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综述
中原油田综述

中共中原石油勘探局委员会
    书  记  沙启军
    副书记  孔凡群  王亚钧
    常  委  孙清德  杜广义  王寿平  黄艾华
中原石油勘探局
    局  长  孔凡群
    副局长  沙启军  孙清德  杜广义  黄艾华
中原油田分公司
    代  表  沙启军
    总经理  孔凡群
    副总经理  王寿平  焦大庆  吕新华
    总会计师  王红晨
中共中原石油勘探局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  王亚钧
中原石油勘探局工会委员会
    主  席  王亚钧

油田概况  中原油田为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简称中原石油勘探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简称中原油田分公司)的总称,主要从事油气田勘探开发、炼油与天然气深加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等业务,勘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东濮凹陷、四川普光气田、内蒙古探区。1975年9月7日,濮参1井喷出工业油气流,发现了中原油田。1998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划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管理。至2009年底,中原油田有直属单位61个、机关处室32个、机关直属单位22个,用工总量92994人,其中正式员工62948人。有专业技术人员9744人(不含管理技术人员),包括高级技术职称762人、中级技术职称4381人、初级技术职称4601人。中原油田总资产593.87亿元,固定资产原值380.68亿元、净值162.51亿元,累计上缴税费448亿元,年经营收入300多亿元。油田基地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职工家属24万人。
    中原油田油区所在地东濮凹陷地跨河南、山东2省6市12个县区,勘探开发区域面积5300平方公里,1979年投入开发,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79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317.46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1.26亿吨、天然气327.44亿立方米。国内的普光气田勘探面积1116平方公里,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121.73亿立方米,建成100亿立方米/年生产能力;内蒙古探区面积3万平方公里,成为油气主业资源接替阵地。
    自国家“八五”规划,中原油田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至2009年底,中原油田有400多支队伍在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施工,形成西南、西北、东北、陕北、华北5个区域市场;116支队伍在国外10个国家作业,形成非洲、南美、中东、中亚、东南亚5个国际市场。中原油田连续9年跻身全国对外承包工程30强,连续9年荣获河南省外经业务完成营业额状元等称号,并进入全球工程承包商100强。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送温暖工程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2009年,中原油田统筹油气主业、石油工程、社会化服务三大板块的协调发展,油田勘探开发、普光气田建设、石油工程、社会化服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新增探明含油气面积20.69平方公里,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930.65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1.8亿立方米,合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48.65万吨;生产原油288.94万吨、天然气9.26亿立方米,加工原油80万吨。完成二维地震4878公里、三维地震1.594平方公里,石油钻井821口,钻井进尺242.44万米。完成工业总产值218.9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77.61亿元,实现利税2.28亿元。综合能耗114.25万吨标准煤。

油气勘探取得新成果  2009年,中原油田按照“立足东濮凹陷、拓展白音查干、积极评价新区”的勘探方针,加强精细勘探和分层系评价,应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油藏解剖,寻找优质储量,取得重要成果。东濮凹陷复杂断块群和构造一岩性油气藏取得进展,新霍构造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67万吨,在文卫、马寨等地区探明油气地质储量655万吨,濮深18井获高产油气流。在白音查干凹陷加大滚动勘探和深层评价力度,部署实施锡23井等重点探井,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27万吨。查干凹陷勘探取得重要突破,系统分析评价乌力吉构造,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468万吨,深层、浅层均展示出良好勘探前景。普光气田进入海相、陆相立体勘探新阶段。年内,中原油田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48.65万吨,探明储量当年动用率78%。12月20日,中原油田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报告通过国家储量委员会专家组审查验收。

油田稳产基础不断加强  2009年,中原油田开发系统以提高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为重点,深化油藏经营管理,加强精细调整挖潜,在5个方面取得成效。(1)新区产能建设稳步推进,动用石油地质储量1308万吨,新建产能19.1万吨,产能达标率93.14%。(2)老区稳产基础逐步增强,自然递减率减缓,地层能量和综合含水率保持稳定,水驱控制、水驱动用程度分别提高2.98和2.26个百分点。(3)天然气开发管理明显加强,自然递减率下降8个百分点。(4)气驱先导试验有序推进。天然气驱预测采收率提高22.54个百分点,二氧化碳/水交替驱预测采收率提高7.9个百分点,空气泡沫调驱见到效果。(5)系统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夜景效率得到提高。与2007年相比,机采系统效率由26%提高到28.5%,集输系统效率由44.7%提高到45.2%,注水系统效率由47%提高到48%,电力综合网损由10%下降到9.5%。

