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
孟州市

  中国金融生态城市
  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
  全国科普示范市
  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
  全国文化先进县市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县市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单位
  省级卫生城市
  省级园林城市

  中共孟州市委员会
  市委书记 魏超杰
  副 书 记 刘文年  郜方正
  市委常委 邹仲春  纪委书记
       卫国胜  常务副市长
       郭鸿军  政法委书记
       吴 军  市委办公室主任
       张承林  组织部部长
       杨树亮  宣传部部长
       高 霞  统战部部长
       周圣源  人武部政委
  市人大常委会
  主  任  孙长云
  党组书记  刘同旺
  副 主 任  苏天德 高善兴 赵文中 吴喜元
  市人民政府
  市 长   刘文年
  副市长  卫国胜  徐明安 王所成 田丽洁 郝雅伟  谢如峰 王保宏  闫玉新
  政协孟州市委员会
  主 席  王成群
  副主席  吴建国 汤长贵

  孟州市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故里,位于焦作市西南部,总面积541.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万公顷;总人口3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5‰。辖大定、会昌、河雍、河阳4个街道,南庄、谷旦、化工、西虢、城伯、赵和6个镇和槐树乡。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2.7亿元,同比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3亿元,同比增长26%。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8:79.1: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68.2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29.9亿元,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46.2亿元,同比增长21.6%。全市财政收入完成7.4亿元,同比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1亿元,同比增长17.3%,商品出口总额4.9亿美元,实际到位境外资金8132万美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9.9亿元,较年初增加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615元,同比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9269元,同比增长18.5%。
  工业经济坚持突出工业主导,强攻招商引资,优化产业园区,工业经济实现了总量扩张、质量提升。产业平台持续优化。筹资21.5亿元,启动实施了"六纵四横"道路、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建成了标准化厂房一期、污水管网等一批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由年初的171个增加到276个,吸纳集聚和孵化再生功能显著增强,被确定为"河南省创新型示范产业集聚区"、"河南省知名品牌示范产业集聚区"创建试点,成功晋升全省第一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招商引资亮点纷呈。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成立四个产业招商领导小组,引进市外项目200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94亿元。浙江西泠电器、河南农垦集团等知名企业竞相涌入,飞孟公司国家再制造服务试点顺利通过省发改委审核,已上报国家发改委。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新上、续建500万元以上项目293个,总投资达到174.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35个,5000万元以上103个,列入省、焦作市重点管理项目28个。华兴公司阿斯巴甜、革乐美高档服装革、大地合金二期等201个项目相继投产,中原内配整体搬迁、隆丰休闲鞋、奥森二期等92个项目进展顺利,汽车零部件、生物化工、皮毛加工、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集约化、集群化步伐全面加快。自主创新成果丰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先后组织实施2项国家重点、22项省市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7项、省级17项,专利授权量达到116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6.2%。中原内配荣获"省长质量奖",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县级获奖单位,在美国申请的"高强度耐磨气缸套及其制备方法"成功获得受理,填补了孟州市国际专利申请的空白。
  孟州市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强力推动农业向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转型,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深入实施小麦高产创建整县制工程,建成万亩核心示范方11个、超高产攻关田22个,小麦高产创建刷新两项全国纪录,全市粮食总产达到30.1万吨,实现了"八连增"。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投资2.8亿元,实施了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民生渠民心渠修复及土地综合整治等38项重点工程,全市新增标准化节水灌溉农田5.1万亩、高产稳产粮田1.5万亩。现代农业快速壮大。建成市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35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4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标准化日光温室630座、蔬菜大棚550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个。鸿基农牧公司开创了农业"对接二产、连接三产"的全新模式,刘庄、上河等村实现了土地整村流转,全义农场成为全省最大的韭菜种植、交易基地,城伯3000亩供港蔬菜基地实现了出口创汇。全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以25%的耕地为农民创造了50%以上的农业收入。
  城乡建设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深入推进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城乡一体步伐稳步推进。中心城区提质扩容。按照"一年大起步、二年出形象、三年大提升"的总体要求,实施了城建重点工程20余项,总投资达到23.8亿元。城市新区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景观设计规划基本完成,黄河西路、南环路拓宽西延、黄河大道综合改造、会昌路南段等城市提升工程进展顺利。深入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扎实开展污染减排、环境整治,城区绿化率达到37.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2.8%。城乡统筹步伐加快。探索出台了统筹城乡发展、城中村改造等政策措施,启动了长店、祥和新村等一批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公里、桥梁7座,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农家书屋142个,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3个、电气化村建设70个。
  三产经济繁荣。新上、续建城市开发项目11个,完成投资17.5亿元。滨河首府、金地春城、河阳郡府、征云领秀城等一批精品楼盘快速推进,焦作商业银行开业,射阳村镇银行成功创立,现代物流产业园全面启动,三立大世界、玖惠广场等一批高档次商业设施投入运营,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7.9亿元,同比增长6.2%。
  统筹并进惠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孟州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累计投资6.8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教育事业优先发展。高考本科上线首破千人大关,达到1021人。深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扩建小学3所、标准化幼儿园3所,改建加固校舍3.3万平方米,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顺利实施,22万居民纳入保障范围,4万多名老年人按月领到了养老金,实现由养儿防老到社会养老的历史变革。城乡低保再次提标,分别达到240元、120元。安居工程扎实推进,建成公共租赁住房712套、"温暖工程"255间。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累计发放小额贷款3507万元,新增城镇就业7591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212人。卫生工作长足进步,市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快速推进,43个标准化卫生所改造顺利完成,新农合实现"全省一卡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食品安全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了"瘦肉精"治理、"打四黑除四害"等专项行动,率先启动了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建设,群众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计生工作保持领先,"五福临门"品牌受到省市充分肯定,孟州市代表河南省接受了国家人口计生委行政执法专项检查。文体工作获殊荣,广播电视在中央台发稿量跃居全省县级台第一,运动员郭书敏在亚洲赛艇锦标赛上勇夺冠军,为孟州争得了荣誉。旅游工作不断加强,杨洼环星轮滑中心初具规模,韩园4A景区创建、刘雷水库观光游、旅游大厦等项目顺利启动,"韩愈故里·魅力孟州"品牌效应持续升温。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深入开展"领导大接访"、"清网行动"、"安全河南孟州创建"等工作,妥善解决了一批遗留问题,扎实整改了一批生产隐患,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进一步拓宽了人民调解业务领域,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巩固了社会和谐基础。以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以"安全河南"孟州创建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96.7%,实现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平稳。
