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旧志简介
第一节 旧志简介

  明代至中华民国时期,中牟县共修志九次。现存旧志七种,其中明代志书二种,清代志书四种,民国志书一种。

  一 明代志书

  ①正德九年(1514年),首次纂修《中牟县志》。由知县韩思忠纂修,全志共七卷、4.8万字。今存于上海图书馆。篇目为:
  卷之一 建制沿革 疆域 分野 城池 郡名 至到 山川 形势 风俗 古迹 坊街 乡保 镇集 村寨 祥异 灾异 景迹 物产
  卷之二 土贡 户口 田粮(折色两) 农桑 屯田 坛庙 寺院 池井 亭堂 楼台 冢墓 桥梁 堤岸 公署 铺舍 名宦
  卷之三 人物 寓贤 科甲 岁贡 荐举 隐逸 义士 节孝仙释
  卷之四 文章
  卷之五 文章
  卷之六 文章
  卷之七 题咏
  ②万历十二年(1584年),知县乔璧星主持再次纂修《中牟县志》,梁焕、徐大吉、边自化采辑、编纂,毛翱、刘时中、张明谟校雠。乔璧星作序。全志设坠里、建置、田赋、学校、官师、选举、人物、杂术等八卷共七十一目。
  ③万历二十二年(1595年),知县陈幼学主持重修《中牟县志》,陈幼学、朱赵两、冉辈佥校核。陈幼学作序。
  ④天启六年(1626年),知县段耀然主持第四次修志。张民表采辑、执笔纂修,段耀然作序。
  全志共五卷、约5.5万字,篇目为:
  第一卷 志地(建置考误 沿革 疆域 星野 山川 堤防 城池 官署 桥亭 街坊 遗迹 冢墓 物产)
  第二卷 志礼(朝礼 官礼 射礼 神礼 祠庙 寺院 风俗 物异)
  志政(集铺 里保 乡村 税粮 贡赋 户口 徭役 赐田 学田 驿马车夫)
  第三卷 志官(历代官帙 知县 县丞 i簿 典吏 教谕 训导 驿丞 杂流)
  志人(贤才 忠孝 节义 荐举 进士 举人 岁贡 选贡 世官 赠荫准贡 例贡 吏员 寿耆 隐逸 流寓 烈女)
  第四卷 志文[上](制词 颂说 碑记)
  第五卷 志文[下] (记 史传 私传 诗)

