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概况
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黄河北岸,整个行政区域近似一只牛犄角,被称为牛角川。地理坐标为北纬34°48′~35°30′,东经112°02′~113°38′,西部与山西垣曲接壤,北部与山西阳城、晋城、陵川毗邻,南部与郑州市荥阳、巩义、洛阳市孟津、新安隔黄河相望,东部与新乡市辉县、获嘉、原阳搭界。全市东西最长147公里,南北最宽77公里,总面积6007.1平方公里。
  焦作市区位于政区中北部,北纬35°15′,东经113°。东、西、南三面与修武县接壤,西北与山西陵川相邻,西南与博爱县搭界。东西最长30公里,南北最宽19公里,总面积370平方公里。
地质】 焦作地区地层系统顺序为:1.新生界第四系。广泛分布于平原地区,主要为黄褐色及黄色粉沙土、砂质粘土、粗细砂及砂砾石层,间夹钙质结核与砾岩。厚度从北到南逐渐增厚,由几米到几百米不等。2.新生界第三系。隐伏于第四系之下,为棕红色粘土、亚粘土,由钙质结核层及泥灰岩组成,主要分布于平原区深部,与下伏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3.古生界二叠系。零星出露于北部山间盆地内,以灰质页岩夹煤层、砂质页岩、长石英砂岩、黄绿色中粗长石砂岩与黄绿色页岩互层为主,底部山西组含主要开采煤层,厚5米~6米。地层总厚度400余米。4.古生界石炭系。本系为一套海陆交替相沉积地层,薄层灰岩、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煤层互层,假整合于中奥陶系石灰岩之上,厚度80米~140米。5.古生界奥陶系。广泛分布于山区,产状随太行山走向,向东、东南和南倾斜,倾斜度10°~915°,地层基本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550米。6.古生界寒武系。分布于太行山区,以北与下伏震旦亚界呈不整合接触,以南则平覆在震旦亚界之上,呈假整合。该系以碳酸岩为主,总厚度420米~530米。7.元古界震旦系。该系下统是以喷发岩为主的岩浆岩,为紫红色,中间夹有薄层板岩;中、上统为碎屑岩和泥岩,呈条带状分布,出露厚度约70米。8.太古界前震旦系。以变质岩为主,与上覆一层呈不整合接触,岩性以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钾长片麻岩及少星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为主。
地貌】 焦作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最高处海拔1955米,最低处海拔90米。整个地貌可分为三大类型。1.山地。山地为中山和低山,分布于修武北部,经焦作、博爱、沁阳至济源西部,平均海拔高度500米以上,坡向多为南坡和西南坡,坡度20°以上,地形复杂,各山岭间由峡谷相连,山势陡峭,山谷切割较深,由太行山、王屋山两个山脉组成。太行山位于行政区北部,西接王屋山,向东延伸至修武,境内为太行山脉尾部,主要山峰有茱萸峰、古汉山、罗汉山、凤凰山、马鞍山、方山、五指山、云台山、桑园北岭、小北顶、东岭峰、上岭后峰、孤山岭、羊岭峰、靳家岭、紫金顶、云阳山、悬谷山、阳落山、孔山、玉阳山等。王屋山在济源城西北31公里处,"状若王者车盖"(《禹贡》),故名,亦名天坛、阳洛,属中条山系,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余米,主要山峰有天坛山、日精峰、月华峰、鳌背山、秦岭等。2.丘陵。分布在山区外侧,为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海拔150米~250米,坡度10°~20°,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该区大部分耕地凸凹不平,呈梯田状,沿倾向有河谷切割,有众多的黄土冲沟,高低起伏,没有明显的山丘,亦可称岗地。3.平原。分布于南部地区,一部分为太行山洪积冲积扇,另一部分黄河、沁河滩地,冲积厚度200米~800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海拔90米~150米。
