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1999年,濮阳市在林业工作中深入贯彻省、市林业会议精神,以初步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认真落实《河南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平原绿化高级达标,抓好中原绿色庄园建设,强化林果基地管理,坚持依法治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促进林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全市林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市委、市政府把造林绿化置于事关全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要求把林业作为生态市建设的重点工程率先启动,明确提出"到2000年,力争实现全市平原绿化整体高级达标",确立了"完善林网抓死角,整体推进抓提高,突出重点抓精品,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的工作思路。为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廷远任组长的"濮阳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召开5次林业专题会(即全市实现平原绿化高级达标暨99春季植树造林动员大会,市绿委第十六次全会,全市林业暨绿色通道建设工作会,全市农田林网、通道绿化暨林木管护现场会,生态市建设林业重点工程启动会),对林业工作进行动员安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协调资金,分管领导直接到一线指挥,直接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带动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真抓实干。市、县(区)林业部门实施科学造林,严把苗木质量关和栽植质量关,有效地提高了造林质量,新植幼树成活保存率达到90%以上。全年共完善农田林网116.2万亩,占目标的135.3%,新建农田林网18.7万亩;发展乔灌结合立体结构农田林网52.4万亩,占目标的100%;绿化路沟渠2187公里,占目标的399%;全市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88.5%,路沟渠绿化率达到95%;抓好了孟轲、两门、五星、八公桥、户部寨、纸房、大流、韩村、大屯、张果屯、西邵、龙王庄、颜村铺、孟楼、清水河、打渔陈等16个高标准绿化示范乡(镇)的绿化,占目标的100%;完成治沙造林1.1万亩,成片造林1.74万亩;全市植树总株数达470.6万株;完成林业育苗5101亩,中幼林抚育4.8万亩,分别占目标的113.4%、160%;抓好了4万亩果树高产示范园开发和2万亩中低产果园改造,全市干鲜果品总产量达到12.6万吨,分别占目标的100%、100%和109.6%;防治果树病虫害136万亩次,防治林木病虫害432万株,分别占目标的136%、144%;抓好林果技术推广与普及,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5万人次,引进林果新品种45个,推广新成果、新技术10项,分别占目标的125%、562.5%和125%;加强乡级林站建设,台前县于年底实现了标准化乡级林站建设合格县创建标准,9个乡(镇)林站全部达到建站"十项要求"。同时,全市又建成了王助、大屯、元村、濮城、庆祖等5个乡级林站精品示范站,占目标的100%。全市乡级林站精品示范站累计达到13个;完成了中原绿色庄园规划设计方案的审定,3月份正式动工兴建,年内完成投资800万元,园区主要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园林绿化框架初步形成。游乐招商项目先后签约5个,合同金额1200万元,其中动物园和跑马场已动工兴建。园区将于2000年"七一"前夕开园;完成了106国道、濮台公路(市区、清丰、濮阳县段)、西外环路、黄河路西段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任务,绿化总长度100公里,植树40余万株,通道绿化水平跃居全省领先地位;按照查漏补缺、完善提高的原则,完成园林城市大环境绿化完善补植任务,植树12万株,占目标的109.1%。市林业局荣获"一九九九年度全省先进市地林业局"称号,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立功单位"、"市直文明机关"。
【中原绿色庄园建设】 中原绿色庄园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199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区、市开发区和市公路、交通、打台办、水利、电力、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林业部门把园区规划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倾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奋力攻坚。园区自3月份正式动工兴建,年内实际完成投资800万元,基础设施和造林绿化任务实现大头落地。共硬化道路广场3.1万平方米,供排水管网覆盖全园,高低压输电主线路已投入运行,总面积4万平方米的湖区和小溪修砌工程基本竣工,园区地形整理基本完成,动土约20万立方米,四周围墙全部建成,园区已实现封闭管理,大门、桥梁、小品等管理服务设施正加紧施工;园林绿化框架已基本形成,共植树7万余株,拥有树种186个,品种约400多个,防护林和果园长势良好;游乐项目招商形势喜人,先后签约项目5个,合同金额1200万元,其中动物园和跑马场已动工兴建。预计2000年"七一"前可按期开园。中原绿色庄园的动工兴建,标志着濮阳林业开始向可持续、高效益、多功能的现代林业转变,为濮阳市林业进入新世纪的第二次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制订生态市林业工程建设规划】 为适应国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199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设想,并将林业建设放在生态市建设的首位,要求先行一步,率先启动。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市林业部门先后赴云南、广东、海南、山东、北京等地,就生态市规划建设进行考察咨询,市委、市政府多次听取市林业部门汇报,专门开会研究商讨。为给生态市规划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市政府于8月-10月,在邀请省林业厅专家培训指导的基础上,组织市、县(区)林业技术人员,完成了全市五县一区森林资源清查任务。市林业局制订出生态市林业工程建设规划初稿后,多次到郑州、北京等地,请专家学者论证,广泛征求多方面意见,力求规划既要高标准,前瞻性强,又要切实可行。规划用五年时间,实现"城镇绿化出精品,骨架绿化上水平,沙丘绿化固尘沙,大田绿化披绿装",全市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17%上升到25%,力争把濮阳建成集森林防护、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中原绿洲"。
