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焦作市地处东经112°35′~113°38′,北纬34°49~35°30′之间。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东与新乡市辉县、获嘉、原阳接壤,西与济源市毗邻,南与郑州市荥阳、巩义、洛阳市孟津隔河相望,北与山西晋城、陵川搭界,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
  焦作市区位于行政区中北部,东连修武,西接博爱,南面武陟、温县,北有修武、山西陵川。东西最长30公里,南北最宽19公里。总面积370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焦作市自然资源丰富,水、矿藏、动植物和旅游资源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地表水主要有黄河、沁河、丹河、大沙河、蟒河、济河等较大河流20多条。其中黄河境内长110公里,年均流量1440立方米/秒;沁河境内长90公里,年均流量49.5立方米/秒;丹河年均流量11.1立方米/秒;大沙河最大流量650立方米/秒;蟒河境内长129.2公里,年均径流量1000万立方米;济河常年流量1.5立方米/秒。地下水非常丰富,补给面积大,汇集、赋存条件优越、稳定,水质良好,适宜饮用及工业冷却用水。岩溶水天然资源为4.92亿立方米/年;浅层水为7600万亿立方米/年。
  矿产资源有40多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25%,探明储量20多种,开采条件好的有煤、硫铁矿、熔剂灰岩、水泥灰岩、化工灰岩、耐火粘土、铁、铅、锌、铜、磷等。其中,煤田东起修武,西至博爱,南接武陟,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20公里,面积971平方公里,保有储量32.4亿吨,为单一的优质无烟煤,是化工和钢铁工业的理想原料;硫铁矿保有储量3475.5万吨,占全省储量的41%,主要位于冯封矿区,矿体长3000米,宽300~600米;石灰石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10公里,储量50亿吨,是冶金、建材的重要原料;耐火粘土主要分布于修武至沁阳一线的太行山南侧,已探明储量4686.9万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9.5%;铁矿主要分布于焦作和沁阳,保有储量2726万吨,工业储量740.6万吨,以磁铁矿为主,含铁量32%。
  野生动物有190多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珍稀动物的20多种,主要有猕猴、香獐、豹、青羊、水獭、鼯鼠、鸢、大鸳、金雕、玉带海雕、勺鸡、红嘴角鸮、雕鸮、横纹小鸮、长耳鸮、短耳鸮、大鲵、林蛙、隆肛蛙等。饲养动物主要有牛、马、羊、驴、猪、鸡、鸭、鹅、鹌鹑、兔、水貂、蜜蜂等。焦作属华北植物落叶植被区,有木本植物1.43科875种,草本植物69科469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红豆杉、连香树、领春木、青檀、山白树、猥实、银杏、杜仲、辽东栎、榔榆、白皮松等。粮油和水果树种主要有柿、枣、核桃、乌柏、凉子木、板栗、苹果、李子、桃、杏、梨、无花果、山楂等。粮油经济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玉米、谷子、水稻、棉花、油菜、芝麻、向日葵、大豆、花生、绿豆、小豆、高粱、薯类、黄麻、红麻、青麻、甘蔗、甜菜、烤烟、瓜类等。药用植物主要有天麻、连翘、黄芩、桔梗、柴胡、葛根、大活、射干、五昧子、白头翁、玉竹、地芋、冬凌草、丹参等。园艺花卉及观赏植物主要有月季、银杏、梅花、白兰、铁树、绣球、马蹄莲、九里香、红叶海棠、虎皮海棠、香草、杜鹃、茉莉、万年青、兰草、文竹、米兰、夜来香等。
旅游资源】 焦作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厚实的中原文化底蕴,使焦作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景域面积达500平方公里,在绵延130公里的旅游风景线上,景区景点多达1000多处。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市级风景名胜区2处。以云台山、青龙峡、青天河、神农山等景区景点组成太行山峡谷风光,古朴、自然、原始。以府城遗址、朱载墒墓、天宁寺三圣塔、妙乐寺塔、嘉应观、慈胜寺、韩园、陈家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浓厚的龙文化色彩。加上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许衡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众多历史、文化名人。以中央电视台焦作影视城、龙源湖乐园和森林公园为代表的休闲娱乐项目,带给人们现代生活的愉悦。焦作市已形成了以"四大景区,十大景点"为代表的融合历史人文景观、现代休闲娱乐景观的焦作山水旅游格局。
交通电信】 焦作是河南交通发达地区之一,焦新、焦枝、焦太铁路穿境而过,东接京广、南连陇海,北达太原;焦郑、焦晋高速公路和焦作黄河大桥与107、310国道及京珠、开洛高速公路融汇贯通,与地方路网纵横交错,与省会郑州、中岳嵩山、古都洛阳、山西晋城之间的行程均在百公里以内。