历史沿革】 焦作历史悠久,早在8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夏朝属冀州,称覃怀地。商及西周属畿内地,分属雍、邗、温三国。东周为晋南阳地,战国时属魏、卫二国地,置阳樊、温、原、攒茅、缔、向、怀、州、盟、扈、轵、隤、宁、卷诸县。秦属三川郡,置怀、武德、波、山阳、州、河阳、平皋、修武、野王、轵、沁水诸县。西汉属冀州河内郡,置县同秦。东汉属司隶部河内郡。三国属魏国冀州河内郡,置山阳、野王、怀、沁水、轵、平皋、河阳、温等县。晋分属司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置野王、州、怀、轵、平皋、河阳、沁水、山阳、温、修武、卷、阳武等县。南北朝分属司州河内郡、荥阳郡、置温、野王、轵、河阳、怀、山阳、平皋、阳武县。后魏,分属怀州河内郡,置野王、轵、河阳;武德郡,置怀、温、平皋;司州汲郡,置北修武、南修武、山阳;东恒农郡。置阳武。隋分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置河内、温、轵、济源、河阳、修武、怀、王屋、安昌、原武、阳武诸县。唐分属河北道怀州河内郡,置河内、武德、修武、武陟县;河阳三城使益州,置河阳、温、济源县;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置王屋县;郑州荥阳郡,置原武县。五代,分属怀州,置河内、修武、武陟县;孟州,置河阳、济源、温县;郑州,置原武县;开封府,置阳武县。北宋,分属河北西路怀州河内郡,京西北路济源郡,京西路郑州奉宁军制,京畿开封府,置河内、修武、武陟、河阳、济源、温、王屋、原武、阳武等县。元,分属燕南河北道怀庆路、孟州、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置河内、修武、武陟、河阳、济源、温、原武、阳武等县。明,分属河南布政使司怀庆路及开封府,置河内、济源、修武、武陟、孟、温、原武、阳武等县。清,属河南省怀庆府,置县同明。1913年,河内县改为沁阳县,此后属河南省豫北道、河北道。1927年,沁阳县东部划出,成立博爱县。1945年9月8日,建立焦作市。1948年3月改为焦作县。1945年10月15日改为焦作矿区,和济源县、温县、孟县、博爱县、修武县、沁阳县、武陟县一起划归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52年11月15日平原省撤销,划归河南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56年7月9日,焦作矿区改为焦作市,由河南省直接领导,1959年12月1日,修武、博爱两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60年8月15日,撤销修武、博爱两县,并入焦作市;撤销温县,并入沁阳县,次年10月15日,恢复三县建置。1982年3月,焦作市划为省辖市。1983年9月1日,修武、博爱两县划归焦作市管辖。1986年1月,温县、武陟、孟县、济源、沁阳五县划归焦作市管辖。1988年,济源县改为济源市。1989年,沁阳县改为沁阳市。1996年底,焦作市辖济源、沁阳二市及修武县、武陟县、温县、博爱县、孟县五县。
气候】 焦作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4.4℃,极端最高气温43.3℃,极端最低气温一17.9℃,全年有效积温4875℃。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全市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季节气温变化明显,3月~6月增温显著,9月~12月降温急剧,7、8月、1、2月气温变化平稳,秋温稍低于春温。由于受季节环流和太行山的影响,全年盛行东北风和西北风,瞬时最高风速为28米/秒,最大阵风为11级~12级,全年平均风速为2.9米/秒。焦作全年日照时数为2413小时,日照百分率6月份最高,为61%,2、3、9月最少,全年太阳辐射量为117千卡/平方厘米,光合辐射总量为57千卡/平方厘米。焦作市年平均降水量为584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北部山区偏大,南部平原偏小。降水量年内分配悬殊,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占70%,冬季降水25毫米以下,只占7%,丰枯年降水量相差3倍~4倍。全市平均气压为1004毫巴,极端最高气压1018毫巴,极端最低气压989毫巴。全市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2006毫米,平均相对湿度62%,平均霜期128天。
