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庄镇为东汉蔡邕故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蔡庄北部的水台村北有五棚山,东地有圣井;鹿村东有明嘉靖年间白鹿游岗的白鹿岗遗址;蔡庄东有明翰林院大学士王三官金头银胳膊之墓;蔡庄村内有东汉末年蔡邕的故宅遗址,蔡邕祠堂遗址;大朱村有蔡邕墓。
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28亿元,比去年增长4.55%,工业总产值2.429亿元,比去年增长5.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68元,比去年增长9%。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148万元。全镇非公有制企业达到328家,从业人员15940人,其中规模企业14家,实现工业增加值5.98亿元,增长11%;全面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3.5亿元,实现工业入库税金1813万元,增长11%;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026万元,民营经济净增注册资金0.93亿元。该镇招商引资项目申福电子顺利度过试产投产磨合期,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投资1.2亿元的上海嘉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已经完成;镇政府引进投资5亿元的河南远程科技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在新尉工业园区兴建项目1个,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竣工。
【领导成员】
【农业生产】 全镇共流转土地5000余亩,有种植合作社上百家,其中流转土地500亩以上的5家,粮食总产量达到6000多万斤。大型农机200多台,有蔬菜大棚20座。开发土地1.2万亩,水利开发项目5000多亩,集中对土地进行整合、拓路、开沟、修渠,完善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种植补助,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投资1000多万元的农业综合开放项目,完成了农田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稳定了粮食生产,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加快了土地流转,在农综开发范围内的隗村村两年流转土地400亩,推动农业种植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育林总面积61.47公顷,幼林抚育面积58公顷,零星植树1.32万株,以农桐间作、农田林网、四旁植树为主要营造方式,特种林果2000多亩,年产水果200万公斤。目前全镇有家禽养殖合作社20多家,50万元以上规模养殖户达到120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不断增多,其中北孟村人和养殖场存栏生猪就达1万余头, 同时形成了家家发展养殖事业的前王养殖专业村。
【工业经济】 规模以上企业14家,其中招商引资企业3家,招商引资项目申福电子顺利度过试产投产磨合期,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在工业园区投资5亿元的河南远程科技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竣工,嘉俊生物科技二期工程已经完成,2014年蔡庄镇全面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3.5亿元,实现工业入库税金1600万元,增长11%。
【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150万元硬化人行便道,整修花池、栽植花木。创建一条畅通、整洁、优美的示范街道2000多米,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农村合作社】蔡庄镇土地流转以农业合作社模式为主,全镇累计共有各种种植、养殖、农机合作社64个,流转土地2300多亩。农业合作社的特点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土地向种植大户流转,联合种植散户,实现规模经营。农业合作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扩大了种植规模,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有利于打造农产品品牌,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能将一些种植散户联合起来,实现以强扶弱,以富带贫、共同致富的目的。
【平安建设】通过实施创建平安乡镇、创建平安村双创活动,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健全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结合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组、村、镇三级纵向调解网络,把民调工作做在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法之前。加大信访案件调处力度,落实领导包案制,将信访责任层层分解、落实,使问题矛盾化解在基层,确保了敏感时期无赴京、赴省上访、无有影响的群体事件发生的"三无"目标。
