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考察焦作纪实
胡锦涛总书记考察焦作纪实

  金秋时节,丰收在望。
  带着对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深切关怀,2008年9月8日至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和随行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来到以高产粮闻名全国的怀川大地。在焦考察两天来,总书记深入田间地头、农科院所、龙头企业、农村学校、农户家中,询民情、听民意,同基层干部群众共商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大计。总书记极具人格魅力的政治家风采和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亲民形象,永远留在焦作人民的心中;总书记对焦作的殷殷期望,鼓舞着358万焦作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实现新跨越,谱写走在中原崛起前列的新篇章。
  武陟县万亩玉米丰产示范田: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一定要把粮食生产抓得紧而又紧
  武陟县三阳乡东尚村的万亩玉米丰产示范田是总书记河南之行的第一站。9月8日10时40分,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郭庚茂,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和市委书记路国贤,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等的陪同下,总书记来到示范田边。
  阳光照在齐刷刷的玉米上,东尚村村民王素梅在自家的玉米地里忙碌着。看着3亩地的玉米长势喜人,金黄的玉米颗粒饱满,想着丰收在望,王素梅心里美滋滋的。
  远远地,她看见村党支部书记张有财领着许多人向这边走来。定神一看:走在前面的,不是经常在电视里见到的总书记吗?
  王素悔一下子有点慌了神。她局促地迎上前,双手不停地在衣服上擦着,不知该说什么好。
  说话间,总书记微笑着走到了田边。
  “这是你家的地吗?种了多少亩?能打多少粮食?”总书记问。
  “3亩地。夏季种小麦,秋季种玉米,一亩地一季能打1100多斤粮。”
  “现在推广科学种田,提高机械化程度,我们这里粮食亩产已经超吨了。”张有财在一旁说。
  “现在小麦价格是多少?家里小麦卖了没有?”总书记又问。
  “小麦每斤八毛二,玉米每斤八毛。现在小麦价格不太稳,等到冬天再卖。”
  “现在卖了怕吃亏吧?”总书记风趣地说。
  “粮食直补的钱拿到手没有?”总书记关切地问。
  “拿到了,拿到了。每亩比去年多补贴40多块钱呢。”说起粮食直补,王素梅很满足。
  “总书记来了!”“总书记好!”听说总书记亲自来到农田看大家、看收成,村民很快围拢过来,兴奋地向总书记问好。
  今年收成如何?小麦、玉米现在卖什么价?农药、化肥价格是多少?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落实了没有?……站在地头,胡锦涛同乡亲们唠了起来。
  58岁的村民赵存旺指着自家的地说:“现在国家政策太好了,种地不完粮,国家还补钱,粮食年年增产,一年比一年收人高。”
  “粮食产量有多高?”总书记问。
  “去年亩产1000多斤,今年会更高点。收成这样好,俺是越种越想种。”赵存旺的话引起乡亲们的共鸣。
  “今年增加的补贴能不能把化肥、农药涨价的部分补回来?”总书记提了个问题。
  “还差点儿。”赵存旺实话实说。
  “乡亲们对国家惠农政策还有什么要求?”总书记对农民群众的关心溢于言表。
  “希望粮食价格提一点,政府补助多一点,农资价格稳一点。”赵存旺一口气说了三个“一点”。
  “好,我一定把这些意见带回去。”总书记的回答引来大家一片掌声。
  总书记叮嘱大家:“你们要多打粮食,全国13亿人都要吃饭。”
  “总书记放心。我们的愿望就是为国家多打粮食。”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总书记对乡亲们说:“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一定要把粮食生产抓得紧而又紧。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要把党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鼓励、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落到实处,调动广大农民和种粮地区的积极性;要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耕作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在同该村农业技术员赵三成交谈中,得知很多村干部兼农业技术员,总书记称赞这个做法好。
  总书记来了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开了,人们奔走相告,纷纷来到田边,想看一看总书记来过的地方。王素梅逢人便说:“俺做梦都没想过能见到总书记。总书记还和俺拉家常呢,你说俺有多荣耀呢!”
