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概况】 2008年,市林业局完成新造林524万公顷,更新造林22万公顷,抚育改造218万公顷,林业绿化率提高48个百分点,达 到333,绿化覆盖率达35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16平方米,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达4824,通道绿化率达98以上。大力实施高品位居住区绿化景观建设,新建居住区绿地率均达30%以上。开展机关庭院绿化,不断提高绿化档次,共建成5个省级园林式单位、61个市级园林式单位、122个绿化达标单位。在城乡结合部大力开展环城生态林、环城绿化带、生态游园建设,同时加大植树和农田林网、农林间作防护林建设力度,村庄林木绿化率已达60以上。3月12日--中国第30个植树节,市领导和市林业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市直机关、各人民团体、梁园区干部职工及驻商官兵1000多人参加在商丘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黄河故道沙区治理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区举行的第4次林业生态市建设义务植树活动,栽植速生杨、大叶女贞、香花槐等苗木近1万余株,给林业生态市建设又增添一片新绿。2008年全市共办绿化点52个,建设义务植树基地60余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以上。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对3236棵古树名木进行了普查登记,建立档案,组织编写了《商丘古树名木》一书。
商丘市林业局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局长: 李瑞华
副局长: 张连忠 谢一鸣
高德祥 蔺克彦姜显峰
纪检组长: 梁永安
总工程师: 王 伟
【林业生态市建设】 各级林业部门以林业生态市建设为己任,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以黄河故道沙区治理、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村镇绿化、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林业产业和森林抚育改造工程为重点,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措施,全面掀起林业生态市建设高潮。完成造林174万公顷,是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154万公顷的113,森林覆盖率提高12个百分点。
【全民义务植树】 2008年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市领导、市直各部门和商丘军分区、驻商部队、武警、消防官兵以及睢阳区的干部群众、青年志愿者1000余人,到林业生态市建设重点工程路段金桥路参加义务植树,拉开林业生态市建设的序幕。同时各县(市、区)、各乡镇负责人也带头开展不同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全市当天10万人参加植树,植树40余万株。
【加强管护依法治林】 为加强林木管护工作,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幼树管护、巩固林业生态市建设成果的通知》,并在全市张贴《关于加强林木管护严厉打击非法毁坏林木行为的通告》2万余份,让林木管护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夏秋季节,以林木管护为重点,各级林政、森林公安队伍加大对毁坏幼树行为的打击力度;各乡(镇)政府和村委成立护林巡逻队,公示乡村护林公约和护林责任牌,签订护林责任书。同时,积极开展幼林定期抚育,对已经成活的树木培土加固、刷红涂白,适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对枯死的树木,及时清除,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
【林业产业化】 一是以发展杨树、泡桐为主,坚持"速生、优质、高效"的原则,鼓励增加泡桐造林面积,减少杨树造林面积,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加快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推进林板、林纸一体化。引进日元贷款 602万元,在民权县、梁园区、永城市、睢县营造速生丰产林 032万公顷。二是进一步加快名优经济林和苗木花卉基地建设。以宁陵县为主,扩大金顶酥梨、白蜡条杆栽植面积;以虞城县、民权县为主,扩大苹果栽植面积;睢阳区、柘城县、永城市、夏邑县等以发展桃、杏、李、葡萄等杂果为主,推进老果园、老品种更新改造;民权县、梁园区、睢阳区、虞城县、睢县重点发展园林绿化苗木、花卉种植,大力培育名优、珍稀、乡土树种和优质苗木,保证林业生态市建设用苗的足额供应。三是全力推进林业产业工程,共营造速生丰产林067万公顷、经济林2万公顷,完成林业育苗2万公顷,发展花卉种植 0017万公顷,生产木材100万方,完成加工85万方,产出干鲜果品150万吨。
【木材深加工】 按照"市场联基地、基地联企业、企业联大户"的发展模式,引导支持鼎盛、鼎立、南海松本木业和恒兴纸业等林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形成联合体,加快木材深加工基地建设。指导鼎盛木业投资2亿多元引进先进高密度板生产线1条,利用枝丫材,新增加工能力10万立方,建成全省最大的高密度板生产基地。全市新改扩建木材加工企业30余家,新增木材加工能力15万立方。加快木材市场体系建设,新增县级木材专业市场9个,发展乡级木材交易所和村级木材交易点50个,扩大木材市场流通,使全市80的原木在完成初加工后出境,提高加工附加值,有效遏制原木外流。
【生态旅游业】 对全市现有的森林公园等各类生态资源进行完善整合,优化布局,新开发12处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景点和6条森林旅游精品线路,新增市级森林公园1处,新建民权县林七水库、吴屯水库、柘城县护城河3个市级湿地游园,提高生态旅游核心区和特色景点建设水平。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教育为目的,抓好商丘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黄河故道湿地、民权申甘林带、永城市林场芒山风景区、宁陵金顶酥梨、虞城红富士苹果基地和睢县、夏邑县、睢阳区城湖生态旅游、生态文化和生态教育基地建设,发展生态游、历史文化游、农家乐等特色游规模。
