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煤矿】 洛阳市市营煤矿。位于洛阳城南龙门。始建于1941年,其前身为河南省龙门煤矿局。1948年5月洛阳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管,1949年5月归河南省新豫煤矿公司,后隶属洛阳市领导。老矿井储量先后在60年代采完。1966年8月于偃师县诸葛村偃龙煤田西部新建诸葛井,1970年10月接收改造伊川县康坪村的康坪井,两井设计能力共为年产30万吨。1985年康坪井采完报废。诸葛矿区距火车站7.4公里,含煤面积4.6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2425.2万吨,煤种为无烟煤。1990年,全矿产煤28.83万吨,年末全部职工2381人,工业总产值1383.6万元。
【龙门煤矿局】 民国时期河南省唯一的省营煤矿。直属省建设厅管理。位于洛阳龙门。面积2.07平方公里。1941年12月由国民党政府第一战区经济委员会与河南省建设厅共同投资创办。1942年在龙门西山开凿立、斜井各1个(称西厂),后又在伊河东岸开凿立井2个(称东厂)。装备有锅炉,绞车、水泵等设备。1944年4月被日军侵占停采。1946年复工,时有矿工600余人,日产煤约150吨。资本由原250万元增至500万元。设有正、副局长各1人,下设总务、工务、业务、会计4课。1948年5月,人民政府正式接收,隶属于豫西行署利民煤矿公司。1949年改为省营龙门煤矿。(参见"龙门煤矿"条)。
【白庄煤矿】 焦作市市营煤矿。位于修武县方庄乡,焦作煤田东部。1970年7月开始建井,设计能力为年产21万吨。原隶属新乡地区,1986年划归焦作市。矿区含煤面积2.16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1815.2万吨,煤种为优质无烟煤。1985年定为河南地方煤炭出口矿点。矿井通窄轨铁路,距修武县火车站20公里。1990年,全矿产煤34.25万吨,工业总产值2020.8万元,全部职工1829人。
【永城煤矿】 商丘地区专营煤矿。位于永城县高庄乡,永夏煤田东部。原名永城县营葛店煤矿,70年代收为商丘地区专营煤矿。矿区含煤面积9.75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2293.5万吨,煤种为无烟煤。1959年4月停建。1968年底复工,1969年8月开始用冻结法施工。1975年3月简易投产,建成两座立井,主井筒直径4.5米,井深257米;副井简直径3.5米,井深257米,设计能力为年产21万吨。矿井距夏邑火车站110公里。1990年。全矿产煤30.53万吨,工业总产值2313.3万元,全部职工2343人。
【平顶山水泥厂】 位于平顶山市西郊香山寺西南约3公里处,为国营中型业。1971年5月动工兴建,1982年10月正式投产,占地20.8万平方米。是国第一个自行设计、自行提供成套设备的水泥生产企业。设计能力为年产30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河南省高标号水泥生产企业中居第二位。投产后生产的产品中,525号高标号水泥占总产量的64.11%。该厂下设矿山、原料、烧碱、机修、纸袋、装运6个车间和1个化验室,固定资产6174万元,年产值1800多万元,利税总额500多万元。共有设备952台,整个工艺过程全部机械化,有铁路专用线和平宝铁路相通,运输方便。有职工132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2人。
【平顶山化肥厂】 位于平顶山市南环路西段。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以煤、焦为主要原料的全民所有制大二型氮肥企业。1982年建成投产。现有职工2500多人。固定资产1.15亿元,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投产后,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具备了年产合成氨8万吨、尿素12万吨的生产能力,自发电能力达1.5万千瓦时,生产的"飞行"牌尿素获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品种有合成氨、尿素、锌尿素、烟草专用肥、复合肥、30种以上系列微肥产品、液体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液氨、硫磺、膨胀石墨密封材料、塑料纺织袋和工农业用氨水等。现为省一级企业,省级清洁文明工厂、省石化系统学吉化先进企业和市明星企业。
