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位于濮阳市北部,冀鲁豫3省交界处,西、北与河北魏县、大名县为邻,东与山东莘县接壤,南与清丰交界。京广、安济公路在县城交会。总面积6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万公顷。辖城关、元村、韩张3镇和杨村、张果屯、千口、福堪、谷金楼、西邵、寺庄、梁村、近德固9乡,322个行政村,403个自然村。总人口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2009年,南乐县生产总值实现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4.3:54.9:20.8,工业经济撑起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160万元,增长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亿元,增长35,6%,其中工业完成30.5亿元,占6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6亿元,增长19.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9亿元,较年初增长5.3亿元,增长22%。各项贷款余额12.2亿元,较年初增长2.9亿元,增长2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万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4614元,增长8.7%。
2009年,南乐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工业增加值完成38.9亿元,增长1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7亿元,增长22.3%。通过盘活老企业,九州电缆、德乐食品等企业焕发新的活力;通过技改扩建、链条延伸,广源油脂等优势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通过招商引资,总投资4.2亿元的和美饲料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3.49亿元的五得利食品等9个市控重点工业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全年新上投资百万元以上项目60个,建成53个,其中超千万元项目9个。产业集聚区区域环评获批准,总体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控制性详规和空间发展规划通过市级专家评审。2009年,产业集聚区新人驻企业19家,新项目总投资达12.6亿元。扎实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实行县级干部分包企业制度、首席服务员制度、收费明白卡制度和25天安静生产日制度。
2009年,南乐县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以小麦良种补贴和优质玉米高产开发为契机,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全县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42.89万吨,连续7年增产。其中,小麦面积51.15万公顷,总产25.34万吨,增长3.66%;优质麦面积40万公顷,总产19.92万吨;玉米面积54.73万公顷,总产27.5万吨,增长69.50%;棉花面积3100公顷,总产180吨;花生面积5.48万公顷,总产1.9万吨。全县建成万亩示范方17处,千亩方17处,百亩方34处,亩产量分别达到1150公斤、1200公斤、1300公斤以上。投资1150万元的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元村镇、张果屯乡农田机耕路和小型桥梁建成;投资1.87亿元的涉农项目全部完成;杨村乡6.73公顷和寺庄乡1066.67公顷优质粮食产业丁程标准良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83.98万元的抗旱应急水源建设项目全部完工;福堪等3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基本完工;第三濮清南治理及新马颊河改道工程竣工;解决了17个村3.1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沼气池1229座,新增农村沼气户6220户。
全国500强之一五得利集团在南乐县投资1.8亿元组建南乐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肉鸡屠宰加工,提升畜产品加工业。全年新增畜产品加工企业3家,总数达到14家,年加工能力达到16万吨。新增饲料加工企业6家,总数达到16家,总生产能力达到13.8万吨。完成4个项目的建设,分别是全国秸秆养畜示范县续建项目、2008年度生猪标准化养殖建设项目、2008年度现代牛业生产发展项目和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争取上级资金935.43万元。重点推广玉米秸秆青贮和肉牛快速育肥技术,瘦肉型猪快速生长技术、蛋鸡高产技术、肉鸡快速生长技术和环保养猪技术等20多项新技术,共建立121个肉牛示范点和8个环保养猪示范场。全县26个畜产品产地和6个无公害畜产品企业获得认证。全年新建5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小区12个,肉牛存栏新增2万头,出栏65万头;山绵羊存栏6万只,出栏7万只;家禽存栏1800万只,出栏3000万只,肉类总产达到9.5万吨,禽蛋产量达到9万吨,奶产量达到6000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8.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6%。
