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地处豫鲁交界处,黄河故道。旧时居民频迁,语言较乱,但仍属北方方言语系,其语法规则基本符合汉语规范化的要求。本节择其与普通话有差异者,简述如下。
一、声 调
本县一般汉字读音,基本与普通话相同,但声调不同。普通话中的一、二、三、四声,在范县方言中,大多对应读作二、四、一、三声。例如:普通话中的"弯--Wān"、"完--Wán"、"晚--Wǎn"、"万--Wàn",在范县方言中则读作"弯--"Wán"、"完--Wàn"、"晚--Wān"、"万--Wǎn"。
二、平舌音
普通话中的"sh",在范县方言中有些地方读作"f"。如:
三、尖音
普通话中,尖团音已演变为一体。如"精"与"经"同音,"清"与"轻"同音,"西"与"希"同音。本县西南部则仍有尖音存在,范县方言中上例三组字不同音,"精"、"清"、"西"的声母是Z、C、S,读作"Zing"、"Cing"、"Si";"经"、"轻"、"希"的声母则是j、q、x,读作"jing"、"qing""xi"。
四、语气助词
普通话中的语气助词"的",在范县方言中多用作"哩"。如:"他的--他哩","笑的肚子疼--笑哩肚子疼","吃的真香--吃哩真香"等。
普通话中用"呢"或"了"的地方,范县方言中有些地方用"来",表示疑问或肯定语气。如普通话中的"你怎么不去呢?"在范县方言中则说"你怎么不去来?"。普通话中的"做完了",在范县方言中则说成"做完来"。
五、词语倒置
同普通话比较,范县方言中有词语倒置的现象。如:普通话中的"不知道",范县方言中则说"知不道"。普通话中的"你干啥去?"方言中则说"干啥去也,你?"
六、方言词语
(一)、口语称谓
父母、丈夫之父母呼"爹"、"娘"(建国后城镇机关呼"爸爸"、"妈妈")。祖父、祖母呼"爷爷"、"奶奶",曾祖父、曾祖母呼"老爷爷"、"老奶奶"。儿女、孙子、孙女则直呼其名,或昵呼"小儿"、"妮儿"。
父之兄、弟呼"大爷"(伯父)、"叔叔",伯父、叔叔之妻呼"大娘"、"婶子"。父之姐妹呼"姑姑",姑之丈夫呼"姑夫"。母之兄弟呼"舅",舅之妻呼"妗子"。母之姐妹呼"姨",姨之丈夫呼"姨夫"。母之父母呼"老爷"、"姥娘"。父之姑夫、姑母呼"姑爷"、"姑奶奶",母之姑夫、姑母呼"姑姥爷"、"姑姥娘"。岳父母呼"大爷"、"大娘"。
弟兄的岳父、朋友的父亲呼"大爷",对男性老者的通俗尊称也呼"大爷"。弟兄的岳母、朋友的母亲呼"大娘"。对女性老者的尊称也呼"大娘"。姐妹的公婆呼"叔叔"、"婶子"。
另外,"男人",指丈夫,"老婆"指妻子。"爷们儿"、"外头人儿",指成年男子。"娘们儿"、"家里人儿",指已婚妇女。
旧时,女子婚后则隐其名,书面冠夫姓称"氏",夫姓在前,本姓在后,如"张王氏"、"赵刘氏"。口语称呼则呼其夫名而后带一"家"字。如"张三家",即指张三的妻子。建国后对女子呼氏之俗渐废。目前多呼姓名,在农村仍有呼"××家"者。
(二)时间用语
今儿里--今天。
明儿里--明天。
前儿里一前天。
夜儿里--昨天。
过明儿--后天。
黑家--夜里。
清起来--早晨。
吃清饭儿--上午。
晌午头儿上--正午。
吃晌饭儿--下午。
天夕、傍黑儿--傍晚。
一崩予 --一会儿,时间不长。
(三)饮食起居
堂屋--北屋。
配房--相对堂屋而言,多指东屋、西屋。
茅子一-厕所。
盖体--被了。
铺体--褥子。
打水-一从井里提水。
喝汤--吃晚饭。
冻着--感冒。
扁食--水饺。
洋柿子--西红柿。
餜子--糕点。油条在农村也称"餜子"。
坐席--赴宴。
(四)、婚丧 礼义 生养
说媒--介绍婚姻。
寻媳妇一一找对象。
老了--老人死了。
扔了、没成人--婴幼儿死了。
摆席--设宴。
下帖--发请柬。
出门--女予出嫁。
过月子--生孩子。
送中米--贺生孩子而送鸡蛋、米、面等礼品。
大喜--生男孩。
小喜--生女孩。
小鸡儿--男孩生殖器。
吊孝--吊唁。
木头--棺材。人未死之前置办的棺材称为"喜棺"。
匣子--木板薄体积小的棺材。
(五)家畜家禽
头牯--牲畜。
儿马--公马。
骒马--母马。
儿螺--公骡。
骒骡--母骡。
叫驴--公驴。
草驴--母驴。
牤牛--公牛。
犍子、老犍--骟牛。
氏牛--母牛。
伢猪--公猪。
伢狗--公狗。
骚虎一一公羊。
草鸡--母鸡。
妈妈--人或其他动物的乳房。
(六)日常用语
不咋儿--不错、可以。
不咋样儿--不好、差。
麻利--动作利索。
刮净--活做得洁净。
毛草--活计快而粗糙。
啦呱儿--讲故事或说闲话。
半吊子--缺心眼而又莽撞。
谝能--显示、夸耀自己。
一伐儿、般伐儿--一块儿。
这汪儿、那汪儿--这里、那里。
半谷腰儿--中间。
爷爷地儿--太阳。
月明地儿--月亮。
凉凉儿--荫凉处。
揍--(1)打,如"揍人"即打人。(2)做,如"揍活"、"揍衣服"即做活、做衣服。
打--买,如"打酒"、"打醋"、"打盐"即"买酒"、"买醋"、"买盐"。
割--买,如"割肉"即"买肉"。
称--买,如"称粮食"即"买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