【平顶山矿务局】 我国自行勘探、设计、建设的特大型煤矿企业,地跨平顶市及叶县、襄城、郏县、宝丰、鲁山5县,矿务局机关设在平顶山市新华区矿工路9号。矿区含煤面积650平方公里,有主要可采煤层10层.累计探明储量242207.1万吨。煤种主要为气煤、肥煤,多属低灰、低硫、低磷的优质炼焦用煤。1954年开始筹建,1955年9月8日开工建设第一对矿井二矿(原名诸葛庙矿),1957年10月成立平顶山矿务局。至1966年建成8对矿井。矿区建设初具规模。新建的盂(庙)宝(丰)铁路线横贯矿区,东接京广、西连焦柳两大铁路干线。198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平顶山矿务局由煤炭工业部直接领导,并实行技术产出总承包。通过各项改革,出现了产量、效率、效益同步增长的新局面。1989年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二位。1990年,全局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十、十一、十二、大庄、高庄等13个正规生产矿井,总数计能力1618万吨/年,并有田庄和八矿两个洗煤厂,年入洗能力530万吨;全年产煤1749.85万吨,工业总产值96312.2万元,在河南全省工业企业中居第6位,盈利1293.1万元;出口洗精煤19.52万吨,创外汇895.73万美元,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净值17.29亿元,全部职工108028人,其中有专业技术人员9649人;所属各大型生产矿井均装备有现代化的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设备,采、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了60.25%和66.61%。自建矿至1990年,国家累计投资19.28亿元,全局累计产煤3.17亿吨,上交利税1248亿元。煤炭产品供应中南、华东11个省、市,重点供应武汉钢铁公司、青山电厂等中央部属电力、冶金、交通、化工等1600多家工业企业。1989年全局销售额在全国500家最大企业中列第57位。1990年经国家考核验收,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荣获第二届中国煤炭企业优秀企业金石奖,1991年又经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命名为现代化矿务局。
【平顶山矿务局一矿】 特大型现代化煤矿。位于平顶山市卫东区西北部,平顶山煤田中部。矿区含煤面积27. 5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18812.8万吨。煤种主要为气煤、肥煤。1957年12月5日开工建矿,1959年12月25日投产,原设计能力为年产150万吨。1974年以来,先后经过改造挖潜和改扩建.至1989年矿井生产能力增加到400万吨/年,成为河南全省煤矿中能力最大的矿井。全矿共建有主井、副井、辅助井和8座风井,主井为立井,井简断面为28.3平方米,井深214.8米,矿区专用铁路线通至井口煤仓。1975年在全省煤矿中率先装备现代化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1990年,全矿共产煤365万吨,全部职工12043人,原煤全员工效2.964吨/工,回采工效12.45吨/工,采煤和掘进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3.31%和82.32%,列全国先进水平。所110采煤队在70年代曾多次创出年产全国新纪录;综采五队自1987年以来,连年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的全国先进水平。1987年。一矿被煤炭工业部命名为质量标准化和现代化矿井,1988年晋升为全国煤炭工业二级企业。
【平顶山矿务局四矿】 大型现代化煤矿,位于平顶山市新华区,平顶山煤田西北部。原名擂鼓台矿。矿区含煤面积9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9181.7万吨。煤种为气煤、肥煤。1955年11月17日开工建矿,1958年8月1日投产,设计能力为60万吨。1975-1985年进行挖潜改造,设计能力增加到年产120万吨。矿区专用铁路通至井口煤仓。交通便利。1991年全矿在籍职工6000人;使用综合机械采煤设备2套,普通机械化采煤机3台,采煤机械化程度达100%,掘进机械化程度为85%;全年生产原煤170万吨,全员工效3吨。1964年,该矿被煤炭部树为全国煤矿质量标准化样板矿。1985年和1986年,该矿被评为全国煤矿矿际竞赛优胜矿。1987年,被煤炭工业部评为质量标准化矿井。1988年建成现代化矿井。1989年晋升全国煤炭行业二级企业。1991年通过了中煤企协行业一级企业的预验收。从1987年8月10日至1992年8月10日,连续实现安全生产五周年。
