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
概况】 1998年,广播电视工作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围绕中心工作,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狠抓了"五个提高":把握宣传大局,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强化精品意识,狠抓精品生产,提高节目整体质量;追踪科技进步,加大事业投入,加快事业建设步伐;严格履行职责,加强行业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各项工作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新闻宣传】 1998年,突出地抓了四个宣传重点:一是围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组织了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的宣传;二是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农业产业化,组织了经济宣传;三是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组织了塑造城市新形象的宣传;四是围绕小康文化工程,组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新闻宣传工作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的中心工作,坚持从宏观和全局的高度及时把握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宣传要求,从选题、内容、形式、时机等各方面研究制订详细的宣传报道方案,做到了周密计划,精心策划,认真实施。电台、电视台先后开设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98绿化年巡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访谈录"、"深化企业改革"、"发展非公有经济"、"巾帼风采"、"再筑就业路"、"在伟大旗帜下"、"改革开放20年"、"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确保经济目标实现"等专栏,集中推出一系列具有一定广度、深度和力度的宣传报道,不断掀起高潮,形成了前后呼应、紧密衔接的宣传强势,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了借鉴先进地区发展非公有经济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及时反映市政府在外地举办经贸洽谈会的有关情况,先后组织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广电报社的记者远赴北京、深圳、乌鲁木齐、温州、台州、郑州等地采访。发回大量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在突出搞好重点报道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舆论监督和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的力度。在电台开办《山阳瞭望》、有线电视台开办《CATV瞭望》的基础上,1998年又先后在电视台和广电报新开辟《社会聚焦》和《山阳聚焦》等新闻评论性栏目。围绕修武县灵泉碑村发生的一起严重毁林事件,电视台连续派出记者采访,不断作出深入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市政府两位副市长先后到电视台和事发现场了解情况,及时研究处理,电视台反映粮食收购问题的《政策落实,群众满意》节目送到省里后,省委领导高度重视,指定在河南电视台《中原焦点》中播出。注意适当增加社会新闻的比重,关注社情民意,在理顺情绪、化解矛盾、释疑解惑、促进问题解决、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方面更好地发挥了作用。总体上来说,一方面是在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增强政治观念和大局观念上作了更大的努力,一方面是在把握导向、选择题目、掌握分寸、把握时机,研究揣摩宣传艺术上下了更大的功夫,在围绕中心、服务中心上显得比以往更及时主动和到位了,舆论引导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广播电视的整体宣传优势也得到进一步发挥。焦作市广播电视局先后在全省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会议和全省广播宣传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省广播电影电视厅《中原声屏》杂志也先后两次发文介绍焦作市广播电视局加强宣传工作的做法。
对外宣传】 1998年,对外宣传工作除继续坚持以往选拔调整骨干充实外宣岗位、分解外宣任务到具体部室和编辑记者、及时掌握上级台宣传信息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外,又修订完善外宣工作有关制度规定,研究下发《1998年度六县(市)广播电视局外宣积分考核办法》和《1998年度外宣奖励办法》,并定期总结通报外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表彰先进,兑现奖惩,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外宣工作的开展。电台连续两年夺得各地市在省台发稿积分第一的位次(其中头条26件,专题88件);电视台在全省地市台中居第五位,比1997年前进两个位次(其中头条12件、专题26件)。全局在省台发头条38件(电台26件、电视台12件),发专题127件(电台88件、电视台26件、有线台13件)。在中央台发稿60件(电台33件、电视台26件、有线台1件),其中在中央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发稿8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发稿3件。此外,广电报社有10件作品在省和国家级媒体登载。电视台摄制的焦作市风光成就片还由市政府带到乌鲁木齐和深圳经贸洽谈会上展示。反映焦作市群英河夜景的《辉煌的夜》等4组(篇)摄影作品在菲律宾《世界日报》刊载。这些节目或作品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了焦作市两个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了焦作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
