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茨河
康熙《鹿邑县志》记为灌河、刺河。瀖河又名典水、涸水。源于扶沟蒗荡渠(即古鸿沟),上流淤寒,但承陈州西北明马集诸陂水,流经鞍子岭北,临蔡城北,又经砖桥寺北、吴台庙南、虎头岗南、至唐桥店南,与上承偃王陂水的刺河相会,继续东南流,至颍州北入于颍河。光绪《鹿邑县志》称:黑河,一名瀖河,一名蔡河,实系《水经注》所载之沙水。历史上因黄河迁徙,又经乾隆年间三度疏浚,河道有变化。光绪时,自淮宁入境后,流经砖桥寺北,胡岗店北、虎头岗南,至唐桥店西入茨河。唐桥店以上,宽丈余,深三四尺,冬春涸,以下则宽四五丈。深七八尺,四时通流。
今黑茨河系沙颍河(河南省境称沙河,安徽省境称颍河,故通称沙颍河)左岸一大支流。循惯例,唐桥店以上称黑河,以下及安徽省境称茨河,故有"上黑下茨"之说。源于太康县姜庄附近,东南流经淮阳县,至鹿邑县王代口进入县境,流经李楼、吴台、胡集、城郊、虎头岗、宁平、汲水、丁村、南丰、白马10个乡,于张胖店进入安徽省,过太和、阜阳,原于茨河铺入沙颍河,现于阜阳西北入茨淮新河。主干道在河南省境长107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214平方公里,县境内长46.5公里,流域面积312.7平方公里。是本县最大的防洪河道,防洪堤长90公里。主要支流有李贯河、老黑河、崔家沟、晋沟河、西洺河、皇姑河等。
二、李贯河(又称里沟河)
今李贯河是黑河最大的支流。源于太康县板桥乡水车陈庄,东南流至王庄洼朱桥后,沿淮、鹿边界到董楼,又走鹿,郸边界于吴楼北进入县境,于吴台乡于洼张庄西北注入黑河。全长67.8公里,流域面积536平方公里(包括老黑河),其中县境内长9.4公里,流域面积17平方公里。现有除涝流量32.4秒立方米。主要支沟多在太康、淮阳境内。
三、老黑河
源于淮阳县丁庄南,东南流经鞍子岭、戴集,在李楼乡田桥村入境,东流至人马庄西注入李贯河。全长40.2公里,流域面积136平方公里,其中县境内长6公里,流域面积14平方公里。现有除涝流量25秒立方米。主要支沟有温庄沟。
四、崔家沟
源于汲冢乡大于庄西北,东偏南流经李楼、胡集、城郊3乡,于城郊乡刘楼东南注入黑河,全长15.7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现有除涝流量75秒立方米。崔家沟曾于1975年末进行截弯取直治理。治理前,从发源地流至李楼乡大宋庄后,偏东北流入胡集乡谢竹园南,再东南流经小鲁庄、谷集北、邢老家南,于虎头岗乡戴湾南入黑河。治理后,大宋庄以东至罗寨南,走的基本是鲁马沟河线,罗寨以东至入口处是平地开挖的新河。原崔家沟老河道成为新崔家沟(又叫革新河)的支流。主要支沟还有陆油坊沟、李楼北沟、鲁马沟等。
五、晋沟河
系黑河左岸一大支流。源于太康县前王楼,东南流经柘城、鹿邑两县。于吴台乡晋允庄东沿郸、鹿边界流入县境,途经吴台、虎头岗、汲水3乡,于南丰乡唐桥店注入黑河。全长59.09公里。流域面积233平方公里,县境内长21.5公里,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1956年太、柘、鹿、郸4县首次统一治理时,进行截弯取直。1965年再次治理。唐桥店处河底宽17.8米,深8.3米,河口宽41米,堤角距62米,比降1/7600,边坡1:2米,现有除涝流量31.5秒立方米。主要支沟有晋菜园沟、杨家沟等。