【平顶山矿务局五矿】 大型现代化煤矿,原名龙山庙矿,位于平顶山市新华区,平顶山煤田西部。矿区含煤面积6.8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12383.9万吨,煤种为气煤、肥煤、焦煤。1956年12月28日开始建矿,1959年元月1日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120万吨。全矿共有主井2座,副井1座、风井4座;主井为立井,井深240米和380米。矿区专用铁路通至井口煤仓。1990年全矿产煤144.3万吨,全部职工6319人。1960年11月28日和1981年12月24日,先后发生两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为吸取事故教训,80年代以来,建立和完善了瓦斯监测系统和安全管理体系,在全国煤矿系统第一个实现了开拓、掘进工作面安全装备系列化。1990年晋升为全国煤炭工业二级企业。所属采煤一队年产量曾突破加万吨,获全国煤矿炮采队第一名。
【平顶山矿务局六矿】 大型现代化煤矿。位于平顶山市新华区,平顶山煤田东南部,矿区含煤面积21.4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13231.1万吨,煤种为气煤、肥煤。1956年6月开工建矿,1970年7月1日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90万吨。1974-1979年进行挖潜改造,改造后能力达到年产120万吨。全矿井有主井、副井和5座风井。主副井均为立井,主井筒直径4米,井深313米;副井简直径6.5米,井深275米。矿区专用铁路通至井口煤仓。1990年全矿产煤130.04万吨,全部职工6469人;井下采煤工作面装备有现代化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和普通机械化采煤设备,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65.77%。1983至1985年连续3年被煤炭工业部命名为甲级通风矿井;1980至1986年连续7年命名为火工品管理样板矿。
【平顶山矿务局七矿】 大型现代化煤矿。位于平顶山市西5公里处。原设计能力为年产煤90万吨。1984年开始进行改扩建,至1987年底完工,矿井生产能力扩大到120万吨/年。共有六座井,主、副井均为立井,井简直径分别为7.85米和10.21米,井深275米和274米,矿区专用铁路直通井口煤仓。80年代以来,井下采煤工作面开始装现代化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1990年,全矿共产煤120.03万吨,全部职工6002人,采煤和掘进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57%和68.61%。是年,经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检查验收晋升为全国煤炭工业二级企业,命名为现代化矿井。
【平顶山矿务局八矿】 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特大型现代化煤矿,设计能力年产300万吨。位于平顶山矿区东南部。矿区含煤面积42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37983.1万吨,煤种为气煤、肥煤。1966年12月21日开工建矿,1982年2月13日一期工程投产,设计能力年产170万吨;1984年12月30日二期工程投产,设计能力年产130万吨。全矿有主井、副井、两翼抽风井和进风井、东翼抽风井。主井直径7.5米,井深553米;副井直径7.5米,井深553.7米。并建有年人洗能力180万吨的洗煤厂一座。矿区铁路通至井口煤仓。1990年,全矿产煤221.56万吨,全部职工11990人。井下装备有现代化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和完备的安全监测系统,采煤和掘进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49%和66.98%。
