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2009年,学院在岗在编教职工734人。其中,正高职称29人,副高职称228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54人,双师型教师296人。在校学生14651人,其中成人本专科生3066人。事业费收入5332万元,固定资产4.25亿元,馆藏图书88.9万册。建有85个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和实习实训基地。设有人文科学系、政史与法律系、外语系、体育系、数学与信息工程系、艺术与装饰工程系、石油化工与环境工程系、物理与机电工程系、生物工程与农业经济系、工商管理系、建筑工程系等11个教学系、43个专业。有成人教育部、广播电视大学工作部、实训中心、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等业务部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增至3个。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增设4个专业  2009年,学院依据新农村建设和基础教育需求,增设农村行政管理、音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等4个专业。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水平提高  2009年,学院按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加强院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选派12名院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主持人参加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修班学习,提高精品课程建设水平。《电视技术》和《数控机床技术》被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为2009年度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课程。全院省级精品课程、优秀课程分别达到5门和2门。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009年,学院继续实施人才兴校工程,修订《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量化标准及核定办法》,制订名师培养与选拔方案,培养优秀教学团队,邀请省内外专家教授来院讲学、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做兼职教授,选派专业骨干教师作访问学者,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推广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有8名教师晋升为教授,21名教师被评为副教授。学院拥有教授29人,副教授152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学历(学位)147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2人,省级优秀专家8人,市厅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37人,院级教学名师5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取得新成果  2009年,学院完善科研奖励办法,调动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全院教师发表论文60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60多部,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结项2项,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结项13项。获河南省第五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8项,河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10项,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4项,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2项。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2009年,学院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营销与策划专业同百姓量贩集团采用校企深度融合.机电一体化专业同濮耐集团采用订单培养,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同中原油田采用“2+1”,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同科研院所合作采用项目驱动等培养模式。数控技术课把车间搬进课堂,市场营销课采用前校后厂等教学模式。组织师范教育专业学生300余人下乡顶岗支教。组织学生参加濮阳市首届大中小学生规范字书写比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推荐10名学生参加省级教学技能比赛,5人获二等奖。组织学生参加全省数学建模技能比赛活动,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改善办学条件  2009年,学院利用市政府贴息的国家开发银行贷款5000万元,新建学生宿舍楼1.7万平方米,增加学生床位3000个,改造3栋教学楼,扩大教学用房面积2774平方米;开工建设1.8万平方米的综合实训楼,完成主体工程。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综合型多功能现代化体育馆——濮阳市体育馆在学院开工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生物技术实训基地被确定为省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争取同家、省、市财政支持资金450万元,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学院拥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招生就业工作  2009年,学院按照“立足河南、辐射周边、面向全国”的工作思路,制订招生工作方案,科学组织,合理安排,阳光操作,搞好服务。报考学院考生21070人,其中第一志愿5360人,录取5016人,报到4019人,报到率80.1%。组织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到会用人单位218家,提供就业岗位5386个。组织40余次专场招聘会,向毕业生发放《就业服务手册》,提供就业指导及信息服务。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邀请全国著名就业指导专家、企业家为学生作创业经验报告。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加河南省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河南省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最佳组织奖。共有大专毕业生3075人,初次就业率为92.13%,年底就业率为96.29%。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工作获多项省以上荣誉  2009年,学院制定《成人教育工作暂行规定》,与郑州大学等院校联合办学,招本科生210人,毕业104人。高师本科、自学考试报考学员2049人,毕业871人。举办商业美术设计师等短期培训班,培训学员756人。组织远程开放教育招生丁作,招收开放教育、网络教育学生1130人。