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华(1919-1947),岳村乡乔地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密县二区区委书记,辽宁省青城县副县长。1938年9月,被国民党逮捕入狱。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1939年2月赴淮北参加新四军,转战南北。1947年在青龙背战斗中壮烈牺牲。
樊国荣(1922-1944),曲梁乡沟刘村人。小学读书时开始接受地下党的教育,考入密县中学后,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公开宣传共产主义。1938年奔赴延安,后任新四军第四师营长。1944年9月,在夏邑地区与日伪军作战中,同彭雪枫将军一起光荣牺牲。
郭介文(1919-1984),又名郭凤楼,袁庄乡青河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赴延安。1948年任团政委,后随解放军南下,在广西桂林军分区任领导职务。1954年授上校军衔,1959年转业到广东省政府工作,任水产厅副厅长。
钱雨村(1895-1979),超化乡河西村人。1921年考入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国画专业。1924年在淮阳师范任美术教师,1926至1949年,历任密县教育局长及密县中学校长,为密县教育奠基人之一。1958年在灵宝师范被错划为右派,并以反革命罪开除公职,服刑八年。1979年平反昭雪。
燕长庚(1895-1981),又名玉芳,原姓赵,超化乡人,其母改嫁,随至平陌乡界河村,姓燕,易名长庚。十一岁入登封介头韩老五科班学艺,后辗转登封、密县、开封、西安等地搭班演出。功底扎实,戏路宽广,工青衣,尤其善演悲剧角色。唱腔圆润,吐字清晰,在豫剧界是闻名遐迩的豫西流派代表人物。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马金凤曾拜他为师。
丁琳(1930-),男,岳村乡任岗村人。1945年4月参加八路军,转战中原、豫皖苏、豫陕鄂等地区,主要从事军、师部的教育、宣传、文艺等工作。1958年由河南省军区转业到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从事文学杂志编辑。先后任诗歌组长、评论组长、《戏剧专刊》负责人、省委写作组长、《散文选刊》主编、《奔流》文学杂志主编。学术职称为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河南省分会理事,河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1987年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文学编辑荣誉证书,1988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全国优秀文学编辑称号,获金奖。同年,河南电视台曾拍人物专题片播放。
马太来(1924-),曲梁乡人。1951年,北京大学西方语文系英语专业毕业。现为吉林大学副教授,担任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吉林外语学会理事兼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高校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英语分会会长等职。
马永兴(1928-),刘寨乡观音堂村人,1953年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现任上海华东医院老年医学研究室副主任医师、中国微循环与茛菪类药物研究会理事、全国抗衰老药物专业委员会理事。在国内医学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曾参加编写《儿科临床手册》和《南京军区主治医师进修班讲稿汇编》两书。
马德水(1939-),来集乡官夫桥村人。北京中医学院毕业。现任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中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会员。曾出访意大利、瑞士进行医学考察及学术交流。1985年,应邀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执行对前酋长的医疗工作。主要著作有《刘寿山正骨经验》、《中医骨伤科学》、《骨科学》、《中医骨病学》、《老年生活百科知识全书》、《青年百科全书》、《中医百科习题汇讲》等。
王东旭(1918-),城关镇西街人。百泉师范肄业。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密县地方工委委员、县委委员及县委书记等职。1939年赴延安。先后任中央局排庄模范乡工作团副主任、盐池县委宣传部长、热河省平泉县、宁城县县委宣传部长。全国解放后,任商丘市长、民权县委书记、中央农业部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干部学校教务处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7年平反后,任密县县委常委、县革委副主任,现已离休,享受副地级待遇。
王天德(1927-),尖山乡尖山村人。1944年11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副指导员、教导员、团副政委;区武装部副政委等职。1978年转业后,任哈尔滨电表仪器厂副厂长。
王银忠(1938-),刘寨乡王沟村人。中共党员。开封师范学院毕业。经济师。曾任密县人民政府县长、中共郑州市委副书记、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现任河南省石油化工厅厅长。全国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王武(1947-),来集乡赵沟村人。中共党员。唐山医学院毕业。历任密县人民医院外科医师、神经外科医师、院长等职。