【社会事业】有中学3所,小学12所,中小学生5125名,教师271名,校园占地面积近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初中生升入高中的升学率逐年提高。文化方面蔡庄镇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悠久。镇北水台村北有五棚山,东有圣井;鹿村东有明嘉靖年间白鹿游岗的白鹿岗遗址;镇东有明翰林院大学士王三官金头银胳膊之墓;镇南大朱村有蔡邕墓。有医务人员93人,执业医师27人,设病床60张,开设有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等12个科室,能治疗较难病症。同时还有41个医务室,83名村级医生分布于各村,共同担负着防疫、治病任务,全镇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2%。全镇41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了村村通,部分村庄背街小巷硬化率达到100%,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财政倾斜、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办法,继续实行群众生活垃圾定点定人收集工作,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负责人】
书记
吴琳飞 女,汉族,十八里赵岗村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88年9月一1991年7月,在开封市第一师范学校就读;1991年8月一1995年7月,在永兴职高任教;1995年4月一1998年7月,在县妇联工作,任维权部、宣传部、组织部长;1998年8月一2000年9月,任县妇联办公室主任(期间:1996年3月一1998年10月省委党校函授经济管理专科;1998年9月一2001年3月省委党校函授法律本科;1999年3月一2000年4月城关镇小东门驻村);2000年10月一2003年4月,任县妇联副主席;2003年4月一2012年3月,任县妇联主席;2012年3月一2013年4月,任蔡庄镇镇长;2013年4月至今任蔡庄镇党委书记。
镇长
刘建廷 男,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尉氏县大桥乡大桥村人,1995年8月参加工作,200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蔡庄镇镇长。1993年9月一1995年7月,在许昌商业学校学习;1995年8月一2002年5月,在尉氏县计划委员会工作(期间1997年8月一1999年12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学习);2001年3月一2002年4月在邢庄乡蜜蜂赵村"三个代表"工作队驻村;2002年5月一2008年4月,在邢庄乡政府工作,历任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2008年4月一2012年5月,任蔡庄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2012年5月一2013年4月,任尉氏县产业集聚区主任;2013年5月至今任蔡庄镇镇长。
【行政村】
水台村 781户,人口3358人,耕地面积4215亩,人均纯收入120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3名。有线电视入户率35%,电脑普及率40%,特色经济以牛羊养殖为主,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支部书记张献春。
高庄村 297户,人口891人,耕地面积975亩,人均纯收入12300元,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入户率70%,电脑普及率较低,拥有小型轿车10多辆。特色经济以蔬菜种植为主,主要为辣椒等。支部书记高二民、村委会主任高风州。
吕庄村 该村全是吕姓家族,古时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到此地。112户,484人,耕地面积525亩,人均纯收入9000元,有线电视入户率60%,电脑普及率15%,小轿车30多辆。主要产业小麦、玉米、养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支部书记吕华楞,村委会主任吕根科。
时村 198户,1268口人,耕地面积1200亩,人均纯收入12700元。村卫生室2个,医生2名。有线电视入户率80%,电脑普及率70%。小型轿车40辆。时村有回族群众200多人,2004年上级政府为其建设清真寺一座,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辣椒为主。同时,该村企业较多,有木材加工厂3座,塑料加工厂2座,食料加工厂1座,纸品加工厂1座,吸引周边几个村庄群众就业。支部书记朱爱东。
北孟村 440户,1991人,耕地2355亩,人均纯收入91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入户率80%,电脑普及率78%,拥有大型小轿车20多辆。特色产业以辣椒、养殖为主,其中一户村民有大型养猪场一座,年出栏上万头。支部书记文玉怀。
郑坡村 因郑姓多而得名,村南岗叫白鹿岗。该村有329户,1444人,耕地面积1620亩,人均纯收入120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入户率50%,电脑普及率53%,拥有大型货车1辆,小轿车100多辆。主导产业是小麦、玉米及生猪养殖业。支部书记郑天佑,村委会主任王建业。