  老汉赵存旺更是得意,说他这辈子没白活,不仅见到了总书记,还“大胆”提了意见,真是天大的福分啊。
  温县农科所:希望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种子。为河南、为全国的粮食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9月8日15时8分,总书记一行来到温县农科所考察。
  温县农科所是河南省30所重点县所之一,近年来培育了一系列小麦良种,实验田亩产最高达到719.8公斤。在给总书记介绍农科所科研情况时,温县农科所所长薛世跃的一句话引起总书记的注意。
  “我们农科所是农业科研中最基层的单位,也是最小的。”薛世跃说。
  “为什么是最小的?”总书记问。
  “我们上面有市农科所、省农科院和国家农科院,所以我们是最小的。虽然我们很小,但通过几代育种家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培育了10个小麦品种,这些品种被称为温麦系列。现在河南省主推的品种共有三大系列,分别是温麦系列、周麦系列和新麦系列。温麦系列在河南省可以说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饶有兴致地观看着良种小麦样品,总书记向科研人员详细了解科研攻关情况。当听说2008年温县小麦单产达到538公斤,排在全省、全国前列时,总书记满意地说:“温县是高产县。”
  薛世跃接着给总书记介绍焦作的“宝贝”——“四大怀药”。他说,这四种药材,其他地方都有种植,但是唯有焦作是这四种药材的道地产地,古代大量中医典籍中对此均有记载。如山药,各地均有种植,但焦作出产的山药药效最佳。
  “‘四大怀药’和其他地方产的到底有什么不同?”总书记对此颇有兴趣。
  “主要是产地正宗,药效强。在古代的医学典籍中有这样的记载:怀庆府所产的地黄,三钱的药效相当于某地的九钱,相当于某某地的二两一钱。所以,老师在教课时会再三提醒学生,不要把怀地黄和其他地方所产地黄搞混。”薛世跃接着幽默地说,“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的短跑选手获得冠军。新闻记者在采访他父亲的时候,他父亲说,儿子之所以跑得快,是因为吃的山药多。我看他吃了温县正宗的铁棍山药,会跑得更快。”
  这一番话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农科所如何为农民提供服务?总书记对此十分关心。
  当听说依靠农科种业公司繁育良种,由公司对基地农户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回收,带动了周边很多群众时,总书记高兴地说示范带动非常好。
  “县里有多少农技人员?你觉得现在的农技推广服务能适应当前的农业发展形势吗?”总书记问一旁的温县县委书记董安民。
  “现在,全县农技推广人员总人数能达到200人,基本上能保证每个村都有一个农技人员。在农技推广方面,公司+基地+农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组织形式、农业科技都发挥了积极的支撑作用。”董安民答道。
  随后,总书记亲切接见了农科所的育种专家和民营科研企业代表。他鼓励大家:希望你们今后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种子,为河南、为全国的粮食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含着热泪望着总书记远去的背影,育种专家们说,为了总书记的这句嘱托,拼上老命也值啊!
  温县伟康山药基地:这个产业做得不错,很有特色,要把它做好
  9月8日15时56分,温县番田镇三陵村伟康山药基地。
  总书记一下车,伟康公司董事长康明轩迎上前,介绍了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规模化种植1000多亩,已成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成长过程。
  总书记对徐光春说: “他们做得还是不错的,用科技来发展自己。”
  边走边观看展台上的山药,总书记顺手拿起一根山药,问道:“这里的山药有没有深加工?”
  康明轩说:“有深加工,目前有20多个产品,像山药营养粉、软胶囊,都非常受欢迎。以前我们的山药只是简单加工后卖给我国香港,还有日本,由人家深加工后卖到欧洲。现在欧洲也有了我们的公司。只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才能创更多的外汇。”
  这样的特色种植能推广吗?企业是如何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总书记一一询问。
  康明轩介绍说,公司以每亩每年500~800元的价格从农民那里租用土地种植山药,或与农民签下定向种植、按保护价收购山药的合同。在公司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发展山药产业中来,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总书记听了后,对省、市负责人说,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多种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特色农业,探索更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
  在山药采挖现场,正在沟里采挖的农民工康立新一回头,惊喜交加,不由大着嗓门喊道:“哎呀,总书记您来了。我怎么跟做梦一样,太好了,太好了!”他急忙将一棵挖好的山药连叶带藤递上来,交到总书记手中。
  “山药是如何种植的?”总书记边看边问。
  “横着种,上面长叶子,下面竖着往下长。”康立新比划着说。 
  “产量有多少?” 