1982年以来,成功地进行了各种脑外伤、脑出血及颅内外血管搭桥、脑粘合、脑肿痛切除、脑积水分流,椎管肿痛切除等168例手术。1988年,为一名严重听神经患者施行手术,疗效显著,保存了听力,填补了省内医院脑外科的空白。1986年,被推举为河南省医院管理学会委员。1988年,出席在郑州召开的中南六省四届神经外科学术经验交流会,他的《缺血性脑血管外科治疗的进展》论著,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牛秉彝(1919-),曲梁乡牛洞村人。1945年,毕业于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第七期应用化学系。现为太原机械学院化学工程系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
牛成俊(1931-),曲梁乡牛洞村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开封师专体育科。国家一级教练。现为省体校教务主任,兼田径、投掷教练、总教练,省田径协会委员、教练委员会委员和科协委员。
牛健儒(1935-),曲梁乡曲梁村人。中共党员,太原工学院计算机技术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曾担任国家重点项目一2-35副总设计师。1982年,在"全国首届微电脑应用学术会议"上发表《电力系统运动装置管理微计算机》和1982年在"显火控重庆会议"上发表的《微机应用经验浅读》论文,均被山西省科协评为三等优秀学术论文。
尹光明(1902-),岳村乡尹家台人。早期中共密县地下党员。曾任密县平民教育促进会会员、县东农民协会负责人,郑州市农药厂医师等职。1923年,参加第一路"二七"大罢工游行示威。1925年春,带领农民自卫军赴郑州水磨河营救了戴培源。1926年,参加举办党务训练班,发展积极分子入党。多次组织农民协会开展禁烟、禁赌,女子放脚,男子剪辫子,反贪官及兴办平民教育运动。
尹中玉(1931-),岳村乡尹家台人。中共党员。洛阳医专副教授。编著有:《专科用生理实验讲义》、《医用生理生化》、《人体生理学》、《药系本科用生理学专题讲义》、《状态生理学》。
卢长鹤(1921-),岳村乡芦沟村人。1938年赴延安抗大学习,参加八路军。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参谋、队长、科长、副团长、大队长等职。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后,先后担任国防科委第七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政委,四川省南川县7012工程指挥部总指挥,上海中国船舶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711研究所党委书记。
白文化(1924-),岳村乡杨岗村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49年6月至1950年4月,在延安大学学习。先后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国家重工业部技术员,冶金工业部工程师,中南工业大学科研部秘书,化工车间、选矿系、钢铁系、理学系、化学系、基础学科部副主任,主任。现为副教授。《湖南高等教育》副主编。
冯海龙(1932-),登封大冶乡人。
1945年后,住密县城关镇。现任密县第二百货公司经理,县政协副主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坚持改革,推行优化组合和满负荷工作法。商店职工由1972年的13人发展到102人。零售额由4万元增加到35万元,年纯利润由不足1万元增加到19万元;上交税金由1.2万元增加到11.5万元,将一个合作小店发展成为中型集体企业。
申子亮(1938-),白寨乡柳沟村人。村办耐火材料厂厂长、工程师,县政协二、三届委员。1981年担任厂长后,三年零七个月,归还外债9.1万元,上交税利32万元。几年来,还为村里架了高压、低压线路,使大部分农户用上了电;厂里投资给村委盖了办公楼;投资7.2万元打200多米深井一眼,解决1500多人的吃水问题;用6.7万元扶助贫困户,捐款3700元兴建学校。
石普仁(1919-),湖北省黄梅县人。密县政协首届委员、二届副主席,密县医药学会理事。曾任国民党军医署65伤病官兵收容所及101伤兵运输站上尉军医。牛店诊所医师,密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医疗预防股股长、副院长、名誉院长等职。擅内科,以精心医治,服务周到,为人所敬重。
孙兆青(1945-),七里岗乡杨寨村人。历任密县第二耐火材料厂厂长,县轻工局副局长、局长;郑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巩县县长等职。1982至1985年,在任二耐厂长期间,把一个亏损47万元,人数不到百人的小厂,变成年产值达千万元,年创税利300万元的中型企业。
刘建华(1931-),大隗乡大隗村人,中共党员。郑州师专中文科毕业。密县一中教师。1984年,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授予金质奖章。
刘凤莲(1945-),苟堂乡傅寨村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县二届政协委员。自1975年,将本村患瘫痪病的"五保"老人赵水英接在家中奉养。十三年如一日,为老人求医取药,端屎端尿,梳头洗脸,洗衣做饭。冬天,为老人做棉衣、棉被,并买6张狗皮做褥子铺在床上,让小儿子给暖被窝;夏天,买蚊帐,给老人擦洗身子,抱老人到室外乘凉。当82岁高龄的赵水英去世时,刘凤莲一家妥善安排了丧事。刘凤莲的高尚情操,深受乡里群众称颂,多次受到市、县表彰。1988年,省妇女联合会授予"金榜奖"。
朱文英(1939-),中共党员,曲梁乡窝郑村人。1962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现任铁道部援外办公室处长,高级工程师。曾在中国援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工作组、专家组任技术员、工程师,任中国土木工程公司驻美国关岛办事处副总经理,海南中土建设公司子公司总经理。
