的人热爱体育、关心体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决议要求体育战线要在改革中进一步推进体育社会化,把以学校为重点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向一个新阶段;抓紧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努力搞好优秀运动队的建设,不断调整和加强优秀运动队;突出重点,发扬优势,扩大基础项目;在训练中认真贯彻"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训练"的方针;把训练工作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运动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纪律教育,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体育队伍。
  决议号召体育战线和全省人民要巩固和发展承办首届全国青运会所取得的成果,力争在1987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创造优异成绩,尽快把河南建成体育先进省。

【省教委要求端正学校不抓体育的倾向】 1986年11月,省教育委员会批转了焦作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并向全省教育系统发出通知,强调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克服只抓智育、不抓体育、忽视德育的错误倾向,端正办学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解决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对外体育往来】 1986年,河南省对外体育往来频繁,先后接待了来自欧、亚、美及大洋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26个体育团(队)450人次的来访和参观、学习、比赛。其中在我国举行的香港——北京国际汽车拉力赛,经过河南的行程有1224公里,占全部行程(3900公里)近1/3;在河南境内安排了5个比赛路段,占全部比赛路段(21个)的1/4;比赛车辆穿过河南境内的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太行山四大山系,途经信阳、南阳、洛阳、焦作、新乡、安阳、鹤壁等8个市、地22个县,交通管理和其他准备工作相当繁重,要求很高。沿线各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密切协作,省体委、公安厅、交通厅通力配合,精心指挥,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国家体委、公安部、交通部的表彰。
  一年中,河南省还派出体育干部、教练员、运动员64人次出国援训、援建、比赛、学习。省体工大队副队长、乒乓球教练葛新爱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帮助训练;国家级体操裁判李木兰,受国家体委委托,赴博茨瓦那,帮助当地排练大型团体操。另外,河南还承办了国家体委安排的中国、民主德国射击友谊赛和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飞机跳伞比赛。

【南湾水库水上运动站】 经省政府批准,省体委在信阳南湾水库建立水上运动站,开展了赛艇、皮艇、划艇项目的训练。这三个项目是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的第三大项(第一是田径,第二是游泳),是我国体育项目发展的重点,也是本省的优势项目之一。河南省1982年始建这些项目的运动队,当时由于没有训练条件,在武汉体育学院代训。为了适应训练和发展的需要,1985年省政府批准在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建站。经过一年的训练实践,发现该水库风浪太大,冬春季风变化无常,不能保证正常训练,故确定改建在信阳的南湾水库。
  该站已初具规模。拥有教练员、运动员50多名,30多亩陆上训练和生活用地,80多只训练比赛用的船艇。
  该站从1986年6月投入训练使用以来,各种训练、生活设施已陆续兴建。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本省现代化的水上运动基地。

【省田径训练房落成】 省体育工作大队田径训练房于1986年年底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全省第一座专用作田径室内训练的建筑。
  该训练房长97米,宽42米,建筑面积6724平方米。房内设有200米环形跑道4条,140米直道6条,可供昼夜训练和进行室内田径比赛。
  该训练房由省建筑设计院设计,省建一公司承建。整个建筑采用框架结构,顶面是整体吊装的钢网架。房内采暖、通风、灯光良好,并有卫生间、器材库等附属设施。

