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
博爱县
概况】 博爱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晋豫两省交界处,焦作市西部,南与温县、西与沁阳市接壤。全县总面积490.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8千公顷。全县总人口41.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城区人口6.4万人。全县辖6镇7乡,234个行政村。  
  200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29.2亿元,增长8.1%,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达8.4亿元,增长9.8%,农业总产值达11.9亿元,增长9.5%,财政收入1.05亿元,财政支出1.27亿元,城乡居民年末存款余额17.89亿元,贷款余额14.53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3亿元,零售物价总指数99.4%,公路里程为496.8公里,货物周转量为1430万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9元,在岗职工人均工资5482元,全县有16所医院,总床位数803床,有各类学校185所,在校生7万余人,年末电话机总数6.24万门。  
                     中共博爱县委书记 张建设  
                     县      长 朱 明
农业】 全县新建了7个千头牛场,养牛小区发展到10个,养牛专业村发展到13个,养牛专业户发展到400户,全县肉牛存栏4.15万头。优质、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11.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0.5%,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8.5万亩。葡萄等经济林进一步扩大了规模。1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年新增投资6000万元。乡级建成5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成立6个乡镇农副产品销售公司,引进新技术、新品种30多项,全县建立了200个示范工程。松林集团投资兴建的千头牛场已产生效益。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机151台,还田面积突破8万亩,建成青贮池320个,青贮秸秆3.8万立方米。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7000亩,平原植树造林32万株。
工商业】 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整体上明显提高,全年县属工业上缴税金3590万元,实现利润1860万元,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工业项目取得了较大成绩,松林集团的1万吨胎丝生产线、海华集团的压锭精梳纱改造、月啤集团的10万吨啤酒一期工程、鑫达碳素公司的预焙阳极工程、苏龙食品公司的方便面等相继投产见效。全县个体工商户达9690家,私营企业达180家,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3894.9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37%,月啤集团、强力汽车轮辐公司、西关力车厂、瑞宝生物农药厂、汽车配件厂、恒裕公司等乡镇企业列入全市2001年重点保护企业。全年共引进外资4亿元,实际利用外商投资100万美元,新增独资企业2家,16家自营进出口企业完成出口总值1600万美元,其中自营851万美元,有3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
城乡建设】 重点实施了第三个"6118"形象工程建设,共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了人民路城区段加宽硬化工程和部分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了高政路的整修、博内路的伐树、贵闫路的测量、设计工作,博晋路改建工程前期筹备正在进行。全年新增地方道路26.2公里,整修环乡路、出村路、生产路500余公里。对主要入城口和城区主干道进行了绿化、美化。各项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城市管理、城市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城市管理、城市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创卫工作已顺利通过省爱卫会的检查验收。
社会事业】 改造建成了3座敬老院,建立了特困学生、失学儿童救助基金,恢复了县剧团,组建了男、女篮球队。科技工作,共实施市级以上科技发展计划19项,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11种,有2个项目被列为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县职专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全国首批500家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解困再就业工作,共安置下岗职工1410人次,发展解困再就业基金63万元。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铝粘土、铁矿、硫铁矿、石灰石、煤等15种。有省级风景名胜区青天河水库和月山寺、圪当坡、下伏头等名胜游览地及李商隐纪念馆。有华北地区最大、我国纬度最高的1.8万亩人工栽培型竹林。
特色产品】 工业名优产品有月山啤酒、汽车配件、格法玻璃、节能荧光灯、航空钢丝、姜参饮料、精梳棉纱等,农业土特产品有生姜、山药、竹编、丝绸、核桃、柿子、地黄等。
创建省级卫生县城】 从1998年起,该县把创建卫生县城工作作为树立地方形象、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腾飞的战略任务来抓,专门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100余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加入到创卫工作中去。具体工作中坚持"全民参与,社会共建"的原则,积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了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环境卫生与保护、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工作,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使城市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并顺利通过省爱卫会组织的省级卫生县城考核鉴定组的考核验收。


清化镇】 该镇位于县中心区域,县治所在地,总面积12.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78万亩,人口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7万人,非农业人口2.83万人。辖18个行政村(街),21个自然村。2000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765万元,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1.87亿元,财政收入1118万元,人均纯收入2605元。
阳庙镇】 该镇位于县城东部,总面积33.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3万亩,人口3.17万人,辖15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145个村民小组。2000年,完成社会总产值2.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1亿元,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4000万元,财政收入123.8万元,人均纯收入2678元。
月山镇】 该镇位于县城中北部,总面积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万亩,人口3.5万人,辖24个行政村,184个村民小组。2000年,完成社会总产值3.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618万元,工业总产值1.5亿元,财政收入2382万元,人均纯收入2700元。
磨头镇】 该镇位于县城西南,总面积3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万亩,人口2.6万人,辖34个行政村。2000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600万元,工业总产值1570万元,财政收入236万元,人均纯收入2427元。
柏山镇】 该镇位于县城东北部,总面积2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万亩,人口3.24万人,辖12个行政村。2000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800万元,工业总产值5630万元,财政收入213.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0元。
许良镇】 该镇位于县城西北部,总面积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8万亩,人口4.5万人,辖23个行政村。2000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亿元,工业总产值8.3亿元,财政收入1350万元,人均纯收入2920元。
高庙乡】 该乡位于县城东南部,总面积2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7万亩,辖15个行政村。2000年,完成农业总产值9973万元,工业总产值4936万元,财政收入159.4万元,人均纯收入1960元。
孝敬乡】 该乡位于县城西南部,总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1万亩,人口2.45万人,辖15个行政村。2000年,完成社会总产值2.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400万元,工业总产值1.16亿元,财政收入100.8万元,人均纯收入2222元。
寨豁乡】 该乡位于县城北部太行山区,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万亩,人口1.27万人,辖24个行政村,95个自然村。2000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239万元,工业总产值915万元,财政收入152.5万元,人均纯收入1285元。
金城乡】 该乡位于县城东南,总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9万亩,人口2.23万人,辖15个行政村。2000年,完成社会总产值4.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亿元,工业总产值1500万元,财政收入95万元,人均纯收入1327元。
界沟乡】 该乡位于县城正南,总面积2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1万亩,人口1.9万人,辖13个行政村。2000年,完成社会总产值931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8816万元,工业总产值260万元,财政收入65万元,人均纯收入1250元。
苏家作乡】 该乡位于县城东南部,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万亩,人口2.87万人,辖14个行政村。2000年,完成社会总产值3.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1亿元,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3680万元,财政收入92.3万元,人均纯收人2404元。
张茹集乡】 该乡位于县城东南部,总面积27.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万亩,人口2.5万人,辖13个行政村。2000年,完成社会总产值2.9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1亿元,工业增加值4480万元,财政收入97.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