获全国电大优秀考点、全省电大考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电大教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电大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09年,学院利用五四运动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完善院系两级QQ群和“高校通”网络信息发送平台,学院网络协会被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授予省优秀学生社团称号。对8个省级先进班集体、30名省级三好学生、11名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名省级优秀团员、106名省级优秀毕业生和1045名院级优秀毕业生进行表彰。开展“走访学生宿舍、倾听学生心声”及“文明宿舍”每月评比活动,在公寓建立学生团组织,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获濮阳市关心支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帮扶特困学生  2009年,学院制定《关于规范校内勤工助学活动的意见》,发放学生奖助学金、生活补贴665.9万元,学生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学生资助费153.15万元,为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116个。开展贫困学生帮扶活动,接纳社会援助资金7万元,资助20多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濮阳市首次开展高校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  2009年,濮阳市首次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3月,市教育局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选派84名师范生组成38个支教小组,赴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的42所农村学校开展实习支教工作。实习学校建立完善安全责任制、量化考核制、检查评比制等制度,对实习支教师范生进行全程指导和跟踪管理。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选派一定数量的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不定期进行巡视和辅导;市、县城区下乡支教教师采取多种形式对实习支教师范生进行业务指导。期满经鉴定,本批学生全部合格,其中,9名学生被评为优秀等次。

附:受国家、省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一、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一)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
   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全国模范教师(2人)
            张增军  濮阳县海通乡中心校
   武凤霞(女)市子路小学
(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
   张玉田  市教育局
二、受教育部表彰的先进个人
(一)全国优秀教师(6人)
            于文玲(女)  市实验小学
            郭慧芬(女)  濮阳县实验小学
            时爱玲(女)  高新区王助乡西郭占村小学
            张文峰(女)  清丰县六塔乡  初级中学
            葛庆霞(女)  南乐县一中
   黄  铭        台前县一高
(二)全国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1人)
   谢宪立  范县教育局
三、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表彰的先进集体、个人
(一)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个)
            市实验中学
   市油田第一小学
(二)河南省优秀教师(24人)
            刘献玲(女)  濮阳县城关镇第三中学
            吴桂冬(女)  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
            李艳丽(女)  濮阳县第一中学
            李凤梅(女)  濮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李建玲(女)  清丰县第一实验小学
            丁征献  清丰县第一高级中学
            贾艳玲(女)  清丰县实验初级中学
            李慧丽(女)  南乐县城关镇中心校
            库俊强  南乐县第一中学
            胡化矿  范县第一中学
            师玉芳(女)  台前县第一初级中学
            刘中乐  华龙区高级中学
            王青月(女)  华龙区高级中学
            张红军  高新区第一中学
            郭俊强  市油田第二高级中学
            赵连申  市油田第一中学
            陈建军  市油田第十二中学
            孙金平(女)  市油田第十中学
            韩希川  市第一中学
            靳玉涛  市实验中学
            丁桃红(女)  市第五中学
            周筱岚(女)  市第八中学
            焦丽娟(女)  市第二实验小学
   祁建立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三)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3人)
            黄新杰(女)  市教育局
            王凤彬  市第一高级中学
            路  云(女)市高等教育函授站
四、受省教育厅表彰的先进个人
(一)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2人)
            史续如  濮阳县王称堌中心校
            程惠芝(女)  濮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常银喜  濮阳县郎中乡中心校
            冯宏勋  濮阳县胡状乡中心校
            张怀文  清丰县城关镇中学
            丁章波  清丰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张芳科  清丰县第一高级中学
            睢东林(女)  南乐县实验中学
            石翠红(女)  南乐县近德固乡中心学校
            盛福霞(女)  范县实验中学
            张传华(女)  台前县城关镇中学
            李  静(女)  华龙区实验小学
            王永启  高新区第五中学
            陈延敏  市油田第三高级中学
            宋海英(女)  市油田第一小学
            韩炳舜  市油田四高
            朱海红  濮阳外国语学校
            李红军  市综合高中
            周瑞花(女)  市第三小学
            张  鑫(女)  市实验幼儿园
            王晓莉(女)  市学校卫生保健站
   赵  萍(女)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二)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3人)
            曹瑞芹(女)  濮阳县教育局
            朱效令  台前县第一高级中学
   邢可增  濮阳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