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字调
南乐话与普通话一样,同是4个调类,同有4种调值,但同一个字,声调大都不一样。除古入声字外,南乐话与普通话存在着对应关系。这是南乐话与普通话最明显的区别。见下表:
上表所列调值均为单字调,其对应规律指的是非入声字。
普通话中已没有入声,南乐话中亦没有入声,古汉语的入声字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南乐话也都分别读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只是分派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归阳平、去声的比例大,在南乐话中归阴平的比例大。常用的718个古入声字,在普通和南乐话中的分派情况列表如下:
由表中看出,古入声字在南乐话和普通话中都读阴平的有125字,都读阳平的只有3字,都读上声的没有,都读去声的20字。总计有148个字是符合普通话声调的。不符合普通话声调的主要是南乐话中读阴平的字在普通话中有相当一部分读去声,南乐话中读去声的字在普通话中有相当一部分读阳平。
二、变 调
南乐话同普通话一样,也存在着变调现象。音节和音节连续发音时,其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一定的变化。变调常常是由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的。
(一)去声的变调
去声在南乐是个曲折调(213),在组词和进入句子时,一般会失去曲折的调值,变成半去声。调值可记为"21"。例如:首创税收。
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去声变为"半去声",在轻声前,去声变为"半去声",调值是21。例如:
在去声前睡觉、面貌、笨蛋、县志(变半去声)。
在轻声前站的(dê)、坐的(dê)、爱人(变半去)。
连念的去声字不止两个,则根据词语含意适当分组按上述办法变调。快读时,也可以只保留最后一个字音读去声。例如:
现代化 大路货 自怨自艾
阴平、阳平、上声的前面都读半去声,调值记为"21"。
在阴平前如:种花、大街、日工。
在阳平前如:爱情、数学、树苗。
在上声前如:向往、下午、现款。
(二)阴平的变调
两个阴平或两个以上阴平相连,只保留最后一个读阴平,前面的音节调值由(24)变成(22)如:吃香、收音机、江山多娇。
三、轻 声
南乐话中的轻声,出现规律与普通话基本相同,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头的字。例如:叔叔、拾掇拾掇。
(二)名词的后缀"头、的"和语气词"吧、啊"等,例如:木头、桌的(dê)、放心吧、来啊。
(三)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要读轻声。例如:西瓜、招呼、便宜、胳膊等。
(四)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等。例如:进来、出去、看起来。
(五)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有时读轻声。例如:屋里、 这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