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实行郡县制,以县统乡,乡下设亭,以亭辖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汉以后亭制渐废。自元始,里也称图。
一、明、清时期区划
明初,汲县划为4乡11社40里(图)。神宗万历年间,裁青杨、柳毅2里,余38里。计:
东乡 南陵东社5里,东郭东社4里,在城社2里(系城内地)。
南乡 在城社1里(系城内地),南陵西社9里。
西乡 西城南社6里,西城北社4里。
北乡 北固社4里,东郭西社1里,关厢社1里(城门外地),南陵西社1里。
清世祖顺治三年(1646),因明末清初战乱灾荒,人民逃亡,将全县里社并为4乡7社22里(图)。计:
东乡 南陵东社2里,东郭东社4里。
南乡 南陵西社9里。
西乡 西城南社1里,西城北社3里。
北乡 北固社1里,东郭西社2里。
清圣祖康熙十三年(1674),全县有村落257个,划分为4乡20里,每乡5里,每里设5甲,计:
东乡 东郭东社5里。
南乡 南陵西社5里。
西乡 西城北社5里。
北乡 北固社5里。
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汲县仍分东、南、西、北4乡,每乡5里(图),每里设里书一名,办造粮册,并轮流充当总书。里下设甲,每甲设保户一名,督催粮户完差纳粮,并轮流充当总保。四乡里书20名,保户117名,卫所设里书一名,保户9名,全县村落315个,城厢街巷66条。
东乡辖村落:李劳庄、李亨屯、曹家庄、台上、虎头庄、西新庄、东新庄、朱毛庄、雷家庄、枣林村、赵家庄、韦家庄、刘家庄、史家庄、黄家庄、后河村,孔家庄、田家庄、段家庄、范家庄、申家庄、李家庄、杨家庄、王治屯、庄里村、关帝庙、林河寺、田家湾、侯家湾、梁村、程万屯、杨家庄、前李家庄、夏家庄、后李家庄,彦村、李家湾、王家湾、扈家庄、路家庄、王家岸、李家岸、董家庄、梁家寺、吴家庄、余林庄、李源屯、南大电、刘村口、小堤外、任家庄、庞家寨、小屯村、万户寨、纸坊、梨园、孙家庄、鲁家庄、白蒿渡、军营、南新庄、北新庄、段家庄、夹堤、柳毅屯。
南乡辖村落:延津门、石家庄、三里堡、小赵家庄、土城门、牛家庄、曹家花园、双堤口、烈女寺、徐家庄、戴家庄、小张家庄、七里堡.贺生屯、八里庄、李进宝屯、董家庄、边家庄、王奎屯、王彦士屯、段先屯、吕绪屯、张家庄、栗家寨、刘庄、庞家庄、杜家堤、段家庄、新庄、臧家庄、杨大屯、娘娘庙、庄里、尹家庄、许家屯、唐家庄、张武店、秦家庄、蒋家湾、金家庄、汲城、史家洼、万家庄、任家庄、孙杏村、曲里村、韩光电、白露、张村、焦家庄、虾蟆溶、任家庄、卜奇屯。
西乡辖村落:饮牛口、新庄、李良屯、唐岗、潘家园、龙王庙、石家庄、八里屯、仁里屯、戴家庄、郭全屯、田家庄、薛家屯、郝家庄、斜道、双兰、班家庄、狮子窝、官庄、侯家庄、胡家凹、寺门、南社村、井家岗、东寺门、西寺门、小司马、大司马、石骆驼、刘家沟、唐家庄、崔家庄、秦家庄、石瓶、阮家庄、尚家庄、娄兆、陆庄店、山彪、任马村、前杨村、后杨村、康家庄、索家屯、小西马村、李家庄、张旺屯、太公泉、施平、后太公泉、南官村、何家屯、盆子窑、田家窑、谷朵村、张家庄、戴村、吕村、祁家窑、大漫流、宋家庄、黄山、北官村、王二庄、小屯、安都、牛家安都、路家安都、方兰、东两眼、西两眼、古子涧、陈兆、下左儿、郭家坡、神头、崔家庄、六度寺、西湾里、贾村、上左儿、西陈兆、车箱河、朱家庄、骆驼院、后河。