齐书学(1939-),中共党员,曲梁乡牛集村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任国防部外事局参谋,大校军衔。主要从事外事兼翻译工作。在坦桑尼亚、莫桑比克、赤道几内亚、几内亚比绍等国长期工作。曾随团访问欧、美国家。
许仰民(1942-),笔名言午、青葱,大隗乡大隗东街人。开封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现任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研究室主任、副教授,中国语言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全国高等学院文字改革学会会员,河南省语言学会理事。著作出版有《古汉语语法》一书。
沈福来(1922-),城关镇东街人。中共党员。密县一中物理和生物教师。制作教具20余件,采集化石、制生物标本1500多件。从事的地震预报工作多次被开封地区、郑州市评为一等奖。1981年,被吸收为河南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会员。
纪长合(1937-),超化乡人。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高级工程师。曾在四川省内江市航空工业部607研究所、洛阳市航空工业部613研究所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他的科研成果"射瞄一八原型火控系统"获全国科技大会奖、航空部定型奖,"平显火控系统"获二等科技成果奖,"03原型计算陀螺技术攻关"获三机部第六研究院一、二等科技成果奖。他编译的十多篇论文在有关刊物上发表。
李福业(1943-),曲梁乡全庄村人。中共党员。北京财经学院毕业。现任河南省劳动人事厅副厅长,省劳动学会常务理事,经济师。编著出版有《劳动工资名词解释》一书。
李福生(1938-),城关镇东街人。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通讯工程系毕业。现任该校副教授。曾参与"彩色电影电视配光机"的研制,他负责的"信号源的设计与实验"于1979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李远东(1927-),城关镇石岭村人。1945年5月,在豫西抗大学习。历任文书、班长、教导员、作战参谋、侦察科长等职,1979年,任总参军训部副师级参谋。
李铁成(1936-),自寨乡人。任《莽原》文学季刊编辑,《专业户报》副主编,省文联《文化志》副主编。
陈万顺(1937-),曲梁乡新庄村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历任密县县委副记记、书记、密县人民政府县长,开封县委书记、巩县县委书记,中共郑州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曾当选为中共河南省第二、四次党代会代表。1959年编写的《一支愈战愈强的农民产业军》一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陈文祥(1942-),白寨乡油坊庄人。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先后任密县人武部政工科长、通许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开封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开封陆军预备役副师长。现任濮阳军分区司令员。
杜景涛,又名杜云峰(1935-),米村乡方山村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现任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财务处长,高级会计师,河南省珠算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编写有《水利勘测设计单位会计科目》、《勘测设计单位成本核算办法》、《勘测设计会计》等,在水电部财会培训班讲授。1988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电部表彰。曾被中共黄河水利委员会直属单位委员会评为廉洁奉公先进个人。
陈德峻(1923-),牛店乡小寨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军医多年。1950年转业。先后担任陕西省安康专区中心医院院长、成阳市卫生局局长,5082厂副厂长等职。
邵文杰(1938-),密县袁庄乡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河南省中医学院医药系,曾在山东省烟台药检所、莱阳医专工作,现为河南中医学院副教授、副主任药师。与他人合著有《中国临床实习手册》、《计算中药学》、《中药学自考辅导》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
杨九如(1932-),女,米村乡米村人。1951年毕业于河南省立开封艺术学校,现任河南省郑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高级讲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郑州市舞蹈研究会副会长,民盟郑州市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耍著作有与赵抱衡合作的《党是太阳我是花》、《2000年你在干什么》,均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另创作幼儿歌曲、儿童歌舞、音乐教育论文等百余篇(首),多在《中州乐坛》、《教育时报》发表并获奖。经常应聘在洛阳、开封、平顶山、新乡等地讲学。
杨元璋(1934-),苟堂乡樊沟村人。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历任苟堂乡卫生院副院长,苟堂眼科医院院长等职。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顾问。用"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化脓性泪炎、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等,均获成功。泪腺插管术治疗实质性眼干燥症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郑州市科技成果二等奖。曾多次出席全国及国际性眼科学术专题会议,在省级以上科技杂志发表有关论文20余篇。