【平顶山矿务局十矿】 大型现代化煤矿。位于平顶山煤田东部。矿区含煤面积19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28052万吨,煤种为气煤、肥煤、焦煤。1958年8月开工建矿,1964年2月7日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120万吨。1975年9月至1986年12月进行挖潜改造,扩建后能力达年产180万吨。全矿共建有主井、副井和5座风井。主、副井为立井,主井筒直径5米,井深271米;副井筒直径6米,井深235米。矿区专用铁路通至井口煤仓。1975年在全省煤矿率先装备现代化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1990年,垒矿产煤214.02万吨,全部职工8001人,原煤全员工效2.812吨/工,回采工效12071吨/工,采煤和掘进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0.14%和94.33%,均列全国先进水平。是年,经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检查验收晋升为全国煤炭工业二级企业,命名为现代化矿井。
【平顶山矿务局十矿综采一队】 安全高产综合机械化采煤队。组建于1978年4月,现有职工147人。使用苏制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至1985年,共采完18个工作面,累计产煤467万吨,平均年产煤67万吨,平均全员工效达20吨,无重伤以上事故。连续7年获全国煤矿甲级综采队称号。1980年4月,仅用6天零2小时,完成综采工作面设备搬迁任务,创全国煤矿综机搬迁最快纪录。
【平顶山矿务局十一矿】 位于平顶山市郊区薛庄乡,平顶山煤田南部。井田面积3.75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10599.6万吨。1972年8月15日开工建矿,1979年1月1日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60万吨。开采煤层倾角为40—47度,煤种为气煤。矿区专用铁路通至井田煤仓。全矿有四座井,主井为立井,直径5.1米,井深305米;副井为立井,直径为6米,井深305米;风井为两座斜井。1983年,由煤炭部、水电部联合在十一矿进行的粉煤灰井下注浆灭火试验,曾获煤炭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90年全矿产煤66.2万吨,在藉职工3760人。
【平顶山矿务局十二矿】 现代化矿井。位于平顶山市东部马棚山南麓。井田面积12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7217.2万吨。矿井原设计能力30万吨/年,1958年6月兴建,1960年7月建成投产,总投资513.42万元。主、副井均为立井,井深243.6米和243米,井径3.5米和4.5米。1978年矿井进行生产环节改造,生产能力扩大到年产60万吨。80年代以来,井下开始装备现代化垸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设备。1988年1月矿井开始进行改扩建,改后能力将由60万吨扩大到90万吨。1990年产煤62.66万吨,采煤和掘进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72.92%和87.91%,全部人员3760人,原煤全员工效2.198吨/工,回采工效9.008吨/工,经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检查验收命名为现代化矿井。
【平顶山矿务局大庄煤矿】 大型现代化矿井。位于平顶山西区的韩梁煤田。井田含煤面积13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8838.9万吨,1966年12月21日开工建矿,1973年10月31日投产,设计能力90万吨/年。1979年进行挖潜改造,矿井能力达105万吨/年,煤种为气煤,矿区专用铁路通至井口煤仓。全矿有主、付、风井6座,其中主井为立井,直径一水平为6米,二水平为5米,井深305米;付井为主井,直径为5米,井深283米;辅助井为斜井,断面8.4平方米,斜长566米;风井三座,均为主井,系全部为锚喷支护的无砌壁井筒,为全国首创。1990年产煤115.2万吨,在籍职工5035人。