北乡辖村落:仓上、东马头、西马头、北马头、纪家庄、洪家庄、毛家楼、徐家堤、司家庄、王家庄、吴家坡、焦家庄、关庄、申家庄、孙家坡、邵家庄、军屯、周家湾、比干庙、庄和、赵户庄、后庄、黑窑场、王村、船刘庄、黄土岗、黄家庄、水屯、甘家庄、倪家湾、余连庄、府君庙、庄严寺、李家屯、杨家庄、侯家庄严、吉家营、西南庄、刘家庄、大双、杨家井、董家庄、琉璃堂、史村、樊店、马家湾、天平、东天平、大关庄、左家庄、吴家庄、张家庄、上马营、关家屯、阎家屯、郜村、小双、青杨口、顿坊店、谷朵、赵村、王家堤、纸坊、牛家场、清水河、道光店、君子村、西板桥、红窑、宋村、上乐村、下马营、道光、沙庄、马连庄、山黄庄、路周屯、李家楼、东板桥、段家窑、张家窑、祁家窑、塔儿岗、沙滩、仙女塔、羊角湾、上小店、下小店、闵子沟、前后狮豹头、前龙窝、东白池、西白池、白池寺、范家坡、东西黄叶、水玉店、阴山、正面、小西坡、车箱沟、山岭、龙化岩、雪白庄、怪石岩、罗圈、东西拴马、苏岭、滴滴水、黄家洞、东掌西掌。
城内街巷:县前大街、蔡家胡同、曹家营、东西街、寺胡同、西门大街、府前大街、楼南大街、西华门街、东华门街、又东华门街、厅前街、府城隍庙街、北马道街、西马道街、北门大街、府后大街、后司口、府西大街、新城里大街、西小街、东小街、正阳门街、东拖脚街、西拖脚街。
四关街巷:东关大街、南关大街、东小街、西小街、西关吊桥街、顺城关街、马市街、东小街、又马市街、馆驿口街、地坛东西大街、南北大街、陈家胡同、三圣庵胡同、后营街、饮马口街、桥北大街、盐锅巷、廖家堂胡同、辉县口街、郎家胡同、财神庙胡同、紫竹庵胡同、小石桥街、小河坡街、西盐店大街、菜园东胡同、菜园西胡同、娃娃胡同、过街棚胡同、财神庙胡同、砖漫胡同、无量庵胡同、盐厂街、西河坡、北水胡同、南水胡同、北关大街、东小街、西小街。
二、民国时期区划
民国初期,除城关外,农村434个村落划为东区、南区、西区、北区、特别区,东、南、西、北4区各设5图(里),特别区未分图,附于北区第五图后。
东区
第一图柳毅屯、夹堤、筱屯、庞寨、梨园、崔庄、孙庄、白蒿渡。
第二图 李源屯、纸坊、万户寨、韩庄、鲁庄、新庄、南屯(郭秉初屯)、榆林庄、柴庄、彦村、北李庄、关帝庙。
第三图 程还屯、牌杨庄、霸李庄、东李庄、前夏庄、后夏庄、庄里村、王志屯、皇家庄、孔家庄、范家庄、朱毛庄、陈庄、张庄、村、李张屯、雷家庄、台上村、陈堤、李劳庄。
第四图 两村(梁村)、南李庄、后河村、路庄、王岸、流水口、李岸、小沙、油王庄、董庄、吴庄、扈庄、任庄、梁寺。
第五图 杨家庄、史家庄、刘家庄、韦家庄、赵家庄、田家庄、段家庄、申家庄、东辛庄、大辛庄、枣林村、虎头庄、三合庄、李亨屯、曹家庄、小堤东。
南区
第一图 李进宝屯、董庄、焦浩然屯、十里堡、刘庄、小任庄、金庄、唐庄、蒋庄、许屯、栗寨、牛庄、戴庄、庞园、祁庄、曹家花园。
第二图 吕绪屯、大张庄、杜堤、庞庄、小焦庄、大任庄、史洼、秦堤、张村、白露、万庄、上焦庄、下焦庄、虾蟆溶堡、孙杏村。
第三图 王彦实屯、八里庄、鞭段庄、新庄、张武庄、韩广屯、卜奇屯、小张庄。
第四图 汲城、东曲里、娘娘庙(吕彪屯)、段先屯、普庆寺草市、臧庄、杨大屯、王奎屯、七里堡、贺生屯、徐庄、怀盐厂、盐店街、南社、河家屯。
第五图 山彪、陆庄店、姚庄、狮子窝、娄召、尚庄、唐庄、刘沟、石骆驼、田庄、崔庄、索屯、秦庄、前代村、后代村、吕村。
西区
第一图关庄、石瓶、南司马村、冯家庄、小谷朵、田窑、盆窑、后沟、虎掌沟、张家庄、靳家湾、东西两眼、张旺屯、大谷朵、西司马村。