六、西洺河
光绪《鹿邑县志》记为西明河。即古明水,俗讹作洺。《水经注》:"沙水自百尺沟东迳宁平县之故城南,沙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都,明水注之,水上承沙水枝津,东出迳汝南郡之宜禄县故城北,又东北流注于陂。"据考,旧明水自陈州东南来,经郸城、双楼,折而北流,至宁平城南,又东经丁村南注入阳都陂,出陂后又东流入于肥河。明清以后。此水至双楼已不北流。乾隆年间,又分为东明河、西明河。西明河于傅家集(今丁村乡傅大楼)分道东南流,于安徽省太和县境入茨河。其河宽二丈余,深五六尺,冬春涸。
今西洺河系黑茨河右岸一大支流,为本县主要排水河道之一。源于淮阳县石牛台,于汲冢乡李楼村进入本县,东南流经汲冢、胡集、城郊、城关、双楼、丁村、秋渠等乡(镇),于秋渠乡牛桥东进入安徽省太和县,至谢大楼东汇入茨河,在河南省境全长45公里,流域面积158.5平方公里,县境内长40.4公里,流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此河几经治理,河线较直,除涝流量在牛桥处为168.9秒立方米,河底宽10米,深3.8米,边坡1:2.5米,滩宽10米,比降1/6200。主要支沟有张新庄沟、杨白沟及生产沟等。
七、皇姑河
光绪《鹿邑县志》记为黄沟河。自淮宁县流入县西南境,东南迳秋渠集,又东南入太和界。深广涨落同西明河。
今皇姑河源于汲冢乡贾庄附近,东南流经汲冢、巴集、城交、钱店、石槽、双楼、秋渠7乡,在秋渠乡朱半截楼南入安徽省界首县境,又经太和县郭集村汇八丈河后注入茨河。县境内全长37.6公里,流域面积111.5平方公里。此河经治理后,朱半截楼处河底宽18米,深4.4米,河口宽36米,比降1/6000,除涝流量86.9秒立方米。但因邻省未同时治理,致省界以下河底高1.5米,影响流量,雨水过大时,便造成灾害。主要支沟有张柿园沟和人工开挖的劳武河等。
八、新蔡河
古蔡河即《水经注》所载之沙水。隋、唐以后,淮阳城以东已淤断。至元、明时,又屡为黄河决流所夺,仪淮阳以南尚残存蔡河一段。民国5年《淮阳县志》载:蔡河,自城北三里李家洼起,东流至护城堤东北隅,折而南流,至忠心集分为二支:一由朱家桥经赫家桥,至鲁台集入沈丘界,为东蔡河;一由冯塘集经李家桥至展家口入沈丘界,又折经项城县窦家寨复入沈丘,为西蔡河。
今新蔡河亦为沙颍河左岸一大支流。1938年黄水泛滥后,原东蔡河几乎淤平。1951年由淮阳专区治淮指挥部进行规划治理,改由黄泛坡冲经跨马沟(洼杨庄沟)南流,并定名新蔡河。此河源于淮阳县小林庄东南,至小泥河口分股。东股至黄韩庄南流入县境,经汲冢,巴集、钱店、石槽、东风、宜路等乡,在前于洼东进入沈丘县,于新安集东入沙河(与原东蔡河入口同),县境内长37.3公里。现前于洼处河底宽31.5米,深3.8米,边坡1:2米,堤距90米,除涝流量132秒立方米,防洪流量263秒立方米,是本县主要防洪河道之一,境内主要支流有黄水冲。
九、黄水冲
系1938年至1945年黄河泛滥冲刷形成的坡槽。起于淮阳县西蔡河东侧冯塘乡徐寨,东流至本县杨岗西进入县境,经钱店、东风、宜路乡,于王康楼北注入新蔡河。全长25.1公里,流域面积153.9平方公里。县境内长20.6公里,流域面积108.9平方公里。现王康楼处河底宽12米,深3.7米,边坡1:2.5米,比降1/8000,除涝流量81秒立方米,防洪流量165秒立方米。主要支沟有鸭儿岗沟、南拉沟河、清水沟等。
