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
中牟县

  县委书记:杨福平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玉玲(女)
  县长:马锁文(12月免)、徐相逢(12月代)
  县政协主席:王根成(3月免)、李延中(3月任)
  总面积1416.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1万公顷;总人口70.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5.3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9‰。辖青年路、东风路2个街道,白沙、韩寺、官渡、狼城岗、万滩、张庄、大孟、九龙、黄店、郑庵、刘集、八岗、雁鸣湖、姚家、三官庙15个镇和刁家乡。本年,撤销姚家乡、三官庙乡设立姚家镇、三官庙镇。
  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87.5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82.97亿元,增长12.6%。实现工业增加值167.1亿元,增长16.1%。粮食总产量35万吨,减产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2亿元,一般预算支出30.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69.8亿元,增长3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5亿元。商品出口总额1420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785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56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09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216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855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款90亿元。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36亿元,增长2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个。中牟产业园区开建基础设施项目27个,建成道路6条、110千伏变电站1座和白沙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签约引进总部经济、文化产业等重大项目4个,协议资金达35亿元。新开工项目18个,到位资金100亿元。汽车产业集聚区引进投资30亿元的东风日产发动机缸体缸盖、投资5亿元的西峡水泵等项目10个,协议资金达48.2亿元。建设项目开工17个,建成投产5个,完成投资16.5亿元。全年生产整车14.7万台,占全市汽车总产量的41.7%;实现销售收入167亿元。郑州国际物流园区新亚钢铁、大信橱柜等项目建成投产,宇通新能源客车、宇通重工项目开工建设。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式启动,成功流转土地800公顷;国诚投资、索克实业等12个企业入驻北部先导区;南部先导区的弘亿国际农业高新产业园、设施蔬菜精品园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万邦物流一期工程建成投用。示范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并被列入全省第一批重点项目。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建成大棚3000座,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公顷,创建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农业生产再创新高,夏粮、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4.9万吨和7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3万吨、4.89万吨和23.5万吨。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个、市级示范合作社6个。新造林面积达到1966.67公顷,成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单位。
  引资和项目"双带动"战略深入实施。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0个,协议投资178亿元,其中万邦物流二期、欧能德信息产业园等超10亿元项目3个。实际利用域外境内资金49.6亿元。县域内6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8.2亿元,80个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9.9亿元。其中,盛世宏达、万邦物流、省委党校新校区等3个重点项目单位被评为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雁鸣湖生态文明示范区"一湖两路"工程开工建设,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农业高新科技园成为国家3A级景区;第七届西瓜节和第十一届大闸蟹美食节成功举办。全年接待游客39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5亿元。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房屋交易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加大"家电下乡"、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等工作推进力度,各类补贴投入2229万元。健全农村市场流通体系,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145个、乡镇级超市11个。
  民生改善力度不断加大。新增城镇就业3997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人。城乡基本养老制度基本建立,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8.6%,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3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2%。建成经济适用住房650套、廉租住房190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80万元。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个、农村文化大院63个、农家书屋20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