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开封无线寻呼始办于1988年,开封市邮电局投资11.9万元,购进上海邮电部第一研究所YCF、一121型容量2000户"126"简易数字无线寻呼机,于2月24日开通使用,当年寻呼户数204户。
1990~1992年,开封市的无线寻呼用户以年均2倍的速度递增,原设备容量接近满负荷。1992年12月,市邮电局投资95万元,购进山东振鲁实业公司"128"数汉字兼容无线寻呼机开通使用。该设备有8部终端机,其中数字机5个,汉字机3个,设备总容量为10000户,较原来扩大4倍,且该设备具备追寻显示、留言服务、暂缓显示、定时叫醒等功能,还可享受当地天气预报、自动报时等多种信息服务。到1992年年末市区寻呼户数增至1278户,比1989年增加5.2倍。
至1994年6月,市区BP机用户增至7600户,月寻呼量达54.8万条,社会上出现人工寻呼难打的现象。同年7月20日,市邮电局投资500万元,引进加拿大建利尔公司GR一1300型自动寻呼系统并开通投入使用。该设备容量为2~5万个语音信箱,主机辐射范围25~30公里,可为开封市2~5万个用户提供自动寻呼信息服务。"127"自动寻呼台较人工台更具速度快、准确性高、省事、省时、方便灵活等优点,为寻呼业务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994年9月,继兰考县、杞县、尉氏县之后,通许县无线寻呼基站建成。1995年11月,上述4县与开封市"127"自动寻呼台联网,1市5县(开封县在市区寻呼范围之内)实现同播和实时监控,号长由3位直接升至7位,以此标志着开封寻呼本地网建成。工程总投资300万元人民币,其中市邮电局投资220万元。设备是引进加拿大建利尔公司6台智能发射机和同播系统,总容量达12万线。开封寻呼本地网建成后,1市5县任何一个邮电寻呼台的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本地区和河南省郑州、洛阳、新乡、商丘、安阳等地长途寻呼范围内找到寻呼对象,邮电寻呼能力进一步增强。
1995年末,开封无线寻呼本地网容量为12万线,较1989年增长59倍。全市有寻呼用户2.4万户,其中市区1.9万户,较1989年增加96倍。邮电无线寻呼通信能力在全市8家寻呼台中占明显优势,市场占有率为68.5%,开封本地无线寻呼网正式形成,市县统一在一个寻呼网之内,寻呼功能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同年,128寻呼台首次开办了天气预报服务。1995年10月完成对无线寻呼的扩容。
1996~1997年,开封无线寻呼用户持续增加。为满足用户需求,市邮电局进一步加快科技投人和技术进步,开通F3频点,系统容量由10万户扩至15万户,覆盖范围由市、县向乡一级延伸。在全市新建5个基站,并投资50万元从深圳华为公司购进入工排队系统,信号由模拟信号改为数字信号,准确率进一步提高,为改善服务,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扩大邮电寻呼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在主业寻呼发展的同时,市邮电局多种经营办公室于1995年5月18日建成国信寻呼台。国信寻呼台从市局主机引中继电路16条,对外开办数字汉字兼容和自动寻呼服务,到1996年8月,其寻呼用户由1800户增至2734户,寻呼机台由4部增为7部,寻呼能力达到5000户。到1998年寻呼业务剥离改制时,已拥有用户近10000户。
为调整、改善网络覆盖状况,1998年,河南省邮电管理局投资1487万元人民币对150MHZ低速寻呼系统进行扩容改造,在苹果园邮电分局内新建1个900多平方米的寻呼机房,人工座席增至103个,自动系统容量由15万户扩至40万户,语音信箱由5万户扩至15万户,开通6个频点,基站增至12个,并实现全省17个地市联网。1999年7月无线寻呼实现全省卫星联网,无线寻呼覆盖范围扩至县、乡一级。截止1998年6月份寻呼业务剥离时,全区用户已增至108245户,是1989年的530倍;月寻呼量约70万次。1998年业务收入达到1608万元,净利润424万元。
二、国信寻呼
1998年是邮电无线寻呼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年。为迎接国际电信集团的竞争与挑战,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按照国务院电信体制改革方案,1998年6月,全国邮电企业主业经营的寻呼业务及三产经营的寻呼业务全部从邮电系统中剥离出来,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进行资产重组,组建全国统一、独立经营的专业化无线寻呼公司--国信寻呼有限责任公司。国信寻呼有限责任公司于1999年5月连入带资产成建制的并入中国联通公司。
河南国信寻呼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国信寻呼有限责任公司,是独立经营具有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共有员工2300人,注册资金25791.93万元,下设18个地、市分公司和1个控股公司。河南国信寻呼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无线寻呼、电话信息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以及主营业务范围的技术开发、工程咨询与建设、通信产品的销售等。