  大定街道 位于孟州市区东南部,总面积23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9万人。境内有传说中八仙之一韩湘子的庙宇、孟州历史上十大美景之首--"溴梁夜月"的溴梁。201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6.19亿元,招商引资11.9亿元;新上、续建项目37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05.2亿元,增速达61.1%;完成财政税收224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85元。
  会昌街道 位于孟州市区西南部,面积48.3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辖21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居委会。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孟州市乡镇、街道前列,各项工作保持先进位次。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3.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1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4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96元。
  河雍街道 位于孟州市城区西北部,辖14个村2个居委会,耕地面积1.35万亩,总人口2.5万人。2011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5.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11.7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345.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8258元,经济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河阳街道  位于孟州市城区东北部,总面积18.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9万亩,辖17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3.3万人。2011年工业总产值完成92.2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完成86.5亿元,同比增长37%;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1个,引资总额达到16.7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770.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660元。全年新上、续建5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亿元项目3个,新增限额以上企业4个,新增限额以下企业5个。
  南庄镇 位于孟州市东部,总面积48.1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3.82万人。2011年,工业总产值完成96亿元,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完成83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66元。2011年被河南省统计局和河南省地方经济调查队授予"河南省百强乡镇"称号。
  化工镇 位于孟州市东南部,总面积68.69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3.75万人,2011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2.5亿元,工业总产值27.3亿元,财政收入315万元,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80元。
  城伯镇 位于孟州市东北部,总面积60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耕地面积4.2万亩。2011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50.6亿元,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1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30元。全镇新建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6个,新建生产车间面积60000平方米。飞孟公司成功实现与世界500强企业对接合作,国家级激光再制造生产基地项目正在申报。500亩以上小麦超高产攻关田和10万亩集中连片小麦高产示范区小麦产量刷新两项全国纪录。土地流转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流转土地6000余亩,建成天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规模化园区;武桥等村流转土地2500亩,建成胡萝卜、菊花、牛膝等经济作物种植区;吴寨等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建成日光温室示范园区5个,日光温室260个。
  谷旦镇 位于孟州市北部,总面积4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辖29个行政村,总人口2.87万人。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6亿元,增速达到30.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0万元,农民纯收入8500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0亿元,共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投资3亿元的东鑫制碳,2亿元的吉澳制衣,2亿元的杂粮先生,6000万元的立成鞋业,3000万元的大禹纤维,3000万元的金秋果蔬,3000万元的山鑫养殖等项目。
  西虢镇 位于孟州市西南部,总面积81.87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3.7万人。境内有各类企业85个,限额以上企业26个,中原内配、河南嘉陵、广济药业、隆丰皮草、大地合金、奥森板材等国际国内同行业领先的超亿元大型企业均落户于此。2011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46.4亿元,增速达到33.1%,其中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142.6亿元,增速达到33.1%。引进外来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个,5000万至亿元项目4个。完成10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6.8亿元,完成1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1个。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1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26元。西虢镇位居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第35位。
  赵和镇 位于孟州市西北部,总面积7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万余亩,辖38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83亿元,增速达到15.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3.84亿元,增速达到119%。完成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8.61亿元,其中500万元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8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2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74元。
  槐树乡 位于孟州西部陵区,总面积70.4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173个村民小组,4.33万亩耕地,总人口2.3万人。全乡经济林10000亩,生态林2.3万亩,绿化覆盖率达50%,村庄绿化率达65%。路、沟、渠、塘栽植率达99%。林果业以苹果为主,全乡果树面积达到1.1万亩,年产无公害绿色苹果3000万公斤;畜牧养殖以养猪为主,年出栏生猪9万头;旅游业以生态旅游为主线,投资2000万元建成杨洼休闲度假村。2011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67.8万元,增速达到178%,全乡完成工业总产值9.7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6.49亿元,增速达到73%,其中完成产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5.17亿元,增速达到72%。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14个,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外资6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