普光气田安全投产试运  2009年,中原油田针对普光气田高含硫气田特点,优化气田开发方案与井位设计,精心组织作业施工和地面建设,确保普光气田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普光气田主体开发井优化和钻井工程全面完成,38口开发井均钻遇优质气层。一期20亿立方米产能9口井,单井平均实测无阻流量585万立方米,比预测增加59万立方米;二期85亿立方米投产作业完井24口,单井实测无阻流量平均487.86万立方米。集输工程全面竣工,一期20亿立方米集输工程投入生产,二期85亿立方米集输工程进入联调。天然气净化厂工程进展顺利,有3套联合装置进入试车阶段,另有3套联合装置进入调试阶段,于10月12日投产试运。

石油工程业务稳步发展  2009年,中原油田各专业化公司不断优化市场、人才、装备、技术等资源,实现石油工程市场稳步发展。5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中原油田召开打造石油工程“铁军”现场会,总结推广中原石油工程的经验和做法。中原油田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市场。国内外部市场,不断优化结构,加强统一管理,石油工程队伍承担西北、东北、川东北等项目的建设任务,提高石油T程技术总承包、地面工程EPC总承包综合服务能力,确保了生产经营稳定运行,国内外部市场实现收入61.58亿元。国外市场坚持规范管理、互利双赢、扎根海外、长期发展,实现市场结构进一步向高端高效市场优化、队伍结构进一步向潜力市场优化、项目结构进一步向技术配套方向优化的“三个优化”。苏丹、沙特、也门、哈萨克斯坦等海外市场实现市场规模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国外市场实现收入5.13亿美元,新签合同53个、合同额6.28亿美元,同比增长22.4%。年内,中原油田完成5000米以上深井、超深井69口,钻井周期同比下降12.82%,机械钻速同比提高14.32%;创国家企业钻井新纪录9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钻井新指标6项,再次入选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19强、国际承包商112强。

科技进步实现重要突破  2009年,中原油田结合勘探开发和石油工程需要,成立科技工作组9个、开发关键技术项目组14个、石油工程技术项目组5个、积极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以重点项目突破带动相关技术配套水平的提高。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形成礁滩相储层评价与预测等关键技术8项,取得技术创新6项,申报专利5项,研发新装置4项和新产品5个。建立东濮凹陷稳产资源基础研究成藏模式8种,指导老油田精细勘探。14项开发关键技术见到成效,4项攻关技术在微构造刻画、薄层识别、深层开窗侧钻等方面取得突破,9项推广技术应用效果较好,其中引进的水力喷射压裂技术工艺成功率100%。石油工程技术配套逐步完善,开展5个方面、18项配套、70个课题的攻关研究,水平井、超深井、气体钻井、复杂结构井、复杂地表地震、大型酸化压裂等技术日趋成熟,高分辨率测井、水平井射孔技术取得进展。

企业精细管理见成效  2009年.中原油田理顺运行机制,建立油藏经营管理五项运营机制、普光气田“油公司”运作机制、石油工程区域一体化机制、社会化服务建立“四个体系”,形成油田特色管理模式。完善投资成本预算长效控制机制,加强重大项目优化决策、效益评价和过程管理。加强内控管理、审计监督、效能监察和财务稽核,内控工作居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油田企业前列。全面深化HSE管理,开展“我要安全”等主题活动,加强安全监管和安全环保工作,工业“三废”实现零排放、零污染。搞好节能减排,与“十五”规划末相比,油田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下降20.7%,用电总量下降3.5亿千瓦小时。修订完善22个专业队种的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开展“五项劳动竞赛”、“创名优工程、树中原品牌”竞赛和“优质服务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