南乐县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林业生态县”荣誉称号。2009年完成造林面积3026.67公顷,植树220万株。完成生态林工程造林2306.67公顷;建设速丰林基地720公顷;完成森林抚育3713.33公顷,造林面积核实率达到100%,造林成活保存率达到95%,精品工程率达到65%。新建和完善标准化农田林网2.3万公顷。完成70个村庄的围村林建设任务,造林413.33公顷,6个村达到绿色家园建设标准。完成义务植树150万株。发展林下经济1933.33公顷(2.9万亩),完成林业总产值4.61亿元。建设林业科技示范基地333.33公顷(5000亩),完成林业育苗100公顷,其中订单育苗17.33公顷(260亩)。全县经济林面积达到0.58万公顷,总产量达7.3万吨,2009年1月,南乐县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林业生态县”荣誉称号。出台加快蔬菜和节水莲藕发展的政策措施,新增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7个,2333.33公顷(3.5万亩),全县蔬菜复种面积达到11200公顷。
2009年,南乐县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区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累计投资1.74亿元,完成县城供水主管网10公里的清洗,改造延伸支管网26公里,铺设排水管网1.31公里,县城居民用上干净达标的自来水。实施兴华路、光明路综合改造,完成老城西大街、南北大街改造和10条背街小巷整治,硬化路面7831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网20公里。总投资超亿元的新天地购物中心建成使用。总投资839万元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基本完工。设立城建治安室,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开展县城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长年影响县城交通的主要路口夜市、摊点等被规划搬迁到合适位置,主要街道全部实现无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和乱摆摊点现象,环境卫生实现一天两扫、全天保洁,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规划调整客运班线21条,更新城乡班车88辆;32个通村公路项目全部完工,新增通车里程52.4公里;大广高速北延工程有序推进。投资300万元的省道301线大清桥改建工程全部完工。投资1100万元的国道106线县城西环岛至河北界中修工程竣工通车。投资2555万元的南乐县城至大广高速连接线改建工程拆迁工作已完成95%。
2009年,南乐县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实施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4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1项,省国际合作项目1项。新申请专利69余项,新增授权专利26项,国际专利申请实现零的突破。南乐县顺利通过2007年~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并被省科技厅推荐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落实教育公用经费和“两免一补”资金4941.7万元,适龄儿童就学率100%;完成全县所有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和规划编制工作,投资1000万元,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公开招聘97名农村小学教师、40名特岗教师和12名职专教师;恢复县职业中专办学,招收新生1270人。高招再创佳绩,本科上线1436人,上线率45.9%,增长率居全市第一。巩固计划生育国优成果,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为8.9‰。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粮食直补、阳光工程、农机具购置、家电下乡等补贴全部发放到位。强化社会保障,发放低保金1990万元,五保供养金495万元,23732名城乡低保对象和2984名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亿元。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家庭839户,补贴资金148万元。实现劳务输出12.2万人,实现经济收入9.1亿元。城镇失业率控制在2.1%,新增就业人员6390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204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376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补助参合农民35万余人次、4100多万元。城乡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3894万元的县医院高标准病房楼主体工程完成过半;寺庄、西邵等4乡镇卫生院病房楼和10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成投用;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822例;开展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防控工作,全县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完成城区有线电视光缆改造。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排查工作,4个乡镇文化站和23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成投用。信访稳定工作成效显著,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实现国家重大节日期间赴京、赴省零上访目标。2009年3月3日,在全省信访工作会议上,南乐县信访局被评为2008年度全省治理重信工作先进单位。
