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县
固始县

  县委书记:方波(8月离)、焦豫汝(8月任)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业会
  县长:曲尚英
  县政协主席:梁万祥
  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65万公顷;总人口173.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49.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9‰。辖蓼城、番城、秀水3个街道,胡族铺、汪棚、郭陆滩、方集、段集、陈淋子、黎集、张广庙、蒋集、三河尖、往流、陈集、武庙集、分水亭、石佛店15个镇,洪埠、杨集、马岗、草庙、南大桥、赵岗、祖师庙、张老埠、柳树店、泉河铺、沙河铺、徐集、丰港、李店、观堂15个乡。本年,撤销城关镇、城郊乡设立蓼城、番城、秀水3个街道;撤销陈集乡、武庙集乡、分水亭乡、石佛店乡设立陈集镇、武庙集镇、分水亭镇、石佛店镇。
  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00.6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6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59亿元,增长10.5%。实现工业增加值57.4亿元,增长15.6%。粮食总产量120.4万吨,增长0.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亿元,一般预算支出29.5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32.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9亿元。完成外贸出口3048.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78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2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044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05元,人均生活费支出4629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42.9亿元。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业持续增效,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46万公顷,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新建、扩建规模养殖场246个、生态养殖基地5个,连续五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全年植树造林3866.67公顷,获省林业生态县称号。水利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第19次获省"红旗渠精神杯"。工业经济进一步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7.6亿元、利税14.5亿元,分别增长21.8%和21.1%。其中粮油加工、林木加工、茶产业等优势产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5.7亿元,增长43.7%,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1.8%。商贸物流发展迅速,初步形成粮食仓储、铁路运输、内河航运多元化的物流体系。中原证券、信阳银行固始分行、珠江村镇银行投入运营,成为中国农村金融教育试点县。旅游产业全面升级,华阳湖景区被确立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示范点,长江河漂流、民俗文化村等景点投入运营,旅游品牌日益彰显。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5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6亿元。
  项目带动发展作用明显增强。招商活动深入开展,累计招引项目102个,实际到位资金15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2个。项目建设不断加快,全年53个县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7亿元,县中医院异地新建、固淮高速等6个市定重点项目均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争取到投资25.4亿元的土地整治等一批强基础、攒后劲、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实施产业集聚区提质工程,县城产业集聚区明确了机械制造这一主导产业,新上捷盛达、新能源等一批工业项目;史河湾产业集聚区建设以竹木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两个产业集聚区累计入驻企业113个,从业人员总数达3.5万人,累计完成投资42.6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2.4亿元、利税8.4亿元。同时草庙镇、胡族粮油等5个专业园区的发展也取得长足进步,全县"两区多园"的工业布局初步形成。
  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全县累计流转土地面积9.27万公顷,有45个村实现整村流转;新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3个,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7个,豫申粮油成为全县第二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三高农牧获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称号,固始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3360名职工完成身份转换。立足城市建设、功能、管理"三个提升",加快主城区建设,先后完成黄河路西段、幸福路东段、淮河路北段等道路建设,建立了4所学校、2所医院,实施根亲文化园二期工程,启动后备水源建设,构建了49.8公里环城林带。城镇化率达30.5%。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全县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超过18亿元,增长25%以上。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新农保参保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分别达到92.8%和95.5%,城乡低保应保尽保。2350套保障性住房全面开工并建成900套。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根亲文化事业层次提升,效应凸显。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