杨隆准(1931-),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人。广西革命大学、武汉长江水利学校毕业。1954年调密县水利局工作,高级工程师,省、市、县先进工作者,郑州市第七、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参加县内近60座中、小型水库的设计、施工及除险工程。在工程设计和改革技术措施方面,为国家节省水利建设投资百万余元。1984年,主持的密县水资源调查及农业区划项目,获郑州市科研三等奖;1985年参与的屋顶接水工程研究,获河南省科研项目三等奖。
尚寅宾(1918-),七里岗乡杨寨村人。洛阳师范毕业。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密县工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兼一区区委书记。1939年赴延安,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镇、区、县委书记,华东区建国学院公安处人事科长、秘书主任。建国后,历任河北省公安厅厅长,陕西省公安厅厅长、党组副书记兼陕西公安总队第一政委,中共陕西省委委员,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1977年后,任云南省公安局局长,西安市委书记等职。
张子儒(1908-),七里岗乡五里店村人。汜水职专毕业,高级农艺师。历任密县副县长、郑州市农科所副所长、园林局副局长、养蜂所副所长,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郑州市人大常委、市政协常委、河南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常委等职。他编著出版有《果树栽培》、《红薯栽培》等书,在有关专业刊物上发表有《葡萄一年连续结果栽培技术》、《红薯堆栽高产经验》、《如何提高蜂蜜质量》等论文。
张保才(1940-),平陌乡杨台村人。中共党员。郑州画院画师,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南省分会会员,中国科教文图画研究会秘书长。其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深受赞誉。
张文献(1942-),白寨乡杨树岗村人。现任工业局副局长。1985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自学读书活动积极分子称号。任中州轴承厂副厂长期间,先后设计改进车磨类具40多种,样板60多套,轴承仪器21台,革新自制机器设备15种70余台。他先后编著出版了《农用轴承浅谈》、《农用轴承知识》、《滚动轴承圈磨加工质量控制》、《滚动轴承套圈磨削质量解疑》、《轴承车工二百问》、《测量误差初探》等书。其中,《农用轴承知识》被选入《中国1981年年鉴》;《测量误差初探》获中国滚动轴承学会论文三等奖。
张振犁(1924-),超化乡超化村人。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神话学会理事,河南民俗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民间文学的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主编《河南民间故事》、《河南民间故事集》、《中原神话专题资料》,著有《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参与编写《民间文学概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等。论文《中国古典神话流变初议》,获1986年《民间文学论坛》编辑部举办的"银河奖"二等奖,选入1986年《全国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选编》,并被推荐参加美国"亚洲问题学会1986年年会",生平被收入《中国当代民间文学理论家传略》一书。五次参加全国,六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进行学术交流。
屈干臣(1933-),七里岗乡七里岗村人。中共党员。广东省人民政府经济委员会副处长。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理事,广东省秘书工作质量研究会会长,广东省企业管理协会秘书,全国高等院校秘书教学研究会理事,全国职工高校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科普协会会员。著有《秘书学论丛》、《秘书学探讨》、《质量管理》(普及教材)、《文书学参考资料》、《心中的河》(诗集)等书。
姚书杰(1938-),密县袁庄乡人,1964年于兰州大学原子能系毕业,修放射化学专业,1964至1984年在核工业部713矿从事科研工作,现任郑州市农药厂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其科研成果曾分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工委、核工业部三等奖。
官振民(1917-),原名王九龄,平陌乡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长期从事民运、教育和宣传工作。解放后,曾任中共河南省委工业部办公室主任,省政府第六办公室副主任、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史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郭青峰(1937-),袁庄乡青河村人。郑州大学数学系毕业。曾任湖南湘潭大学数学系主任,长沙铁道学院教授。曾与著名数学家侯振挺合著出版《齐次可列马尔可夫过程》、《可逆马尔可夫过程》两书。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及省科技大会成果奖,先进个人奖。1981年,随高等学校教育考察团赴比利时等国参加学术交流。