南乐县耕地储备项目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验收 2009年5月,南乐县2008年耕地储备项目通过省国土资源厅验收。该项目位于元村镇和梁村乡,项目总投资2053.17万元,规模319.01公顷,其中,土地开发面积274.93公顷、复垦面积43公顷、整理面积1.08公顷,共新增耕地306.82公顷。
南乐县6个项目同时入驻产业集聚区 10月30日,6个项目入驻南乐县产业集聚区开工奠基仪式举行。南乐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南乐县县城东北部,规划建设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发展区面积3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2.5平方公里,是2008年河南省首批公布的175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主导产业为食品加工业。6个项目分别是市广源油脂有限公司独资兴建、总投资8000万元的高标准精炼油项目,山东和美集团与市广源油脂有限公司合资兴建、总投资7000万元的饲料加工项目,香港立邦涂料集团独资兴建、总投资1.01亿元的涂料加工项目,河南牧鹤集团独资兴建、总投资5000万元的饲料加工项目,唐山美佳制衣厂投资兴建、总投资4000万元的恒源制衣项目,北京佳合集团与卫星环保机械有限公司合资兴建、总投资1700万元的新型墙材项目。市领导王艳玲、盛国民、姜继鼎、王保华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工奠基仪式。
南乐县公布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9类32项 2009年2月19日,南乐县公布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9类32项。民间文学类包括仓颉传说、三娘子传说、杨家枪谱传说、民间故事、气象谚语;民间舞蹈类包括龙舞、背阁抬阁、狮子舞、八魔炼济公、二鬼板、吕粪太拐他二妗子;戏曲类包括南乐目连戏、大罗戏、五腔调、乐腔、坠子剧、四股弦、提偶戏;曲艺类包括乔派坠子;民间手工技艺类包括草编技艺、手工挂面;消费习俗类包括元村豆腐干、福堪烧鸡、段贾居香肠、崔记灌肠、杨家店;人生礼俗类包括生俗、丧俗;民间信仰类包括仓颉庙会、五楼面人会;杂技与竞技类包括大洪拳、佛汉拳。
崔运宗被评为第二届河南省道德模范 2009年10月29日,南乐县农民崔运宗被评为第二届河南省道德模范,全省获此称号的仅有10人。
南乐县创业孵化园区成立 2009年3月12日,南乐县创业孵化园区成立。县劳动部门向优秀创业商户发放三轮车30辆,以资鼓励。南乐县创业孵化园区位于县繁水街北口,通过为下岗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等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开展专业培训等措施,帮助缺乏创业经验的创业者创业,形成集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创业孵化等“一条龙”服务体系。
南乐县专利农机产品跻身省农机补贴行列 2009年3月23日,南乐县冯老四翻转犁厂研发的专利产品——翻转犁,通过省级鉴定,跻身2009~2010年河南农机补贴行列,每台补贴1490元。新型翻转犁在耕作到地头调头向相反方向耕作时,能够使犁体沿着上一道墒沟继续作业,并使墒沟耕作和秸秆还田一次完成,较老式翻转犁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南乐县被命名为“中国仓颉文化之乡” 2009年5月16~17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组对南乐县申报“中国仓颉文化之乡”、建立“中国仓颉文化研究中心”工作进行考察验收。各专家学者观看了电视专题片《仓颉仓庙》及民间传统舞蹈表演、农民书画展、仓颉陵出土文物展和群众祭拜仓颉活动,认为南乐县作为仓颉造字的重要始源地,史料记载明确,历史遗迹真实且相对完整,民俗文化厚重。命名南乐县为“中国仓颉文化之乡”,并在南乐县建立“中国仓颉文化研究中心”。
南乐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2009年5月6日,南乐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过省级验收。该项目于2007年开始实施,项目资金共计90万元。该项目主要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环节,开展野外调查、采样测试、田问试验、配方设计、配肥加工、示范推广、培训宣传、数据库建设、耕地地力评价、效果评价、技术研发等11项工作。共完成5800个土样的采集和3800个土样的检测工作,推广测土配方肥7万公顷次,完成配方肥推广4.2万公顷次,建立小麦、玉米试验示范区40个,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制定肥料配方8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共实现节本增效6000万元以上。
全省农民工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发放仪式在南乐县举行 2009年8月27日,全省农民工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发放仪式在南乐县孵化园区举行。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王金法,濮阳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海鹰等领导为12名农民工创业者发放14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王金法要求各地市要认真学习南乐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经验,在创新担保贷款办法上下功夫,简化手续和审批环节,缩短贷款审批时问,为农民工创业创造条件。