  “产量不等,高的可以达到2000斤。” 
  “一亩地大约能种多少棵?”总书记又问。 
  “大约8000棵吧。” 
  “这个产业做得不错,很有特色,要把它做好。”总书记叮嘱。
  临行前,总书记走到坑边,弯下腰,和康立新握手告别。这一弯腰,彰显了领袖爱民亲民的博大情怀;这一弯腰,多少人湿了眼窝暖了心窝。
  孟州市南庄镇桑坡村:时隔14年再来看望乡亲们,希望大家都过上富裕的日子
  孟州市南庄镇桑坡村是一个回族聚居村,主要从事皮毛加工业,是远近闻名的“毛皮之都”。1994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胡锦涛同志曾经到这个村考察。14年后,总书记故地重访。
  9月8日16时15分,胡锦涛总书记又到桑坡村。
  在村口,桑坡村党支部副书记丁赞亮紧紧握着总书记的手,激动地说:“总书记,1994年5月17号您来我们村,当时您说‘看到你们富起来,我很高兴,党中央就是要让你们富起来,你们带了个好头’。这十几年,我们以您的表扬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桑坡村,总书记问:“14年前我来的时候,你们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企业吗?”
  “那时的1000多家都是手工作坊,现在的100多家都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年加工羊皮1500万张,总产值25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村里平均每10人拥有一辆小轿车。”
  “不错。”总书记听了很高兴。
  “你们的民族团结工作是怎样做的?”总书记又问。
  “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宗教工作会议上有个指示,就是要‘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根据您的指示精神,我们主动与周边15个汉民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搞联欢座谈,加强联络沟通,达成共识,签订睦邻友好协议,要求村民少一分摩擦,多一分友谊。”
  “这个经验很好。”总书记赞道。
  走进会议室,在桑坡村“三票评议”展板前,总书记停了下来。
  丁赞亮介绍说:“‘三票评议’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共开展了四次,再加上省委号召掀起的‘三新’大讨论,我们评出了干劲,评出了党员的责任心,评出了发展势头,评出了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
  孟州市委书记胡小平接着说: “三票指的是,党委评一票、党员评一票、群众评一票。通过这三票,给村干部一个客观的评价。去年有3000多名农民自愿写了入党申请书,比上一年增加72%。”
  听到这里,总书记满意地点了点头。
  14年前,村民白明在自己的公司见到过胡锦涛同志,当他又一次握着总书记的手时,不由得感慨万千,一时都不知说啥好。总书记健步走进样品室和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企业生产、销售情况,鼓励村里的企业进一步联合重组、做大做强。
  白明的双胞胎女儿闻讯来到展品室,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总书记,我们能和您一起照个相吗?”
  总书记欣然同意。姐妹俩一左一右揽着总书记的胳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你们这对双胞胎,一个胖,一个瘦啊。”总书记微笑着说, “我上次来的时候,你们才十几岁啊。”
  总书记的平易近人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轻松地笑了起来。
  “我来看你们了。”走进73岁的老党员丁培祥家,总书记同村民们围坐着拉起家常。村民们争相向总书记介绍这些年来村里发生的新变化。
  村民买荣政说:“总书记,上次我在电视上看到您在澳大利亚考察养羊业。”
  徐光春幽默地说:“总书记还关心着桑坡的羊皮呢。”大家都笑了起来。
  说变化,议发展,大伙和总书记有说不完的话。总书记深情地对大家说,只要乡亲们继续奋斗下去,桑坡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在桑坡村污水处理厂,总书记看流程、听介绍、问效果,对桑坡村注意治理污水、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做法表示肯定,希望桑坡村继续加强农村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
  总书记重访桑坡村的消息在村子里迅速传开,数千名群众奔走相告,纷纷来到总书记身边。
  总书记动情地说:“乡亲们,大家都知道,我1994年来过桑坡,时隔14年,我今天特地再来看望乡亲们!来了以后,看到桑坡村马路宽了,房子高了,你们也富裕了,这是你们认真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也是你们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我看了以后特别高兴!希望大家不要满足,还要继续努力。山外有山!大家要把经济社会发展搞得更好,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使所有桑坡村民都过上富裕的日子!”