十、油河(清水河)
康熙,光绪《鹿邑县志》均称清水河。乾隆九年(1744年)、十七年(1752年)、二十三年(1758年)曾几次疏浚。光绪时,自观音堂集以下,河宽三四丈,深七八尺,夏秋涨,冬春涓涓不绝。
1957年,治淮委员会统一规定。鹿邑县九龙口以上称清水河。以下称油河。但河南省境内群众习惯仍称清水河,也有的称油河或肥河。
今油河系涡河右岸一大支流,源于太康县马厂集西南岳庄,流经太康、柘城、鹿邑3县,至虎头岗乡郭店东北沿鹿、郸边界东南流,于张完集乡石庄北进入县境,在南丰乡小十字河村东截西淝河流入安徽省亳县,于义门集入涡河。主干在河南省境内练沟河口以上全长88.4公里,控制流域面积444平方公里。县境内长29公里,流域面积162平方公里。现练沟河口处河底宽24米,深4.2米,边坡1:2米,滩距15米,比降1/9000,除涝流量138秒立方米。主要支流在县境内有洪河、练沟河、栗林沟、老油河等。
十一、洪 河
光绪《鹿邑县志》载:即下洪沟。起汲水集西北,东南流又东入清水河。乾隆十七年(1752年)、二十三年(1758年)曾两次疏浚。光绪时,河宽二丈余,深三四尺,冬春涸。
今洪河源于鹿邑县赵庄附近,东南流至东史路口北进入县境,经吴台、虎头岗、汲水、张完集4个乡,于洪河头注入清水河。全长32.5公里,流域面积106平方公里。县境内长28.2公里,流域面积88平方公里。现洪河头入口处河底宽15米,深3米,边坡1:2米,比降1/9000,设计除涝流量47.8秒立方米。是本县东北部主要排涝河道之一。但因河线弯曲,流势不畅,有时出现涝灾。主要支沟有罗家沟,马莲沟及老晋沟河等。
十二、东洺河
《水经注》:"明水又东北流注于(阳都)陂,陂水东南流,谓之细水"。康熙《鹿邑县志》无细水,但记载:明河自阳都陂"又东流23里迳白马驿,又东南25里至太和界入于淝河"。光绪《鹿邑县志》载为东明河。据称,乾隆年间,明河分为东明河、西明河。西明河东南流入茨,东明河自茨河东张胖店东去入肥河。光绪时,河宽丈余,深五尺,夏秋水涨,冬春不成流。
今东洺河仍源于本县白马乡张胖店村,东流经白马驿、郑桥,至王河口进入安徽省亳县境内,于三岔口油河闸处注入油河(1957年治淮委员会设计在闸下入河)。全长41.7公里,流域面积255平方公里,县境内长16.5公里,流域面积179.4平方公里。现王河口处河底宽15米,深3.5米,边坡1:2米,滩距7米,比降1/10000,设计除涝流量65秒立方米。但因下游亳县铁佛寺建有节制闸,长期高位蓄水,对上游排涝十分不利,常常出现涝灾。主要支沟有二郎沟、白马沟、宣沟、戴沟、魏沟、范寨沟、火星沟、王河口沟、老牙沟。
除上述骨干河道外,县南部尚有常胜沟和万福河。
常胜沟 源于本县石槽集西北,南流经宜路乡单庄进入沈丘县境,在刘庄注入沙颍河。全长35.8公里,流域面积122平方公里,县境内长15.3公里,流域面积45平方公里。经三次治理,现单庄处河底宽15米,口宽23米,深5米,边坡1:2米,比降1/9000,设计除涝流量44秒立方米。
万福河 是沙颍河左岸一条支流、源于宜路乡小董庄,沿豫皖边界流至赵庄进入安徽省界首县境,又流至太和县于旧县集注入沙颖河。县境内长3.2公里,流域面积12.9平方公里。1964年会同界首县初步治理,赵庄处河底宽2米,口宽7米,深2.5米。
附:郸城县河流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