南乐宏业化工2万吨清洁糠醛项目获国家资金1000万元 2009年8月,南乐县宏业化工2万吨清洁糠醛项目在国家发改委下达的2009年第二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投资计划中,获得1000万元资金支持。该项目总投资904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精馏车间、水解车间、原材料库等生产及辅助设施,购置关键设备。下达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化研发和工艺技术示范。
南乐县世行造林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2009年9月18日,世界银行林业持续发展项目验收组到南乐县验收实施世界银行贷款林业持续发展项目。此项目自2003年1月29日起实施,2009年8月31日结束,涉及11个乡镇、2个农(林)场、91个行政村、2592户农户。共完成项目造林1943.5公顷,其中用材林1325.7公顷、经济林617.8公顷;项目总投资1596.17万元,其中世行贷款764.32万元。项目实施后,用材林达17918.2万元、经济林年收益3526.8万元、育苗年收益132.66万元,并为项目区农民提供56.1万个工日的劳动就业机会。
南乐县天然气主管道埋设完毕 2009年9月2日,南乐县与华润集团安阳燃气有限公司签订城市管道燃气合作合同。该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天然气门站位于杨村乡袁庄村东,占地1公顷,建成投用;县城光明路、兴华路、育才路、化工路的天然气主管道的埋设完成,共4.8公里。
南乐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迅速 2009年8月15日,南乐县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通过省发改委评审。产业集聚区位于南乐县城东北部,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2009年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发展区面积2.5平方公里,是河南省2008年首批公布的175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主导产业为食品加工业,是先进产业集中区、科学发展示范区、改革发展实验区,将发展成为河南省食品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食品加工生产基地。建成后总人口规模将达到5万人。2006年4月,集聚区启动建设,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4.18亿元。建成日处理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100吨的垃圾处理场各一座。2009年,投资3400万元,建设全长4520米的二纵二横4条道路。新投资300万元,铺设自来水厂至集聚区的供水主管网6000米。投资500万元,总长4.8公里的城关沟改道工程基本完工。新增园区用地7.33公顷。投资360万元,铺设天然气管道4.8公里。已具备“五通一平”建设条件。2009年,新人驻企业19家,新项目总投资达12.6亿元。建成投产2个项目、7个在建项目,10个项目已正式签约并完成选址。入区企业达到36家,企业就业人员达到3800人,形成食品加工、饲料加工、生物化工三大支柱产业。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
南乐县城环境综合整治成绩显著 2009年,南乐县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区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背街小巷共硬化路面7831平方米,铺设排水管网1.31公里。完成供水西站两个500立方米、自来水公司院内2400立方米水库的清洗,清洗供水管网10.01公里。昌乐北街铺设排水管道480米,硬化柏油路面2700平方米,铺设人行道步道砖1640平方米、路沿石927.9米,设置检查井30个。开元路、昌州路破损路面修补完成,共1887平方米。光明路、兴华路、开元路等路段下水井清理完毕,共322个。与沿街门店签订“门前三包”协议.500份,清理流动占道摊贩1400余处,沿街经营门店1200余家。拆除大型户外广告165处、商亭58处、电话亭20家、洗车台6处,新规划停车位90处。建成10个垃圾中转站、100个垃圾池。种植各种树木3万余棵;城区草坪修剪6次。共28.67公顷;对南环路杂草整修一次,共9公顷。组织全县干部职工集中开展清扫积雪、铲除垃圾等义务劳动,环境卫生一天两扫、全天保洁,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南乐县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2009年,南乐县共发放各类新农合补助资金3714.15万元,30余万人次参合农民享受到新农合资金补助。其中,24万人次享受到新农合住院补助,共计补助资金3000余万元;28万人次享受到小额门诊补助,共计624.43万元;享受3万元封顶线资金补助23人次。城关、张果屯、千口等8个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备项目总投资410万元,到位医疗设备60台(件),价值共300余万元,并投入使用。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100所,新建34家,改建66家,总建设面积达到1.35万平方米,投资总计695万元,全部通过省、市有关部门审核验收。