节目创优】 一是坚持局编委会每季度下发一次报道要点,各台每月制订报道计划,局编委会每月、台编委会每周召开宣传工作例会,精心研究策划重点选题。二是注重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精办栏目。精办节目。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广播电视和广电报栏目作了调整改版,使之定位更加准确,更加贴近受众。举办了"力士衬衫杯"我最喜爱的广播电视栏目评选活动,组织受众评选出8个好栏目,并给予奖励。三是坚持台月评、局季评好稿件、好作品制度。并研究制定《1998年度六县(市)广播电视局创优积分考核办法》和《1998年度创优奖励办法》,及时对每季度局编委会评议出的好节目实行日常性奖励,对省级和国家级评选出的好节目、好作品实行重奖,表彰激励先进。四是成立节目监听监看小组,定期下发监听监看情况通报,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大家创新、创优的积极性,使节目质量的提高有了保证。在1998年组织的河南省新闻奖(广播电视部分)年度评选和同期组织的河南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年度评选中,焦作市共有24件作品获奖(含1件摄影作品)。省广电厅和省广播电视学会专门发来贺信表示祝贺,充分肯定了局在创优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在:1998年组织的全省电视文艺牡丹奖、广播文艺奖、播音与主持作品奖、广播电视论文奖评选中,焦作市广播电视局共有14件作品获奖。电台制作的广播剧《魂断苍山》在全省广播剧评选中获三等奖,电台录制的长篇小说《男人心中的太阳》在中国广电学会城市电台分会组织的长书评选中获一等奖,广电报社有2件文字作品在全国城市广电报优稿评选中获奖。2件摄影作品在省和国家级获奖。在全省广电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评选中有3部电视节目获奖。另外。有一大批作品在市级评奖中获奖。
广电事业建设】 1998年,事业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793万元。一是加快广播电视塔的配套建设。年内完成了上塔楼球形网架安装、外塔柱横梁的连接安装、下塔楼承板安装等主体完善工程,完成了上塔楼玻璃幕墙和内塔柱及电梯井道铝复合板封闭的外装饰工程。二是完成了中波台新建搬迁工作。机房楼建设质量达到市优标准,9月21日在新址正式开播。三是新购置10KW广播发射机和。10KW电视发射机各一台,从根据上解决了长期无备机运行的问题并提高了收听收视效果。四是加快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建设工程。市区新老网络升级改造进展顺利,市与省、市与六县(市)联网工程光缆干线均已全部架通。省市县联网工程涉及到的县(市)都能自觉顾全大局,克服困难,确保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注重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年内在市区新发展用户5000户。落实对用户的三项承诺,服务质量有新的提高。五是购置了摄像机、编辑机、放像机等部分采编播设备,并初步形成了全局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方案。六是在整个社会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广告公司严格内部管理,积极挖掘潜力,广开经营渠道,完成了广告创收任务。为事业建设提供了财力支持。沁阳、温县等县(市)在事业建设上舍得投入,发展也比较快。
行业管理】 1998年,广播电视局认真组织了对中办、国办(95)27号、(96)37号文件和《河南省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国务院《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了治散治滥工作的力度,强化了行业管理。取缔非法设立的播出机构,对"中站区电化教育中心"作了暂扣接收机制转器的处理;抓了播出机构的重新审核登记,各播出机构都能按调整后的呼号和节目套数要求执行;两次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管理特别是接收境外节目情况进行检查,组织焦作宾馆等五家涉外单位参加了省广电厅举办的境外节目管理座谈会;抓了县级台合并工作,所辖六县(市)广电局实行电台、电视台、有线台三台合并,局台合一体制后,运转效果良好;较好地纠正了广电系统内一度存在的乱扩功、乱使用频率、不按要求转上级台节目等问题,目前全市广电系统遵守法规、执行宣传纪律的情况良好,该停播的已停播,该降功率的降了功率,各县(市)都能按要求转播中央、省、市台节目。在1997年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出台了《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规定》,组织执法人员听取了《国家安全法》等十次法制教育课,办理了广播电影电视行政执法证等,促进了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省厅《河南广播影视》杂志专文介绍了我局强化行业管理的做法。
