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关
海 关

【海关监管】 2011年,郑州海关着力优化海关监管与服务,以创新监管模式为抓手,提升监管效能。深化大监管体系建设,推进"三查合一""三定"等重点工作。加强关区监管场所的监管,以集中清理规范海关监管场所为契机,努力解决郑州铁路东站一类口岸监管区不规范、内陆地区缺少查验场地等历史遗留问题,主动跟进郑州圃田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海关监管场所建设项目。全面推广出口分类通关改革,进一步优化各业务现场运行机制,并根据总署统一部署,着手进行进口分类通关关区试点工作。加强专业审单,综合运用风险手段,优化审单机制,做好报关单批量复审工作,进一步加大审单业务的检查指导力度。支持加快河南省铁路、公路、航空现代物流业发展,积极拓展新航线,促进空港客运、货运发展。推动实施"区港联动""区区联动"监管模式,形成机场口岸和各海关监管区域"无缝对接",互为支撑、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海关监管格局。全年郑州海关共监管进出口货运量1026万吨,进出口货值12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135 %;监管进出境航班4548架次、人员34.66万人次,分别增长46.4%和32.8%。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给郑州海关记集体一等功的决定》,对郑州海关予以表彰。12月,郑州海关被河南省政府评为完成责任目标先进或者优秀单位。

【海关税收征管】 2011年,郑州海关继续完善综合治税领导机构的职责和运行机制,强化综合治税。修订和完善了减免税、联网监管以及规范政策性退税操作等方面的制度和办法;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税收征管质量监控,加强对税收征管过程实时跟踪,规范税单流转程序,及时纠偏,适时反馈,不断提高依法征管、科学征管水平。海关总署税收量化考核结果显示,通过加强监控与核查,郑州海关商品归类差异率指标保持在较低水平,税单的核注、核销状况良好;继续拓展"网上支付"与"网上税费担保"业务。扎实做好减免税审批及监控、加工贸易内销价格监控和指导等工作;加强加工贸易监管,提升关区保税监管质量。全年关区两税实际入库54.88亿元,增长19.6%,再创历史新高。审批各类减免税2099笔,货值7.34亿美元,增长19%,累计减免税款6.82亿元人民币,增长25%。备案加工贸易合同947份,增长15%;内销征税2.2亿元,增长259.8%。

【海关缉私】 2011年,郑州海关继续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不断提升缉私能力和执法质量。充分发挥情报先导作用,加强执法联动,发挥打私合力,综合运用刑事、行政、稽查补税三种手段,提高海关执法整体能力。针对重点商品和重点渠道,开展打击羊皮走私专项活动,"清网行动"与"海鹰行动"成效显著。进一步深化关警融合,为洛阳、南阳、周口、郑州机场海关和驻安阳、商丘办事处授予相应简单案件办理权限。发挥海关知识产权保护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推进反走私绩效评估,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坚持将反走私与社会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相结合,全面深化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本年郑州海关共立案走私犯罪案件2起。其中,走私毒品案件1起,缴获毒品大麻7173.8克;查获走私珍贵动物制品案1起,缴获豹皮2张,价值12万余元。查获古唇鱼化石16件,胡氏贵州龙化石4件,茂名无盾龟化石1件,古钱币60余枚。立案行政案件81起,增长138%,总案值4889.1万元。罚没入库1194万元,增长157.3%。

【海关统计】 2011年,郑州海关狠抓数据质量管理,上报数据保持零差错。截至年底,共审核各类进出口报关单59898份,上报进出口贸易数据16.99万条,业务统计数据51.2万条,实现上报统计数据102个月无差错。坚持《海关监测预警专报》制度,不断完善常态化进出口监测预警应急机制。组织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和分析,主动服务河南外向型经济发展,共撰写上报信息、统计分析125篇次,被省委省政府及新闻媒体广泛采用,监测预警分析文章在总署海关要情、中办国办等载体累计采用20篇次。12月,郑州海关参与撰写的2篇文章先后获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副总理王岐山的批示。开展专项执法评估,认真分析挖掘风险微观数据信息,找出业务"短板",化解执法风险。做好统计咨询服务工作,拓宽咨询领域,发挥海关统计数据信息服务、辅助决策的最大效能。全年郑州海关共为外经贸部门提供协议数据48次、约37万条,为关区各单位提供各类统计数据咨询75次、约52万条,为企业提供统计咨询105次、约119万条。

【海关稽查】 2011年,郑州海关以新的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实施为契机,积极推进关区企业管理工作,对郑州、濮阳、安阳3市的300个进出口企业开展了企业分类管理政策宣讲。及时审批企业申请类别,按程序落实企业分类管理工作,全年共审批A类企业112个,AA类企业32个。截至年底,全省A类企业共有356个,AA类企业有63个。组织完成本年度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河南考区工作,共有3488名通过现场资格确认,2317名参加了统一考试。按照"三查合一"工作要求,完善稽查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以抓规范、抓重点为突破口,深入开展稽查工作,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关区的专项稽查和保税核查业务,丰富拓展稽查手段,有效解决了稽查队伍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截至年底,郑州海关共稽查企业55个,核查企业45个,稽查补税867万元。