河南省第六届运动会

【省第六届运动会在洛阳市举行】 河南省第六届运动会于1986年9月15日至27日在洛阳市举行。这是河南省第一次由地市级承办的全省综合性运动会。
  大会于9月15日下午在洛阳市西工体育场开幕。大会主席团主席、省长何竹康将省运会会旗授给洛阳市市长武振国,并致开幕词,大会组委会主任、副省长胡廷积主持开幕式;武振国代表500万洛阳人民向大会致欢迎词,省围棋运动队著名选手、洛阳籍运动员汪见虹代表全体运动员表示争创最佳成绩的决心。省党政军领导人宋玉玺、战景武、韩劲草、侯志英等出席开幕式;两万多名观众前往观看。开幕式上,进行了热气球垂空空中杂技和飞机跳伞表演,洛阳市1283名幼儿表演了团体操《体坛蓓蕾》,呈现出热烈、精彩的气氛。
  这届省运会的比赛项目,本着和奥运会、全运会对口的原则,结合我省实际,设有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垒球、体操、举重、摔跤、柔道、射击、棋类、自行车、武术、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无线电测向,共18项。其中,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游泳、举重、射击8个项目进行了预赛,从4月20日开始,分别在焦作(足球)、许昌(男篮)、平顶山(女篮)、新乡(排球)、鹤壁(男田)、漯河(女田)、三门峡(乒乓球)、郑州(射击、举重、乒乓球)、信阳地区(游泳)9个市、地举行。各项决赛从7月底开始陆续展开,其中有7个项目分别在郑州(航模、海模、垒球)、开封(排球)、平顶山(武术)、焦作(柔道)、安阳(自行车)进行,其它项目在洛阳进行。
  参加这届运动会的有全省17个地市和中原油田、省前卫体协共19个代表团,2523名运动员(其中在洛参赛的1734人),525名裁判员参加了决赛阶段的比赛和工作,加上大会工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人数总计近3000人。
  广大运动员在比赛中敢于拼搏,有2人平2项亚洲纪录,5人打破6项全国青少年纪录; 21人打破29项次省纪录,12人打破21项次省青少年纪录。尤其是举重项目获得大面积丰收,有20人打破30项次省和全国青少年纪录。田径有1/3的单项超过省五运会成绩,其中2名运动员刷新了保持多年的男子跳高省纪录;3名女子中长跑选手的成绩接近全国最高水平。通过比赛,涌现出一些有培养前途的新手。
  这届运动会,显示了各市、地之间先进与落后距离缩短、竞争愈加激烈的形势。各代表团参赛的项目,注重了各自的传统项目、重点项目和优势项目。如信阳、安阳的游泳,漯河、濮阳的田径,郑州、平顶山、许昌的体操,周口、驻马店的摔跤、举重,鹤壁的航模等,都显示了各自的实力和特点。从各代表团的成绩看,与省五运会相比,团体总分差距缩小,19个代表团均获得金牌,改变了奖牌高度集中的状况。另外,这届运动会省队队员和省体专、体校学生分别代表输送单位参赛,锻炼了实战能力,丰富了临场经验,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基层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这届运动会,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开拓了社会办竞赛的路子,推进了体育社会化的进程。这届省运会贯彻改革的精神,第一次由市、地承办。主要承办单位洛阳市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动和鼓励大型厂矿企业承担比赛任务,发挥了社会办体育的潜力,推动了群众体育活动,促进了基层体育场馆的建设,扩大了体育的社会影响。如承担篮球、体操比赛的洛阳拖拉机厂新建了体育馆,轴承厂新建了游泳池,矿山机器厂、柴油机厂整修了草坪足球场。  
  这届运动会还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起来,广大运动员在赛场内外表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共有5个代表团、51个运动队、87名裁判员、485名运动员荣获"精神文明奖"。  

【河南省运动会会旗】 省第六届运动会前夕,经省体委研究,省政府批准,决定从第六届省运会开始,设立河南省运动会会旗。会旗图案的主体是河南省的简称"豫"的汉语拼音"YU"的声母"Y"的变体,形如一只拔地腾飞的鸿雁,象征河南人民锐意进取、团结向上的奋发精神。下部是"河南体育"汉语拼音"HENANTIYU"的缩写——"HNTY",字母中间以暗线横贯,表示田径跑道。整个图案为白色,底色为嫩绿色,象征春意盎然、充满生机、朝气蓬勃的中州大地。会旗体现了"河南体育在腾飞"的主题。
  该会旗将作为河南省运动会永久性的会旗,从第六届开始一届一届传下去。在省六运会闭幕式上,主要承办单位洛阳市市长武振国将会旗传交给承办第七届省运会的平顶山市市长马国璋。
  该会旗由河南体育报社的美术编辑曹晓林设计。  