侯振挺(1936-),大隗乡纸坊村人。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数学系。现任湖南长沙铁道学院副院长,数学教授,中国数学会理事,中国"双法"与经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导师,湖南省科协主席,第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致力于数学研究,他在概率论,特别对马尔可夫过程的研究,在齐次可列马尔可夫过程论的研究中,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第一流成果。他发表的《Q过程唯一性准则》数学论文,成功地解决了数学家们所期望解决的基本问题。1976年,被英国剑桥大学诺特教授称为"侯氏定理"。荣获国际戴维逊奖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姜志洁(1925-),中共党员,袁庄乡赵坡村人。1950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现在中国文联工作,副编审,中国文联内刊主编,中国歌谣学会理事。在周扬、阳翰笙、阿英等指导下,编辑出版有《新电影》、《文艺界通讯》、《文艺思想斗争史》、《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纪念文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二、三次文代会文集等800万余字。还先后在《人民日报》、《诗刊》、《北京日报》、《莽原》等报刊发表文艺作品50多篇(首),约30万字。报告文学《阔别故土六十年》、《天涯何处不相逢》等收入了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文集《故乡与亲人》。
高云昭(1925-),超化乡龙台村人,中共党员。1950年河南大学毕业,开封高中特级物理教师。主编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并与汪益然合编出版《高中物理错误例析》一书。
徐凯(1928-),城关镇马鞍河村人。中共党员。河南省航空运动学校副校长。国家级裁判员、教练员。为全国航空模型裁判委员会委员、全国航空模型普及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体育科学理事会名誉理事。
理明亚(1903-),又名世俊,牛店乡牛店村人。国民党将领。1924年,任密县地方保安团教官,后入伍冯玉祥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郏县县长等职。后在保定军官学校骑兵科学习,毕业后任冯部第三路七十四师参谋处上校处长。1938年春,随七十四师参加台儿庄战役,后升为少将旅长。1940年5月,在湖北随县、枣阳和宜昌地区驻扎,七十四师粉碎日军西犯计划后升为师参谋长、副师长。1943年调至湖北老河口,任第五战区李宗仁部少将高级参谋。1945年,升为十五军中将副军长,1949年,调赴台湾,任国民党国防部中将高级参谋。1962年,限龄退役,现居台湾。
崔元令(1949-),大隗乡香坊庄村人。中共党员。现任密县统计局局长,郑州市统计学会常务理事,省统计学会会员。他研制成功的《速乘法》、《平方速算法》、《平方根速算法》、《计划检查速算表》、《快速计价表》、《一百年内平均递进速度快速查对表》,解决了统计工作中计算复核、分析校正一系列难题。曾先后被团中央、商业部、教育部、中国科协授予新长征突击手,青年自学先进人物,全国商业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寇相法(1936-),大隗乡双楼村人。中共党员。开封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现为开封师专副教授,河南写作研究会会员,开封龙亭区政协常委,河南省第七届人大代表。著有《古汉语常用词汇释》、《少年古诗读本》、《演讲学》等书,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
寇万清(1952-),大隗乡陈庄村人。中共党员。装甲兵政治学院毕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长、排长、副指导员,新密区人民武装部政工科干事,副科级秘书,密县人民武装部政工科干部等职。1979年2月19日,他奉命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坦克中弹失控的紧急关头,同战友宋元俭毅然跳出坦克,用冲锋枪和手榴弹与敌人激战,引开敌军火力,掩护车长驾车撤出危险区。在与部队失去联系,四面被敌人包围情况下,凭着岩石,茅草、竹林,同敌人周旋五昼夜。穿的长筒皮靴笨重有声,就脱掉,用工作服裹着脚走;断绝干粮和水,就吃野草,喝自己的尿。衣服全被挂破,手和脚全被尖石荆棘刺得满是血污,他忍受剧痛,在艰难行进中,注意观察敌炮兵阵地,并乘敌不备,消灭三个散敌,拆破敌人一门八二迫击炮瞄准装置,把敌人的五箱炮弹弹体底火引信全甩进沟里。于24日凌晨,终于爬回我军阵地。炮兵首长根据他们提供的情况,指挥炮击,摧毁了敌炮阵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分别授予他一等功奖章,《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以显著位置报道了他和战友的英雄事迹。
韩宗元(1929-),米村乡前士郭村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中央教育行政学院。曾任开封地区教育局长,文委主任等职。现任开封师专党委书记。
靳选之(1921-),苟堂乡靳寨村人。中共党员。开封市相国寺书画社负责人。开封市书法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分会理事。他的数百件书法作品,均被国家领导人以外交礼品赠送给国际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