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从1963年,遂平县在向育龄夫妇宣传推广使用避孕药具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培训节育技术队伍。当时,全县只有20余人能做四项手术(流产、放环、取环、结扎)中的一项或两项,绝大部分不能做男女绝育手术。为此,县选派两名妇外科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实习。学成后,以县医院为基地,培训基层医院妇幼医务人员。至1972年,有6个公社能开展四项手术,有163个大队能做上环、取环、人工流产手术。此后,于1974年10月、1976年1月、1979年3月、1981年5月先后举办四期业务培训班,各公社医院也采取“以会代训、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的办法,边干边学,不断扩大技术力量。据统计:1976年,全县已有12个公社、19名医生能做四项手术,165个大队、168名技术员能做上环、取环和人流手术。基本上做到结扎、人流不出公社,上环、取环不出大队。1985年,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发展到334人,其中,能做四项手术的30余人,三项手术的250人。并组织由85名技术员组成的计划生育小分队,经常分组巡回乡村,担负上环、取环、人流、孕检等任务。
由于许多人“男孩可传宗接代”旧的观念仍然存在,所以,对上环等避孕措施容易接受,而对绝育措施——男女结扎则不易接受。特别是尚无男孩只有女孩的夫妇,接受更为困难。1964年到1965年,两年中全县女结扎仅23例,男结扎只2例。1972年恢复计划生育委员会后,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为好,并对违背计划生育政策者给以必要的行政和经济处罚。使遂平由人口失控阶段逐步走上了计划生育阶段。1975年统计,全县育龄妇女47000人,落实各项节育措施的30977人,节育率达65.90%。其中,女结扎8906人,男结扎268人, 上环18934人。“三术率”达59.8%,人口出生率由 1971年的30‰以上,下降到23.1‰。1979年以后,要求已生一个孩子的妇女以上环为主,二胎以上的妇女以结扎为主,严格禁止计划外生育。从而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1983年,县政府号召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大打计划生育突击战,一年掀起四次计划生育高潮。全县落实节育措施62762人,其中上环13552例,男女结扎48034例,节育率达94.16%,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2.91‰。
在大量节制生育工作中,由于少数医务人员技术不精或护理不当,个别受术者出现了伤口硬结或肠粘连等并发症,遂平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小组在积极提高医务人员技术的同时,对并发症或后遗症进行免费医疗。需要到上级医院诊疗者,经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小组批准,其医疗费在计划生育费中报销。农村土地联产责任制实行后,其医疗费报销70%,下余从超生子女费中解决。干部、职工在并发症治疗期间,工资照发。