【平顶山矿务局田庄洗煤厂】 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设备和施工建设的河南省最大的现代化洗煤厂。位于平顶山市东高皇乡田庄村。设计年入洗能力350万吨。厂区占地面积28.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90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5832.88万元。1970年10建成投产。选煤方法为重介和浮选,最终产品有冶炼用炼焦精煤、洗混煤、中煤和煤泥。精煤主要供应武汉钢铁公司,中煤就近供平顶山姚孟电厂。1990年生产洗精280.03万吨,盈利3889万元,年末全部职工1703人。
【平顶山供电局】 位于平顶山市新华路南段。1970年3月成立。1988年以前,该局主要担负豫西南43个县(市)的供用电任务,1988年1月1日新划出漯河供电局。到1990年底止,该局共拥有35千伏至220千伏变电站22座,主变总容量129.44万千伏安;35千伏至500千伏输电线路57条,总长1257公里;年售电量30.2221亿千瓦时;职工1251人。1989年12月21日被省计经委授于省一级先进企业称号,1991年7月19日被省委、省政府正式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
【平顶山市焦化厂】 位于平顶山市矿工路1号。是河南省唯一拥有洗煤、炼焦、化工产品回收以及炭素制品、炭黑生产等设施的大型综合性煤化工企业,是河南省唯一的机械化商品焦生产基地。始建于1958年,1966年省冶金厅拨款扩建,1970年8座红旗3号焦炉全部建成投产;后又新建2座66型焦炉,1976年投产,形成产年20万吨焦炭的生产能力。有4条铁路自备线连接平顶山矿区和漯宝铁路,与京广、焦枝两大铁路干线相通。该厂的主要产品冶金焦、炭焦、工业萘、纯苯、甲苯、二甲苯、焦油、沥青、防水油膏、沥青漆、炭块、电极糊等,是冶金、铸造、轻化、机械、化肥、橡胶、塑料、医药、农药、建筑、军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1987年生产冶金焦22.2万吨以及省优质产品工业萘、高耐磨炭黑等多种化工产品,总产值2337万元,利润754.5万元。1985年经国家批准,该厂进行扩建80型焦炉2座及相应的化工产品回收、加工设施。1988年9月投产;1989年生产能力达到年产冶金焦80万吨、年洗精煤130万吨、日产煤气40立方米,年产工业萘及高耐磨炭黑、三苯等21种化工产品4万余吨。
【平顶山市电瓷厂】 位于平顶山市荆山路南。为河南省高低压电瓷专业生产的重要厂家之一。该厂1974年1月成立,同年4月建成投产,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到1987年底,有车间6个,职工500人,其中科技人员25人。现有92米煤烧隧道窑一座,直径500毫米的大型真空练泥机及其它大、中型专业设备80多台。同时,具有对瓷、坯、籼原料等理化性能的测试手段。有固定资产500多万元。主要生产高低压线路绝缘子、高低压电器瓷套、电器杂件瓷套、电器杂件瓷瓶等100余个品种。
【平顶山市树脂厂】 位于平顶山市工农路10号。该厂系中(一)型化工企业。现有职工1050人。拥有两套生产设备。其一为国产树脂粉生产设备,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树脂粉6000吨,液体烧碱(折100%)7000吨;其二为从联邦德国引进的塑料壁纸生产设备,设计年生产塑料制品3000吨。该厂主要产品有烧碱、盐酸、树脂粉、塑料壁纸、人造革、塑料薄膜、矿用风筒布、逢布,地板革、多种生材、粒料等。该厂严格按国家或国际标准组织生产,连年被市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平顶山煤矿机械厂】 位于平顶山市南环路。是国家机械设备生产重点企业,煤炭工业部综采设备定点专业厂。1988年由省煤炭工业厅交由平顶山市管理。现有职工122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6人.主要产品有液压支架和乳化液泵站,年产量可达5000吨。产品行销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1976年以来,该厂和科研单位合作,先后研制成功的ZYZ掩护支架和QY2500-13/32型掩护支架,曾同时荣获煤炭部科学技术成果特等奖、河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PRB乳化液泵站荣获河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1986年所产掩护式液压支架评为省优质产品。1990年所产PRB7型丙级变量乳化液泵站、ZYQl700/14/30轮型支架在第14届世界采矿博览大会上双获优秀产品证书。1990年全厂拥有固定资产1635万元,总产量6036吨,上交利税565.71万元。