【河南省第六届运动会会徽】 河南省第六届运动会的会徽主体图案,由河南省的简称"豫"和运动会的"运"两字的汉语拼音同一个声母"Y"和第六届的"6"组成一个腾飞的人体,意寓河南省第六届运动会。腾飞人体模拟跳水动作,其间的平行线示田径跑道,以突出体育的特点,并象征腾飞的时代精神。会徽的整体图案象一个牡丹花蕾,表示举办地点在牡丹花城洛阳;腾飞人体象花瓣初绽,象征河南省体育事业充满活力和希望。图案取红、金、白色调,热烈奔放,生气勃勃。图案右下方的"LY"为洛阳二字汉语拼音的缩写,"1986"为举办时间。
  该会徽图案由洛阳市电影公司郑富州、起重机厂王鸿亮共同设计,是从征集到的158幅稿样中评选出来的。经省六运会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正式确定为该届运动会会徽,并用这个图案制作了纪念章。  

【河南省第六届运动会纪念雕塑】 为了使第六届省运会留下珍贵纪念,洛阳市在该届运动会的主会场——西工体育场前面修建了一座纪念雕塑。它是绿茵场上足球健儿顽强拼搏雄姿的再现:左侧队员带球过人,右侧队员快脚猛铲,姿势逼真,神态洒脱。雕塑高4.6米,宽4米,底座为棕色花岗岩结构,高2.7米。它既能时时激励人们象运动员那样勇于拼搏,给人以力量,又反映了洛阳人民的体育爱好,具有本市特色。足球运动在洛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市拥有89个足球赛场。几年来,该市先后向上输送了70多名足球队员,受到国家体委和省体委的好评。这座雕塑的建成,将伴随着洛阳人民向全国"足球城"的行列迈进。
  该雕塑由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郭家瑞等3人设计。由于要赶在省六运会前落成,塑像暂用石膏结构,不久它将由不锈钢质代替。

南省第六届运动会主席团名单

主 席:何竹康
副主席:张树德 宋玉玺 韩劲草 战景武 胡廷积 王启亭 武振国
秘书长:卢新民
副秘书长:宿国夏
成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于 平 于友先 马连兴 马基铭 王启亭 王宗荣 王国平 王德忱 邓质钢
    卢新民 白玉龙 白宪民 江琴堂 刘 毅 刘大坤 刘文树(女)  刘长春
    刘树兰 刘素显(女)  刘继升 吕永盛 任普恩 孙 贤 沙瑞辰 宋玉玺
    宋振川 巫兰英(女)  李 敏(女)  李本荣(女)  李光照 李寿章
    李孝友 李树田 李景才 杨龙鹤 杨宏信 杨迪铣 杨清汾 杨碧如(女)
    何竹康 余克勤 邵伟萍(女)  张凤德 张汉英(女)  张柏园 张树德
    张德华(女)  张耀庭 陈小旺 陈冰之 宗树铮 郑奕冉(女)  郑淑贞(女)
    武振国 郁思奇 赵文甫 赵坤祥 赵振铭 胡廷积 胡树理 战景武 钟力生
    侯志英 高 维 郭国三 郭贵仓 顾志平 殷义盛 翁少峰 宿国夏 彭 玮
    蒋湘宁(女)  韩劲草 鲁茂生 窦恩忠 裴群国 穆绍珩 魏世瑞

河南省第六届运动会组织委员会负责人名单

主 任:胡廷积
副主任:王启亭 武振国 卢惠芝 卢新民 张耀庭 宿国夏
秘书长:宿国夏(兼)
副秘书长:杨尚奎 师家政 郁思奇 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