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金基地小秦岭
第一节 产金基地小秦岭
    灵宝县内的小秦岭金矿资源丰富。据省地质部门报告,小秦岭已探明的金矿储量占全省储量的90%。河南的黄金工业主要集中在小秦岭,是和山东、黑龙江、河北齐名的全国四大产金基地之一。小秦岭矿区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5-25公里。本区是一个地质构造非常复杂的区域。矿田的基本构造为一东西向地垒。地垒的主要构造格架是一东西向的基底复背斜。复背斜内主要分布着太古界太华群一套混合杂岩。晚于太华群的地层主要出露在地垒构造的南侧。为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一般把小秦岭地区分为南山、北山。南山起于县内朱阳老虎沟经枪马、柿树峪,延伸到洛南县陈耳乡,宽约200米、长约75公里;北山起于焦村乡李家山,经大湖峪至豫灵镇。两条南北断裂带把小秦岭耸架起来。
    矿床类型有含金石英脉型和砂金。脉金(也称山金)严格受到构造条件控制,规模较大,主要分布在小秦岭。砂金矿床分布在小秦岭主要水系下游的河床中。另外,崤山的阳店凤凰峪也发现脉金,但因没有进行地质勘查,情况不明。
    1964年以来,河南省地质局在小秦岭开展大规模的地质找矿与勘探。迄今为止,共发现含金石英脉500余条。截止1985年,获得工业储量约227.8吨,预测远景储量约600吨。主要储量分布在小秦岭主峰南北,称为中矿带,基本由国营秦岭、阌峪金矿开采。其次是北矿带和南矿带,由地方矿山开采。到1988年底,全县国营金矿和地方金矿,累计为国家交售黄金超过3万公斤。
    砂金在豫灵镇的西峪、阌峪、故县镇的枣乡峪、阳平镇的大湖峪,朱阳镇水系下的弘农涧河也有砂金的富集。1985年河南省地调一队对朱阳-董家埝66平方公里砂金富集区取样分析,最高品位2.55克/米3,最低品位0.001克/米3、平均0.708克/米3,查明储量为0.5吨。
    在脉金矿床中还有银、铜、铅、钨、硫多种成份。据调查,阌峪、东闯、老鸦岔、金洞岔、杨寨峪矿区东段,共获得伴生银储量278.9吨、铜储量20251吨、铅储量31.9万吨、硫储量28.3万吨、钨储量4270吨,东闯和阌峪矿区又是河南省品位最高、储量最大的铅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