鹿村 447户,2019口人,耕地面积1770亩,人均纯收入14000元,村卫生室3个,医生3名,其中该村村民周群生治疗妇科病非常有名,被开封市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支部书记周平正,村委会主任周军廷。
前王村 该村与白鹿岗和鹿村相连,因本村姓王者较多,又在鹿村南,故起名前王。258户,1154口人,耕地面积690亩。人均纯收入123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入户率75%,电脑普及率50%,拥有小轿车30辆,有很多群众从事玉雕行业。支部书记屠栋材,村主任王保善。
貊寨村 因村中貊姓较多,故名。240户,1101口人,耕地面积1065亩。人均纯收入95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入户率20%,电脑普及率31%,拥有小轿车20辆。该村的特色产业有蔬菜大棚果树种植。支部书记杨岭
留石寺村 该村位于蔡庄镇政府对面,据记载,宋朝时就有该村,本村有庞大的寺院,该寺院的石碑是当时朝中大臣所立,故取名留石寺。146户,684口人,耕地面积690亩,人均纯收入99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入户率50%,电脑普及率40%,拥有小轿车15辆。该村主要农产品以小麦、玉米为主,有群众流转土地70多亩进行绿化植物种植。支部书记杨根德,村主任杨保国。
大新庄村 364户,1587人,1875亩耕地。人均纯收入105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基本普及,电脑普及率75%,拥有大型货车10多辆,小轿车100多辆。该村主要农产品以小麦、玉米为主。有群众流转土地100多亩进行绿化植物种植。村南有战国军事家尉僚之墓,墓冢上有古椿树一棵,人称平头椿。支部书记陈宽明,村委会主任朱好礼。
东街村 514户,2161人,耕地面积2535亩,人均纯收入106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2名。有线电视入户率30%,电脑普及率20%,拥有小轿车18辆。该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是劳务输出大村。支部书记刘军彦。
西街村 384户,1726人,耕地面积1875亩,人均纯收入97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2名。有线电视入户率80%,电脑普及率35%,拥有大型货车2辆,小轿车30辆。该村主导产业小麦、玉米、花生及蔬菜种植。支部书记朱敬立,村委会主任朱新义。
南街村 391户,1706口人,耕地面积1140亩。人均纯收入93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2名。有线电视入户率12%,电脑普及率28%,拥有大型货车3辆,小轿车100多辆。该村工商业个体经营比较发达。。支部书记朱有才,村委会主任朱学志。
北街村 322户,1366人,耕地面积1230亩,人均纯收入98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入户率70%,电脑普及率71%,拥有小轿车25辆。该村特色产业以花生、玉米、小麦、养殖,工商业个体经营比较发达。支部书记朱有仁、村委会主任朱殿臣。
宋庄村 早年称老宋集,传说宋姓人从山西大槐树迁移此地定居,故称宋庄,该村163户,759人,耕地面积825亩。人均纯收入10500元,有线电视入户率60%,电脑普及率30%,拥有大型货车1辆,小轿车15辆。该村主要产业以小麦和玉米种植为主,特色产业为生姜种植。支部书记宋满昌,村委会主任宋彦昌。
东安头村 距离蔡庄镇政府有3公里,因古代附近有做白玉庵庙,所以庙东的为东庵头,庙西的为西庵头。该村有395户,1661人,耕地面积2055亩,人均纯收入120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3名。有线电视入户率70%,电脑普及率20%,拥有大型货车2辆,小轿车30辆。该村特色是从事木制门加工厂较多。支部书记王石荣、村委会主任王万西。
西安头村 238户,991人,耕地面积1170亩,人均纯收入107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入户率80%,电脑普及率60%,拥有大型货车3辆,小轿车17辆。该村主要产业有绿色林木种植、并有小型橡胶厂一座。支部书记张发军、村委会主任杨东立。
刘庄村 194户,824人,耕地面积870亩,人均纯收入96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入户率75%,电脑普及率50%,拥有大型货车1辆,小轿车34辆。该村特色产业主要是养殖业,为劳务输出大村。支部书记崔三现、村委会主任崔振山。
隗村 347户,1518口人,耕地面积1650亩,人均纯收入10500元,村卫生室3个,医生3名。有线电视入户率40%,电脑普及率30%,拥有大型货车4辆,小轿车25辆。主导产业以蔬菜为主,并有养殖业。支部书记李建亭,村委会主任周丙丽。
后黄村 该村为爱国抗日将领黄樵松烈士故乡,因黄姓居于河北岸,取南前北后命村名。554户,2390人,耕地面积2430亩,人均纯收入95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基本普及,电脑普及率41%,拥有大型货车1辆,小轿车30多辆。该村的特色产业主要是种植业,是劳务输出村。支部书记黄建业。
三楼村 相传该村旧时有三座楼房,故称"三楼"。469户,2127口人,耕地面积2760亩,人均纯收入93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入户率90%,电脑普及率80%,拥有大型货车1辆,小轿车100多辆。该村特色产业以大棚蔬菜及食用菌种植为主。支部书记孙玉亮,村委会主任孙国材。
大朱村 辖大朱、关帝庙、焦马庄三个自然村。378户,1686口人,耕地面积1965亩,人均纯收入93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3名。有线电视人户率50%,电脑普及率28%,拥有大型货车1辆,小轿车100多辆。该村特色产业以蒜苗种植为主。支部书记朱红现,村委会主任朱进财。
