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插花艺术的主要花材之一,适用于插花的各类花材统称为切花。在国际切花销售市场上,菊花和玫瑰目前仍占据主导地位,菊花的多元化栽培,菊花品种的多样化均包涵了菊花插花在花艺市场的顺利发展和普及。如今插花行业中,常借用菊花的形态、品性、气质等特点,赋予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和人格魅力,以表达人们的追求和向往。菊花切花具有花形多样,色彩丰富,用途广泛,耐运耐储,瓶插寿命长,栽培容易等优点。按自然花期可分为三类:夏菊类、秋菊类和寒菊类。
一、发展沿革 中国的菊花插花历史悠久,最早记载插花的文献资料见于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辞》,如《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折琼枝以继佩,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说明当时人们已有采折花枝、佩带身上的习俗,秋兰就是秋菊。
魏、晋、南北朝时期,菊花插花已有一定发展,民间已有手持秉花及佩带襟花及发鬓插花,瓶、盘、水养菊花插花也已出现。隋、唐、五代时期,无论民间、寺庙或宫廷,皆盛行插花,每次插千余枝,十分壮观。汴州的菊花插花在这个时期已有一定发展,菊花插花形式不仅有瓶插、盘插,还有吊挂及缸插菊花,利用插花作品美化环境。宋代是插花最为兴盛的时期。在京城开封,宫廷、寺院、民间盛行菊花插花。如皇帝宋徽宗的《听琴图》,菊花插花就置于中心位置;在《芙蓉饰鸡图》中,又用工笔条彩手法突出菊花插花。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菊有数种……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著名诗人苏轼诗句:“春初种菊助槃蔬,秋晚开花插满壶。”由此可见,当时菊花插花艺术已形式多样,技艺精湛,插花、赏花境界很高。宋代对于菊花、牡丹、梅花等花材的保养和保鲜方法,在插花技艺中有较多的研究。诸如:烧灼法、沸汤法、封蜡法、涂抹药剂法等,涉及花材保鲜的书籍如《格物粗谈》、《分门琐碎录》、《武林旧事》等,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方法对当今花材的保鲜都有指导意义。
明清之际的插花艺术日臻成熟完善。对插花意境、花艺养护、保鲜、陈设等方面都进行有专门深入的研究,在技艺和理论上形成了完备的体系。作品创作注重稀、疏、淡、远、花形多变而新颖,有:理念花、院体花、心象花、写景花等。提倡“茗赏”即品茶赏花,格调高雅。菊花插花追求高洁清晰,色调淡雅,疏枝散点,格调朴实,溶自然美景于一室。如清朝黄慎的“赏菊图”,仅两枝菊花插于瓶内,形态自然有力。
明清之际,插花理论日益成熟,发表了很多有关插花的专著。其中,明代袁宏道的《瓶史》影响最大,全书有:花目、品第、器具、择水、宜称、屏俗、花祟、洗沐、使今、好事、清赏、监戒共十二节,描述了插花的方方面面。对菊花插花技艺的成熟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另外,张谦德的《瓶花谱》,屠隆的《山斋清供笺》,以及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等,也对菊花花材的选择、技术处理、保养方法、插花风格、构图艺术、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协调等原则均有论述。这些著作虽有相同之处,亦各有特色,对菊花插花艺术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奠定了基础,推动了菊花插花艺术的发展和提高。
清代开封的养菊、插菊、赏菊之风仍很盛行,对菊花的欣赏从人格化走向神化。每种名花按月份配称于一位历史名人,作为花神主持其事。如:一月梅花花神为柳梦梅,二月杏花花神为杨玉环,九月菊花花神为陶渊明等等。
二、当代新艺术