【林下经济】 在退耕还林和重点生态工程区域,大力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农作物、蔬菜、食用菌、中草药、牧草、牲畜、家禽等种植、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利用林下空间发展农牧业,积极培育生产大户、专业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了林下产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农、林、牧业和谐发展。新增农、林、牧复合经营面积053万余公顷。
【森林资源清查工作】 一是加强指导培训。聘请省规划院专家现场指导,培训业务骨干56人。二是全力搞好外业调查。全市抽调100多名技术人员,投入车辆、罗盘仪、定位仪38套,组成调查工组20个,调查样地670个。三是认真做好内业整理,绘制各类图表1000余份,严格录入调查数据,确保质量,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 一是成立领导组,下发《商丘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各县(市、区)制定了方案,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二是加强培训,聘请省林改办专家授课,举办由市、县业务人员参加的培训班。三是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利用出动宣传车、悬挂刷写宣传标语、提供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林改重大意义,提高让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四是积极确权发证,共发放林权证195万份,全面完成015万公顷集体林地的确权任务。
【科技兴林】 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加大林业科技创新力度。一是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级林业科技项目6项,推广林果优良品种10多个,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沙区综合治理、农林复合经营等10多项林业新技术成果得到应用,林业生态市工程造林良种使用率达80以上,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45以上,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5以上。二是加大林业育苗力度,完成林业育苗2万公顷,出圃优质苗木近1亿株,保证全市林业生态市建设所需苗木的供应。三是林业科技人员以科研带动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选育申报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白皮千头椿"、"宁陵白蜡"省级优良乡土树种2个;同时,制订林业地方标准2项,建设市级林业高效示范园1处,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
【森林公安工作】 一是不断加强森林公安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深化大练兵,加大督察力度,努力提高民警素质,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二是强力推进林业公安独立办案,坚持惩防并举,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违法犯罪,先后组织开展了"禁种铲毒"、"飞鹰"专项行动。共查处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案件512起,其中刑事案件71起,刑事拘留100人。森林公安工作位居全省第四位。
【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一是认真开展林业有害生物调查,进一步加强预测预报和检疫,测报准确率达9826。二是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型药剂、新器械,利用飞机喷洒仿生制剂无公害防治技术,集中防治林木病虫害067万公顷。采取限期除治、集中综合防治等措施,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力度。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52万公顷,成灾率降低到3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提高到7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8964。三是不断加强森防体系建设,建成国家级标准站1个,省级标准站8个,省级中心测报点1个。
【造林质量管理】 一是严把苗木质量关。严格苗木标准,林业生态市建设工程用苗木,一律达到Ⅱ级苗以上标准,落实"一签两证"(苗木标签、苗木的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制度,使用良种壮苗,严禁将不合格苗木用于工程造林。二是严把栽植关。严格按照《造林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栽植,采取"三大一深"标准,即大苗、大坑、大水、深栽,苗木高度要求在35米以上,树坑达到60厘米立方,每棵新栽幼树浇水50公斤以上。三是严把管护关。坚持"谁造林、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确权发证,明确责权利,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措施,及时进行抚育、浇水、培土、刷白,确保苗木的成活。四是严格追究责任。对拒不重视造林质量管理的县(市、区)、乡(镇),市林业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除给予点名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外,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008年市林业系统荣获奖项
先进单位
省文明单位
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先进集 体
省林业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省绿化模范城市
河南省绿化模范县城
民权县林业局
河南省绿化模范城乡
睢县后台乡
夏邑县北镇乡
河南省林业生态县
夏邑县
梁园区
河南省林业十佳文明服务窗口
商丘市刘口木材检查站
先进个人
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
张剑锋
河南省绿化奖章获得者
李瑞华 王俊峰 洪 军
秦化君 夏利华 王法清
邵海军 陈国杰 陈晓垠
赵景荣 李运良 程相军
河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先 进个人
吕存峰 王 勋 陈国杰
尚一松 陈春晓 朱安启 (程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