香王村 442户,1973人,耕地面积2205亩,人均纯收入10500元。村卫生室3个,医生3名。有线电视入户率90%,电脑普及率65%,拥有大型货车1辆,小轿车100多辆。支部书记张东怀,村委会主任肖保民。
胡新庄村 位于蔡庄东部,坐落在一条南北土岗上,村庄地理位置较高,村东南临康沟河,村西土地平坦,据说,姓胡的人居住最早,故名胡新庄。该庄271户,1136口人,耕地面积1305亩,人均纯收入9300元,村卫生室2个,医生2名。有线电视入户率20%,电脑普及率10%,拥有大型货车1辆,小轿车3辆。该村特色产业以大蒜种植为主。支部书记杜付平,村委会主任杨根昌。
郭庄村 因自古居民都姓郭,故得此村名,该村228户,966口人,耕地面积1020亩,人均纯收入100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入户率80%,电脑普及率10%,拥有大型货车1辆,小轿车8辆。该村以劳务输出为主。支部书记郭古安,村委会主任郭建设。
马湾村 269户,1070人,耕地面积1005亩,人均纯收入101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基本普及,电脑普及率16%,拥有小轿车20多辆。该村主要产业以小麦和玉米、辣椒种植,木材加工业务。村内有古迹弥勒寺。支部书记马连锋、村委会主任马现民。
小张村 373户,1607人,耕地面积2070亩,人均纯收入93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2名。有线电视入户率85%,电脑普及率25%,拥有大型货车3辆,小轿车45辆。该村主要产业以小麦和玉米种植,为外出务工大村。支部书记张二现、村委会主任刘水昌。
大张村 明末清初,张姓始祖从小张迁往沟李村,后沟李村向西北迁移两华里,安家定居,村名为大张,全村298户,1313人,耕地面积1965亩,人均纯收入9700元,村卫生室2个,医生2名。有线电视入户率75%,电脑普及率30%,拥有大型货车2辆,小轿车25辆。该村主要产业以小麦和玉米为主,村内支部书记张现鸽、村委会主任张拴捞。
蛮杨村 由蛮杨、小朱、李世河、迎岭岗四个自然村组成。有456户,2002人,耕地面积2385亩,人均纯收入105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2名。有线电视入户率84%,电脑普及率10%,小轿车180辆。支部书记杨红亮、村委会主任杨领合。
南孟村 在很久以前,本村有姓孟的一家大户,势力非常大,村庄以此为名,但现在已经没有姓孟的了,459户,2035人,耕地面积2145亩,人均纯收入9600元,村卫生室4个,医生4名。有线电视入户率88%,电脑普及率50%,拥有小轿车150辆。该村特色产业主要是小麦、玉米种植和养殖业。支部书记刘五行、村委会主任张国治。
舍茶岗村 285户,1263人,耕地面积1275亩,人均纯收入95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入户率60%,电脑普及率10%,拥有小轿车30辆。该村以小麦、玉米、辣椒为主导产业。在封建社会,全县中进士的共32人,而小小的舍茶岗就有3人,现完整保存清顺治皇帝特赐的御匾。支部书记王树芝,村委会主任王书旺。
孟楼村 下辖孟楼和寨角王两个自然村,185户,851人,耕地面积1026亩,人均纯收入93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入户率45%,电脑普及率46%,拥有小轿车6辆。该村以小麦、玉米、养殖为主导产业。支部书记孟保群,村委会主任孟祥山。
罗庄村 611户,2656人,耕地面积3315亩,人均纯收入9500元,村卫生室4个,医生4名。有线电视入户率76%,电脑普及率20%,拥有小轿车38辆。该村以小麦、玉米、养殖为主导产业。支部书记赵建亭,村委会主任郑金库。
瑶台村 374户,1637人,耕地面积2610亩,人均纯收入9500元,村卫生室2个,医生7名。有线电视入户率65%,电脑普及率25%,拥有大型货车5辆,小轿车90辆。该村特色产业以辣椒、红萝卜、养殖、家具制造为主导产业。支部书记胡根建,村委会主任秦合勋。
尚庄村 原名于家坊,后改名为尚庄,尚庄就是高尚的意思,为祖先的美德而感到骄傲自豪。228户,985人,耕地面积1035亩,人均纯收入9800元,有线电视入户基本普及,电脑普及率10%,拥有小轿车80辆。该村群众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支部书记杨三妮。
湾孙村 因孙姓的氏族多,有一条小河自西向东蜿蜒流经村庄而得名,全村275户,1201人,耕地面积1440亩,人均纯收入12000元,村卫生室1个,医生1名。有线电视入户率50%,电脑普及率15%,拥有小轿车25辆。该村以小麦、玉米、养殖为主导产业,特色种植为甘蔗、辣椒。支部书记孙秋治、村委会主任孙群柱。
泥张村 在元末明初大移民中,有几户张姓泥瓦匠在此落户,取名泥瓦张村,由于泥瓦匠很缺,加上技术好,方圆百里非常有名,后人为了好叫,就叫泥张村。全村324户,1362人,耕地面积15 15亩,人均纯收入11000元,村卫生室4个,医生4名。有线电视人户率80%,电脑普及率70%,拥有小轿车36辆。主要从事小麦、玉米种植及农业机械制造。支部书记张海军,村委会主任李永现。
高庙寨村 因本村土岗见有庙而得名。652户,2861人,耕地面积3060亩,人均纯收入9000元,村卫生室2个,医生2名。有线电视入户率50%,电脑普及率53%,拥有小轿车25辆。主导产业是小麦、玉米及生猪养殖业。支部书记李大平,村委会主任李海池。
刘拐村 历史上叫小辛庄,后因刘姓多,有河流在本村拐弯而得名。267户,1220人,耕地面积1185亩,人均纯收入10000元,村卫生室3个,医生3名。有线电视入户率85%,电脑普及率10%,拥有小轿车16辆。主导产业是小麦、玉米、大豆及生猪养殖业。支部书记刘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