  焦作电信通讯业发展迅猛,长途电话直拨国际、国内,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漫游全国,为全省邮电通讯枢纽之一。IC卡公用电话数字数据网和多媒体信息普遍使用,168自动声讯台与全国联网,焦作市政府已完成三级政府上网工程,开通了市、县(市)、乡(镇)三级网站,快捷方便。
历史沿革】 焦作历史悠久,早在8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夏朝属冀州,称覃怀地。商及西周属畿内地,分属雍、邗、温三国。东周为晋南阳地,战国时属魏、卫二国地。秦属三川郡,西汉属冀州河内郡。东汉属司隶部河内郡。三国属魏国冀州河内郡。晋分属司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南北朝分属司州河内郡、荥阳郡。后魏分属怀州河内郡、武德郡、司州汲郡、东恒农郡。隋分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唐分属河北道怀州河内郡、河阳三城使孟州、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郑州荥阳郡。五代分属怀州、孟州、郑州、开封府。北宋分属河北西路怀州河内郡、京西北路济源郡、京西路郑州奉宁军制、京畿开封府。元分属燕南河北道怀庆路、孟州、河南江北行省卞梁路。明分属河内布政使司怀庆路及开封府。清属河南省怀庆府。1913年,河内县改为沁阳县。1927年沁阳县东部划出,成立博爱县。1945年9月8日建立焦作市。1948年3月改为焦作县。1949年10月15日,改为焦作矿区,划归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52年11月15日,平原省撤销,焦作矿区划归河南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56年7月9日,改为焦作市,由河南省直接领导。1959年12月1日,修武、博爱两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60年8月15日,撤销修武、博爱两县建置,并入焦作市;撤销温县建置并入沁阳县。1961年10月5日,恢复修武、博爱、温县建置,归新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74年1月19日,焦作市属河南省和新乡地区双重领导。1982年3月,焦作市划为省辖市。1983年9月1日,修武、博爱两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86年1月,温县、武陟、孟县、济源、沁阳五县划归焦作市领导。1988年,济源县改为济源市。1989年,沁阳县改为沁阳市。1997年,孟县改为孟州市,济源市归河南省直接领导。
行政区划】 焦作市辖沁阳、孟州两市,修武、武陟、温县、博爱四县及解放、山阳、中站、马村四区和~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计117个乡(镇)办事处。其中,沁阳市辖6镇6乡4个办事处,孟州市辖8镇3乡2个办事处,博爱县辖7镇6乡,温县辖8镇5乡,武陟县辖7镇8乡,修武县辖3镇7乡1个办事处,解放区辖2乡7个办事处,山阳区辖2乡7个办事处,中站区辖3乡7个办事处,马村区辖1镇2乡4个办事处,高新技术开发区辖1个乡。
人口】 2001年,全市总人口3335672人,其中市区776698人。在总人口中,男性1703054人,女性1632618人,性别比为104.31(以女性为100),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19人。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6.3‰,按农业、非农业人口分,农业人口2326546人,非农业人口1009126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30.25%。
民族】 焦作市是河南省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有回、满、蒙古、壮、土家族等24个少数民族,共约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人口比例居全省第二位。回族人口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7%,分布在六县(市)四区30个乡(镇)办事处。其中回族人口在500人以上或回族人口占当地人口50%以上的村(街)、居委会25个。少数民族人口在千人以上的乡(镇)街道办事处17个。
宗教】 2001年,全市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五大宗教,信教群众约14.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5%。其中,基督教信教群众5.43万人,天主教2400人,伊斯兰教6.4万人,佛教2.1万人,道教6878人。全市经县以上政府部门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252个。其中基督教堂136个,天主教堂3个,伊斯兰教清真寺84座,佛教寺院13座,道教官观6座。全市有宗教教职人员486人。建立全市性团体组织6个,有伊斯兰教协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基督教协会、天主教爱国运动委员会、天主教务委员会、佛教协会筹备组。县(市)区级宗教团体组织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