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焦作市支队
武警焦作市支队
概况】 2001年,武警焦作市支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武警部队建设论述为指导,以《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落实(纲要)三十条》为依据,认真贯彻武警总部、省武警总队党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年初支队党委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圆满完成了以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孟州市中队被省武警总队评为标兵中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一中队、三中队、武陟县中队被总队评为先进中队,一中队、三中队分别荣立集体三等功;20名官兵荣立三等功,135名官兵受到嘉奖,122名战士被评为优秀士兵。
思想政治建设】2001年,武警焦作市支队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了支队建设的政治方向。(一)坚持把学习贯彻江泽民"七一"讲话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自觉地武装思想,指导工作。年初对所属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切实摸清了底数,利用每月2个党日活动时间,深入持久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把学习"七一"讲话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三次下发指导性意见,确保了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官兵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理解更加深刻,实践运用更加自觉。紧紧围绕"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这一主题,认真抓了法纪教育,有效地增强了官兵的法制观念,积极稳妥地解决了官兵涉法问题。认真贯彻武警总部关于把密切内部关系作为"三项经常性"工作的突破口来抓的指示精神,广泛深入开展密切内部关系教育,较好地解决了官兵对内部关系重要性认识不清、处事不公等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内部关系。扎实抓好经常性思想工作,成立了支队、中队两级法律、心理咨询站(组),开展了思想骨干基本功训练活动,认真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普查,较好地解决了官兵思想和现实问题。继续开展揭批"法轮功"活动,并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和排查,保证了部队纯洁和稳定。继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投入建设资金4万余元,添置了新书,完善了场地、器材。(二)狠抓党委班子和基层党支部建设,较好地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始终把党委班子建设作为"龙头工程"摆在重要位置,以"三个代表"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抓理论学习确保政治上坚定,抓制度落实确保党委集体领导,抓"两个反对"确保风气正、形象好,抓团结奉献确保精神状态昂扬的思路,抓好班子自身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为主要内容加强理论学习,狠抓中心组学习制度落实,提高了党委班子从政治上领导部队的能力。4月,集中进行了以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端正领导作风教育整顿,党委一班人带头深入一线,为基层排忧解难。继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党委议事规则,强化集体领导,注重班子团结,较好地提高了班子的决策水平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三)下大力抓好风气建设。认真贯彻武警总队纪检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四个规定,坚持边整边改,较好地树立和保持了班子成员的良好形象,坚持把班子自身建设和机关建设捆在一起抓,较好地发挥了机关的职能和表率作用,狠抓基层党支部班子的调整配备,制定了加强党支部建设措施,按照要求搞好分类指导。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领导传帮带等形式,着力提高了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开展党务工作的能力。6~7月,先后在各基层党支部和党委机关开展了先进性专题教育,较好地解决了各级组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健全了团支部和武警委员会两大群众组织,严格落实制度,保持活动经常,较好地发挥了民主渠道和纽带作用,有力地调动了官兵参与部队建设的积极性。
军事工作】 2001年,武警焦作市支队忠实履行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圆满完成了以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坚持把执勤、处置突发事件摆在中心位置,围绕执勤抓安全、训练抓质量、处突抓重点的思路,按照"治勤先治官"的要求,狠抓执勤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中心任务。扎实开展执勤等级评定工作,认真落实有关制度,3次对所属单位进行执勤等级评定验收,支队执勤工作被省武警总队评为先进单位,一排、二排、三中队、四中队、济源市中队、孟州市中队被评为优秀单位。严格落实专勤专训,4月,开展了勤务专项治理整顿,官兵执勤中心意识、执勤能力和素质明显提高,二中队一排成功制止了一起袭击哨兵企图抢夺武器事件,全年部队执勤目标安全无事故,一中队、二中队二排、三中队、孟州市中队、济源市中队被评为执勤先进单位。加大了科学组训和施训力度,新兵教育训练、基层干部体能达标考核被省武警总队评为先进单位。5月,举办了特等射手、擒敌小教员集训,7月,组织了分片军事会操,8~10月,举办了预提班长集训,有效地提高了部队保中心能力。全年,市武警支队先后担负市"两会"警卫、押解、公捕、设卡等临时勤务132起,出动兵力917人次。
