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县志编纂工作始于1982年3月,2001年10月付梓。此间,人事更迭,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全体人员在一无电话、二无车辆、三缺经费的情况下骑自行车跑遍全县,栉风沐雨,广征博采。朝夕伏案,埋首笔耕。苦辣酸咸皆尝遍,19年余辛苦不寻常,终将一部汗青血写成。今将此书奉献给全县父老乡亲、烈士英魂及广大读者,我们甚感欣慰,无怨无悔。
抚今忆昔,思绪万千。回顾修志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组织发动、征集资料阶段。1982年3月县政府尚未成立,县委决定成立县志编纂筹备小组,并抽调有一定学识的教师和退休干部成立县志总编辑室。县志编纂筹备小组主要负责人、县志主编崔子平和总编室副主任梁衍士等上下宣传发动,奋力开拓修志局面。6月,县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台前是新建县,历史上区划频繁、归属多变,资料匮乏。但县志总编室人员不畏艰难困苦,搜集了大量资料。台前县排除万难开展修志工作的经验曾在全国地方史志系统推广,《中国地方志》、《河南方志通讯》等刊物分别给予报道。
二、编写县志初稿阶段。1984年10月,县志总编室被定为科级常设机构,由工作上能吃苦耐劳的副主任玄述贵主持工作。自此,编写县志初稿工作开始。1986年6月,县志总编室更名为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经过4年余的艰苦努力,至1989年4月编写出计50万余字的县志征求意见稿,并分上下两册铅印。由于时间仓促,加之其他原因,该县志稿在由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主持召开的评审稿会议上未通过,并决定《台前县志》稿重新编写。
三、重新编写县志稿阶段。1991年,在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领导及专家杨静琦、谷峰、于平天、王卫明和郑州大学教授蒋相炎、郑州市《黄河志》主编王法星指导下,我们重新拟定县志编目、调整体例、规范文字,然后着手编撰。此时由于部分人员退休和调动,修志力量十分薄弱。其后调入两名修志人员,又特邀县土地管理局原局长张玉珂为编辑。张玉珂不为名利,自甘艰苦,为修志大业无私奉献。全体修志人员团结一致,信心百倍地投入工作。大家抛开社会繁杂事,摒弃节假星期日,无论酷暑寒冬,还是风雨冰雪,白日骑自行车内查外调、座谈采访;夜晚灯下研读史书,濡笔耕耘。呕心沥血,备尝艰辛。至1997年底,基本完成100万余字的县志稿重新编写任务。县志稿分编由专人承担,修改校对则采取合作的办法。其中曹怀之编撰了概述、黄河编、军事编、经济编和人物编;崔彩云编撰了大事记、文化编(第三、四、五章)、社会编(第二、四、六、七章)和附录;张玉珂编撰了地理编、社会编(第一、三、五、八、九章)和乡镇概况编;岳耀喜在刘道伶试写初稿的基础上,编撰了政治编;杨桂华编撰了文化编(第一、二、六、七章)。县志稿打印成册后,送交省、市、县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意见。
四、修改审定阶段。1998年4月,在郑州召开有省、市地方史志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的《台前县志》稿评审会,与会者在充分肯定的同时,提出许多修改意见。此后,我们又集纳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去谬存正、纠误补缺。经过一年余修改,于1999年10月印出送审稿100册,分送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审阅。至2001年3月,我们陆续收回送审稿,在综合各方面修改意见的同时,特邀濮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副主任、副编审许占华,共同对送审稿进行修改和审定。对志稿中存在的内容交叉重复、资料疏漏遗误等问题进行了处理。此间,主审许占华不辞劳苦,付出很多心血。嗣后,我们对县志稿再一次进行修正和深加工。7月,根据方志专家杨静琦等人建议,增设革命根据地编。在吸收政治编第一章、第七章部分内容和进一步充实资料的基础上,由曹怀之编写而成。9月,县志稿经终审验收合格,于10月交付出版印刷。
《台前县志》的成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心血和汗水。在编纂过程中,本志顾问、评审及有关专家给予正确指导和大力帮助。县籍在外地工作的老干部和曾在台前一带工作过的革命老前辈十分关心修志工作,提供许多历史资料。濮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全体人员及原副主任王文学,林州市《红旗渠志》主编桑继禄,台前县委原副书记杨海中、县委办公室主任王孟河、县科委原主任史玉江等提出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县统计局统计师张存连提供资料、核对数字不遗余力,中州古籍出版社编审、《台前县志》责任编辑贾传棠逐字逐句修改审定。在修志过程中,还得到县委党史办公室、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县统计局、财政局、扶贫办公室、档案局、文化局、广播电台、司法局等单位支持和协助。县委宣传部及有关人士提供大量照片。
19年来,《台前县志》编纂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关心和支持。中国地方志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地方志》主编诸葛计的来函指导与鼓励,使我们获益匪浅。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濮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领导多次莅临台前检查指导工作,激励我们奋力拼搏。濮阳市财政局、中州古籍出版社和郑州信息工程所对本志出版工作大力支持,并给予关照。
《台前县志》编纂工作是在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支持下完成的。原副县长马士柱及时拨予经费打印县志征求意见稿,使修志工作能够顺利进展。县委书记李公乐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为县志出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分管县地方史志工作的副县长张秀兰十分关心修志工作,及时为我们排忧解难。为筹措县志出版资金,她数次赴省市有关部门争取。《台前县志》的出版,渗透她的心血和汗水。
借此县志出版之际,我们全体修志人员谨向以上各级领导、各部门以及所有支持过台前修志工作的同志,表示诚挚感谢和崇高敬意。
《台前县志》历时19载余,数易其稿,终于成书。掩卷沉思,多有阙憾。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人手不足和资料缺乏,书中疏漏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史志专家、修志同仁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俟县志再版或续修时纠谬补遗。
台前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200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