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概况
开封市概况

    开封市是河南省直辖市。古代曾称大梁、汴州、东京、汴梁等,简称汴。曾为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北宋、金的首都。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地理位置】  开封市地跨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东与商邱市,西与郑州市,南与许昌市、周口地区,北与新乡市为邻,是豫东大平原的中心。

【地质地貌】  开封处于中国巨型秦岭--昆仑纬向构造体系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华北坳陷复合交接部位。这种地质构造大多隐伏在1000-5000米的深厚沉积层下,地表呈现地质构造较为单一,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地貌形态属黄河冲积扇平原的一部分,微地貌起伏不平,总趋势由西北向南倾斜,地面坡降1/1000~1/2000,海拔高度介于69~78米之间,最高133米,最低53.4米。

【土壤】  开封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决口,形成临黄滩地、新积土地、背河洼地、冲积和风积沙丘砂地、黄河故道条带状砂丘地、黄土岗地、脱潮土地、泛淤平地等多种土地。土壤的发育和形成主要为黄河冲积物。潮土类土地占整个土壤面积的97%,而且大都地势平坦,适宜农作物种植。

【气候】  开封主要受蒙古高压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交错控制,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年均日照2267.6小时,年均日照率为51%,最长为6月份,最短为2月份。年均气温为14℃一般1月份最冷,7月份为最热,极端最低气温为-16℃,极端最高气温为42.9℃。年均降水量为627.5毫米,相对变率为21%,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65%。

【水域】  开封境内河流众多分属两大水系。黄河大堤以北滩区为黄河水系,总长88公里,流域面积263.76平方公里。黄河大堤以南属淮河水系,主要有惠济河、马家河、黄汴河、贾鲁河、涡河等,流域面积达5913.06平方公里。市郊湖泊、坑塘星罗棋布总积水面积9.54平方公里,总储水量约为410万立方米,素有"北方水城"之称。此外,地下水储量丰富,静储量约为12.4亿立方米,而且水质较好。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

【资源】  开封所辖区域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约有800余种,土地均已开垦,是河南省重要农业种植区。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及落叶乔木等,是全国著名的小麦、棉花、花生、西瓜及泡桐生产和出口基地。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兔及鱼类、鸟类等饲养动物和野生动物60余种。其中牛、猪、羊已成为全省重要繁育基地,所产"黄河鲤鱼"被誉为"鱼之上乘"而闻名中外。
    地下资源山探明的有石油和天然气。预计石油总生成量为5.6亿吨,天然气含量为485亿立方米,现已大量开采和利用。煤炭埋藏较深,预测储量为77.9亿吨,此外地下还有丰富的石灰岩、岩盐、石膏等矿藏。

【建置沿革】  开封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活动。而建城的时间则可追溯到夏周,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夏(公元前21世纪--16世纪)第七世帝杼迁到老丘(今开封附近)至第十三世胤甲迁都西河,历时六世,约157年。春秋时期,郑庄公(公元前743-701年)筑启封城(后改名开封),在今开封县朱仙镇附近古城村。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即今杞县。
    战国时期魏从安邑迁都于大梁(今开封市),自惠王至王假,共历六世,140年。秦灭魏,大梁改为浚仪县。南北朝时期浚仪始为郡治,又升为州治,并改称汴州。
    唐初汴州设总管府,统辖四个州,并扩大汴州城,将开封县并入汴州城内,自此汴州城内浚仪与开封两县并存,分别管辖。
    唐代以后,北方长期战乱,汴州因居于通济渠(汴河)的要冲,为藩镇窃据,经济比较繁荣为朱温奠定代唐的基础。自朱温灭唐建立后梁起进入五代时期。五代时期除后唐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的首都都建在汴州。
    五代的时间都很短,后周将领赵匡胤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宋王朝,建都汴州,称东京开封府。 
    宋王朝从赵构逃亡临安(杭州)建立南宋王朝前,史称北宋。北宋时期,是开封最辉煌的时期,经过九帝167年的经营,经济恢复达到极度繁荣,人口达到150万,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对外交往步频繁,是当时国际著名都会。
    金灭北宋后,改东京称汴京,又改称南京,金末首都迁到南京,不久为元所灭。
    元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南京改称汴梁,开封为省和路的治所。
    明代初年,设开封府,又置河南中书分省,开封仍为省治、府治。宋代浚仪县改称祥符县,城内仍为两县分治,明初将开封县并入祥符县,二县合一。明代实行藩封制,开封为朱元璋五子朱橚(周王)的封地。清承明制,除废藩封,建满城外其余无变化。
    民国时期,废府改道,撤开封府改称豫东道,1927年废道改设行政督察区。祥符县改称开封县。民国时期省会和道或督察区的治所,一直设在开封城内。(抗战时期,省会一度西迁)
    1948年6月开封第一次解放,旋即撤离。该年10月24日再次解放,省会地位不变。开封成立特别市,开封县亦迁出城外,自此市、县才开始分置。1954年10月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成为直辖市至今。
    开封城区内,民国时期分设几个镇,建国以后稍有变化,现有龙亭、鼓楼、南关、顺河回族自治区,郊区等五区。实行市带县后,辖有开封、尉氏、杞县、通许、兰考五个县。1992年在西部建立了"河南省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具相当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