水文】焦作市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晋东南地区,水量比较丰富,较大的河流有二十多条,分别汇入黄河和海河。属黄河水系的有沁河、丹河、蟒河、逢石河、济河、大峪河等;属海河水系的有峪河、大沙河等。境内两河流域面积分别为3536、3526平方公里。
  1.黄河 为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从济源市邵原镇入境,流经济源市、孟县、温县、武陟四县(市),在武陟县三堤头出境,境内长149.6公里,有逢石河、大峪河、砚瓦河、仙口河、白道河、蟒河、沁河汇入。年平均流量1440立方米/秒,平均年经流量468亿立方米,最大流量2.2万立方米/秒。由于从黄土高原的携带大量泥沙,境内河床平均高出堤外地面2米~3米,历史上曾决口66次。建国后,对黄河进行了大规模治理,变害为利,目前,引黄灌区有人民胜利渠、武嘉灌区、白马泉灌区、白坡灌区等。
  2.沁河 为本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铜鍉山,在济源市五龙口入境,流经沁阳、博爱、温县,在武陟县西营入黄河,过境长90余公里。沁河径流资源丰富,河口站多年平均流量49.5立方米/秒,其中基流量16.1立方米/秒,且含沙量低,稳定可靠。
  3.丹河 沁河最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高都县丹朱岭,在博爱县青天河村入境,水资源较丰富,山路平站多年平均流量11.1立方米/秒。
  4.大沙河 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流经博爱、武陟、修武三县,在新乡县入共产主义渠,最大流量650立方米/秒,基流量为80立方米/秒。
  5.蟒河 发源于山西省阳城县蟒山,由济源市窟窿山入境,流经孟县、温县、武陟入黄河,境内长129.2公里,平均年径流量1000万立方米。
  6.济河 发源于济源市西北2公里处,有二源,一出济渎庙,一出龙潭,在济源市程村合流,东流至沁阳市柏香后分为二支,一支东南流为朱龙河,是济河主流,于温县于坨村入黄河,另一支流入沁阳城,至龙涧村入沁河。济河常年流量1.5立方米/秒左右。
  焦作市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岩溶水天然资源为4.92亿立方米/年,即15.6立方米/秒;浅层水为0.76亿立方米/年,即2.41立方米/秒。且地下水补给面积大,汇集、赋存条件优越,稳定可靠,水质良好,适宜饮用及工业冷却用水。
土壤】 焦作市的土壤类型主要有两合土、砂壤土、淤土、潮壤土、粘质鸡粪土、立黄土、垆土、砂土、砂砾土、灰石土、水稻土等。全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94%,最高为3.452%,有机质含量由西北向东南、由西向东依次递减,差异很大,黄河滩地有机质含量最低,在0.6%以下。土壤全氮含量平均为0·083%,最高为0.301%。最低为0.02%。水解氮平均含量为65.22PPM,最高为198.5PPM,最低为26.8PPM,属中上等肥力。全市土地80%以上贫磷,含钾量较高,平均184.39PPM。酸碱度平均为8.23,变化幅度在7.5~8.5之间。
