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01年,市蔬菜办紧紧围绕与市政府签订的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开展无公害蔬菜产销工作,开拓瓜菜市场领域,推进产业化经营,使瓜菜事业出现持续发展的好形势,为巩固稳定团结的政治大局,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1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1.4万公顷,总产量430万吨;西瓜种植面积4.33万公顷,总产量158万吨;鲜菜城市上市量17.2万吨;推广新技术11项,引进新品种42个。
【确立瓜菜经济的指导思想】 2001年,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蔬菜、西瓜显示出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面积逐渐扩大,农民人均收入来自瓜菜的比例越来越大,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瓜菜不仅担当着改善国民食物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任,而且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已成为"瓜菜经济",基于这样的认识,一是继续实行市长负责制;二是突出瓜菜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位置,制定目标,落实责任,动员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做好瓜菜经济大文章。
【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 2001年,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在环城地带以名优特稀等花菜为主,主要是保证城市供应,远郊及县区以适销对路的大宗菜为主,销售到国内外。
【做好无公害瓜菜产销工作】 随着瓜菜产品总量大幅度增加,产品供大于求,城市居民把吃"放心菜"作为日常生活中关心的头等大事,对菜篮子产品实行无公害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近年来的主要工作。2001年,拟定了《开封市无公害蔬菜产销管理办法》,建立了无公害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点,加强了对农药的管理,加大了宣传力度,保证了瓜菜产品的安全系数。
【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 2001年,大力推广滴灌、二氧化碳施肥、仅光幕、遮阳网、防虫网等配套技术和材料。引进推广彩色椒、无刺黄瓜、樱桃西红柿、金色西葫芦、小香葱、黑田萝卜、夏阳百菜、脱毒土豆、礼品瓜、洋香瓜等40多个新品种,用名优特稀品种和高质量开拓市场、占领市场,丰富了市民菜篮子,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发展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中的关键环节,在产业化的发展中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2001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引导、扶持、协调下,加工、销售、贮藏、保鲜龙头企业得到了大的发展。杞县新建蔬菜保鲜冷库150座,蒜片加工厂200多家,并建立了城郊利民辐照厂,脱水菜厂,高阳绿食干鲜集团,形成产业链条,增加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发展设施农业】 2001年,市蔬菜办坚持积极发展,量力而行,突出效益的原则,着重抓3个环节;拓宽设施化领域,设施农业从蔬菜引进瓜类生产,瓜类设施生产达0.33万公顷;扩大设施化规模,设施化生产面积迅速扩大,已达1.27万公顷;提高设施化档次,蔬菜生产由小中大棚生产向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生产转变,目前各县(区)乡(镇)均建了日光温室高效示范园区。
【强化企业管理】 2001年,开封市酿造公司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岗位责任制,在加强各项管理的同时,投入3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维修,开发出酱油、食醋的系列化产品,及面酱、豆酱、酱菜等产品,优化了产品结构,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建立酿造酱油、食醋质量投诉站】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加强对生产酱油食醋市场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2001年,市消协决定在开封市酿造公司建立酿造酱油、食醋质量投诉站,已挂牌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