第二图 河园、饮牛口、红石沟、三教堂、龙王庙、李良屯、石家庄、仁里屯、郭全屯、戴庄、李庄、班庄、双兰、侯庄、胡家洼,许寺门、西寺门、大司马村。
第三图 唐岗、新庄、阮庄、八里屯、蒋岗、岗巢、郝庄、温寺门。
第四图 香泉寺、车箱河、神头、西陈照、东陈照、孤子涧、山后李家庄、芳兰、西寺庄、东寺庄、祁窑、前太公泉、后太公泉、朱庄、崔庄、宋庄、大漫流、南官村、北官村、王二庄、牛安都、韩安都、后杨村、前杨村、康庄、董漫流、王漫流、六渡寺、贝泉、麦窖、夭庄、赵庄、葛曲、汪氏沟、施平、花尖地、小谷渡、温家岭、马腊沟、蒋水牌、长岭、小猴梯、大猴梯、东蒋沟、南蒋沟、范园、火庄、凉水泉、南物沟、小池山、 黑炭窑、猴头脑、牛家洼、大池山、杨披、桐树洼、母猪窝、吉了沟、滴露泉、红岭沟、土门岭、花椒庄、二道沟、潘梯、骆驼院、十八沟、张庄、后河、上枣庄、下枣庄、流谷寺、靳庄、寺沟、贾庄、潭鱼、李湾、来湾、田湾、田窑、黄山、牛窑、彭窑、老黄沟、疙针林、烟薰石、花园、大柳、小柳、裴寺沟、后柳、瓜青、红沟、宋乐棚、歪脑、东谷渡水、李许沟、五庙寨。
第五图 薛屯、斜道、任马村、东司马村。
北区
第一图 上乐村、闳天、西板桥、邹庄、李店、原板桥、刘板桥、东板桥、新庄、宋村、段庄、军营、东赵村、西赵村、郭庄、琉璃堂、赵户庄、史村、樊店、后焦庄、马天平、前焦庄、刘家堤。
第二图 田家湾、侯湾、马湾、西李湾、东李湾、耿湾、康湾、王湾、北王堤、凌河寺、徐家堤、河堤、大关庄、黑窑厂、洪庄、毛家楼、纪家庄、李兴村、东马头、水驿、南马头、北马头、翟楼、纸坊、北仓、新庄。
第三图 下马营、庄严寺、李庄、后董庄、吴庄、董庄、张庄、左庄、船流庄、府君庙、倪家湾、庄严、东关庄、西关庄、后天平、东天平、前天平、王村、于良庄、小关庄、王村堡。
第四图 顿坊店、军屯、十里堡、黄土岗、王家庄、邮庭、黄庄、吉营、道光店、后稻香、前稻香、牛厂、阎屯、清水河、杨村、关屯、上马营、水屯、周湾、邵庄、吴坡、孙坡。
第五图 比干庙、后庄、甘庄、郜村、刘全庄、小双、马连庄、大双、君子村、孟庄、潞州屯、大谷朵、小谷朵、杨井、西南庄、庄和、北安都、秦窑、北谷朵。其在特别区者为塔儿岗、羊角湾、沙滩、仙女塔、小店河、龙窝、阴山、狮豹头、猿猴沟、正面、小西坡、罗圈、柳树岭、苏岭、南寨沟、南平沟、卧龙岩、水油村、东拴马、蜘蛛窝、大寺门、土池、砖瓦、南圪挡、建常岭、七里村、虎地窖、好窑、石炭窑、那沟、定沟、锅水、青羊口、雪白庄、黄叶、沙掌、东白寺、西白寺、东箱沟、羝羊沟、回头峪。
民国20年(1931),全县划6个区,设20镇,83乡,乡、镇辖闾,闾辖邻。区置区公所,设区长1人,乡置乡公所,镇置镇公所,各设乡长镇长1人,副乡长副镇长1人,闾设闾长1人,邻设邻长1人。
第一区区公所设县城内药王庙街,辖镇15,乡5。县政府镇、道前镇、望治镇、望茀镇、丁东镇、民治镇、新城里镇、德胜镇、中山北镇、中山南镇、中山新镇、沿淀镇、驿前镇、三义镇、南关镇、三合乡、堤东乡、四合乡、东马头乡、新华乡。
第二区区公所设李源屯,辖镇1,乡22。礼原镇、柳卫乡、夹堤乡、万户乡、自治乡、纸坊乡、黎元乡、五权乡、南大乡、民治乡、白河乡、东凌河乡、彦俊乡、西凌河乡、义合乡、三合乡、德三乡、会文乡、台上乡、大顺乡、协和乡、仁义乡、梁里乡。
第三区区公所设王彦士屯,辖镇1,乡14。彰武镇、彦士乡、平等乡、和平乡、枣林乡、浩然乡、保安乡、进宝乡、仁爱乡、七里乡、礼义乡、汲城乡、涵光乡、卜奇乡、勤事乡。
