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河南省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民主党派,是自己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以后,国民党内坚持孙中山革命三大政策,继承和发扬孙中山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的原国民党民主派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同中国共产党紧密合作,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期斗争中逐步联合起来的,于1948年元旦正式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泛团结和推动民革成员和联系人士对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民革中央确定了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以促进祖国统一为重点的方针,开展多方面的工作,开始呈现出一个蓬勃前进的新局面。
  民革河南省筹备委员会于1950年3月27日在开封成立。1953年3月12日,在省民革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省委员会。1957年3月、1959年1月、1963年4月、1980年4月召开了省民革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二、三、四、五届省委员会。
  1983年,省民革独立自主地开展了工作。积极地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四化建设,继续广泛深入地宣传有关祖国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面向社会、开创咨询服务新途径,协助党和政府落实各项政策,积极稳步发展组织。还认真开展了社会联系、文史资料征集和妇女工作。

民革河南省第五层委员会 
主任委员 李赋都
副主任委员 张轸 刘希程 李平一 杨章武 童玉振 李静之 郭海长 宋聿修 李穆清 梅养正
秘书长 娄象峰

中国民主同盟河南省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以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知识分子为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
  民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于1941年3月在重庆建立的。原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1947年10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盟总部被迫解散。1948年1月民盟在香港召开第一届三中全会,公开宣告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为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而共同斗争。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建设新中国作出了贡献。
  民盟河南省地下支部于1947年3月在开封建立,由王毅斋负责。1948年开封第一次解放,省支部主要成员和省会其他进步人士一道进入了豫西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1月成立民盟河南省支部筹备委员会,开展盟务活动。1954年8月、1957年1月、1959年1月、1963年3月先后召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全省代表大会,选举民盟河南省支部一、二、三、四届委员会。十年动乱期间,盟的各级组织被迫停止活动。1977年11月在中共河南省委的领导下,民盟河南省委员会成立临时领导小组,以后各级组织逐步恢复了活动。盟的工作重点也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1980年4月召开第五次全省代表大会,选出第五届委员会。几年来,省民盟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协助党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调查研究,积极开创民盟工作新局面。1983年底,全省有基层支部和直属小组92个;郑州、开封、洛阳、新乡四个市委会。

民盟河南省第五届委员会
主任委员 吴绍骙
副主任委员 霍秉权 李俊甫 董民声 李平一 吴敬业 任访秋 张静吾 卢治国 段宗三
秘书长 卢治圈(兼)

中国民主建国会河南省委员会

  中国民主建国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巾的一个民主党派,它是联系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支政治力量。
  中国民主建国会自1945年12月16日在四川重庆成立后,便积极参加爱同反帝和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统治的斗争。1948年,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建设新中国作出了贡献。
  中国民主建国会于1951年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等市成立市委员会。于1963年设立河南省工作委员会(民建中央的派出机构)。"文化大革命"期间,全省各级民建组织被迫停止了活动。1978年以后.省民建与郑州、开封、新乡、安阳等五市民建组织,陆续恢复了活动。1980年4月,召开民建河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民主建国会河南省第一届委员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民建组织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落实各项政策,开展经济咨询服务和工商专业培训,做出了成绩和贡献。还参加各级人大、政协活动,参与国家和地方大事的协商,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了互相监督的作用。

民建河南省第一届委员会
主任委员:叶仁寿
副主任委员:荣玉德 祁文山 刘荷甫 傅子诚 谢会举 苏富先 李传鼎
秘书长:祁文山(兼)

民主促进会直属河南小组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中的一个民主党派,是以中小学、师范院校、文化出版界知识分子为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民进自1915年成立以来,在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河南1978年前,民进没有成员,1979年各民主党派恢复活动后,陆续由黑龙江、江西、湖南等省转回了六个成员,并且分散在郑州、洛阳、鹤壁三个城市。1981年成立了一个直属中央的小组。现在,这个小组已由原来的6人发展为10人,主要集中在郑州市(7人)。河南省民进的省级组织正在积极筹建中,为发展河南的爱国统一战线,振兴河南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民进河南小组
组长 秦佩珩

中国农工民主党直属郑州支部

  中国农工民主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以医药卫生界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分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1930年8月9日由革命先烈邓演达为首在上海正式创建。
  1981年前,河南仅郑州市有农工党员6人。1981年11月6日成立了中国农工民主党直属郑州支部。
  在农工党中央和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的领导下,中国农工民主党直属郑州支部成立两年多来,协助中国共产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理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深远意义;利用业余时间走向街头,为群众服务,开展医疗咨询活动;著书立说,为四化建设培养人才,还进行了酝酿建立组织的工作。

中国农工民主党直属郑州支部
召集人 戴行德

九三学社河南省工作委员会筹备组

  九三学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以科学技术界为主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分的民主党派,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1944年底,在重庆的一部分文教科学界人士许德珩等发起组织了"民主科学座谈会",后逐渐演进成为一种学术性的政治团体,原名"民主科学社"。后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1945年9月3日,决议改名为"九三学社"。1949年1月,北平围城期间,九三学社发表宣言,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八项和平主张,拥护新的政治协商会议。1956年2月、1958年11月、1979年1O月分别召开一、二、三届全国社员代表大会,1983年12月召开了第四橱全国社员代表大会,选出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
  "文化大革命"前,河南省有郑州、开封、洛阳三个中央直属小组。1980年4月,成立郑州分社。1983年1月成立九三学社河南省工作委员会筹备组,筹备组下有五个分社:郑州分社、开封市分社、洛阳市分社、安阳市分社、新乡市分社。

九三学社河南省工委筹备组
召集人 左明生 盂宪德 何家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