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县产业集聚区
台前县产业集聚区

台前县产业集聚区  概况2008年10月,台前县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台前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台前县新城区西南部,总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东起台孙公路,西至白姜公路西450米,南起黄河大堤,北至孙张公路北约350米,其中起步区面积0.6平方公里,发展区面积2.2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3.2平方公里,是省政府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发展定位是:以羽绒及其制品加工为主导,以石油化工、现代物流为支撑,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建设集羽绒、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城市功能区,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精心编制各项规划  2009年,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台前产业优势,聘请有资质的部门精心编制产业集聚区各项规划。在规划指导下,逐步实施,统筹安排基础设施、企业项目、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各项工作。总体发展规划由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于8月14日一次性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空间发展规划暨控制性详细规划由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于9月份通过市规划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于11月23日顺利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规划环评报告书通过省环保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予以调整,并通过省政府批复。

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升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台前县通过财政投入、银行贷款、民间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产业集聚区道路、供排水、供电、通信、标准化厂房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升集聚区基础设施条件。至2009年底,开工建设概算投资3750万元、长2100米宽60米的孙张公路拓宽工程、概算投资5600万元长4530米宽40米的中心大道,概算投资4800万元长3800米宽40米的西环路三条主干道,形成集聚区基本框架。开工建设概算投资5000万元的35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开工建设概算投资4000万元的供排水工程。投资500万元,架设改造35千伏、10千伏电力线路10公里。

工业项目建设见成效  台前县产业集聚区是在原羽绒工业园、恒润化工园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的,原有工业企业1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主要有河南省雪鸟实业有限公司、濮阳市恒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台前县强盛羽毛制品有限公司、台前县红兴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濮阳市豫东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台前县鹏达羽毛制品有限公司等。其中雪鸟实业、恒润化工为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拥有“鹅绒裘”、“碳五树脂”两项国家授权专利。至2009年底,通过招商引资,共引进入区项目29个,概算总投资7亿余元,新征地开发面积1000余亩,主要有:从哈尔滨引进的北方精密轴承生产项目、从浙江引进的华泰羽毛制品加工项目、从山东省引进的勇强实业公司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及一批汽车配件生产项目等。年后这些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后,将大大增强台前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促进集聚区快速健康发展。

投融资平台建设进展顺利  2009年,为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资金投入,成立台前县隆盛投融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台前县易源投资有限公司、河南省雪鸟投资担保有限公司3个投融资平台,注册资本分别为1000万元、1100万元和2450万元,缓解了集聚区建设资金难问题。

优化建设发展环境  2009年,台前县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集聚区建设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同时制定《台前县关于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关于扩大信贷投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切合台前实际发展需要的政策,各有关单位结合自身职能也分别制定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具体措施。对外来投资者,从咨询考察、项目签约、手续办理到建设运营实行全方位、一条龙服务。严厉打击扰乱企业经营、项目施工的不良行为,设立重点工程建设环境治安室,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的建设发展环境。

强化督促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009年,台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到产业集聚区现场办公,督促检查集聚区建设进度,研究解决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定期召开有关乡镇、县直有关单位项目建设工作会,掌握入区项目的进展情况,制定下步措施,确保各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监察局效能办、县电视台对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进行定期督查,定期通报项目建设情况,形成了配合联动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