第四区区公所设大司马,辖镇1,乡22。山彪镇、大司马乡、安都乡、阳井乡、五权乡、中平乡、漫流乡、四门乡、国全乡、合义乡、芳兰乡、香泉乡、义勇乡、太公乡、山后乡、正和乡、下园乡、双兰乡、石骆驼乡、南社乡、六庄乡、两眼乡、升平乡。
第五区区公所设庄严寺,辖镇1,乡10。顿坊镇、德和乡、板桥乡、上乐乡、四德乡、和平乡、常和乡、前稻香乡、新生乡、普济乡、骑河乡。
第六区区公所设塔岗镇,辖镇1,乡10。塔岗镇、黄洞乡、东西掌乡、大同乡、双和乡、白池乡、勤安乡、后河乡、黄山乡、和平乡、共和乡。
民国23年(1934),第一区与第三区合并为第一区,区公所驻药王庙街,第二区与第五区合并为第二区,区公所驻李源屯;第四区与第六区合并为第三区,区公所驻北关村。区下设联保,联保置办事处。
民国27年(1938),日军侵占汲县,国民党县政府驻香泉寺,取消区级建制,划全县为22个乡镇,即城防镇、中山镇、德胜镇、夏庄乡、董庄乡、造林乡、彦士乡、汲城乡、张武乡、山彪乡、司马乡、芳兰乡、关村乡、伯玉乡、普济乡、庄严乡、民乐乡、天府乡、柳庄乡和西北山区3个乡。
民国34年(1945)8月,日军投降后,国民党汲县政府划全县为中山、德胜2镇,礼源、汲城、香泉、山彪、司马、士林、柳毅、塔岗、民乐9乡。乡镇辖保甲。民国35年(1946)2月,改为中山、德胜、礼源、塔岗4镇,士林、汲城、山彪、香泉、伯玉、比干、乐天、柳毅8乡。4月13日,撤销伯玉乡,分别并入香泉、比于乡。民国37年(1948),改礼源镇为乡。
民国32年(1943)5月,中共领导的汲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西北山区柳树岭村成立。6月林县抗日民主政府第十一区在汲林交界解放区成立,时林南未解放,暂归汲县抗日民主政府代管。秋,汲县抗日民主政府将汲县抗日根据地划为3区,第一区区公所驻正面村,第二区区公所驻口头村,第三区区公所驻温家岭村。12月,在汲县、新乡、辉县交界地带成立新辉区,区公所先后驻连岩、后沟村。民国33年(1944)4月,林南解放,林县第十一区归林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秋,新乡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新辉区归其管辖。12月,汲县抗日民主政府与淇县抗日民主政府合并,成立汲淇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所辖抗日根据地划为5区,第一区区公所驻狮豹头村,第二区区公所驻口头村,第三区区公所驻贾庄,第四区区公所驻温坡村,第五区区公所驻和尚滩村(四、五区在淇县境内)。民国34年(1945)6月,设第六区,区公所驻庙口村(淇县境内)。
民国34年(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汲淇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改为汲淇联合县民主政府。10月,成立第七区,区公所驻李庄。民国35年(1946)1月,撤销第七区。
民国34年(1945)6月至民国35年(1946)4月,冀鲁豫四专署在延(津)浚(县)汲(县)淇(县)四县边区设卫滨县,汲县东南部游击区一度设李源屯、下庄两个区。