【生态市林业重点工程启动】 11月12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就建设生态市作了总动员。11月1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生态市建设林业重点工程启动会,会上市委副书记徐教科与各县(区)签订了造林绿化责任目标,明确了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拉开了生态市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序幕,全市迅速掀起了以绿色通道工程绿化为主的冬季造林高潮。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承包了绿色通道工程责任段,多次到现场检查、督促。市委书记张世军、市长黄廷远就绿色通道规划林带占用土地和所需苗木资金问题,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研究解决,有力地推动了绿色通道建设。为从根本上解决通道绿化占地问题,调动群众造林护林积极性,市政府决定,对通道绿化占地,市财政按每年每亩180元的标准,县(区)财政每年每亩不少于100元的标准给群众经济补偿,林业收入全部归群众所有。为提高造林质量,市林业局实施科学造林,统一勘察,统一规划,统一调运苗木,严把质量关,加强对工程实施督促指导,县(区)、乡(镇)政府负责组织挖坑、栽植、浇水及栽后管理。市公路总段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贷款200万元支持通道绿化工程建设,绿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支持造林绿化工作,市、县(区)各机关单位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挖坑,出现了全社会办林业的良好局面。经过冬季一个月的奋战,高标准完成了106国道,濮台公路市区、清丰、濮阳县段,西外环路,黄河路西段总长100公里通道绿化工程任务,公路两侧各植树10行,林带宽度15米-18米,共植三倍体毛白杨、垂柳、苦楝等优质苗木40万株,通道绿化水平跃居全省领先地位。
【县(区)森林资源清查】 为查清全市县级森林资源现状,分析、检查林业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和经营管理效果,更好地实施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规划,编制"河南省2001年-2005年采伐限额方案",以及制订濮阳生态市林业工程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省林业厅统一部署和市政府安排,市、县(区)林业部门抽调100余名林业技术人员,在省林业厅专家集中进行培训指导的基础上,分成25个工作组,严格按照《河南省县级森林资源清查操作技术细则》,于8月下旬至10月底,历时2个多月,圆满完成了省统一布设在全市共2115个样地(每样地面积为0.08公顷,正方形,边长28.28米)的外业调查和内业计算汇总工作。
清查结果显示:全市阔叶林面积18960公顷(其中经济林面积14522.6公顷,用材林、防护林4437.4公顷),疏林地面积403.4公顷,灌木林806.8公顷,宜林荒地403.4公顷,苗圃地403.4公顷,农地326152.3公顷,其它土地72209.4公顷,内陆水域面积7261.3公顷;全市活立木蓄积量330.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7%;四旁树木总株数3216.4万株,主要有杨树、刺槐、榆树、泡桐及其它阔杂。
【林果基地建设】 濮阳市林果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南乐10万亩优质苹果为依托的苹果基地,以清丰县韩村乡为依托的葡萄基地,以市区王助乡、胡村乡为依托的大枣基地,以范县白衣阁乡为依托的优质黄梨基地,以濮阳县新习乡、清河头乡为依托的优质杂果基地。1999年,全市经济林总面积26.69万亩,干鲜果品总产量12600万公斤,其中苹果产量9701.7万公斤,大枣302.6万公斤,葡萄208万公斤,梨610.7万公斤。全市各级林业部门把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增加林果业生产科技含量放在林果基地建设首位,重点抓了4万亩果树高产园开发和2万亩果树低产园改造。市林业局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果树春夏综合管理的意见》、《关于做好果树秋冬季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市、县(区)、乡(镇)林业技术人员深入到重点果园,采取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共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举办技术培训60多期,培训技术人员和果农2.5万人次,普遍推广配方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高接换优、喷果实膨大素、着色素,防治病虫害等林果生产新技术,果品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同时,积极调整林果品种结构,大力引进名特优新果树品种。市林业局在中原绿色庄园引进试验葡萄、樱桃、李子、杏梅、甜柿等优质新品种多达45个,南乐、濮阳、市区等县(区)都建立了林果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 1999年,濮阳市加大依法治林力度,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力地维护了林业生产秩序,巩固了造林绿化成果,为保障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促进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加强林业法制宣传,创造良好执法环境。各级林业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森林法》、《河南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以《河南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施行为契机,集中开展了宣传活动。全年共出动宣传车80余台次,张贴宣传标语2000余条,印发宣传资料1万余份,制作宣传版面10块,提高了人们的林业法制意识;二是严格实行限额采伐,控制森林资源消耗。严格落实凭证采伐制度,普遍实行了"伐前申请、伐中监督、伐后验收",建立林木采伐台帐,对林木采伐进行动态科学管理。年内全市共采伐林木4.53万立方米,是年采伐限额20.51万立方米的22.08%;三是加强木材流通管理,稳定木材流通秩序。狠抓全市3个木材检查站规范化建设。南乐县木材检查站荣获"全国标准化木材检查站"、"全省文明执法示范站"称号,濮阳县、范县木材检查站顺利通过省林业厅合格木材检查站检查验收。加强检查监督,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全年共检查木材运输车辆3840车次,其中查处违章运输车辆465车次,立案查处75起,维护了木材流通秩序;四是坚持依法治林,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全市各级林业公安机关、资源林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刹风治乱"这条主线,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加大对各种毁林案件查处力度。全市共查处各类森林案件事件217起,结案209起,行政和治安处罚280人;五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组织开展了"爱鸟周"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提高全社会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及时查处非法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犯罪活动,共查处违法经营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单位和个人17家,查获青蛙肉2吨,野猪8头,石鸡220对,野山鸡208只,麻雀20公斤等。严格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制度,对7家驯养繁殖单位进行了年审;六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全市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共筹措防治资金290万元,防治率达75%以上,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森林植物检疫共完成木材检疫10万立方米,竹材200万根,果品2.5万吨,花卉120万株,苗木及其他繁育材料650万株(件),种子18吨,药材1500公斤,产地检疫率达80%以上,有效地控制了森林病虫害的传播蔓延,保证了林木正常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