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西医的传入
第一节 西医的传入

  一、创办福音医院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华基督教内地会人士,几经周折后进入开封。英籍人金纯仁,先在大纸坊街传教,并开始用西医的方法施医送药,号称:"布讲天国,为患者治病"。这种完全不同于祖国传统医药学的医疗手段,使古城人们耳目一新。这是西方医学的诊治方法最早传入开封。金纯仁因成功的手术治愈了白内障眼病和膀胱结石病患者而被传扬,一时轰动全城,内地会的影响因而迅速扩大。不久,英国人柯来思(亦名柯维奇)也来开封,与金一起边行医边传教。
  随着求医者日增,金和柯二人转到开封南关,搭起帐蓬,开始以福音医院名义接待患者,金纯仁为院长。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门诊病人达1476人,手术23人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内地会利用教徒捐款,在南关购买土地,由从新疆辗转来汴的考克斯医生主持正规医院的建设,年底医院建成并交付使用(位置在今医院前街)。翌年1月,开封第一所综合性西医医院--福音医院正式开诊,柯维奇任院长。这所中华基督教内地会为配合传教布道而创办的西医院,很快就成为开封的一所名院。民国5年(1916年),河南督军赵倜因酬谢医疾救子之情,向医院捐赠巨款,医院用此款修建割症房(即手术室)。医院设有门诊和病房,配有内、外、小儿、眼科医师和护士及药剂师,治疗与护理均各独立设置,大型消毒工作统一进行。医生以外籍为主,多系英籍,间有德、瑞士、加拿大及澳大利亚人,美国人极少,另有少部分中国医生。民国19年(1930年),医院安装了德国造100毫安X光机一部,为开封第一台投入使用的X光机。所设检验室,设备简陋,且无专人,有医护人员给病人化验。当时用药多为合剂,约有百余种,粉剂20种,片剂40余种,针剂较少。
  福音医院一直是开封最早、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西医医院,客观上对西医学术传入古城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河南医学堂与官办西医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河南巡抚责令布政使司,在开封山货店街路东创设河南医学堂,先学中医经典及临症各科,再聘西医讲授西医课程。从宣统二年(1910年)河南医学堂学生李锡庚的毕业文凭看,可知该学堂最迟应在是年以前就开设西医课程。官办的河南医学堂为开封最早设有"西医科"的高等学堂,也是医学教育中传授西医学术知识之先声。
  宣统三年(1911年),经省城开封巡警道批准,在停办的河南医学堂旧址,组建河南官医院,委原河南医学堂学监王如恂为院长,以中医为主,辅之以西医方式应诊。这是开封官办医疗机构中西医兼备最早的雏形。民国3年(1914年),将河南官医院从山货店街迁至寺后街,更名为河南官立施医院,以西医为主,辅之以中医应诊。院内设内、外、妇、眼、耳鼻喉、皮肤、花柳等科,并专设西药房。首任院长是中医,民国6年( 1917年),改聘西医郑芳洲为院长。这是开封官办西医院之始。
  三、私人创办医疗机构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钟敬安在鼓楼街创设卫生医院,"专治男妇大小全科一切疑难杂症"。翌年赴日本,聘请日本医学士一濑忠之来汴,无论男女内、外科、伤科、眼科、喉科、痘科,以及一切疑难杂症均可医治。
  郭瀛洲等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鼓楼街路南世盛信钱店内创设同仁医院。当年五月二十日在《开封简报》上刊登广告,日本名医一濑忠之在院医病,用新法机器疗治,并聘到日文译员。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二月二十二日,设在开封的河南西法接生赞育社,召开《西法接生与无学稳婆之优劣比较》演讲会,这是开封推广新法接生最早的学术活动。
  此外,宣统三年至民国6年(1911~1917年)间,先后有郭小峰在鼓楼街路南开设博济医院,聘到日本名医一濑岭南,专治内外两科疑难之症。李君勉等人在鼓楼街迤西开设博爱医院,聘到中西内外各科医家,施治杂症,且备有药品数十种。白采君等人在鼓楼街路北组织大同医院,李励堂、王华斋为医士,丁于林、李励堂捐助中西药品百余种。朱华南游历英美,研究医术有年,在徐府坑街立局施诊,医治儿疾。医学士谭子东,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大学医科毕业,在上海德国宝隆医院临症多年,可医治内科、外科、小儿科、花柳皮肤、妇科难产、耳目喉鼻各科病症。除在汴行医外,兼在北书店街开设东生春西药房。谭医士精于光学,自上海精华眼镜公司运来托力克镜片,装配、销售各式眼镜。
  四、西牙医在开封行医
  清光绪年间末期,祝雨农(上海人,曾在日本学习)在开封鼓楼街路北设祝雨农牙馆。周桐岗(河北省吴桥县人)在鼓楼街路南开设周桐岗牙馆。他们主要经营镶牙,兼作些简单牙病治疗、牙疼的应急处理和简单活动齿之拔除。两位牙医为开封培养出数名镶牙专业人员,如江最祥、房建章、周星阶等人均从师其门下。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鼓楼街卫生医院的创办人钟敬安,聘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的牙科医学生冈部来汴,专治风火牙痛、虫蛀、腮肿流脓等症,均用新法。落一齿、数齿,或满口全脱,用赤金、白金、橡皮镶补坚固,各听自便。若牙伤半截,有原根亦可接半节。均用美国上等材料,补配精良。
  光绪三十四年至民国2年(1908~1913年),寓南书店街迎宾馆内用西法镶牙行医的有:日本牙医刘凤鸣、汉口牙医杨之初、日本东京牙医满岗等。民国初年开封的皮景春、朱瑞文分别在汴开设文华牙馆、朱瑞文牙馆,行镶牙术。民国5年(1916年),专科毕业牙医生张巽辰办卫生镶牙馆,设在南书店街第一宾栈馆内。牙医宋海亭在南书店街南头路东开设宋海亭镶牙处。洋式门面,男女镶牙各分房间,行镶牙、补(义)眼、药水无痛拔牙。由美国运来最新机器,牙科各种材料及治疗药品均来自西方。
  清末民初,开封的口齿科业已相当可观,当时齿科多以镶牙为主。尤其是日本数名牙医的来汴执业,带来了一些新的诊疗技术、新材料、新器械,客观上促进了开封口齿科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