  总书记热情洋溢的话语久久回荡在桑坡人民的心中。
  焦作隆丰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一定要做好粮食储备工作
  粮食生产、粮食安全是总书记来焦考察的重点。9月9日9时许,总书记来到位于修武县的焦作隆丰粮食储备有限公司考察。总书记走进粮仓,抓起一把小麦,仔细察看成色。
  “这个粮库的总仓容是多少?哪年修建?粮食库存怎么样?仓库小麦多长时间轮换一次?”总书记问到。
  “隆丰公司总仓容5400万公斤,是2001年国债建库项目,2002年建成投入使用,现在总库存3553万公斤。仓库储存小麦3~5年轮换一次,9号仓存粮500万公斤,是2006年收购的小麦。”公司总经理靳国定回答。
  “焦作市储备粮建设如何?储备粮管理费用是否到账?”
  “焦作市2004年按照国务院非农业人口6个月口粮要求建立了地方储备粮,现在全市市县两级地方储备粮8707.4万公斤。市委、市政府对地方储备粮工作很重视,储备粮保管费及时到位。”市粮食局局长史国文答道。
  “粮食仓房储粮是否账实相符?你们这个仓库是否存有玉米?”总书记又问。
  “全市现有库存粮食10.5亿公斤,所有仓房储粮均账实相符,我们严格按照储备粮‘一符三专四落实’的要求进行管理。这个粮库没有存放玉米,我们其他粮库存放有玉米。”史国文一一回答。
  总书记对粮食企业职工十分关心,仔细询问了企业改制情况和职工收入情况。听说焦作市国有粮食企业已经全部改制,改制前职工月工资500元左右,改制后职工月平均工资1100元左右,总书记点点头,表示满意。
  “你们这里现在小麦价格是多少?去年小麦收购啥价钱?今年收购啥价钱?”
  “目前焦作小麦市场价一斤八毛三分五,去年平均收购价一斤七毛二分三,今年平均收购价一斤八毛零八厘。”
  走出9号仓房,簇拥在门前的粮食局及隆丰公司的干部职工代表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与大家一一握手。他说:“粮食储备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我到你们这个粮库看了看,你们管理有序,井井有条。粮食储备很重要,希望你们做好工作,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粮食需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博爱县专业合作社:要继续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路子,给农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近年来,专业合作社在我市发展很快,已成为我市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703家,占全省总数的25%以上,社员户收入比非成员户收入高出22%。
  关注着农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这一新生事物,9月9日10时5分,总书记专程前往博爱县海林葡萄专业合作社考察。
  如串串玛瑙掩映在浓荫之中,葡萄园里飘动着丰收的馨香。在博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展板前,博爱县县委书记马明仁介绍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
  “总书记好!”“总书记好!”看到总书记,几个正在装箱的园工喜出望外地跑过来,齐声问好,总书记与他们一一握手。
  “你家种了几亩?收入怎么样?”总书记问一边的村民杜维娥。
  “种了2亩,1亩收入6000多元。”
  “加入合作社有什么好处?”总书记又问合作社成员褚长命。
  褚长命答道:“入社前,每户都是小规模经营,农产品质量不高,到市场卖不上好价格;加入合作社后,采用了无公害生产技术,市场价格比较可观。”
  合作社负责人马海林告诉总书记,合作社通过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资料购进、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销售,可以使人社农民每亩地节约生产投资约130元、增加销售收入约150元。
  总书记听了称赞道: “这个合作社发展得不错!”
  总书记问在场的群众:“加入合作社好吗?”大家异口同声说“好!”总书记说:“实践证明,在坚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济,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希望大家继续探索,更好地把农民组织起来,给农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博爱县清化镇高庙中学: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2008年9月9日,博爱县清化镇高庙中学全体师生将终生铭记。
  激动、紧张,站在学校大门前迎候的高庙中学校长裴新明手心里都是汗:“做梦都不会想到,总书记能来咱农村学校,这可是天大的幸福啊!”