【海关风险管理】 2011年,郑州海关进一步发挥风险管理在构建海关大监管体系中的中心环节作用,加强风险信息的应用共享与处置转化,建立起关区上下联动的风险信息报送机制,实现风险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应用共享。积极开展直属海关风险管理平台的推广应用,风险管理平台的四个子系统均已顺利运行,为综合业务平台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做好分类通关改革的参数维护和定期监控工作,提高风险布控执行效率,共组织各部门加工风险参数23909条。本年郑州关区的风险布控率为8.89%,布控有效率为21.55%,实体有效率为2.4%。

【海关特殊监管区】 2011年,郑州海关以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建设为龙头,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大发展。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报批、规划、建设、验收和筹备等阶段,全程参与指导,确保了郑州综合保税区各项建设符合国家要求,顺利通过5月20日预验收和8月3日国家正式验收,并于11月4日正式封关运作。支持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和发展,5月11日,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积极推进郑州出口加工区规划调整和洛阳、南阳出口加工区设立申请工作,指导鹤壁市保税仓库建设,打造全方位的保税物流体系。主动沟通河南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做好郑州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过渡期间的场站改造及新址规划建设,支持建立与美国、日本、法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总包直封关系。5月26日,郑州国际邮件互换局正式揭牌设立。积极跟进郑州圃田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项目海关监管场所建设项目和铁路东站一类口岸海关监管场所整改项目,铁路东站海关办公场所改造项目进展顺利。

【三门峡海关设立】 2011年4月27日,海关总署下发《关于设立三门峡海关的通知》,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三门峡海关,机构级别为正处级,隶属郑州海关。

【郑州综合保税区海关设立】 2011年7月5日,海关总署下发《关于设立郑州综合保税区海关的通知》,同意设立郑州综合保税区海关,对外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郑州综合保税区海关,机构级别为正处级,隶属郑州海关。

【海关总署批复郑州海关"三定"方案】 2011年12月22日,海关总署印发《关于郑州海关机构设置主要职责和人员编制的批复》,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郑州海关为正厅局级直属海关,负责河南省的各项海关业务。内设副厅局级机构1个(缉私局);正处级机构11个:办公室(内设副处级法规室)、关税处、监管通关处、加工贸易监管处、综合统计处、稽查处、风险管理处、技术处、财务处、关务保障处和人事教育处;其他正处级内部工作机构2个:机关党委办公室(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和监察审计室。派出机构:正处级隶属海关9个:郑州机场海关、郑州综合保税区海关、洛阳海关、南阳海关、周口海关、焦作海关(筹)、新乡海关(筹)、信阳海关(筹)和三门峡海关(筹);正处级派驻机构6个:审单处、现场业务处、驻铁路东站办事处、驻安阳办事处、驻商丘办事处和驻经济技术开发区办事处(筹);副处级派驻机构1个(驻邮局办事处)。

【电子口岸建设】 2011年,郑州海关进一步完善电子口岸全国一体化郑州座席客户服务体系建设;扩大与国家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平台的联网应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咨询服务;深化便捷企业通关项目应用,不断改进客户投诉、远程服务和企业自助查询等服务,进一步提升电子口岸本地化服务水平。全年共为1255个进出口企业办理了电子口岸入网手续;制发IC卡5007张、IC卡证书更新1972张、解锁403张;为1187个进出口企业办理了海关企业备案手续;与12个进出口企业签订网上支付协议18份,关区进出口企业通过电子口岸网上支付系统支付税款13697票,合计金额25.19亿元,占关区入库税款的46%。

【党风廉政建设】 2011年,郑州海关扎实开展督察内审工作。开展以执行《廉政准则》为重点的监督工作,配合完成了海关总署在郑州海关开展的关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洛阳、周口海关和郑州海关驻商丘、安阳办事处4个单位的离任"一把手"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提出整改意见建议27条。制定《加强和完善郑州海关非执法领域内控机制重点任务分解表》,完善资产管理、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等风险节点控制和制度。运用HL2008系统开展执法监察和督察工作,完善业务制度建设和内控机制建设,坚持每季度召开关务会通报和演示HL2008系统运用情况,推广应用《海关执法领域内控执行控制节点字典》。截至年底,关区使用HL2008系统累计授权150人,共计使用38514人次,发现异常数据4190条,核查问题1553个,有效问题1423个,制发执法监督处置单和提示单 1553份,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17项,通过系统补征税款356万元,追缴税款11.23万元,移交走私违规案件线索13条、货值661.31万元。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对新提拔、交流领导干部实行廉政谈话;加强对党员干部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海关6项禁令"、海关"红包"公布制度等廉政制度的监督检查;确定8个方面54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与各级领导干部签订三级目标管理领导责任书;针对减免税审批、监管场所管理、防范缉私情报工作失控失管、"三查合一"改革后遇到的新情况等10个方面,组织开展防风险反渎职工作调研,有效化解廉政风险。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围绕H2010工程建设,做好信息系统基础工作;做好信息宣传、政务公开、"12360"热线等政务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政风行风专项治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