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

  市文化新闻出版局
  局   长 孔令江
  副 局 长 刘国富 张 瑛 薛海君 高文波 庞宏
  纪 检组长 刘立东
  文物局局长 杨保群
  办公室电话 3569310
  2010年,全市共有群艺馆、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7个,乡镇、办事处文化站101个,社区文化活动室313个。有歌舞娱乐场所99家,营业性演出团体14家,网吧经营户276家,电子游艺娱乐场所9家,音像制品经营户119家。市文化局被省文化厅评为河南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集体。2月,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更名为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并将市文物局调整为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的内设机构。
  文化惠民工程 (1)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焦作市已建成36个。2010年,组织开展了乡镇综合文化站考评工作。在全国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中,沁阳市图书馆被评定为二级图书馆,武陟、温县、孟州、修武图书馆被评定为三级图书馆。同时积极申请上级部门对城市街道文化中心(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的专项资金补贴。争取两批补助资金329万元,为市区10个街道办事处文化站、49个社区文化活动室购置共享工程设备和基本业务设备,其中第一批10个街道办事处文化站、2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设备已到位。(2)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已建成420家。2010年建设任务150家。(3)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焦作市是2006年文化部确定的五个试点市之一,2010年山阳区、马村区、中站区三个县级支中心和125个行政村服务点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共享工程的全面覆盖。(4)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除博爱县博物馆不具备免费开放条件外,其余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均已实现免费开放。(5)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全年演出场次73场。
  群众文化活动 (1)举办各类晚会及展演、展览。围绕元旦、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2月4日,举办了焦作市2010年春节文艺晚会;春节期间,组织举办了"欢乐中原"焦作市2010年春节民间优秀文艺节目展演,共演出9天11场,正月十六举行了颁奖演出;端午节当天,为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在东方红广场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庆期间,在市东方红广场组织开展了"欢乐中原"庆国庆文艺演出活动周,共举行五天,分别是"欢乐中原"社区(乡镇)优秀节目调演颁奖晚会、市歌舞团专场演出、市豫剧团两场专场演出和戏迷大赛。市群众艺术馆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先后组织到武陟、修武等地农村演出。全年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10次,开展广场文艺演出17场。(2)积极参加群文赛事。年初,积极组织参加了省文化厅、省文联、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行的"云梦山杯"第十六届河南省歌曲创作评选活动,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各3个,优秀奖2个。5月,选送18个节目参加了第五届河南省少儿文化艺术节,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7个。山阳区舞缘艺术培训中心被省文化厅和教育厅联合命名为首批河南省青少年社会艺术培训示范基地。
  艺术创作与影剧演出 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胡红兵主持创作的《快乐星球》第四部在央视八套播出。市青年剧作家范光创作完成了电视连续剧《大拳师》和文化小说《净影寻古》。市豫剧团和歌舞团积极开拓演出市场,完成全年预定演出场次,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市豫剧团选派演员赴北京参加了在京焦作籍人士联谊会。市歌舞团受邀参加了河南省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是焦作市演出团体首次参加全省的春晚演出。市歌舞团完成了豫韩旅游文化交流年等重要活动的演出任务。4月,与沁阳市政府共同主办了"焦作市第六届怀梆戏曲邀请赛"。7月,组织参加了河南省第六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市豫剧团演员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
  文化市场管理 2010年,全市不断加强"扫黄打非"斗争的高压态势,连续开展了春节期间、"两会"期间、世博会期间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4次,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闪电"行动2次。全年全市文化行政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599人(次),检查网吧1116家(次)、印刷复制企业1533家(次)、出版物零售店2644个(次),主动监控11家网站。查处违规经营网吧145家(次),责令2家停业整顿,4家立案查处,其余全部给予了相应处罚。收缴非法出版物8504盘(册),取缔出版物店档摊点11家。4月22日,组织举行了非法音像制品统一销毁活动,共销毁各类侵权盗版音像制品2.19万张(其中淫秽色情音像制品200余张)。4月25日,在东方红广场举行了知识产权日集中宣传活动,接待咨询群众150余人次,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绿书签"等宣传品520余份。
  行政审批服务工作 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坚持以服务为第一理念,积极主动为基层和经营单位服务,全年共办件974件,手续完备,材料齐全,实现了零差错率。(1)按照省文化厅安排,积极鼓励发展连锁网吧,多次动员部署,实地调研,推动连锁网吧筹建工作。(2)对投资规模大、设备条件好的文化新闻出版经营单位,坚持服务前置,提前沟通,以最快速度办理各项许可证件。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被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表彰为"焦作市争创优质服务窗口,树立优秀公务员形象"活动先进单位,行政服务中心文化新闻出版局窗口被表彰为"焦作市优质服务窗口",并顺利通过"河南省优质服务窗口"复检。
  文化遗产保护 2010年,省文化厅公布了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焦作市有27人名列其中。温县太极拳博物馆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陈家沟太极拳馆等4单位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被评为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市政府公布了焦作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项,第二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6人。在省文化厅公布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发现"中,焦作市"神农传说"位居榜首。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围绕"文化遗产在我身边"和"非遗保护,人人参与"这两个主题,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编印了《焦作市区国保、省保、市保单位概况》一书。
