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政
民 政

  市民政局
  局 长 王 甫
  副局长 褚玉校 张 林 马小占
  纪检组长 张立军
  办公室电话 3569161
  2009年,市民政局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民政工作职责,在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中实现了民政事业的新发展。获得了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全省民政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市政府目标管理工作一等奖、全市平安建设先进成员单位、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城乡社会救助、基层政权建设、社区管理和建设、拥军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社会组织管理、地名公共服务等工作都走在了全省前列。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运行,保障了4.97万名城市低保对象和9.64万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金9267万元,月人均补差由上年的122元提高到135元。从4月1日起,全市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85元提高到95元,月人均补差由52元提高到60.2元,超过省定标准10.2元,保障对象由7.9万人增加到9.64万人,保障面由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3.2%提高到3.8%。继续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及时将新增城乡低保对象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医疗救助对象由13.9万人扩大到15.5万人,资助城乡困难群众参保参合,实施大病救助,在全市推广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步结算试点工作,共支出医疗救助金1142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0.4万人次。
  生产救灾 全年下拨救灾资金906万元,比上年多发137万元,帮助49.5万受灾群众解决了春荒冬令期间的口粮、衣被等基本生活困难,及时开展雪灾救助,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2人,发放棉衣被3250件。
  五保供养 重点完善了13所中心敬老院的取暖、洗浴、医务室等配套设施,19所乡镇敬老院完成了取暖设施配套。同时,认真落实五保政策,严格执行五保供养标准,全市集中供养人数达到2858人,集中供养率达62%,列全省第一位。
  拥军优属 认真组织了元旦、春节及“八一”期间的拥军优属活动,对参加“神剑一2009”军事演习和赴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部队官兵进行了慰问。在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的基础上,展开了新一轮的创建活动,连续第五次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省双拥模范城。
  优待抚恤 全年共发放抚恤和优待金5191万元。加强优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召开了全市优抚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工作全面铺开。
  退役士兵安置 继续深化自谋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退役士兵安置改革,落实自谋职业补助金、技能培训费和待分配期间生活补助费1300多万元,组织1004名退役士兵参加了电脑、驾驶等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共安置城镇退役士兵就业1013人,安置率达100%,有603人申请自谋职业,自谋职业率达到60%。
  军休干部管理 全年共接收安置军休干部11人,完成了军休干部医保门诊费用提标工作,受到广大军休干部的欢迎。军休一所被民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先进军休单位,军休二所军休干部刘学超被评为全国先进军休个人。
  社区建设 全市第三届社区换届工作从4月29日开始,至6月29日结束。105个社区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功率达100%。其中27个实行了选民直接选举,34个实行了户代表直接选举,直接选举率达58%,超过省定标准18个百分点;全市共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成员653人,其中社区居委会主任105人,副主任173人,委员375人。解放区、中站区龙洞街道、解放区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被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示范街道和示范社区。指导沁阳、孟州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先行试点的55个农村社区已初具规模。
  村务公开与村民自治 率先在全省实现“四议两公开”(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事实结果公开)工作法全覆盖目标,全市1826个行政村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南水北调征迁安置、农村文化中心建设、低保户确定、村路修建等村级事务和热点难点问题5400多个,保障了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配合市纪委对全市乡村财务和农村集体 三资”管理工作进行了清理整顿,启动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对全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单位进行了表彰,孟州、温县、修武、中站4个县市区和30个乡镇(街道)被命名为示范县市区和示范乡镇(街道)。
  社会福利 认真抓好救孤助残工作,孤儿集中供养、家庭收养、社会寄养和涉外送养工作健康发展。针对流行性疫病肆虐的情况,切实加强预防工作,并筹措资金为60名孤残儿童实施了手术治疗。密切关注金融危机阳新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对福利企业的影响,积极扶持福利企业发展,切实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共申报新办福利企业3家,全市福利企业总数达到115家,安置残疾人就业3700多人。免费为1400多名唇腭裂患者实施了手术。全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600多人,其中未成年人280多人。
  慈善事业发展 认真贯彻中华慈善大会精神,全面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市慈善总会会员单位发展到76家,县级慈善协会达到7家,并扶持开办了38家慈善爱心超市。组织开展了“资助城乡优秀贫困教师”、“特困重症病人救助”等各类慈善活动20多次,发放善款善物60多万元,使数千人次困难群众得到救助。2月27日,接受河南省慈善总会、香港沃源普国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捐赠的价值30万元的高效微生物肥料,已全部捐赠完毕。9月,实施“携手慈善,大学圆梦”助学项目,联合河南省慈善总会、团市委、河南煤化集团焦煤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同济妇科医院共同开展多次不同形式的贫困大学新生救助活动,提供12.6万元善款资助全市50余名贫困大学新生。联合河南煤化集团焦煤公司于教师节、重阳节前夕开展“资助城乡优秀贫困教师”项目,使用善款2万元资助全市城乡优秀贫困教师。10月23日,开展“金秋助老资助贫困老人”项目,使用价值1万多元的善款善物慰问敬老院贫困老人。加大慈善宣传力度,在焦作电视台开办了慈善专栏节目《温暖人间》,先后播出52期,多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慈善典型事迹,取得了很好效果。
  爱心一日捐 组织开展了“爱心一日捐”活动,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553万元。积极开展救助困难学生活动。全市共救助困难学生1633名,发放爱心救助资金达214.62万元,比上年增加18.43万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救助大学生1058名,发放救助资金186.74万元;救助高中生567名,发放救助资金27.64万元;救助中小学生8名,救助资金2400元。救助首批市本级五城区大学生181名,发放救助资金54.3万元。
  老龄工作 认真落实老年人优待优惠政策,免费为1.7万多名老年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深入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规范完善社会化养老工作制度,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广泛开展敬老活动,继谢延信之后,焦作市李军萍获第二届河南省敬老特别奖,全市共有11人获“省敬老之星”称号。
  福利彩票 福彩发行工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造成购买力下滑的不利形势,搞好社会宣传,实行目标管理,扩大销售渠道,全市共发行福利彩票7200多万元。
  民间社团管理 依法审批全市性社团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8个,总数分别达175个和121个,登记合格率100%。进一步开展行业协会专项整治,重点解决行业协会服务和收费不规范、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全面推行政会分离。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对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 全市城乡共设置街路巷标志、门牌等49万块;完成41个乡镇政府驻地道路设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1%;1500多个行政村设立了村标,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2%。市县两级地名属性数据库共收录有效信息5.3万条,率先在全省完成与国家电子地图库的关联工作。开通了焦作地名网和焦作市街路巷门牌号码查询系统,为社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地名服务。
  殡葬管理 深化殡葬改革,强化殡葬执法,清理取缔了两家非法公墓,全市火化率达95%。针对清明节期间群众祭奠活动相对集中、人流车流增加、不安全因素增多的情况,加强祭祀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了群众祭祀活动平安有序。殡仪馆和凤凰山陵园牢固树立为民便民利民意识,坚持以服务促发展,向服务要效益,较好地满足了群众的丧葬服务需求。
  婚姻与收养登记 制定了全市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发展计划,孟州、武陟、温县3家婚姻登记处被评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认真解决私自收养子女问题,补办收养登记手续50多起。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33148对,离婚登记4730对。
  焦作市第五次获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7月30日,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在省人民会堂举行了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焦作市第五次被命名为省双拥模范城,沁阳市、孟州市也被命名为省双拥模范城,修武县被命名为省双拥模范县。武陟县、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被命名为省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市民政局优抚科科长黄竹英、沁阳一中党委书记刘高升被命名为省双拥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