部队基层建设】2001年,武警焦作市支队认真贯彻落实《基层建设纲要》和《落实(纲要)三十条》(以下简称《三十条》),基层建设基础进一步牢固。《三十条》下发后,支队把学习《三十条》列为各级干部理论学习内容,并于4月开展了《三十条》学习月活动。结合实际制定了《支队落实(三十条)措施》、《落实蹲点指导周制度计划》《夺"红旗"、争"红星"、建档案活动实施方案》等5个配套计划措施,并在济源市中队抓了"夺旗争星"活动试点,为落实《三十条》摸索了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年初,对12个中队全面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分类排队,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采取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队的办法,认真落实了蹲点指导周制度,先后10次组成联合工作组下基层蹲点帮扶指导。结合支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了"夺旗争星"活动,对"夺旗"先进单位大力表彰,并将"夺旗"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年终评比的重要依据,有效地调动了基层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孟州市中队按纲建队成绩突出,再次被省武警总队树为标兵中队,一中队、三中队、武陟县中队被市武警总队评为先进中队,济源市中队被支队评为先进中队。着眼提高整体素质,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干部调整配备工作,严格落实上级要求,在干部的选拔使用上,严格标准条件,加大考核力度,保证了用人公正、准确。根据干部特点,制定了《干部日常管理规定》,较好地运用了"三级联管"有效机制,狠抓干部的经常性管理,严格兑现奖惩,先后对7名优秀干部进行表彰,对违纪的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和处理。广泛开展了岗位练兵活动,集中对支队军事、政治、后勤干部进行了培训,干部的能力素质得到提高。抓好了干部的"暖心工程",下发了《干部双休日轮休规定》,协调安置了5名随军干部家属就业。
部队内部管理】 2001年,市武警支队下大力治理"人、车、枪、弹、酒"等5个影响安全稳定的重点问题,保持了部队秩序正规安全稳定。组织开展了"倒检查、提意见"活动,有效地解决了机关建设不够正规、直属单位管理不够严格、基层正规化标准不高的问题。同时,组织开展了以"严纪律、保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作风纪律教育整顿,重点解决了部队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召开管理教育工作会议,认真贯彻武警总部、省武警总队管理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分析研究部队安全稳定工作形势,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人员编写辅导提纲5份,并派出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指导,集中进行整治。先后分2批对士官进行集中培训,3次对军械员、驾驶员队伍进行教育整顿,并对违纪干部和士官进行了处理。坚持把安全稳定工作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常议常抓,全年开展了2期百日安全竞赛活动。较好地落实了支队每季度、中队每月分析部队安全稳定形势制度,认真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认真吸取外单位发生事故案件的教训,加强了对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重要时段的控制,先后5次进行安全大检查。对个别人,明确责任到人,跟踪帮教转化,确保了部队安全稳定。
后勤保障】 2001年,市武警支队认真落实《基层后勤建设若干规定》,深化后勤改革,在抓制度、抓规范、抓保障、抓建设、抓队伍上狠下功夫,后勤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年初,制定了《基层财务管理规定》、《机关招待费管理规定》、《机关差旅费管理规定》等,集中对基层进行以"严纪律、摸家底、清外债"为主要内容的财务大检查,规范了财经秩序。坚持对年度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益。注重提高官兵生活水平,年初为基层中队配发了豆浆机,落实了每人每天早餐一杯牛奶或豆浆的规定。伙食补助到位,并坚持对基层落实伙食管理五项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对基层农副业生产进行指导督促,帮助基层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卫生防病工作得到落实,为基层配发了消毒柜,实行了分餐制,对支队营以下干部、在职炊事员、新改转士官进行了体检。建立了兵器室安全档案和军械员档案,修订了车辆管理规定,建立了车辆技术维修档案,对枪支弹药使用情况和安全状况进行了大检查,对100元以上的耐用品建卡记账,提高了各类设施物资的使用效益。加大"六个一"工程建设力度,全年,市武警支队争取地方建设资金102万元,支队、中队两级"六个一"工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64万元,支队所属中队"六个一工程"建设全部达标,修武、武陟、温县、博爱、焦作市中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较好实现了"保障有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