  二 清代志书

  ⑤顺治十六年(1659年)《中牟县志》:由知具吴彦芳纂修、作序,生员徐延寿采辑,县丞张行先、教谕许图瑞校梓,贡生李述道、徐鋾镕为参考(负责订正)。
  全志共十卷、约9万字,分四册刻印。卷下设目、目下分类,篇目为:
  卷之一 沿革 星野 疆域(里保 市集 土产)
  卷之二 山川 河渠 (堤防 桥梁)
  卷之三 城池 (街巷) 建置(公署 学校 馆驿 铺舍 牌坊)
  卷之四 祠庙 寺观 坟墓
  卷之五 户口 田赋(土田 贡赋)
  卷之六 礼制(公仪 庙祀 坛壝 官制)祥异 风俗
  卷之七 官师
  卷之八 人物
  卷之九 列传(名宦 乡贤 耆寿 烈女)
  卷之十 艺文 (诗)
  ⑥康熙十四年(1675年)《中牟县志》:由知县韩荩光纂修、作序,解元冉觐祖采辑,生员冉澍、许嗣衡等为参考,县儒学训导王瑁、县丞王允孚、典吏陆文祚校梓。
  全书共十五卷约16万字、分七册刻印。篇目为
  卷之一 沿革 星野 疆域(里保 乡村 市集)
  卷之二 山川 河渠(堤防)
  卷之三 城池(街巷) 建置(公署 学校 馆驿 铺舍 牌坊)亭台 桥梁
  卷之四 祠庙 寺观 丘墓
  卷之五 户口 田赋(土田 贡赋)
  卷之六 礼制(公仪 庙祀 坛壝 官制) 祥异 风俗 土产
  卷之七 官师
  卷之八 人物
  卷之九 列传(名宦 乡贤 耆寿 烈女)
  卷之十至十三 艺文(文)
  卷之十四 艺文(诗)
  卷之十五 丛谈
  ⑦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牟县志》:由知县孙和相纂修、作序,举人王廷宣、梁三韩及生员较事本协辑,县儒学教谕王锡命、张允肃、李东晹为参考。先后九次修订,翌年成书。
  全志设首一卷、正文十一卷,约18万字,分礼、乐、射、御、书、数六册刻印。篇目为:
  卷之首 图考志(县境全图、县城图、公署图、学官图、河渠图)
  卷之一 舆地志:沿革 星野 疆域 河渠 堤防 桥梁 里保 (附村庄) 镇集古迹 丘墓 土产 风俗 祥异
  卷之二 建置志:城池 公署 学宫 坛地 保汛 驿递 仓储 庙祠(附牌坊)
  卷之三 礼乐志:祀典 庆贺 诏书 日月食 迎春 宾兴
  卷之四 田赋志:户口 田粮 起解 存留 应支 驿站 杂税 盐政
  巷之五 职官志:封爵 知县 县丞 主簿 典吏教谕 训导 驿丞(附兵防)
  卷之六 名宦志
  卷之七 选举志:荐举 甲科 乡科 贡生(附列贡) 武甲科 武乡科
  卷之八 人物志:乡贤 武功 孝义 耆寿 节烈 仙释 丛谈
  卷之九艺文志:制物 奏疏 (附详文) 列传 碑记
  卷之十艺文志:碑记 序铭 题跋 箴 颂 赞 赋
  卷之十一艺文志:四言诗 五言古 七言古 五言律 七言律 七言绝句(附八景诗)
  ⑧同治八年(1869年)《中牟县志》:由知县吴若烺纂修、作序,举人路春林、邢为翰编辑,举人辛绍曾等人采访,廪生霍葆莹、上官奇参订,穆金泰、韩惠文绘图。历经一年零一个月,于翌年成书。
  全志设首、末各一卷,正文十二卷,计约19万字,分礼、乐、射、御、书、数六册刻印。篇目为:
  卷之首 宸翰 图考
  卷之一 舆地:沿革 疆域 山川(附沟渠) 古迹 丘墓 土产 风俗 祥异
  卷之二 建置:城池 公署 学宫 书院 兵防 驿铺 仓储 义所 坛圮 庙祠里保 镇集 寨堡 堤防 桥梁 牌坊
  卷之三 礼乐:祀典 庆贺 诏书 日月食 迎春 宾兴 乡饮 讲约
  卷之四 田赋:户口 田粮(起运、留支,附驿站) 耗羡(起运留支) 停裁 扣解 漕运 杂税 盐引
  卷之五 职官(各表)
  卷之六 选举(各表)
  卷之七 名宦
  卷之八 人物:贤哲 理学 儒林 宦望 忠节 孝友 懿行 烈女 耆寿 仙释
  卷之九 艺文[上] 制词 奏疏 详
  卷之十 艺文[中] 碑记
  卷之十一 艺文[下] 序 传 铭 跋 箴 颂 赞 赋 诗
  卷之十二 杂记 忠节 补遗
  卷之末 勷梓衔名 旧志姓氏

  三 民国志书简介

  ⑨民国廿四年(1935年),县长萧德馨邀原中牟县知事熊绍龙重修《中牟县志》。编纂:熊绍龙,主纂:萧德馨及前几任县长凌士英、薛正清、邓蔚山,萧德馨、熊绍龙分别作序,编辑:教育局文书杜树德,参订:县民众教育馆馆长李培芬,绘图:吴荫棠、李克家。
  全志分五部分,前三部分为志,各设目详述,后两部分为图、表。计约25万字,分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册,手写石印。篇目为:
  一 天时志:星野图说 气候 祥异
  二 地理志:疆域 沿革 形势 山川 城池 古迹 丘墓 祠庙 里甲 集寨 桥梁 物产
  三 人事志:礼俗 教育 党务 政治 兵防 征榷 交通 河防 仓储 赈济 名宦 乡贤 艺文 杂录
  四 图考
  五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