动物】 焦作市的主要野生动物有190多种,哺乳类有猕猴、香獐、豹、虎、狼、青羊、狍、狐、花面狸、野猪、豹、猫、青鼠、黄鼠、猪獾、狗獾、水獭、鼯鼠、飞鼠、岩松鼠、刺猬、野兔、蝙蝠、大仓鼠、田鼠、褐家鼠、黑线姬鼠、社鼠、黄鼬、羊兔等。爬行类主要有龟、鳖、麻蜥、无蹊壁虎、黄脊游蛇、赤链蛇、自条锦蛇、红点锦蛇、虎斑游蛇、蝮蛇、颈蛇。鸟类主要有鸢、大鵟、金雕、玉带海雕、红脚隼、勺鸡、红角鹦、雕鹗、横纹小鹦、长耳鹦、短耳鹗、苍鹭、石鸡、白骨顶、金眶、冠鱼狗、褐河鸟、寿带鸟、松鸦、岩鸽、凤头百灵、极北柳莺、猫头鹰、啄木鸟、戴胜、杜鹃、翠鸟、乌鸦、麻鹊、灰喜鹊、环颈雉、北京雨燕、红嘴山鸦、布谷鸟、鹪鹩、鱼鹰、天鹅、寒号鸟、斑鸠等。鱼类主要有鲤鱼、绵鱼、草鱼、鲫鱼、鲢鱼、蟹、虾、泥鳅等。昆虫类主要有蝇、蚊、蝗虫、白蛉、衣鱼、蚂蚁、虱、蚤、叶蜂、牛虻、虻虫、地老虎、金龟子、金铃子、金钢钻、松毛虫、吸浆虫、棉蛉虫、玉米螟、粘虫、食心虫、稻苞虫、立娘、白腊虫、象鼻虫、椿象、臭春蚕、星天牛、小麦线虫、菜粉蝶、蚜虫、蛾虫、瓢虫、胡蜂、螳螂、虎甲虫、隐翅虫、阎魔虫、郭公虫、蜻蜓、小花椿、蓟马、食芽蝇、食虫虻、草蛉、寄生蜂、寄生蝇、花绒坚甲、蜜蜂、蚕等。
  野生动物中,属国家保护珍稀动物有20余种:猕猴、豹、香獐、青羊、鼯鼠、水獭、金雕、鸢、大鵟、玉带海雕、勺鸡、红嘴角鸮、雕鸮、横纹小鸮、长耳鸮、短耳鸮、大鲵、林蛙、隆肛蛙等。
  饲养动物主要有牛、马、羊、驴、猪、鸡、鸭、鹅、鹌鹑、兔、水貂、狐、蜜蜂等。
植物】 焦作市属华北植物系落叶阔叶植被区,有木本植物143科875种,草本植物69科469种。木本植物中,乔木品种有辽东栎、古栎、华山栎、山杨、坚桦、千金榆、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连香树、栓皮栎、油松、槭树、凉子木、朴树、楝树、裂叶榆、山白树、青檀、侧柏、刺槐、黄楝、毛白杨、白榆、泡桐、沙白杨、大官杨、旱柳、法国梧桐、麻栎、槲栎、臭椿、香椿等。灌木品种主要有胡枝子、榛子、荚迷、六道木、小柏、拨楔、钓樟、猕猴桃、照山白、接骨木、海州常山、领春木、黄荆、山葡萄、黄荆梅、连翘、酸枣、花椒、山桃、毛樱桃、豆李、多腺悬钩子、君迁子、葡萄等。木本粮油树和水果树主要有柿、枣、核桃、乌柏、凉子木、板栗、苹果、李子、桃、杏、梨、无花果、山楂等。
  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红豆杉、连香树、领春木、青檀、山白树、狠实、银杏、杜仲、辽东栎等。
  草本植物主要有竹叶草、地柏草、驴龙头秧、一叶真、糙叶败浆、董草、鸦葱、铁马鞭、地丁、花叶扇、地锦草、小叶魁针草、茵陈、猪毛蒿、牛心草、羊胡草、山梅花、涩落、黄背草、兔草、威灵菜、白莲蒿、马齿苋、漏芦、曲卖菜、蒲公英、野皂角、小飞蓬、莎草、狗牙根、长叶铁扫帚、稍瓜、黄绿材、三裂绣线菊、小花米口袋、驴尾巴蒿、芥菜、野苋菜、苍耳、狗尾草、野薄荷、艾蒿、燕麦、马耳草、黄背茅、马皂刺、胡针子、荆木灌、胡枝子、抓地龙、茅根草、山豆、大野豌豆、野青茅、鸡眼草、隐子草、茜草、牛拉稀秧、星星草、打碗花、山枣灌。
  粮油经济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谷子、水稻、玉米、棉花、油菜、芝麻、向日葵、大豆、花生、绿豆、小豆、高粱、薯类、黄麻、红麻、青麻、甘蔗、甜菜、烤烟、瓜类等。
  药用植物主要有天麻、连翘、黄芩、桔梗、柴胡、葛根、大活、射干、五味子、白头翁、玉竹、地芋、冬凌草、丹参、首乌、薄荷、益母草、防风、远志、酸枣、五加皮、花粉、茵陈、山楂、茜草、白附子、土贝、荆介、枳壳树、生地、人参、党参、元参、北沙参、二花、菊花、牵牛子、棉芪、大黄、枳壳、白术、杞果、子金子、白芷、紫苑、故子、苡米、川芎、山药、牛膝、子苑、白芍、瓜蒲、兜铃等。
  园艺花卉及观赏植物主要有月季、银杏、梅花、白兰、铁树、绣球、马蹄莲、九里香、红叶海棠、虎皮海棠、香草、杜鹃、茉莉、万年青、兰草、文竹、米兰、夜来香、棕树、君子兰、吊兰、含笑、扶桑、夹竹桃、仙人掌、迎春、大理花、茶花、牡丹、令箭荷花、芍药、蔷薇、紫荆、玫瑰、南天竺、凤尾竹、黄杨球、昙花、木瓜海棠、菊花等。
矿藏】 焦作市矿藏极为丰富,经过普查的矿产资源有40余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25%,探明储量的有20余种,开采条件较好的有煤、硫铁、熔剂灰岩、水泥灰岩、化工灰岩、耐火粘土、铁、铅、锌、铜、磷等。
  一、煤炭 有焦作和济源两大煤田,探明储量为37亿吨,保有储量35.2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9.4亿吨。焦作煤田东起修武、辉县、西到博爱,南至武陟县境,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20公里,含煤面积971平方公里,赋存于石炭、二叠系,保有储量32.4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7.8亿吨,煤层8层~10层,已开采的有大煤、二煤、三煤。焦作煤田煤质牌号为单一的优质无烟煤。大煤、二煤煤质好,低硫分(0.3~0.4%),中等灰分(15~17%),低磷,高发热量(6000~8000大卡),是优良的化工原料;三煤为高硫,是化肥、钢铁工业的理想材料。