国信寻呼有限责任公司开封分公司是河南国信寻呼有限责任公司18个地、市分公司之一,于1998年12月3日正式挂牌成立,在原开封邮电寻呼台、开封通信开发总公司国信寻呼台基础上组建而成。公司共有员工206人,其中国营职工49人,委代办人员157人。中级以上职称5人(工程师3人,经济师1人、会计师1人),初级职称18人。公司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1名,下设综合办公室、财务室、运营部3个一级部门,运营部下设营业部、服务部、督察部、维修部、技术部、话务部等二级部门。按照"精品上市、树立国信寻呼形象"的观念,1998年末,开封分公司对销售、维修两个营业厅进行装修改造,实行开放式服务。同时积极拓展业务,开发县、乡无线寻呼市场,在市属5县都设有代理处、代办点。截止1999年5月底,设市区代办点12个、5县代办点30个,拥有用户103095户,市场占有率达到70%左右,并以每年4万部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公司拥有全省联网"126"、"127"和全省新网"128""129"以及覆盖市区及5县的"526""527"、"528"本地寻呼网。1999年开封分公司投入1130万元人民币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购进WMG系统,开通280MHZ全国联网高速寻呼系统,于1999年6月开通。该网是国信寻呼网在河南省的延伸。开封作为豫东地区高速寻呼控制中心,下辖商丘、周口两地市。首期工程开通4个频点,实现多频漫游,并首次采用VSAT卫星联网,用户号码长为8位,系统容量为10万户、覆盖范围达县级以上。
三、社会无线寻呼台
开封无线寻呼始办于1989年。1989~1991年开封市只有1家邮电寻呼台,开办1种数字人工寻呼业务,容量为2000户。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部分电信业务的放开经营,非邮电部门经营的社会无线寻呼台相继出现。到1995年底,全市社会无线寻呼台发展到8家,设备总容量为31000户,占全市无线寻呼系统总容量的23.66%,寻呼户数15750户,占全市寻呼总数的37.2%。寻呼业务种类发展到数字、汉字两种无线人工寻呼,从事社会无线寻呼的从业人数达到230余人。其中规模较大的社会寻呼台有驻汴部队开办的华英无线寻呼台、长城无线寻呼台,公安部门开办的金盾无线寻呼台,飞龙通讯公司开办的飞龙无线寻呼台等。为了发展业务,提高社会竞争能力,社会各无线寻呼台凭借自身优势,不断推出优质服务措施,降低服务费用标准,提高寻呼通信能力。全市以市邮电局主办的无线寻呼台为主的社会寻呼行业经营市场基本形成,其主要的无线寻呼台有:
1.宋风无线寻呼台
1992年12月,宋风无线寻呼台开办,由市政府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监测站经营。该台系全民所有制单位,台址在北土街。设备初装容量1000户,终期容量20000户,寻呼辐射范围30公里。初开通时,主要为市委、市政府党政领导机关服务,1994年4月面向社会服务。1995年该台人员共20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技术人员4人,操作人员14人,拥有数字寻呼用户680户,汉字寻呼用户1220户,总户数1900户,居社会各寻呼台的第5位。
2.飞天无线寻呼台
1993年4月开办飞天寻呼台,由市人民防空办公室"飞天通信服务中心"经营。该台系集体所有制单位,台址在北土街。设备初装容量500户,终期容量5000户,总投资40万元,开办人工数、汉字寻呼业务,服务范围25公里。1995年全台人数17人,其中技术人员5人,操作人员12人,拥有数字寻呼用户397户,汉字寻呼用户200户,总户数597户,居社会各寻呼台第8.
3.飞龙无线寻呼台
1993年5月开办飞龙寻呼台,由飞龙通讯经营公司经营。该台系集体所有制单位,台址北土街61号,设备为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生产,初装容量1000户,终期容量10000户,总投资100万元人民币。飞龙寻呼台服务范围35公里,面向市区及5县用户服务。1995年全台员工60人,其中管理人员12人,技术人员6人,寻呼员42人;拥有数字寻呼用户1943户,汉字寻呼用户500户,总户数2443户,居社会各寻呼台第3位。
4.华英无线寻呼台
1993年11月开办华英寻呼台,由驻汴部队经营,台址在干河沿街。华英寻呼台在网设备为日本健伍松下公司生产,总投资40余万元人民币,初装容量5000户,终期容量10000户,辐射范围50公里,面向部队和全区市县服务。1995年全台拥有数字寻呼用户1500户,汉字寻呼用户2500户,总户数4000户,居社会各寻呼台之首。
5.金盾无线寻呼台
1993年12月开办金盾寻呼台,由市公安局下属单位经营。该台系集体所有制性质,台址在中山路中段。金盾寻呼台在网设备为北京京新公司出品,价值40万元,初装容量800户,终期容量5000户,辖射范围30公里。1995年全台员工18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技术人员2人,寻呼员13人。该台主要服务于公安机关内部兼向社会服务,拥有数字寻呼用户1945户,汉字寻呼用户555户,总户数2500户,居社会各寻呼台第2位。
6.长城无线寻呼台
1994年1月开办长城寻呼台,由驻汴部队经营。台址在五一路。长城寻呼台引进美国设备,总投资165万元人民币,初装容量1000户,终期容量10000户,服务范围40公里。1995年全台寻呼人员14人,面向部队和市区服务,拥有数字寻呼用户1500户,汉字寻呼用户700户,总户数2200户,居社会各寻呼台第4位。
7.黄河无线寻呼台
1994年1月开黄河寻呼台,由开封市黄河河务局经营。台址在曹门关中街,该台系全民所有制单位。黄河寻呼台采用国产寻呼机,投资50万元。初装容量1000户,终期容量4000户,服务范围30公里。1995年全台人员24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技术人员4人,寻呼人员16人,开办人工数字、汉字两种寻呼,主要为黄河防汛通信服务,兼办社会寻呼,拥有数字寻呼用户805户,汉字寻呼用户655户,总户数1460户,居社会各寻呼台第6位。
8.吉通无线寻呼台
1994年6月开办吉通寻呼台,由北京吉通电信公司与开封汇元经济贸易公司合资经营。台址在汴京大道1号。吉通寻呼台采用国产设备,总投资130万元,初装容量500户,终期容量10000户,服务范围30公里,开办人工数字、汉字两种寻呼。吉通寻呼台有数字寻呼用户500户,汉字寻呼用户150户,总户数650户。该台于1996年由飞龙寻呼台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