建国后,开封的插花艺术又有新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菊会的举办和开封菊花的发展,插花艺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如今,开封市的大小花店,以盆菊、菊花插花艺术来装饰店铺已成为时尚。在为老人祝寿、母亲节、探望病人、婚礼殿堂,大小会议庆典活动等,应用雅致的菊花与各类鲜花精彩组合花艺,创造了富于时代气息和个性化的场面。现在是鲜花无处不在,插花无处不在。菊花插花在潜移默化中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1983年,开封只有一家鲜花店,而今花店已有几十家。
开封菊花花会至今成功举办了22届,每届花会都有以菊花为主要花材的插花艺术评比,而且在比赛项目、规划、评分标准等方面注重与国际接轨。特别是第十二届菊花花会后至今,菊花、插花比赛项目已由原来的自由命题插花一项发展为现今的命题、自由命题、瓶插、西方礼仪插花等四项评比项目。开封市的菊花插花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不断吸取国内外同行的创作技艺,进一步推进了交流、合作、学习,使开封的菊花插花在全省、全国及世博会等各项大型比赛中屡获殊荣。
三、作品简介
1.作品名:新时代(作者:李漫洁) 以钢网、光碟构成酷似摩天大楼的“信息源”,古人面对百尺危楼就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感慨。今天当人们仰望“信息源”时,又会发出怎样的惊叹呢?错落有致的信息站(柳编球体)围绕四周,遍布世界,流畅的网络(柳条)在其间来回反复,运动不息,生生不已。信息之果遍地开花,寓意信息社会人们对知识科技无穷无尽的追求与探索。
此作品在第七届全国品种菊插花赛中获金牌。
2.作品名:秀色可人(作者:李漫洁)
创意:龙柳枝如盘起的发髻高高耸立,美丽的扶郎花装扮着蓬松的发卷,少女妙曼的身材与羞涩的面庞显示着青春的风采,几朵小红花点点满天星耳饰般旁逸斜出,分外娇艳,两枝金边吊兰似几缕随风飞扬的散发,为矜持的少女添了几分活泼可爱。
3.作品名:旋律(作者:李漫洁)
创意:该作品用棕树叶的茎巧妙的插成两排,象竖琴,又象跳动的钢琴键盘,下部层层叠叠的莲叶似飘动的青云,几朵秋菊,凌霜傲立,散发出阵阵醉人的清香,吊松、秋菊、满天星、巧妙点缀,那如梦似的旋律如一群欢乐的精灵在嬉戏轻舞,如行云流水般不径而走。
4.作品名:向往(作者:李漫洁)
题诗:发在林凋后,繁在霜冷时
创意:作品以剑叶卷成3个拱形,几片直立的剑叶耸立一侧,象是一艘扬帆待发的小舟,各色菊花在舟侧错落生姿,充满生机与希望,微风过处,花叶婆娑,满载人们对美好未来向往的小舟就要启航了吗?
5.作品名:祝福(作者:李漫洁)
创意:作品以花篮为容器,龙柳枝与扶郎花相辉映,几朵黄菊花寓意丰收的季节,红菊点缀其间(两个苹果,几个香蕉),苹果和香蕉为焦点。寄托人们的祝福,红丝带贺卡将这一祝福推向极致。
6.作品名: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李漫洁)
创意:作品以剑叶弯曲成弧形,从天上而下,一波三折,回环往复,如黄河之水,冲破重重险阻,一泻千里。点点秋菊或直立高耸,或清逸斜出,凌霜傲立,是在喝彩助威吗?古人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令人不由满怀激情。
7.作品名称:祈盼(作者:李漫洁)
创意:该作品以巴西木叶卷扎成大海的波涛,水葱柱代表神州大地上高楼林立,几支葵叶、几朵红掌,一只蝴蝶兰悠然屹立,充分展示南方都市的风情,配以朵朵秋菊、粉百合、小鸟等花材。整个作品洋溢一片繁华景象,天蓝色的底板上白云点点,信鸽高飞,两支具有握手言和之意的大手栩栩如生,形成主题,这不正是中国人民祈盼世界永远和平,大力发展祖国经济的心愿吗?
此作品在第七届全国品种菊插花赛中获铜牌。
8.作品名称:洪浪英花(作者:姚开菊)
创意:当洪浪推去,英花微笑时,又传来开拨的号角,我根本就没看清您的尊容,只熟悉您负重的身影,可我都会讲您的故事,您听,两岸的灾民都在歌颂抗洪抢险的英雄。
9.作品名称:欢庆(作者:商玉清)
创意:该作品立体骨架,呈“L”型,巴西木呈波浪翻卷,预示着人间的欢乐海洋。主花选用红、黄色,渲染着喜悦。粉百合洋溢着吉祥。银牙柳呈放射状散开,意味着夜的光芒,天堂鸟在空中自由飞翔。黑暗中的三朵花球如礼花在夜晚绽放。欢乐吉祥和喜悦的主题在花叶间不停的诉说荡漾。
10.作品名:蒸蒸日上(作者:师勇杰)
创意:作品以笼为底,绳的盘扎,竹的爬升,蒸笼的层次,剑麻果的志比天高,与粽子的欢庆感。表现一种锐意进取、蒸蒸日上的效果。
(此作品在河南省菊展赛中获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