民国36年(1947)3月,汲、淇两县分设,汲县民主政府成立,解放区划分3区,第一区区公所驻狮豹头村,第二区区公所驻口头村,第三区区公所驻李庄。12月划平汉路西游击区为第四区,区公所驻地不固定。
民国37年(1948)11月,汲县解放,境内分设卫辉市和汲县。卫辉市辖城关,设13个街政府。汲县辖农村,设7区。第一区区公所驻狮豹头村,辖狮豹头、抵鹿泉、大池山、猴头垴、花园、塔岗、小店河、龙卧、白寺、猿猴沟、雪白庄、正面、里峪、罗圈、拴马、水峪、土池、柳树岭18个行政村。第二区区公所驻顿坊店,辖顿坊店、上枣庄、下枣庄、黄山、施平、秦窑、潞州屯、北安都、南关村、北关村、王二庄、口头、薛屯、后庄、水屯、黄庄、小双、后稻香、前稻香、清水河、阎屯、甘庄、君子村、南安都、杨井、大双、庄和、井岗、杨村、西南庄、郜村、斜道、上马营、下马营、北马头、唐岗、黄土岗、孙吴坡、邵庄39个行政村。第三区区公所驻张王屯,辖张王屯、大司马、神头、寺庄、西陈召、东陈召、贾庄、田窑、芳兰、朱庄、祁窑、前太公泉、虎掌沟、李庄、代村、吕村、寺门、漫流、岗槽、谷驼、南司马、河洼、山庄、盆窑、八里屯、郭全屯、代庄、下园、仁里屯、双兰、石屏、唐庄、官庄、石骆驼、娄召、六庄店、山彪、姚庄、李良屯、石庄、南社41个行政村。第四区区公所驻徐堤村,辖徐堤、王村、宋村、东天平、西关庄、武庄、庄严寺、府君庙、台上、彦村、滹沱、邢李庄、陈庄、毛楼、东马头、李兴村、田湾、大李湾、后焦庄、赵村、后天平、北辛庄、上乐村、倪湾、史村25个行政村。第五区区公所驻李源屯,辖李源屯、纸坊、军营、东板桥、西板桥、王堤、董庄、庞寨、夹堤、柳卫、梨园、鲁庄,榆林庄、南屯、口上、小屯、白河、万户寨18个行政村。第六区区公所驻大辛庄,辖大辛庄、南唐庄、金庄、枣林、赵庄、韦庄、史庄、杨庄、段庄、后河、王治屯、后李庄、夏庄、牛庄、李亨屯、焦浩屯、良村、户庄任庄、南路庄、南李庄21个行政村。第七区区公所驻李进宝屯,辖李进宝屯、王彦士屯、汲城、东曲里、韩光屯、杨大屯、王奎屯、贺生屯、七里铺、南辛庄、张武店、孙杏村、白露、焦庄、秦张村、大任庄、庞庄、张代庄、边段庄、许屯、蒋庄、吕绪屯,大张庄、八里庄、娘娘庙、段先屯26个行政村。1949年2月,撤销卫辉市,其辖区改为汲县城关区,设13个街政府,第一街街政府辖县前街(及附近街巷,下同),第二街街政府辖贡院街,第三街街政府辖王府街,第四街街政府辖道西街,第五街街政府辖南马市街,第六街街政府辖北马市街,第七街街政府辖下街,第八街街政府辖纱厂街,第九街街政府辖沿淀街,第十街街政府辖德南街,第十一街街政府辖严光街,第十二街街政府辖德北街,第十三街街政府辖辛庄街。秋,北关街由第八街分出,成立第十四街街政府。
附:日伪政权区划
日军侵汲后,伪汲县公署将全县划为5个区,27个联保,238保,保辖甲。一区区公所驻马市街,辖城关和城郊24村。二区区公所驻李源屯,辖县东部和东南部108村。三区区公所驻王彦士屯(后驻大张庄),辖县南部和西南部63村。四区区公所驻温寺门(后驻郭全屯),辖县西部和西北部95村。五区区公所驻芳兰,辖山区和沿山一带248村(实际控制60村)。民国32年(1943)春,调整为4个区,187保,1 839甲。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区划
建国初,汲县区划仍为8个区。1950年3月,将第四区并入第五区,第六、七区合并为第四区,全县农村划为5区。