  在技术管理和安全优质播出方面,坚持和完善各项制度,严格工作纪律,调动工程技术和机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技术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鼓励技术人员刻苦钻研业务,掌握设备性能,提高技术水平,坚持管护并重,确保机器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和信号质量的提高,基本实现了安全优质播出。沁阳、温县等县(市)在技术管理维护方面下力气比较大,各方面比较正规,运行比较平稳。
孟州跻身全省广播电视先进县行列】 1998年2月全省广播电视先进县(市)表彰大会暨各市地局长会议在郑州召开。全省有七个县(市)受到表彰,孟州榜上有名。
  近年来,孟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精神,对广播电视积极扶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为其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孟州市广电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求真务实,艰苦创业,勇争一流,宣传、事业不断跃上新台阶。宣传上,对上发稿和好新闻连续多年在焦作六县(市)名列前茅。在事业发展上,在所辖六县(市)中首家建立了调频广播电台,首家采用300兆邻频传输开通了城镇有线电视。在全省范围内,该市首家采用全面微波技术开通有线电视,并首家实现乡乡通有线电视。该市化工镇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截至1998年3月,孟州市已有70%的行政村安装了有线电视,6个平原乡镇村村通了有线电视,城乡有线用户已达3.2万人;有60%的行政村安装了街道音箱,广播节目可覆盖5万余户农家。
全省广播新闻协作会在焦作召开】 1998年4月17日,全省第十次广播新闻协作会议在焦作召开。会议就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办好广播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安景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炎志,省广播电影电视厅厅长宋国华,正厅级巡视员王明堂,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周开球,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庆瑞,市长助理齐嘉杰以及全省各市地广播电台台长、新闻部主任参加了会议。安景林、宋国华在会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对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等6个1997年度全省广播新闻协作先进单位和10名1997年度全省广播新闻协作优秀编辑进行了表彰。
【《文化旅程》摄制组抵焦采访】 1998年7月13日,中央电视台《文化旅程》摄制组抵达焦作,到修武县的云台山,博爱县的青天河、竹林,沁阳市的朱载堉墓、朱载堉纪念馆,孟州市的韩园等地进行了拍摄、采访。
【"我最喜爱的广播电视栏目"评选揭晓】 1998年8月,"力士衬衫杯"我最喜爱的广播电视栏目评选结果揭晓,8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好栏目脱颖而出。通过1919张有效选票选出的8个好栏目是(依得票多少):《焦作新闻》(焦作电视台)、《社会聚焦》(焦作电视台)、《山阳聚焦》(焦作广播电视报)、《CATv瞭望》(焦作有线电视台)、《悄悄话》(焦作经济广播电台)、《山阳瞭望》(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焦作人民广播电台)、《艺苑采英》(焦作有线电视台)。
【焦作广播电视塔跻身名塔之林】 1998年8月27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高塔委员会1998年年会于辽宁沈阳召开,焦作广播电视塔被正式接纳为高塔委员会成员,被确定为理事。这标志着焦作广播电视塔在全省率先步入中国高塔之林。此次年会共有来自全国19个成员塔的50名代表参加,会议围绕全国广播电视多功能塔的经营管理和新技术开发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
焦作中波转播台喜迁新址】 1998年9月20日,焦作中波转播台乔迁。新建的焦作中波转播台位于市南郊仇化庄农场,建筑占地约4667平方米,发射塔地网占地达约53333平方米,总投资达360万元。机房办公楼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上下两层,欧式风格,造型美观。搬迁后的焦作中波转播台在原有发射条件的基础上,新购进了一台10千瓦的中波发射机,这台发射机是先进的数字式调幅全固态机,担负焦作人民广播电台信号的发射,其电声指标远远超过部颁标准,许多技术指标甚至可与调频发射机相媲美。这种发射机在省内只有焦作市一家使用。
焦作广播电视报作品首次在海外报纸亮相】 菲律宾颇有影响的华人报纸《世界日报》从1998年11月2日起分四期刊发了记者路芸霞拍摄的一批摄影作品;反映民俗风貌的《对峙》、反映奇人轶事的《戒烟狂人--卓祥表》、描绘祖国山水风光的《太行明珠--辉县市万仙山峡谷》(组照)。其中,尤以一幅反映我市群英河夜色的作品《辉煌的夜》最为编者看重,不但予以彩印,更配以小诗"缤纷的色彩/迸发自缤纷的时代/辉煌的夜晚/映衬出多姿多彩的生活",盛赞其作品"构图简洁,色彩艳丽"。
焦作市举行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文艺晚会】1998年12月24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市文联、市文化局、焦作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大型文艺晚会《山阳放歌》在焦作人民会堂举行。市党政军领导杜魁兴、张明亮、王兴会、王仕尧、李庆瑞、张三平、盂祥堂、张树萍、邓文福、李孟顺、牛学文、杨法有、李庆福、张东明等观看了演出。晚会精选了20年来广为流传的优秀曲目和全市文艺工作者为纪念改革开放20年创作的歌舞、相声、小品等,以抒发焦作人民对党、对祖国、对焦作的无比热爱之情。晚会启用了全市各条战线专业、业余文艺工作者600余人,是全市历年来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