  文物管理 截至2010年底,焦作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3处,现有22处正在申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年争取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100万元、国家文物保护补助经费180万元,对温县慈胜寺、武陟县千佛阁、岳家庙等进行维修保护。多次与市一中协商英福公司职员旧址移交保护问题,市一中已同意将该文保单位移交文物部门管理,市文物局已请示市政府协调解决其中的遗留问题。完成了2011年全市亟待维修和保护规划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17处古建筑维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费项目申报工作。
  积极做好文件保护和安全工作。配合博爱县开展了省保单位寨卜昌民居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期间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及第五批省保单位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编制完成了山阳故城保护规划初稿。市文物工作队在积极配合基础建设工程做好文物钻探工作的同时,重点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段开展文物保护巡护工作,先后在苏蔺、博爱白马沟发掘古墓葬12座、陶窑6个,发掘面积200多平方米。派出由单位技术骨干组成的考古队赶赴平顶山郏县,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占压的狮王寺墓群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先后完成了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500万条高性能乘用子午胎项目、安阳至洛阳天燃气管道焦作段、龙源电厂、武陟桃花峪黄河大桥、亿万国际公寓、焦煤集团开元化工离子膜项目等工地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清理古墓葬20多座,出土文物50余件(套)。经过三年的辛勤工作,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了田野调查,开始普查数据录入和审核,4月12~20日,省文物普查办验收专家组对焦作市进行了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验收工作,顺利通过实地调查阶段省级专家组验收。5月18日,市博物馆与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博华文盛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当阳峪瓷器艺术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开幕,展出了来自当阳峪窑址、焦作市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私人收藏家收藏的200余件当阳峪瓷器。在文物安全方面,于6月11日,召开了焦作市联合防范和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座谈会,市县文物部门负责人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治安支队、市工商局负责人就焦作市联合防范和打击文物犯罪工作进行了座谈,完善联合防范和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机制,保持对文物犯罪活动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依法处理了孟州市文物保护点富平宫火灾事件。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活动,查处沁阳市永威学校、市石油公司等基建单位破坏古墓及文物环境风貌事件,侦破修武盗窃古建筑构件案,三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追回被盗文物"木雕麒麟"。组织文物鉴定专家进行涉案文物鉴定6次,出具了文物鉴定书,为打击文物犯罪活动提供了依据。全年,全市共开展文物安全情况大检查8次,发现和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2处,保持了全市文物安全形势的稳定。焦作市已连续实现了第二十个馆藏文物安全年。
  博物馆免费开放稳步推进。市博物馆、纪念馆采取积极措施,争取免费开放经费180万元,进一步完善对社会免费开放的活动内容,修武县建成了博物馆新馆,争取省局专项经费,配备安防报警设施,筹备举办专题陈列,创造条件,对社会免费开放。市博物馆投资近100万元,制作展柜80米,对展厅、库房房顶进行维修,整修主展厅一楼,完善陈展设施和陈展内容,对外免费开放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举办和引进各类展览15个,吸引观众35万人次。
  图书馆藏 2010年,市图书馆征订期刊1940种、报纸225种248份,加工、整理2008~2009年期刊1826册,报纸963册。公开招标采购图书14089册(件)。撰写公共图书馆在社会建设与服务如何发挥作用等20余篇论文。其中8篇论文获奖。(1)新馆建设。通过招标代理公司,发布了《焦作市图书馆新馆室内装饰(包括办公家具、专用设备设计)设计招标》、《焦作市图书馆专用家具采购招标》、《焦作市图书馆办公家具采购招标》、《焦作市图书馆办公家具及专用家具监理》等多项招标公告。(2)加强了文献资源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古籍保护工作和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注重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服务社会建设中的作用。(3)开展文化资源共享工作。对全市六县四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和督查,做好全市文化共享工程3个县级支中心(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和120个行政村的配套资金落实。全市共筹集共享工程建设资金268万元,其中国家、省补助资金140.4万元,市县两级共落实配套资金127.6万元。
焦作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公布,共24项25个单位)
项目名称                 地区
1.神农传说               沁阳市
2.老子与东口传说            温 县
3.樊哙传说               武陟县
4.韩愈传说               孟州市
5.李氏剪纸               沁阳市
6.乔氏面塑               沁阳市
7.屋脊制品               孟州市
8.武皇十万宫廷乐            孟州市
9.小磨香油制作技艺           修武县
10.蒋氏豆沫制作技艺           解放区
11.薛氏宗祠祭祖仪式           修武县
12.王堡枪                博爱县
13.八卦掌                沁阳市
14.北朱村红拳              中站区
15.董家全驴宴              解放区 沁阳市
16.邘新社亲               博爱县
17.温氏正骨               修武县
18.刘氏祖传秘制烧疮膏药         沁阳市
19.陈氏正骨膏              武陟县
20.存献澄泥砚              温 县
21.唢呐                 马村区
22.常家武虎               中站区
23.活背桩                武陟县
24.闹汤驴肉制作技艺           解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