【平顶山新型耐火材料厂】 位于平顶山市矿工路西段。是轻工部轻质耐火材料生产定点厂,中一型企业。现有职工1000人。年产轻质耐火砖万吨以上。是目前全国生产轻质耐火材料最大的专业厂家。主要产品高强轻质耐火砖是硅酸铝空心微珠为主要原料,经压成型,高温烧结精制而成,具有体积密度轻,保温性能好,耐火度高,耐压强度大等优点,各项理化指标,经冶金部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测定,均达到和超过国家标准。新产品低铁高强高铝轻质内衬砖可直接使用于1400℃以工业窑炉作内衬。Fe203<1.0%。高强轻质耐火砖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科委重大科研成果奖"、"部、省优产品"、"冶金博览会一等奖"、"亚太地区新技术、新产品奖"、"部出口创汇金龙腾飞奖"。
【平武500千伏输电线路】 全国第一条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1979年11月15日开始施工,1981年12月22日竣工。由平顶山姚孟电厂,经湖北省双河变电站,到武汉凤凰山变电站,全长595公里。全线建有488基铁塔,其中河南省段长196.8公里,有铁塔249基。变电设备均从瑞典、法国和挪威引进。工程设计、安装均获国家银质奖。
【仙人堂铅银矿】 近代矿业企业。位于洛阳东南90公里处。距临汝县城25公里。该矿产于古生带奥陶纪石灰岩中,矿砂形状方小色灰白,即方铅矿。旧洞甚多,深度各约3米。脉宽0.30~0.60米,脉长2~3米。矿脉呈红色。民国时期多有采掘,均未发现有大体积矿藏。1918年,本地人朱鸿文曾呈领矿区,用土法开采。因时局不稳,且资本亦欠充裕,开采不久即行停止。
【汉代冶铁遗址】 河南发现汉代冶铁、铸铁遗址已达15处之多。其中新安县弧灯村冶铸遗址占地4万平方米,鹤壁鹿楼村冶铁遗址占地2.7万平方米,桐柏张畈遗址占地3 6万平方米,南阳瓦房庄一带大型铸造遗址,占地12万平方米,巩县铁生沟冶铸遗址占地2万多平方米。郑州古荥冶铁遗址占地6万平方米。从郑州古荥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器和泥范上有"河一"铭文,表明是河南郡的第一冶铁作坊。从巩县铁生沟冶铸遗址出土的铁器上面刻有"河三"铭文,表明是河南郡的第三冶铁作坊。刻有"河二"铭文的铁器已经发掘出土,但作坊的遗址尚未确定。
【民生煤矿公司】 抗日战争时期豫西地区较大的商办煤矿企业。矿区在陕县崤陵镇杨树洼、鸡冠沟、谢村一带,面积约3.032平方公里。1920年创办,张钫任董事长。1926年组成公司。1931年开凿5号大井(今观音堂煤矿5号井),装备有锅炉、发电机、绞车、水泵等机器设备,并筑有轻便铁路。抗日战争前有职工2700人,日产煤达800吨,主要供抗战后方铁路机车用。公司设董事会和总经理,下属工务和总务两处。1944年5月矿区被日军占领停采。1946年恢复生产。1949年2月由陕县人民政府投资,改为公私合营新华煤矿。同年7月改名为观音堂煤矿。
【卢氏县辉锑矿】 河南省地方小型锑品冶炼厂矿,也是河南唯一的锑品生产厂家。位于卢氏县城南55公里处。1957年建矿,主要以开采辉锑矿石为主,兼作少量的锑氧回收试验。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系模仿湖南锡矿山火法炼锑,并由湖南派人安装,培训技术力量。主要设备有焙烧炉1座、反射炉1座等。经过技术改造,生产能力已由1983年的200吨提高到1985年的500吨。1985年未有职工115人。生产的精锑产品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畅销国内外。
【石油邮第一工程公司】 石油工业部直属综合性施工企业,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石油化工专业施工企业之一.现驻洛阳市。1954年1月成立于辽宁抚顺,1969年迁河南,组成"石油工业部工程建设红旗总队",1972年改名为燃化部第一工程公司,1978年3月改现名。自组建以来,该公司在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29个地区,承担了36个大中型炼油厂、石化厂的上百套生产装置和贮运工程及89个油田的各种加工,处理装置,以及贮运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任务·国内主要承建的油田有大庆、胜利、辽河、中原、河南、江汉和长庆油田等。援外项目有阿尔巴尼亚巴尔什炼油厂一、二期工程、伊拉克基尔库尔油田天然气处理厂和压气站的仪表安装。现有职工5951名,工程管理人员373人,中高级技术人员310人。拥有固定资产8100万元,1985年经验收为国家建筑安装一级企业,具有国家劳动人事部颁发的一、二类压力容器许可证以及二级锅炉安装资格证书和国家二级计量合格证。承建的工程均做到一次性投产试运成功,多种建筑工程都荣获了国家、省市的奖励。