  济源煤田主要分布于济源市克井、乔庄、任庄、下冶一带,保有储量2.79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57亿吨,为石炭、二叠系煤田,有烟煤和无烟煤两个品种,其中无烟煤1.57亿吨,烟煤1.22亿吨,发热量5500~6500大卡/公斤。
  二、硫铁矿 保有储量3978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51%,主要矿区有冯封矿区、济源市官洗沟矿区、大社矿区。
  冯封矿区:保有储量3475.5万吨,矿体呈不规则长条状和似层状,长3000米,宽300米~600米,厚3米,含硫量16.06%,含有放射性元素镓(Ga)。
  济源官洗沟矿区:保有储量417.7万吨,其中工业储量446.5万吨,矿层厚0.5米~1米,品位15%左右。
  济源大社矿区:探明储量50万吨,远景储量300万吨左右,矿层厚1.39米,品位在11~19%之间。
  三、石灰石 属中奥陶系石灰岩,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东起修武县方庄,西至博爱县九府坟,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10公里,储量约50亿吨,含氧化钙25~55%、氧化镁0.4~3.8%,烧失量42~44%,是冶金、建材、建筑石材的重要原料。其中冯营矿区为大型矿床,面积12平方公里,矿体厚15~100米,地质构造简单,厚度稳定,剥采比为0.15:1。
  四、耐火粘土主要赋存于石炭系地层中,厚2.2米~4米,以多水高岭土、高岭土为主,其次有水白云母、石英砂。主要化学成份为三氧化二铝30~40%,二氧化硅40~50%,三氧化二铁1~3%。已探明保有储量4686.9万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9.5%。矿石以硬质粘土为主,矿体分上下两层,上层矿体大小不一,下体为主体层,分布广泛,连续性好,为硬质、高铝、软质粘土,主要分布于修武一济源一线的太行山南侧。本地区粘土耐火强度均大于1730℃。
  五、铁矿主要分布于焦作、沁阳、济源,保有储量6815.7万吨,其中工业储量740.6万吨,含铁量35%左右。按成因可分为热液铁矿、沉积变质铁矿、沉积铁矿。热液铁矿主要分布于济源铁山河矿区,有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等,矿石品位平均含铁量42.3%,最高为69.1%,为一小型富矿,保有储量528万吨。沉积变质铁矿主要分布于济源市莲东、三佛宫至沁阳市行口一带,其中沁阳市行口铁矿远景储量2222万吨,占全市储量的40%,为一中型矿床,以磁铁矿为主,赤铁矿次之,平均品位含铁量32%。沉积铁矿工业价值不大。
  六、铅锌矿 主要分布于济源市境内,平均品位含铅2.4%,矿石工业储量4.7万吨,折1153吨金属铅。
  七、铜矿 主要分布于济源、沁阳两市,有矿点20多处,只有济源市小沟铜矿为一小型矿,平均品位含铜0.96%,银含量9.7克/吨,探明储量34.7万吨,金属铜储量为3003吨。
  八、磷矿 主要分布于济源市境内,玉皇寨矿区为一小型矿,探明储量136.5万吨,平均含五氧化二磷12.4%,矿石易选。
旅游资源】 焦作市山水秀丽,人文景观众多,风景名胜旅游区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其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全国罕见,根据旅游资源的不同特点,可分为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两大类。自然风景区分布在太行山、王屋山,称为十大景区,开放的有王屋山、云台山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龙口、神农坛、青天河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黄河文化影视城、卫源两个市级风景名胜区,另外有青龙洞、锁蟒湖、丹沁竹林、黄河八里峡等储备风景名胜区。
