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9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45万亩。
人口:381287人,其中农业人口358785人。
辖区;1个镇:城关镇;17个。乡:僧固、高寨、魏丘、司寨、王楼、朱寨、马庄、丰庄、班枣、胙城、石婆固、塔铺、东屯、小店、榆林、新安、小潭。 中共县委书记:聂峻华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聂峻华
县长:张殿秀
县政协主席:刘常信
1986年,农村工作以农业为基础,以乡镇企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投资216万元,完成土方工程235立方米,新打机井370眼,配套机井400眼,洗修旧井450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恢复除涝面积2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2.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比上年减少16.7%,但夏粮创历史第二个高产年,总产107000吨。油菜籽总产952吨,瓜菜总产2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乡镇企业有较大发展。1986年底全县五级企业发展到4349个,比上年增加527个,从业人员达到28473人,比上年增加2640人,完成总产值14159万元,比上年增长22%,实现利税2120万元,比上年增长4%。
1986年全县林业内部结构进一步调整,在发展用材林的同时,重视果树经济林的发展。全年共完成四旁植树464万株,农田林网26.3万亩,农桐间作18.86万亩,沙荒造林1.8万亩,新栽各种果树8800亩。年底,全县大家畜发展到65300头,比上年增长2%,生猪存栏54000头,比上年下降27.4%,羊存栏18000只,比上年增长42.9%。飞播和人工种植牧草1万亩,建围栏草场5000亩,引进良种牛500头,各种品种羊700只,年产干草2500吨。
工业生产持续发展,企业的挖潜和技术改造初见成效,生产能力和效益明显提高。县水泥厂年产水泥由上年的1.1万吨提高到8.8万吨。县化肥厂日产碳铵由原来的150吨提高到200吨。扩建了县棉纺织厂,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县灰沙砖厂,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技、教育、文化事业:《黄淮海沙区葡萄丰产技术研究》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大豆新品种豫豆一号选育》、《黄淮海盐碱地植棉技术研究》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6年,全县共为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299人。在1986年全国少先队"奋飞杯"活动中,共夺得十个奖杯。1986年新建了卫星地面接收站,新上了调频广播。县剧院被省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单位。将原城关镇卫生院改建成了县中医院,新建了县眼科医院,增加了医疗设备和病床床位。在1986年省第二届重点县少年武术比赛中,再次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和集体基本功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