【石油部第二石油机械厂】 位于南阳市中州路西端,是我国石油试采设备的专业制造厂。1970年6月6日兴建于镇平县,1973年投产。1977年在南阳市扩建新厂,占地面积130万平方米。有各类生产设备1186台,固定资产原值8510万元。全厂职工319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45人;下设20个生产车间,27个业务科室。产品有试采特车、抽油机、游动系统和石油专用部件、配件达232个品种,销往中原、大庆等全国30家油田和企业。铸锻毛坯年产8000吨,机械加工产品每年可达2万吨,金属结构件生产面积1.2万平方米,年产能力为万吨以上。另有机修、动力、热处理、电镀等和新产品配套车间。产品质量测试手段齐全,获得河南省二级计量合格证书。1978年注册的59个QC小组中有9个获部、省优秀成果奖;有4项产品获省优、部优,主产品抽油机获美国API标记的使用许可证。1987年获省质量管理奖并晋升为一级先进企业。同年实现工业产值6028 2万元,人均税利、资金利税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省一级和国家二级企业标准。
【石油部管道局第三工程公司】 现驻中牟县城关。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是承建长距输油气管道、油库、泵站安装和江河穿越.兼营油气田地面建设及土石方工程的一级国营建筑安装企业。公司已有30多年的历史,曾从事石油、化工建设,1971年经国家批准正式成为长输管道专业施工队伍。20年来,先后建成了纵贯我国南北的长输油气管道20条和大庆等5个油田的地面建设工程及多项地方工程,铺设管线2907公里;安装输油气泵站57座;建成大型金属储罐56座,总容量110万立方米,最大的10万立方米;采用RB-5型水平定向穿越钻先后穿越黄河、黄浦江、松花江等大型河流8处。公司现有职工3484人,其中专业技术、经济管理干部610人,工程师(经济师)以上人员203人。工人平均技术等级7.54级。流动资金7578万元.固定资产11422万元,其中以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为主体的施工机具710台,原值7772万元,总功率51075千瓦。具有年建设输油管道500公里(以西529毫米管径为例)及其相应配套工程(产值约1500万元)的施工能力。
【石油部物探局第二地质调查处】 用地球物理方法从事石油勘探的事业性单位,驻开封市东郊。有职工2299人,拥有各种设备1343台,固定资产11216万元。勘探范围主要在中原、长庆、华北等油田及河南周口、广西合浦等地区。该处生产能力为年放二维、三维地震10万炮以上。有4个队曾7次荣获石油部的嘉奖。1986年,该处计算机站被河南省评为中小型计算机优秀用户。目前,在野外采集和资料解释方面居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永夏矿区建设管理委员会】 豫东特大型优质无烟煤基地永夏矿区建设管理机构。1987年11月建立永城矿区筹建组,进行施工准备工作。1989年改设永城矿区项目建设临时管理委员会,1991年更名为永夏矿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现场办事处设在永城县演集乡。现正施工建设的年产240万吨的大型矿井陈四楼矿,是全国煤炭系统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首先实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三元结构的约束机制,取得了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好、投资控制好的优良效果,被誉之为"永城模式"。矿区内已有地方煤矿生产矿井一对,即商丘永城县葛店煤矿,设计能力30万吨/年,1990年产量30.53万吨。另有由河南、江苏两省共同建设的即将建成投产的新庄煤矿(设计能力90万吨/年),根据整体规划永夏矿区将建设为年产原煤1005万吨的特大型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