南乐县被评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 2009年11月,南乐县被中国残联康复部评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自2007年,南乐县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县”后,共实施免费白内障手术1518例,人工晶体植人率98%,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的患者达97%,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南乐县发现一座宋代烽火台 2009年3月17日,南乐县文物普查队在近德同乡东吉七村西南发现一座宋代烽火台。烽火台平面呈方形,由下至上递缩,用三合土堆筑,现存南北长35米,东西长60米,高4米,表面被杂草、灌木所遮盖。烽火台大部分地基被耕地所吞噬,西侧有马颊河流经。北宋时期,南乐县处于北宋与辽的边界,经常发生战争。北宋政府为了防范外敌在边界沿线设立了烟墩。烟墩,又称烽火台。东吉七村烽火台为研究南乐县古代军事演变及通讯提供了实物见证。
中央电视台七套《乡约》栏目报道南乐小伙三强 2009年10月25日,中央电视台七套访谈节目《乡约》栏目摄制组在仓颉庙广场采访南乐小伙三强。三强原名赵军强,系南乐县寺庄乡豆村人,现任河南省艺术团副团长。2005年获全球华人明星歌手大赛河南赛区通俗组冠军,同年和河南电视台签约并被称为“河南洛桑”。2007年,随中澳文化交流协会组织的“华夏之声”艺术团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荣获“最具民族魅力奖”。2009年被河南省广电局等单位评为2008年度十大魅力人物,同年5月,赴新加坡参加国际流行音乐大奖赛总决赛获优胜奖和最佳表演奖。采访现场,三强用鼻子模仿唢呐、小号和萨克斯演奏《抬花轿》、《欢乐颂》和《茉莉花》等经典曲目。
南乐县组织环卫工人观看《水秀》杂技表演 2009年10月18日,在迎接全省第十二个环卫工人节之际,为感谢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南乐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环卫工人及干部职工1100余人在濮阳水秀国际大剧院观看水秀杂技表演。《水秀》以优雅的音乐、高难惊险技艺、蕴含的深刻内涵,切实让环卫工人欣赏了一场精彩无比的水上表演。
南乐县城区有线电视数字转换完成 2009年10月15日,南乐县广电局与浙江象山巨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南乐县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达成协议,这标志着全市首个县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启动。该工程总投资9000万元,县城区主干光缆架设已完成60%,县城5000余户数字电视转换已完成。数字化转换完成后,有线电视用户可享受到不少于100套网络传输的高质量电视节目。
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到南乐观摩 2009年11月3日,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副省长张大卫率全省第二次重点项目巡回观摩团到南乐县观摩产业集聚区、五得利肉鸡屠宰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陈全国要求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以大招商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明确目标,创新举措,确保重点项目的建设施工及全年经济目标的完成。
南乐县与浙江省象山县缔结友好县 2009年12月3日~5日,南乐县县委书记魏凤朝、县长王秋芳等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率党政代表团一行60余人到浙江省象山县开展缔结友好县活动。活动期间,在象山县举办了南乐、象山政情交流会。南乐县县长王秋芳与象山县县长李关定签订缔结友好县协议书,南乐县广电局与浙江巨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约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为进一步加深南乐县与象山县两地商会友谊,更好地为两县企业互通信息、拓展市场、开展商贸合作服务,南乐县在象山举行招商引资项目发布会暨缔结友好商会签约仪式。南乐县党政代表团还到象山县巨鹰集团、天安集团及上海市闵行区大金空调有限公司、紫竹高科技园区和紫竹工业园区进行参观考察。推介该县农副产品加工、肉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商品物流等4个重点产业10个重点招商项目。
南乐县小伙赵亮比姚明高20厘米想申报吉尼斯 赵亮出生在南乐县梁村乡西崇町村,小时候就比同龄人高一大截儿,饭量也十分大,八九岁时,一顿饭吃三个大馍,比别的孩子高出一头,12岁时,一顿饭就能吃8个馒头,再加上3盘菜。16岁时,赵亮一年能长10厘米,身高达1.9米,2007年长到2.4米,2009年长到2.46米。赵亮很有力,拎着100斤粮食就能跑,赵亮穿的鞋在国内买不来,穿的一双62码运动鞋是在美国买的,相当于国内的55.5码。他的双手像小伞鞋子似小船,赵亮之高是“正常发育,身体健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杨小姐证实说,最新人选吉尼斯“亚洲第一巨人”的是重庆人张俊才,身高2.42米,入选时间是2006年。听说有位河南汉子身高2.46米,她表示,非常欢迎赵亮申报吉尼斯纪录,他的身高比姚明还高20厘米。
南乐县新天地购物中心隆重开业 2009年12月31日,南乐县最大的购物中心——新天地购物中心隆重开业。新天地购物中心由河北省五得利集团投资建设,地处南乐县城中心地段,占地面积1.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主体楼高24米,单层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总投资超亿元,主体四层,局部五层,集批发零售、购物休闲、写字楼为一体,有11部电梯、中央空调,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首家综合经营的商贸流通中心。开业之际,新天地购物中心邀请梨园春艺术团和邯郸市心连心歌舞团演出7天示贺。