1952年12月至1953年6月,全县分三批建立67个小乡(含城关区7街2乡),辖205个行政村。一区辖拴马、正面、狮豹头、大池山、龙卧、塔岗、田窑、枣庄8乡。二区辖潞州屯、斜道、孙吴坡、清水河、稻香、顿坊店、甘庄、施平8个乡。三区辖寺庄、李庄、芳兰、吕村、司马、仁里屯、官庄、唐庄、山彪、盆窑、郭全屯11乡。四区辖李进宝屯、八里庄、七里铺、段先屯、汲城、白露、张武店、天平、滹沱、大辛庄、史庄、金庄、许屯、李兴村14乡。五区辖柳卫、庞寨、梨园、白河、纸坊、李源屯、口上、良村、大李湾、扈庄、夏庄、彦村、赵村、板桥、宋村、武庄、上乐村17个乡。城关区辖辛庄、马头2乡和县前街、道西街、马市街、下街、德南街、德北街、沿淀街7街。1954年11月18日改城关区为城关镇。
1955年9月,取消二、三、四,五区建制,除一区外,设7个中心乡,将农村60个小乡合并为29个。一区辖大池山、小店河、狮豹头、拴马4乡,安都中心乡辖顿坊店、比干庙、稻香3乡,芳兰中心乡辖芳兰、吕村2乡,唐庄中心乡辖司马、唐庄、仁里屯3乡,娘娘庙中心乡辖娘娘庙、孙杏村2乡,柳庄中心乡辖八里庄、柳庄、大辛庄、李兴村4乡,武庄中心乡辖武庄、宋村、上乐村3乡,李源屯中心乡辖夏庄、良村、白河、李源屯、梨园、柳卫6乡,城关区辖辛庄、马头2乡。1956年1月,一区改为狮豹头区。
1956年10月,撤销7个中心乡,改划为庞寨、娘娘庙、顿坊店、上乐村、后河、王彦士屯、太公泉、安都、李源屯、唐庄10个乡。1958年7月,娘娘庙乡并入主彦士屯乡。
1958年9月,撤销区乡建制,建立顿坊店、太公泉、狮豹头、唐庄、王彦士屯、李源屯、上乐村7个农村人民公社,行政村改为生产大队,其下设生产小队。城关镇辖城郊8个生产大队和第一街(城内各街巷)、第二街(南、北马市街、下街、沿淀街等)、第三街(德南街、德北街、严光街、西街等)3个街政府。1959年末,城关镇改为城关人民公社。1960年王彦士屯人民公社改为柳庄人民公社。1961年9月,柳庄人民公社调整为柳庄、后河、孙杏村3个人民公社。12月顿坊店人民公社调整为顿坊店、安都2个人民公社。1962年3月,改狮豹头人民公社为区,其辖区分为拴马、池山、正面、小店河4个人民公社,6月又合并恢复狮豹头人民公社,并恢复城关镇。
1966年10月,狮豹头、太公泉、安都、顿坊店、孙杏村、后河、李源屯人民公社分别改称红山、红区、红星、东方红、前锋、红卫、东风人民公社,变更城关镇部分街道名称,如沿淀街改称劳动路。1968年8月,划城关镇郊区设城郊人民公社。1973年3月,划红山人民公社部分生产大队设大池山、东拴马人民公社,划东风人民公社部分大队设庞寨人民公社,划上乐村、红卫、东方红人民公社部分大队设倪湾人民公社。至此,全县划1镇15个人民公社。1980年,各公社、街道恢复"文化大革命"前名称。
1983年12月进行农村体制改革,15个人民公社全部改乡,至1985年末,生产大队全部改村民委员会(行政村),生产小队改村民小组,城关居民委员会改街道办事处。1988年末,全市有582个自然村,103条街巷,设1镇15乡,共辖10个街道办事处,352个行政村。各乡镇区划如下:
城关镇辖103条街巷,分设马市街、下街、县前街、道西街、建设路、沿淀街、德南街、德北街、辛庄街、纱厂街10个街道办事处。
东拴马乡辖52个自然村,分设东拴马、西拴马、南寨沟、龙卧岩、水峪、蜘蛛窑、寺东坡、南流水、土池、茧厂岭、虎蹄郊、定沟、柳树岭13个行政村。
狮豹头乡辖75个自然村,分设北狮豹头、塔岗、东沟、柳树沟、羊湾、小店河、龙卧、砂掌、黄叶、白寺、罗圈、正面、范坡、里峪、山岭、雪白庄、猿猴沟、李沿沟、南岭19个行政村。