  一、王屋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济源市西北30公里,区内有38座名峰,26个名泉,15条幽谷,12处瀑布,9个洞府,5大奇观,面积265平方公里。深山区的原始次生林中,有10个猕猴群约700余只,还有金钱豹、香獐、大鲵、红尾锦鸡、虎纹蛙等珍稀动物和连香树、金钱槭、青檀、红豆杉等珍稀植物。王屋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有天坛山、阳台宫、王母洞、迎恩宫、九里沟、愚公移山处、大银杏树等。
  二、云台山风景区。位于焦作市东北40公里的修武县境内,因山内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这里山青水秀,气候凉爽宜人,落差310米的老潭沟瀑布,被誉为"华夏第一瀑"。区内植被茂盛,有23种珍稀植物,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植物的有人参、灵芝;二类的有银杏、太行花等9种。该景区面积约50平方公里,有奇峰秀岭36座,天然洞府20余个,大小泉瀑100余处,又可分为茱萸峰、叠彩洞、小寨沟、云台瀑布、百家岩、温盘峪、子房湖、万善寺、秾秀谷等9个景区。
  三、五龙口风景区。位于济源市东北16公里处,为沁水出山口,这里河流急湍,两岸断山如削,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入春时雪消山瘦,桃花夹岸}炎夏凉风送爽,烦暑顿消,素称沁口秋风。在这里既有山水风光,又有古代水利工程,还有珍稀动物猕猴可供观赏,沿河北进,还可看到三国时代的古栈道和司马懿藏兵洞。该风景区主要景点有盘谷寺、字板岩、孔山、枋堰、司马懿藏兵洞、太行山猕猴、温泉、朱德出太行纪念地等。
  四、神农坛风景区。位于沁阳市西北20公里处,区内奇峰林立,山腰常有清泉进出,景色别致,传说神农尝百草、帝尧巡狩、女娲炼石补天等神话故事均源于此处。主要景点有紫金顶、尧泉池、沐涧山、太平摩崖造像、百草坡、老龙沟、大小西天、二仙庙等。
  五、青天河风景区。位于焦作市西北40公里的博爱县境内,这里山峦秀丽,河泉争流,翠柏洞窑遍布山岩,乘船可游览7公里,两岸秀丽景色尽入眼中,素有"小桂林山水"之称。主要景点有大泉湖、三姑泉、丹谷双虹、月山寺、石佛滩、天井关、长城岭等。
  六、卫源风景区。又称群英湖风景区,位于市北部40公里的修武县境内,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整个景区葱林茂盛,翠柏掩映,峰奇洞幽,碧波荡漾,为太行山游览区的佼佼者。主要景点有影寺、皇娘塔、群英坝、天王峰、老君滩、葫芦岛、烟井河、孤山、深秋红叶。
  七、丹沁竹林风景区。位于博爱县西北4公里处,该景区北靠太行,丹沁河在此交汇南流,依山傍水,沟渠纵横,气候温和,郁郁丛丛的竹林一片连着一片,种植面积达1.5万亩,为我国北方地区的最大竹林,有华北竹乡之称。
  八、黄河风景区。位于济源市西南下冶乡清河口和大交村之间,为黄河中下游最窄处,两岸悬崖峭壁,水流一泻千里,气势磅礴。两岸有一步崖、轿顶山、九级莲花寨、黑猪拱河、张公背张婆、夫子崖等胜景,古称八里八景。由此向南,有本世纪最大的治黄工程--小浪底水库工程。
  九、黄河文化影视城。位于焦作市北部凤凰山上,距市区1公里,共占地2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郑王宫、楚王宫、市井一条街、大型摄影棚、人工湖、山门等。1996年春大型电视连续剧《东周列国》在此拍摄,此外,《黄埔军校》、《王安石》、《汉武帝》等12部电视剧也即将在此开拍。
  焦作的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共有1100余个景点,又称怀川八大处。主要景点有:陈家沟、济渎庙、荆梁观、延庆寺、灵都观、嘉应观、妙乐寺塔、三圣塔、北大寺、李商隐墓、朱载堉墓、韩园、司马故里、慈胜寺、胜果寺塔、汉献帝陵、古山阳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