南乐傅潭芝麻香型酒通过省级专家鉴定 2009年,河南省傅潭酒业有限公司新研制成功芝麻香型系列酒,成为河南省首家研制生产芝麻香型酒的企业。5月,在县质监局与河南省傅潭酒业有限公司组织召开的芝麻香型白酒鉴定会上,省级白酒专家对傅潭芝麻香酒进行现场鉴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傅潭芝麻香酒生产工艺达国内先进水平,各项指标均达到优级标准,具备批量生产的条件。
南乐县被确定为国家级散装水泥推广工作示范县 2009年11月,南乐县在全国散装水泥推广经验交流会上作为唯一做典型发言的县级单位,被确定为国家级散装水泥推广工作示范县。南乐县以散装水泥配送中心和混凝土有限公司为主导企业,以农村使用散装水泥为重点,大力拓展市场,在全县12个乡镇106个行政村建设配送网点,建成县城东、西两个混凝土基地,拥有750搅拌生产线四条,混凝土运输车10辆,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使用混凝土推广配送工作。2009年元至7月份推广使用散装水泥7万余吨,散装率达到65%以上。
南乐县城关镇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2009年,城关镇确立“工业立镇、工业富镇、工业强镇”的指导思想,实施优惠政策,合理利用闲置资产,坚持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强化项目建设,发展工业经济。全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6.4亿元,同比增长19%;工业增加值完成4亿元,同比增长18.9%;实现利税1.2亿元,同比增长12.1%。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家。分别是:投资8000万元的五得利肉鸡分割项目、投资1500万元的宏业汇龙化工有限公司过碳酸钠技术改造项目和投资1000万元的宏增利粮食储备库项目。新上百万元项目7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2家,形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草制工艺品和棉纺四大支柱产业。
西邵乡节水莲藕种植形成特色产业 2009年,西邵乡大力发展节水莲藕,成立莲藕协会和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引进优良品种,实现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市场销售,使藕农足不出村就能卖到好价钱:并聘请专家定期到田间地头授课,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南乐县出台《关于加快节水莲藕产业发展的意见》,全面提升以西邵乡为中心的节水莲藕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西邵乡节水莲藕高效园区位于黄河故道区,原有面积66.67公顷南乐县西邵乡节水莲藕种植2000亩(1000亩)。2009年,新开挖藕池86.67公顷,共涉及9个行政村。从湖北引进鄂莲5号、武莲4号等优良品种,亩产增至2000公斤~3000公斤,亩均效益7200元~1万元。2009年,全乡莲藕总面积突破133.33公顷(2000亩),乡党委政府制定出3~5年内发展节水莲藕总面积666.67公顷(1万亩)的规划,涉及沙区10个行政村。
韩张镇畜牧养殖蓬勃发展 2009年,韩张镇采取“龙头连基地带农户”的养殖模式,不断加大链条拉动力,积极扶持畜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濮阳尊驰牧业生物科技有限有公司新投资100多万元,引进了西门塔尔品种肉牛200多头,现在奶牛、肉牛总量已经超过600头。新增500头以上养牛小区1个、3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2家、肉鸡养殖小区2个。新发展养鸡专业户112户,养猪专业户36户。新增青贮1.9万立方米。2009年,全镇肉牛存栏新增2000头,獭兔存栏新增1万余只,大牲畜存栏3.1万头,生猪存栏4.9万头,家禽存栏240万只。肉类总产达9689吨,禽蛋总产7369吨。
梁村乡蔬菜经济进一步发展 2009年,梁村乡成立无公害蔬菜技术生产推广领导小组,利用电视、广播等方式,宣传发展蔬菜种植业。2009年,西崇町新建蔬菜大棚25座,农民人均增收.3500元;安庄新建蔬菜大棚25座,投资62.5万元,占地20公顷,年产值达100万元。全乡蔬菜大棚已达60余座,农民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进行各类蔬菜的生产,引进的无公害蔬菜全部为优质高产抗病品种,基地室棚所统一使用长寿无滴膜,夏秋配套应用防虫网,选择高效低毒、残留期短的农药。该乡建立肥料、农药、种子等规范化使用与管理制度,购置检测仪器和设备,建立检测中心,对达不到标准的严禁上市,并在主要市场和示范村建立检测点,应用农药速测卡进行检测,确保基地生产的蔬菜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
杨村乡大力发展工业 2009年,杨村乡建立在外任职和经商人员资源信息库,发布招商信息,努力引进项目。年内,引进和开工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投资1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分别是投资1700万元的石膏砌块项目,占地2.09公顷,年产石膏自保温外墙砌块能力220万平方;投资1200万元的恒盛棉纺织厂扩建项目,扩锭细纱机规模11520锭,AB双股细纱1440锭,扩建后企业总规模超过两万锭;投资1000万元的发制品生产项目,年生产能力10万套,产品远销美国、西欧等国家。全乡规模以上企业8家,全年限额以上工业产值12亿元、营业收入11.8亿元、增加值3.5亿元、利润1.3亿元,税金26万元。招商引资9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