  当日10时40分,胡锦涛同志一行在省、市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来到高庙中学。
  车一停稳,胡锦涛同志满面笑容下了车。
  “高庙中学800多名师生欢迎总书记。”裴新明高声地说。
  看到总书记走进学校办公楼二楼集备室,正在这里备课的12位教师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哪个学校毕业的?”“工作几年了?”胡锦涛同志一边和老师们一一握手,一边亲切地询问大家的工作、生活情况。他饱含深情地说:“老师们辛苦了!多年来,各位老师在农村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在你们的培育下,许多农村孩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你们的劳动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农村老师,将进一步改善你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希望你们更加热爱农村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掌声响起,很多老师的眼圈红了……
  “你们学校还有什么困难?”总书记关切地问大家。
  “学校倒没什么困难,只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孩子的教育是个问题。”一位老师回答。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确实需要引起关注。”总书记接过话头,“目前国家正在采取措施,通过多办寄宿制学校,尽量让这些孩子在学习上得到比较好的指导,在生活上得到比较好的照顾。”
  “教师节到了,祝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生活愉快!”胡锦涛主动和老师们合影留念。
  农村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始终是胡锦涛关注的一件事。离开备课室,总书记又来到学生食堂,了解学生的伙食情况。
  “中午给孩子们准备什么饭?每顿花多少钱?”他关切地询问着,并掀开锅盖看看正在做的炸酱卤,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照顾好孩子们的伙食,让孩子们吃好。
  学生宿舍静悄悄的,学生们还没下课。走进104寝室,看到寝室干净、整齐,总书记夸赞道:“一个寝室住10个孩子,收拾得这么整齐,很不错!”总书记看床铺,摸被褥,坐在下铺感觉一下舒适度。他站起身,看到上铺枕头边放了两本与作文有关的书,总书记翻看着,笑着说:“这孩子挺爱学习的。”
  操场上,看到健步走过来的胡爷爷,正在上体育课的七五班同学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家停下跳绳,静静地看着。
  “胡爷爷来了!”“胡爷爷来了!”史策同学喊着跳了起来。随即,操场上欢呼声响成一片。大家迅速围拢过来,站在后面的同学忍不住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向前张望。
  “来,我给你们抡绳,你们来跳。”胡锦涛同志兴致勃勃地走上前接过绳子抡了起来,同学们一个接一个跳。“一、二、三……”8米长的绳子上下翻舞,欢快的笑声荡漾在操场上空。
  看到刚跳过绳的皇再振满脸是汗,总书记把他拉到自己身边,亲手为他擦去汗水。
  “上几年级了?”总书记问。
  “七年级。”看到那么多人注视着自己,皇再振兴奋中有点腼腆地答道。
  “小学和初中有什么不一样?”“小学简单,初中课程多,难。”
  总书记微笑着对身边的人说:“农村的孩子多朴实啊!”
  听小再振说他是住校生,总书记摸着他的头关心地问:“住校感觉怎么样?家里吃的好还是学校吃的好?”
  “一样的。”小再振质朴中带着调皮的回答,让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上中学了,是中学生了,要珍惜学习时光,好好读书,长大后成为对家乡、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好不好?”总书记说。
  “好!”小再振响亮地回答。
  “同学们,明天就是教师节了,我们一起向你们的老师表示节日的慰问和感谢!”总书记带头和在场的师生一起鼓掌。
  “来,来,一起合个影。”胡锦涛同志招呼着。
  44张灿烂的笑脸围拢在总书记身边,七五班的44名同学留下了一生最幸福的记忆。
  目送着总书记上车,看着总书记微笑着挥手告别,师生们久久不肯离去,太多的依恋,太多的不舍,化成了泪水,在每个人的脸上恣意奔流……
  座谈会:毫不松懈地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考察期间,胡锦涛召集河南省委和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综合经济部门负责人和焦作市、县、乡、村干部代表,围绕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进行座谈,当面听取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孟州市委书记胡小平,温县南张羌镇党委书记郑开乐,沁阳市西万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董小柱,武陟县西滑封村党委书记、黄河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有利,修武县协和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峰等先后发言,就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各抒己见。总书记专注地倾听,不时记下要点,同大家一起讨论。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3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和丰富经验。这些成功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长期坚持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要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始终坚持保障农民权益,始终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始终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胡锦涛说,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我们必须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毫不松懈地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胡锦涛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是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是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不断完善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统筹城乡公共资源分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领域和范围,不断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胡锦涛指出,党的领导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要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坚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抓住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契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
  胡锦涛对河南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河南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宝贵机遇,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上取得新进展,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迈出新步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谱写中原崛起的新篇章。
  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必将激励着我们奋力走在中原崛起的前列,怀川大地将迎来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摘自2008年9月12日《焦作日报》,原文标题《幸福,洋溢在怀川大地——胡锦涛总书记焦作考察纪实》,作者杨法育、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