大池山乡辖85个自然村,分设大池山、猴头垴、南五沟、李家沟、猴梯、潘梯、花园、红岭沟、抵鹿泉、靳庄10个行政村。
太公泉乡辖63个自然村,分设前太公泉、后太公泉、道士坟、神头、西寺庄、东寺庄、沙沟涧、郭坡、西陈召、东陈召、韩窑、黄山、田窑、田湾、来湾、贾庄、牛窑、芳兰、祁窑、宋庄、朱庄、古子涧、虎掌沟、靳湾、山后李庄、张家庄、大谷驼、西代村、东代村、吕村、大张王屯、西寺门、东寺门、温寺门、大漫流、许漫流36个行政村。
安都乡辖44个自然村,分设秦安都、牛安都、高安都、北安都、南关村、北关村、施平、大虎驼、大双、井岗、庄和、斜道、杨井、后杨村、前杨村、康庄、饮马庄、下枣庄、上枣庄、口头、马胡同、秦窑、三皇庄、潞州屯、王二庄、君子村、沙庄、北新村、沧河、山新庄30个行政村。
顿坊店乡辖25个自然村,分设顿坊店、西南庄、甘庄、新村、水屯、黄庄、官屯、上马营、下马营、前稻香、后稻香、清水河、阎屯、牛厂、小双、郜村、吉营、军屯、黄七岗、后庄、比干庙21个行政村。
唐庄乡辖37个自然村,分设唐庄、崔庄、秦庄、刘沟、石骆驼、官庄、西田庄、双兰、石屏、西代庄、郭全屯、仁里屯、南社、石庄、姚庄、山彪、索屯、六庄店、娄召、郝庄、岗槽、侯庄、东司马、大司马、南司马、河洼、盆窑、南田窑、东连岩、后沟、山庄31个行政村。
孙杏村乡辖23个自然村,分设孙杏村、大任庄、史洼、秦堤、张村、上焦庄、下焦庄、万庄、白露、卜奇屯、韩光屯、曲里、汲城一村、汲城二村、汲城三村、娘娘庙前街,娘娘庙后街、段先屯、杨大屯、西臧庄、王奎屯、贺生屯、七里铺、南辛庄、张武店、堡上26个行政村。
柳庄乡辖25个自然村,分设柳庄、焦浩屯、蒋庄、南唐庄、金庄、枣林、虎头庄、牛庄、代庄、南张庄、李进宝屯、董家庄、西王彦士屯、王彦士屯、边段庄、许屯、栗寨、吕绪屯、大张庄、庞庄、八里庄、小任庄22个行政村。
后河乡辖34个自然村,分设后河、庄里、前夏庄、后夏庄、邢李庄、关帝庙、朱毛庄、陈庄、东张庄、雷庄、凌河寺、滹沱、李张屯、台上、李兴村、李劳庄、曹庄、李亨屯、大辛庄、小辛庄、申庄、韦庄、史庄、刘庄、杨庄、赵庄、田庄、王志屯、皇庄、段庄、范庄、孔庄32个行政村。
庞寨乡辖9个自然村,分设庞寨、孙庄、东崔庄、梨园一村、梨园二村、梨园三村、东纸坊、万户寨、小屯、西夹堤、东夹堤、东柳卫、西柳卫13个行政村。
李源屯乡辖35自然村,分设东李源屯、西李源屯、南李庄、东良村、西良村、前李庄、后李庄、呈王屯、梁寺、吴庄、扈庄、任庄、南路庄、王岸、西口、董庄、榆林庄、东湾、大李湾、马湾、侯湾、田家湾、彦村、牌杨庄、李岸、前白河、后白河,北鲁庄、小沙、南屯、王湾、王堤32个行政村。
上乐村乡辖35个自然村,分设上乐一村、上乐二村、上乐三村、上乐四村、北辛庄、军营、北段庄、琉璃堂、赵村、史村、凡店、西板桥、原板桥、刘板桥、东板桥、曲律、皇甫、小河口、宋村、闳夭、西沿、南坡、庄严寺、庄严、李庄、武庄、张庄、北董庄、左庄、船流庄、东关庄、西关庄、后天平33个行政村。
倪湾乡辖18个自然村,分设倪湾、大关庄、余连庄、王村、东天平、前天平、府君庙、周湾、邵庄、吴坡、孙坡、王庄、毛楼、徐堤、焦庄、纪庄、洪庄17个行政村。
城郊乡辖22个自然村,分设前李良屯、后李良屯、徐庄、南关、东关、北关、纸坊、南码头、东码头、北码头、司湾、河园、辛庄、唐岗、下园、八里屯、薛屯17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